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土著河姆渡人
内容
试读章节

章文英坚持要行旧式婚礼,她的嫁妆早已运到客栈,又由树声搬运到新房。新娘的凤冠霞帔、璎珞垂旒都由她亲手修补,可见她是认真的。上面领导希望她带头倡导新婚礼,她都婉拒了,她要从旧婚礼中找到她要的东西。娘家没人也不妨碍章文英,她没感到孤独,她从不想起章剑秋,也没记起过淹死在姚江的母亲。

章文英要坐花轿,她要在锣鼓声响中,细乐齐奏下进入毛村,她要体验越国的旧礼。花轿由毛村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轮流抬着,章文英坐在轿内,头盖着一方红帕,红帕底下是她自己做的纸冠。纸冠是旧时的丧服,是用来避凶神的。章文英的花轿到了毛村,顿时百子炮仗响了起来,一瞬间烟火嫣红。碎炮坠入毛溪,随溪流流出毛村,流向姚江。

宁绍平原的新娘子行的是王者婚礼,这大半是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章文英花轿前一人撒着五谷,祈祷着吉祥。花轿到了毛家大院前,揭了轿帘,章文英由李倩湘扶着下了轿,一束红绸带连接新娘与新郎。桂生一身红绸衫,他与章文英一起进入客厅,一如当年赵匡胤的帝王婚礼。古越国的乐声,由钲、铴锣、咚锣和梅花笛奏起,如此豪放,如同新人嫁妆上的大红。

音乐声停,拜堂开始。他们先拜天地,作揖、拜、起。再拜高堂,最后是夫妻对拜。章文英顺从着,她要的就是这些感受。新婚得臣服天地宗族,几千年就是这个礼仪。

于是开宴,毛家大院内摆满了二十几桌圆台面,欢天喜地的,有桂生的亲朋,有章文英的领导战友,大家入座,一时音乐转入缓缓的细乐,越音袅袅。佳肴选材有毛村的白鹅和金鸡、姚江里的鲤鱼、田埂边的黄鳝与青蛙、四明山的山珍、东海的海味,酒是百年的绍酒。宁波菜的鲜美,放纵着大胆的咸味,那股咸味从不用糖的甜来修饰,却用绍酒的芳香来发挥。

拜了堂,在众人拥簇下,新人上了楼,进入他们的临时洞房。桂生已有几星期没见章文英,他火急火燎地揭了她的红盖。章文英一身王妃似的凤冠霞帔,桃红胭脂,细长画眉,勾魂的双眼震撼了桂生,他感到幸福。章文英却不喜欢他那种拥有感。楼下再起音乐,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下,他们俩下了楼,双双入座。

李倩湘是最好的伴娘,她的豪爽给毛村人一种直来直去的幽默。她的酒量使人胆怯,她极其忠诚。桂生的亲朋好友上来敬酒,他们给章文英带来从未有过的称呼,比如表嫂、表婶、侄媳妇等等,他们见到她犹如见了王妃一样,不敢正视。章文英的那边代表前来恭喜,他们称她“小章”,一种亲昵的随和。他们叫桂生“小毛同志”,有的直叫“毛同志”,那样的不情愿和妒忌。

章文英与桂生到各桌台回敬,先到长辈那桌,他们向毛老爷和阿娘敬酒。树声远远地注意着他们,他今天不高兴,他早已酒不醉人人自醉了,自从认识章文英以后,章文英在的时候他摆脱不了痴爱,她不在的时候,树声努力地去恨她。树声的痴爱像宗教,虔诚得不可救药。今天毛树声醉了,他想借着酒力去恨她,彻彻底底地去恨她。树声喝着酒,与乡下人猜拳行令,他变着法子使自己显得粗野。兰凤上上下下地忙着,里里外外地张罗,她也没时间管着树声了。要是兰凤见他如此,她一定解了他的酒意。

章文英和桂生来到树声的酒桌,桌台周围一片欢腾,他们放着嗓子喊道:“新娘子给小叔子敬酒!”又一个嚷着:“新娘子自己喝,不能由伴娘代喝。”再有的起哄着:“小叔子站起来,与新娘同喝。”

树声见着了章文英,他的那股恨不见了,他怎么也不能装得粗野了,他半醉着,他的心比桂生还跳得厉害。章文英的桃红丝绸婚礼服做得紧身,胸部丰满,宽大的衣袖露着玉臂,还有她的双眼,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树声。章文英的体香唤醒了树声每一个爱的细胞,昨天她还在他的怀里,他在她的身体里。

桂生说道:“老二,阿哥和你嫂子敬你一杯。”说出的话,连桂生也感到不自然,因为昨天还给过他巴掌。李倩湘上前,举着杯照例地代喝,顿时桌台周围抗议声四起:“不能代替,新娘给小叔子敬酒!”树声顺着抗议声说道:“听见了没有,不能代替,我与嫂子干了这杯。”树声的“嫂子”两字特别的别扭,但桂生听了却高兴,他说:“阿弟,你帮阿哥和嫂子忙,我替她喝。”

“不能代喝,不能包庇新娘子!”周围的人高兴地叫嚷着。

“听见了,我想帮你们,但是大家不肯。”

李倩湘出了声,说:“小叔子,喝就喝,我跟你喝个痛快!”周围又一阵抗议:“不能代喝!新娘亲自喝!”乡下人将他们三人围在中央,他们在兴头上齐声喊道:“新娘子给小叔子敬酒。”

李倩湘操着湖南音说道:“我代喝的意思是一样的,大家说是不是?”

“不是,不一样,哈哈哈。”

“怎么不一样,在公公婆婆面前,也是我代喝的,对不对?”

“那是公婆的大慈大德,他们想早抱孙子呢!”大家又一阵哈哈大笑。又一人说:“新娘子的领导敬酒,她怎么就喝了呢?”这一句挑出了乡下人的公愤,毛村人围得越来越多。

章文英无心恋战,她就厌恶乡下人围观看戏那股劲头,她瞟看了树声一眼,这一眼看得树声心慌意乱。章文英说:“树声,那我就敬你一杯?”

“好,好!新娘子要喝酒敬叔叔啦!”

章文英伸出玉臂,从李倩湘手里接过新酒杯,斟上半杯,周围的起哄喊着:“要满杯的。”章文英又看了树声一眼,树声倒反而心疼起她,却也无可奈何。章文英斟满了酒,将酒杯举到眼前,说道:“叔叔,我敬你这一杯。”她犹如仙女的声音,艳惊四座,顿时大家就静了下来,看着她饮酒的美姿。章文英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翻过来,于是一片欢呼声。树声的恨意早就烟散云飞了,他举杯说“谢谢阿英”,然后也将满杯的酒一饮而尽。桂生听到树声说出“阿英”两字,极不高兴,对树声说:“不会叫嫂嫂了?”

周围的人群兴犹未尽,就是不肯散去,有人又提出:“叔叔回敬一杯!”众人欢呼起来,喊道:“叔叔回敬一杯。”桂生求饶:“不行不行,众位,新娘子不能再喝了。”众人说:“有来无回,小叔子不近人情,树声一定要回敬!”桂生继续求饶:“大家看在我桂生的面上,饶了我们这一回。”“不行,过了这一回,就没下一回了,哈哈哈。”李倩湘愿意与任何人一喝到底,但大家就不理她。围着的人一个也没散去,他们中有人领头,指挥着呼喊,于是众人有节奏地喊着:“叔叔回敬!叔叔回敬!……”

树声对章文英说:“那我就回敬嫂嫂一杯。”

桂生保护着章文英,他一把将她拉到自己身后,不让树声再折腾了,这样反而激起了树声的嫉妒,兄弟俩面对面,同时爱着一个不爱他们的女人。

桂生说道:“老二,你不能再喝了。你喝得太多了。”

“今天是你们的大喜日,我高兴。我要回敬嫂嫂一杯。”

“对!叔叔回敬嫂嫂一杯。”众人起哄着。

“老二,注意身体,兰凤见你也不会再让你喝的。”

“你拉出兰凤干什么,我身体好着呢!我喝雄黄酒长大的,你别替我担心。”

“对,叔叔喝雄黄酒。”众人更起劲了。

“老二,你醉了。”桂生预感树声要发酒疯了。他吩咐着在一旁喝酒的阿根去叫兰凤,阿根早喝得半醉,胡言乱语地说:“是,大舅子!不,大少爷。”大家又是一阵哄笑。“怎么不让我敬嫂子了?阿哥,我们兄弟俩都应该回敬章小姐,章同志一杯,好不好?”

“毛树声,你醉了。”李倩湘站到树声跟前,挡住了他。树声涨红着脸说:“你也说我醉了?”李倩湘赔着笑说道:“你说呢?你如没醉我跟你喝。”树声说:“不要。我就跟嫂子喝完这杯雄黄酒。”李倩湘笑着脸威胁道:“你语无伦次还不承认醉了。你再说一次雄黄酒,我就叫兰凤把你领回去,领回她娘家去。”

“我才不去她娘家,你们……你们要睡我的床是不是?”他晃了一下,朝李倩湘身上倒了下去。李倩湘身体结实,力气也大,她轻轻地托了树声一下,他却朝桂生身边倒去。章文英说:“桂生,我们走吧,到下一桌敬酒去。”

“你们不能走,我还没回敬呢!”

“你要回敬,还不赶快自己先喝了!”桂生说。  “怎么不领我的情,阿英,你不领我的情,为什么?我们俩是什么关系啊?”

围着的人终于等到了好戏,煽风点火地喊道:“什么关系啊?哈哈,说!不要吞吞吐吐的,什么关系?”

“我不说!”

“怎么不说了?”有一人问。

“我不说。”树声一口酒气,又说道:“嫂子喝了这杯酒,我就说给你们听。”

“树声,你疯了,还不向你嫂子道歉。”桂生着急地说。

“道歉,道什么歉?今天喝的是喜酒。”

毛村人一味地寻开心起哄,提前闹起新房似的。阿根和兰凤回来了,兰凤见状,便劝树声:“别喝了。”但树声好像不认得兰凤似的,语无伦次地说:“我不喝了,嫂子喝了这杯也别喝了。”兰凤知道他真的醉了,便上去扶他,说道:“你醉了,我们回家去。”

“娘西匹,你也说我醉了!我没醉。”

“对对,你没醉,但阿哥阿嫂累了,我们明天再给他们敬酒。”

“不行,明天不就马上过去的,后天是今天,后天来得及吗?还是嫂子喝了吧。”

兰凤拉着树声往人群外走,树声挣脱了兰凤,举起酒壶,说道:“我醉了,但我喝完了这杯就不醉了。”他举壶痛饮,一口气将酒壶喝干了。众人欢呼:“对,就是没醉,哈哈!”

“就是嘛,我没醉,我给嫂子吟诵一首宋词。”众人齐声喊道:“好!宋词。毛村的才子背宋词了。”有人喊道:“大家静一静。”树声清了清嗓子,口齿不清地背起黄庭坚的《归田乐引》,他吟诵道:“对景还消瘦……”“好!好!”围观的一阵欢呼。有人喊:“小点声!”树声提高了嗓门,重新开始:

对景还消瘦。被箇人、把人调戏,我也心儿有。

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大家突然静了下来,乡下人虽不懂,但他们知道什么是“把人调戏”。树声继续往下吟:

看承幸厮勾,又是尊前眉峰皱。是人惊怪,冤我忒撋就。

拚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

大家一阵起哄,但听懂的人就不开口了。兰凤急得使劲揪他走,但树声还在酒兴上,他借酒发挥,又吟诵起黄庭坚的《山谷词》,这次是《河传》的下半部:“思量好个当年见。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饮散灯稀,背锁落花深院。好杀人、天不管。”

章文英强忍着,她出生到现在,还没给人戏弄过。但毛桂生忍不住了,训斥道:“老二,够了。”阿根在一旁醉醺醺地问:“那有杀人天不管的?”桂生给阿根递了一个眼色,阿根看着章文英,见她没反对,他便说:“是,大少爷。”他带着手下人将树声带走了。

围观的看完了戏,回到自己的酒席继续喝酒。新人草草敬完了酒,进了洞房,阿根的人闹了一下,便推赶着众人出了新房。是夜,桂生与章文英同房。章文英还在气头上,她自己睡了,怎么也不让桂生近身,桂生只得睡在地上。

P95-100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序言

河姆渡人是无辜的,他们与世无争,从不造反。但也许,那些只是聆海的错觉。

河姆渡人的无辜可以追溯到鸿蒙时代,盘古开天地那日起。五千多年前的那场大海侵,发生在农历二月十七日,上帝的洪水淹没了河姆渡土地。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水闸也打开了,大雨降在地上四十九昼夜,洪水海侵淹没了普天下的高山。不管是空中的飞禽,地上的爬行动物,不管是走兽,也不管是人类,上帝为了消灭充满暴行的以色列人的远古祖先,降洪水,淹没宇宙大地整整一百五十天。

从舟山群岛到宁绍平原,再至钱塘江北岸,顷刻间,河姆渡人淹死沉坠在海底,他们的海底曾是他们的家园。生死大限无故来临,洪水广大无边,海涛漩涡万里。幸存的河姆渡人不可自主地沉浮着,漂撞着,他们抓抱残木破舟,随着万丈庞然水体,涌向天台山脉,涌向几百里的四明和会稽山脉。他们往山脉的高处山岭逃命,但后追的洪水无休无止地扑向他们,淹没残生,覆灭所到之处。

河姆渡人挣扎在生死线上,随洪水冲击,漂过天台山脉、四明山脉和会稽山脉,涌向天目山脉顶峰。越过天目山后,过长江,只有八人活着到了中原高地。

河姆渡人的后裔跟随尧帝舜帝重返河姆渡土地,尧舜之后,辅佐大禹治水。他们的后人被称为越人、吴人,再后是楚人、秦人、汉人、晋人;南北朝时期的河姆渡人是不该称为宋人、齐人、梁人、陈人的,也不知道那时宁绍平原上的人该称为什么。以后他们成为唐人,五代十国时候是吴越人,再后被叫为宋人、明人、清人;在近代,他们被称为民国人和中国人。河姆渡人,宁绍平原人,现在的宁波和绍兴地区人,他们的称呼随时代更改,他们的血统是土著河姆渡人。

聆海每次从宁波到祖籍湖州,要经过三条几乎平行的山脉,四明山脉、会稽山脉和天目山脉。火车在山脉底下静静地驶过,仿佛怕惊醒永远沉默的甬江和曹娥江。驶过萧山,聆海才领悟到江河是有脾气的,钱塘江奔流得气派,当月满潮高的时候,钱塘江吼叫着,誓将聆海挡在钱塘江口的南段似的。

浙江山脉都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几座百公里长的天然屏障,地势越往西南越高,东北余脉脚下,土地低平,河网密布,形成平原。天目山脉底下是鱼米之乡的杭嘉湖平原,而四明和会稽余脉下则是宁绍平原,天台山脉曼延入东海,若连若断,点点滴滴,洒成舟山群岛。杭嘉湖平原以北曾是无可争议的吴国地界,而它以南,则是越国的土地。吴越两国在杭嘉湖平原上有过战争,结果勾践的越国大败,越王勾践去吴国做了奴隶。

宁绍平原上的江流都很短,没有天下伟观,曹娥江一百八十公里,而甬江也只有短短一百三十公里。那些江河灌溉宁绍平原,不耀眼,却独自流入大海。宁绍平原上还有小浃江、芦江和大篙江,它们短小得几乎不能被称为江流,却也独立、与世无争地融入大海。河姆渡土地土壤肥沃,掉下的种子不种也会发芽;江河湖海里的鱼虾,随潮汐而来,迷路在水网里,退潮后的海滩,鱼虾随手可捡。宁绍平原富饶,稻米丰裕,五千年前就有余粮酿酒。

余姚江是甬江的北源头,从西北向东北流经宁波。它与宁绍平原上的其他江河一样,不雄伟,又短小,更无漓江那样的美丽,但余姚江古老,古老得可以和尼罗河相提并论。聆海对此并不感到骄傲,因为中国的江河,除了少许人工开掘的,都是古老的,更不必说长江和黄河了。但余姚江的古老文明确是创世纪的,它的生命和河姆渡文明,和舜帝禹帝传说连在一起。

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就生活在姚江边,新石器社会没有战争,没有伟人的社会实验,没有税赋和沽名钓誉。他们种植水稻,用牛耕地,畜养猪狗牛羊。先古河姆渡人用过手工纺轮,酿过稻米酒。他们临水而居,泛舟江湖,吹奏骨哨,一副世外桃源模样。

会稽山上的禹帝陵,自秦始皇始,历代帝王来此朝觐。大禹治水,治的是河姆渡土地上的水系。华夏之大,千年演变,舜帝禹帝的出生之地传说纷繁,但宁绍平原人坚信舜禹二帝出生在余姚江边,坚信舜禹是河姆渡人的后人,而他们是舜禹的传人。

五千多年前的那场洪水是千年大海侵,洪水来自海上。那场全球性的洪水纪录在犹太人的《旧约》中,在古印度的传说中,在巴比伦的故事里,也刻在会稽山大禹陵的碑文中。那场大水淹没了先古河姆渡人的文明。

在聆海的眼里,宁绍平原人的性格就像这里的水,从不炫耀,独流入海。

聆海不是钓鱼迷,也不是一个喜欢郊游的人,但他喜爱坐在姚江大坝上,钓鱼是他的借口。自从宁波车桥街的老房子拆除后,父母搬到了宁波西门,离姚江大坝更近了。每次回国,他都会来这里,静静地一人坐在姚江大坝上,回忆那一场海侵,不是五千年前的那一场,而是近五十年的那场。

聆海喜欢凌晨来这里,四周仍然是黑的。他找到他的地方,摸到他那一块大石头,将鱼线放下,等待光芒的出现。早晨,当云层里透出嫩光,反射在云中,姚江的世界渐成混沌,迷迷茫茫,乳白色一片。第一束阳光是嫩黄色的,它创造了新的一天,分出了天空,勾出了姚江水。自这一时刻起,有新的天空、新的姚江、新的大坝、新的人。柳树条在岸上摇曳,小鱼在水中跳跃,停在水草上的蜻蜓起飞了,点着水,追逐着蚊子,但蛇总是躲在水草下,一动不动的。河姆渡生灵目睹着新生一天的到来。  聆海能在那里坐很久,他发现自己置身在宁静中,却心想着坝下向东急流的姚江水。说不出为什么他总是惦记着,也许是担心姚江水一路的跌跌撞撞,担心它不可驾驭的野性,担心将来还会有千年大海侵。

当聆海写下这个故事的时候,宁绍平原上的海侵似乎退尽,不时有海侵的余波。与五千年前的那次海侵相比,这次的海侵给河姆渡人留下更深的恐惧。那种恐惧是能改变土著河姆渡人的基因的,是几百年也不会消逝的,在深夜梦幻中也会撞击河姆渡人的心灵。

人类的进化有过太多的恐惧,人性演变了,进化不一定是进步。唐朝的安史之乱,改变了土著河姆渡人的天真,明清的文字狱使土著河姆渡人有了变态的内向,而这次的大海侵解放了他们的丑陋,屠杀了他们的善良。

聆海将河姆渡人的故事,讲给在美国出生的女儿听。他的故事里那些隐隐约约的比喻,无可奈何地反射了他的恐惧、他的不平衡。女儿问了几千个为什么,还不全懂河姆渡人的故事,不理解他们的荒唐,就像盛唐的人不理解元朝宁绍平原人的煎熬一般。

以下是聆海讲给他女儿的故事。

内容推荐

费海凌编著的《土著河姆渡人》以近半世纪的社会变动为背景,陈述两个蛇性女人与土著河姆渡人的故事。

章文英先天无爱却艳美有才。她戏弄痴爱,引诱家境没落的毛氏兄弟,与桂生结婚,把树声打成右派发配无名岛。她生下龙凤胎阿大和阿小后弃家而去,在宁绍平原发起去文化运动。毛阿小也先天无爱,与痴爱上她的李锄禾辗转各处劳教。阿大在费家照看下长大,挣扎于爱与无爱间,设局导致锄禾误杀章文英。阿小和锄禾被判死刑。桂生不幸得癌症。树声和阿大乞求桂生的原谅,沉默了大半辈子的桂生临死前说:“你命在你,不属天地。”

编辑推荐

荒诞的故事情节,凄美的缠绵爱情,浑厚的历史变迁背景,让这部小说耐读、耐思。

费海凌用了三年时间,将童年的心悸、隐痛和困惑写成《土著河姆渡人》,陈述人性,陈述土著河母渡人的痴爱、恐惧和迷茫,以及他们面对失败的勇气和从自身不完美中升华的故事。

小说除了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有惊心的社会变迁作背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妖艳蛇精却一生无爱,让如此众多的世间凡人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演绎各种人间悲欢离合。有的人读出悲,有的人读出喜,有的人读出阴暗,有的人读出正能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土著河姆渡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费海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58261
开本 16开
页数 4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
CIP核字 201418409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0.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