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
内容
编辑推荐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作者游莉、骆莹莹)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梦想书,《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是一本告诉你梦想如何照进现实的指导书。理想的生活,就是开一间小店,养活自己。老别墅,小旅馆,在最美的时光遇见全世界。10年前,因为理想,在厦门的一栋老别墅里,诞生了一间国际青年旅舍。它是“Lonely Planet”英文版《中国》的推荐旅舍。它是厦门的文化地标。它和它的主人,成为了无数旅行者的美好记忆。 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前秘书长兼执行总裁刘兆祥先生,诚恳推荐这本书,他说:在中国开办青年旅舍不容易,要贯彻它的精神和理念,不离不弃,就要有似堂吉诃德的疯子行径和毅力。多年来经营青年旅舍的酸甜苦辣,游莉在书中夫子自道。

青年旅舍,一个世纪前发源于德国的新型旅馆形态,现已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旅行住宿方式。提倡简朴而高素质的生活,自助及助人。在中国,已有超过220家青年旅舍。“住青旅”甚至已成为旅行方式的一种。

内容推荐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既是最有传奇色彩的青年旅舍主人的故事,又是一本详细指导如何开旅馆的实践书。

2004年,大学毕业不到3年的游莉,因为不安分的性格和对旅行深入骨髓的热爱,在厦门创办了福建省第一家国际青年旅舍。从此,这个年轻的女孩开始了一段与家庭旅馆相伴的人生道路:她邂逅了一幢已有半世纪年岁的老别墅,她把老房子打造成一个充满艺术情调的旅行者之家,她将青年旅舍自由自立的文化带到厦门,她吸引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来旅馆体验,她代表国内青年旅舍从业者参与德国世界青旅聚会,她实践着青年旅舍回馈社会的承诺……

听起来文艺范十足的生意,仅仅有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就够了吗?经营家庭旅馆10年的游莉大声告诉你:NO!在书中,作者不仅分享了很多实际操作经验,包括开旅舍的预算、选址、成本核算、定价、装修、经营理念、员工管理等,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启发性,而且还深入讨论了自己对青年教育、环保等社会问题的理解。一个旅舍不只是旅途中歇脚的地方,更可以成为年轻人交流、自助、环保、创新精神的倡导者和执行者。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的作者是游莉、骆莹莹。

目录

第一章 旅馆主人的故事

01 / 旅行回来不安分

02 / 朝九晚五恐惧症

03 / 当梦想照进现实

04 / 有种浪漫主义叫“青年旅舍”

05 / 这里,可以是全世界

06 / 不设限的人生

07 / 搞定我的天使投资人——老爸

08 / 8 个月的无望找寻

09 /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10 / 与自己和解

11 / 理想生活进化论

12 / 旅行是最好的充电

第二章 旅馆主人的课堂

01 / 计划 / 一定要做的旅馆商业计划书

02 / 准备 / 没有几板斧你就别开旅馆

03 / 注册 / 青年旅舍的合法身份

04 / 选址 / 地段以及地段的“例外”

05 / 风格 / 旅馆主人的独立生活美学

06 / 装修 / 改造老房子没有那么容易

07 / 软装 /“二手文化”爱好者

08 / 定价 / 在环境与成本之间走钢索

09 / 员工 / 不爱旅行的服务员不是好服务员

10 / 员工管理 / 送给店长的新西兰打工之旅

11 / 理念 / 我的店里没有“上帝”

12 / 更新 / 旅馆的空间分配与自我更新

13 / 营销 / 再多的宣传抵不过一句好口碑

14 / 多元经营 / 咖啡吧里的美食福利

15 / 活动 / 青年旅舍只能住吗?

16 / 打造人气青年旅舍的3 个元素

17 / 青年旅舍的枕边书目

18 / 青年旅舍的电影推荐

19 / 青年旅舍的音乐清单

第三章 旅馆主人的长成

01 / 什么是国际青年旅舍?

02 / 刘兆祥先生的“样板”青年旅舍

03 / 有使命就有魅力

04 / 影响我一生的长辈

05 / 延续是最好的回报

06 / 开一家有使命感的青年旅舍

07 / 青年旅舍的“第三条道路”

08 / 家庭旅馆之我见

09 / 那些值得一住的旅馆

10 / 一个旅馆主人的长成

第四章 旅馆主人的碎碎念

01 / 那些年,我追过的老房子

02 / 南华路41号

03 / 好房客、坏房客、怪房客

04 / 谢谢你们,陪我一起走过

05 / 天秤与双子的故事

06 / Mimo 带来的第二次成长

后记 给想要创业的年轻朋友的一封信

试读章节

徐静蕾曾拍过一部电影叫《梦想照进现实》,我特别喜欢。说不清是因为王朔式的语言——耍贫嘴、幽默、讽刺,还是因为那是老徐自导自演的作品,也可能是那个梦想被现实凌驾的困惑女人,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或许这些都不是,只不过是单纯地喜欢这部电影的名字:梦想照进现实。只要曾经有过梦想,并希望在现实中实现它的人,都会明白这几个写上去很好看的字背后,有怎样深刻的含义和无奈。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那天没有法语课,我和当时在厦大艺术系念研究生的男友,坐在他工作室前的大草地上聊天。春天是厦门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气候宜人,地上的草儿长出嫩绿的尖儿,厦大学生们充满朝气地在春阳下散步、聊天、踢球。眼前的场景,很自然地,让我们俩聊到未来的人生规划:要不要去法国?如果去法国留学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他年长我几岁,也有工作经验,一边听我说,一边帮我分析利弊。我望着这片熟悉且充满生气的草地,忽然说出一句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话:“老实说,我有比去法国,比上法语课,更想做的事。可是我不敢去做,或者说觉得这个事情可能没法实现。”

“什么事?”

“开一家旅馆。”

“很好的想法啊,和你的专业又相关。完全可以试试看。”

对他的反应,我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闲聊中随意抛出的、之前从不曾提及的想法会得到他这样的支持。虽然那天关于未来的讨论就此暂告一段落,但当“我想开一家旅馆”那句话脱口而出的时候,我已经明白,这其实是一个隐藏在我心里许久许久的念想。只是之前的自己,一直觉得这个梦想难以实现,所以故意忽视它,给它设置许多限制,不让自己想起。是的,在当时的我看来,那是一件比去法国还要难上一百倍的事情。去法国只要学好语言,通过考试,剩下的尽人事听天命,等校方发入学通知,办理签证即可。

而开一家旅馆?我毫无头绪,没有一丁点儿的把握。

很多时候,梦想就好像一列即将前行的列车,一旦将它启动,就只会朝着既定的目标快速前进。我心里的那趟梦想列车,从被说出口的那一刻起,已经在暗暗发力,不知不觉中,我也开始在脑海里思考让这个念想变成现实的可行性。

据说,每一个文艺青年心中,都有开一家独立咖啡馆或是一家小而美的独立书店的梦想。听到我的创业计划后,朋友们纷纷问我:“为什么你想开的是一家旅馆,而不是咖啡馆或者书店?”

书店,当然喜欢了。我的学生时代,学校旁边的“晓风书屋”可不再是厦大医院旁边的小门脸儿;“光合作用”也正处在它最鼎盛的时期。我相信,那个年代的厦大学生,没有不受这两家书店滋养的。只是,开一家书店完全不在我的经验范围内,离我太遥远了,我甚至无法想象自己当书店老板的样子。

咖啡馆,我倒是常客。学生时代我常“泡”在南华路。那里有厦门最有范儿的“黑糖”,有开在老别墅里的“雅舍”,有非常有趣的咖啡店老板——台湾嬉皮老麦……而我自己,也非常喜欢咖啡馆的那种氛围和调调,我甚至能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当咖啡馆老板娘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懒洋洋地到店里,先给自己煮上一杯单品咖啡,然后开店迎接来这里消磨时光的客人。这些客人,或是一个人静坐着读一本书,或是和亲密的朋友,低声聊天,也有人只是听着流淌的爵士乐,闻着咖啡豆的香味,发呆。他们中不乏有故事的中年人、经历丰富的壮年人,也有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梦想的年轻人……光是想象那个场景都让我兴奋。

人生的道路看似漫长且充满未知,可事实上,会走向怎样的未来,往往由关键的几个节点所做出的选择而决定。每一个节点的选择都充满诱惑,让你难以做出决定,你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你要很清楚地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应该被那些简单的,看起来五光十色、光鲜亮丽的表面所迷惑。

从我决定不去法国留学,而是留在国内创业的那一刻起,我不断地问自己:“游莉,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了吗?”我想到自己热爱旅行的天性,想到大学课程中学到的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想到自己曾经想拿酒店“金钥匙”(酒店管理行业的最高荣誉)的愿望……而旅行时第一次住青年旅舍的感觉,一次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次一次提醒我:是的,开一家咖啡馆无法承载我所有的梦想。我的梦想,一定要是一家旅馆,而且是一家青年旅舍!P10-13

序言

作为一个小城青年,我带着羞怯与渴望,18岁那年离开了家,来到了“大城市”——厦门。离家十几年中,竟然有9年的生活是与国际青年旅舍有关的,而且这个关系还会持续下去,10年、11年、12年……对于一个没有长性的双子座来说,在很年轻的时候怎么也不敢想象,有一份工作居然会做9年,而且将来还会做更久。现在回头一想,9年一晃而过,如果不是出版公司找到我出这本书,可能我不会把这9年看成生活中的一个节点,去认真地回顾它。

经常有想进入这个业态的朋友问我:“如果要开一家小旅馆,或者要开一家精品旅馆,应该怎么办?没有从业经验怎么办?”我在告诉他们一个基本概念和计算成本的公式之后,总是会想,是什么促使这么多人想从事这个行业?目前,中国的租房成本高涨,有些房东还会提前解约,在这种情况下,将来这个行业还会有前景吗?

我是个笨人,花了很多时间,才算进入这个行业,摸着首尾,初晓门道。9年下来,不敢说自己做得很好,但是有了自己的选择。现下,设计感好的旅馆、提供贴身又精良服务的旅馆比比皆是。大多数住客的视觉已经被满足,或者说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住客已经被过度满足。这是个视觉过剩的年代。所以,我想做的旅舍的重点不是放在设计的时尚和精美上,而会放在特别的入住体验上——环保设施和社会责任、示范功能。我觉得这个才是大多数年轻人现下没有太关注,一旦认可会在“属灵”方面和我们有共同归属感的关键点。我希望我的第二家、即将在杭州开业的新旅舍也不仅仅是一个旅舍,更是一个倡导环保生活的体验馆。

9年,这一路上很多人给了我有私或者是无私的帮助,感谢你们!不管什么工作,肯定都是荣耀与艰辛并存,记住艰辛,永远保持好奇心,前路总是会闪闪发光!

后记

亲爱的年轻朋友们:

在我像你们这般大的时候,对于能成为一家咖啡馆、书店、家庭旅舍的老板,一样充满憧憬和想象。这好像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循环,每一代年轻人,都希望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做一些浪漫的事。

可是,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愿。年轻的梦想如果没有经过扎实的准备,便贸然行动,很容易被现实的残酷击打得体无完肤。所以,在这里,虽然并非我本意,还是要倚老卖老一番,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们一些建议。

任何创业都需要作很扎实的准备,刚毕业的人在这方面的确不具有实践上的优势,除非你在学校期间,就很深入地参与了某个行业的经营。如果你很想在某一个行业一展身手,必须有备而去。

准备是多方面的。首先,你要了解这个行业,简单地说,你要知道开一家店所有的技能,这种技能是必须在实践中学习的。以开青年旅舍来说,现在的条件比我当年好太多了,有许多青年旅舍可以让你选择,去那里工作,在工作中你会对开一家青年旅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在打工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和步骤,每一个部分要怎么学,要花多长时间学。当然,也有一些是你没有办法学到的,比如资金的运营和各个方面的协调。再者,你要算清楚有多少资源可供自己做这样一件事。

第一桶金如何来,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切实又关键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是幸运的。因为家里条件许可,我得到了家里的支持。说实话,当时除了从父亲那里获得第一桶金,我没有其他的办法,如果父亲不支持我这个创业计划,我就只有去法国留学或者做别的。

年轻人想要创业,靠某一个机构得到一笔创业资金的支持,在中国是很难的一件事。但这并不代表这件事情无法做成。有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实际上每一家你们想要开的咖啡馆/书店/旅舍都缺一名好的管理者,你可以先让自己成为一名好的管理者,这其实也是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当你已经是一名很好的管理者的时候,或者你具备主导一家店的素质的时候,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找合伙人。他提供资金支持,你提供技术,大家各取所需,你的目标就可以达到。

说到合作伙伴。事实上,我这家青旅在刚创立的时候,也有一个合作伙伴。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两个人在旅馆经营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后来痛苦地选择分道扬镳。不过,大家到现在都还是朋友。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确定自己跟他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这个确认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了解和观察。

了解和观察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他以前做的事情,还有一个是他的背景中有没有你比较难以接受的状况,包括他身边的朋友和伴侣。比如说,如果他的伴侣是一个急于赚钱的人,你就要考虑他的思想会不会受到伴侣的影响。你要确切地、有把握地知道,他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他做事情的理念和目的是什么。只有这样,你们俩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走得更远。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他是不是一个在能力上和你有互补的好伙伴。如果你们俩的优势是一样的,那么彼此都不擅长的部分也就没有办法得到弥补了。

在我加入这个圈子的时候,全国只有几十家青年旅舍,现在已经有200多家了。所有开青年旅舍的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也有一两个比我年轻的,不过他们的情况是,父母经营这样一家店,在大学念书的他们,因为和客群年龄相近,主要学习和接受理念性的东西,父母负责实际操作。

我在对行业完全不了解,工作经验也并不丰富的情况下,经营一家青年旅舍,最后还存活下来,有不错的生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真的是一种幸运。说实话,像我这样仅凭着一股热情和想象去开青年旅舍的人,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很难成功的。  有理想、有热情,更要有扎实的准备。希望每一个怀抱创业梦想的年轻朋友,都能实践自己的美好梦想。

愿好运相伴。

你们的朋友游莉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中国开办青年旅舍不容易,要贯彻它的精神和理念,不离不弃,就要有似堂吉诃德的疯子行径和毅力。多年来经营青年旅舍的酸甜苦辣,游莉在书中夫子自道。

——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前秘书长兼执行总裁刘兆祥先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游莉//骆莹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41263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3162034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