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蒲尔上尉/左拉小说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左拉是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巨匠。他怀着人类的良知投身社会,是法国历史上从伏尔泰到雨果“作家兼斗士”的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左拉小说集:蒲尔上尉》收录的这些名篇基本上体现了左拉中短篇小说的取材广泛性,不仅可以供广大读者欣赏和研究这些优美的作品,而且可以使我们充分领略左拉早期的写作风格: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兼有自然主义准确、详尽、客观的写实风格,及实验小说对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和分析。同时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左拉早期的文风清新,略显稚嫩青涩,故事的情节曲折惊奇,细致而耐看,读后能引人深思、回味。

内容推荐

《左拉小说集:蒲尔上尉》包括六部短篇小说:《蒲尔上尉》、《人们是怎样死的》、《到乡间去》、《为了一夜的爱》、《高克维尔的狂欢节》、《水灾》。《蒲尔上尉》通过一个军官的沉沦表明军人的荣誉观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丧失;《人们是怎样死的》通过对不同身份、年龄的人的死亡表明生命的过程中,财富不是最重要的,死亡是一个结果;《到乡间去》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明无休止的城市扩建对环境的破坏;《为了一夜的爱情》是一篇自然主义小说偏爱的“随欲”的研究;《高克维尔的狂欢节》通过对两个家族由仇恨至和解的故事,表明仇恨是丑陋的,应该学会包容与爱;《水灾》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记录灾害对人民的危害。

目录

蒲尔上尉

人们是怎样死的

为了一夜的爱

到乡间去

高克维尔的狂欢节

水灾

新版后记

试读章节

蒲尔上尉

晚上九点钟了。服宋小城已经睡着,无声而漆黑地隐没在十一月的冷雨之下。雷歌勒街是圣约翰区最狭最静的一条小巷,巷内一幢老屋破碎的屋檐接水槽,倾下瀑布般的雨水,它的三层楼上还有一扇窗亮着没有入睡。这是蒲尔老太太坐在葡萄枯枝的弱火前面,监督她的孙儿查理;在桌上油灯的白光下做功课。

每年一百六十法郎租金的公寓,由四大间冬季无法烧热的房子组成。蒲尔老太太睡在最宽敞的一间;她的儿子,上尉军需蒲尔占着饭厅隔壁朝向街面的房间;孙儿查理和他的小铁床,则消失在已经不用的挂着发霉帐幔的大客厅深处。上尉和他母亲的若干木器,粗劣桃心木的帝国式家具,因驻防的不断改变,上面的铜饰有的已被撞坏。有的完全被拔掉,高高的天花板撒下微尘般的阴暗,它们就被笼罩在这半明半暗的空间里面。涂着红色的方块石板地,又冷又硬,简直会冻坏双脚,只有椅子前几块破旧的小地毡,在这宽敞的、风从门缝和窗隙吹人的房间里,显示颤抖的贫寒。

蒲尔老太太靠在壁炉附近一把罩着黄绒的沙发上,以老人回忆时所常有的固定而空虚的目光,注视着最后一根葡萄枝在冒烟。她身材高大,长着一副长而严肃的面孔和从来不微笑的薄唇,她就这样整天待着一动也不动。她的丈夫是上校,不幸在将升将官的前夕就死了;她的儿子是上尉,就是出征,她也跟着他。她保持着军人家庭的固执,她怀有义务、荣誉和爱国的观念,这使她过着极端严肃的生活,仿佛要让自己枯萎在纪律的粗暴约束之下。她很少叹息。当她的儿子结婚五年后,因丧妻而变成鳏夫的时候,她就抱着排长训练新兵似的严厉态度,接受了孙儿查理的教育责任。她监督孩子,不让他有些微荒废和不轨行为,如功课没有做好,就强迫他熬到半夜,她自己也陪着不睡觉。查理的性格很柔和,脸色苍白,生有一对太大和太明亮的美丽眼睛,他在这死板的纪律下长大起来。

蒲尔老太太在她长期的沉默中,从来只蕴藏着一个观念,就是她的儿子违背了自己的希望。这就足以使她回忆,使她想起她自己过去的全部生活,从孩子出世的时候起,她就希望他能达到最高的军阶,出人于光荣的喧闹中,谁知他硬是不争气,致使他们今日过着这种驻防的贫困生活;这些忧郁的、时常相同的日子,这种沦为上尉军需的可怜地位,好像永远无法提升、永远深陷下去的境况,实在使她悲伤。然而,开始的时候,她曾有过满意的骄傲;有一会儿,她以为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从前蒲尔在梭尔弗里诺战役里出名时,他刚离开圣西尔军校,他带很少的士兵夺得敌人的整个炮位;上司赏他勋章,报章报道他的英勇事迹,他被认为是最勇敢的一名军人。随后,英雄长胖了,沉溺在他的肥肉里面,他迟钝、安乐、懈怠,终于成为胆小的懦夫。直到一八七。年,他还只是上尉。在第一次与敌人接触中,他就被俘虏,他很愤怒地从德国回来,发誓此后不再去打仗,他觉得打仗实在太愚蠢了;他既然无法离开军队,又没有其他职业,就设法托人委任他做了上尉军需,这是一个狗窝,他说,人们至少让他可以在这里安静地死去。就职那一天,蒲尔老太太感到心脏要破裂似的难过。这已经完了,可是她仍然咬紧牙关,不放弃她的坚定态度。

风粗暴地吹入雷歌勒街,悲泣的大雨疯狂地打击窗上的玻璃。老妇人从熄灭的葡萄枯枝上,抬起头来,看看查理是否睡在拉丁文的翻译本上。这十二岁的小孩子已变成她最后的希望,她固执地需要“光荣”的情感,都寄托在这位孙儿身上。起先,因憎恨他的母亲,很不喜欢他。他的母亲是织花边的小女工,很幽雅、很漂亮,上尉疯狂地热爱她,因无法让她做个情妇,只好愚蠢地和她结了婚。后来,孩子的母亲死了,父亲又陷入淫逸的生活中,蒲尔老太太只好重新以这个孱弱的、她克服很大困难养育起来的孩子,作为她梦想的对象。她希望他长得强壮,做蒲尔没有做成的英雄;她怀着严肃而冷酷的担忧,看着他成长,不时探摸他的四肢,希望将勇气灌入他的脑袋。她渐渐被自己的热情所迷惑,以为她的孙儿是她家的传人。性格温柔而多幻想的孩子,对于使用武器的职业感到先天的厌恶;但是,他的祖母既然那样令他害怕,而他自己又是这么温柔、这么驯服,他就以忍受的态度,重述她的意思,说他将来一定要做个好军人。

蒲尔老太太注意到他的拉丁文翻译并没有做好。查理被外面暴风雨的声音干扰,手里握着钢笔,眼睛盯在纸上,已疲倦地睡着了。于是她用干瘦的手指敲击桌边,他因而吓了一跳,立刻打开他的字典,激动地翻阅他的生字。老妇人仍然哑巴似的一言不发,让一根一根葡萄枯枝彼此靠拢,想使已熄灭的炉火重燃起来,可是没有达到目的。

在她相信儿子的时期,她把自己的所有都让他花费了;他沉湎于她不敢深究的激情,渐渐吃完她小小的积蓄。就在这个时候,他还搬空屋内,把一切都拿到街上卖掉。这是贫困:空荡荡的房间,冷清清的厨房。她从来不向他谈这些;因为在她尊重纪律的习惯中,他是一家之主。不过,她有时想到蒲尔或许有一天会做出什么糊涂的事情来,使查理因而无法进入军队,她的心里就不免有点着慌。

待她站起来,到厨房去拿葡萄枯枝的时候,可怕的暴风吹刮着房屋,摇动着门户,毁坏了一扇百叶窗,袭击破裂的屋檐接水槽,让瀑布般的雨水,淹湿窗户。

P1-5

后记

左拉(1840—1902)是法国19世纪的文学巨匠,自然主义文学大师。他那包含二十部小说的巨著《鲁贡一马格尔家族》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第二帝政时代法国社会的风情面貌和历史画面,构筑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在法国和世界各地广为流传,长盛不衰,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体。

爱弥儿·左拉生于巴黎一个水利工程师家庭,在法国南方普罗旺斯的艾克斯小城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七岁丧父,家道中落,从此过着贫困生活。十八岁时随母迁回巴黎,读完中学后,因无力深造就独自在巴黎谋生,但求职之路走得异常艰辛,常年失业。这一人生经历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小说素材,也使他更能理解和同情下层民众的疾苦。

直到1862年,他才在阿谢特书店谋得了固定的工作。他白天当邮件打包工,干苦力活,晚上写他喜爱的诗歌和小说。由于他的才华和努力,不久就升为广告部主任,并在1864年和1865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依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克洛特的忏悔》。随后,他又尝试按实验小说的写作手法,用遗传分析的方法,来深刻分析人物的生理、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写出了由情欲奸杀后,因恐惧、精神崩溃而自杀的《岱蕾斯·赖根》和因心理猜疑而自毁情爱的《玛德兰·费拉》两部长篇小说(1868),由此渐渐被社会关注,走上了作家之路。1874年,他又出版了与《给妮侬的故事》同样风格的《给妮侬的新故事》。通过屠格涅夫的介绍,左拉向俄国圣彼得堡的《欧洲信使》杂志投稿,发表了多部长篇和中、短篇小说。1880年,他将其上已发表的有关普法战争的小说《磨坊之役》,加上莫泊桑的《羊脂球》、阿历克西的《战役之后》等五人的反战小说,结集成《梅塘之夜》出版,这是一部开创自然主义写作风格的小说集,被视为自然主义文学的宣言,左拉也由此被视为自然主义文学之父。其后在1882年、1884年,左拉又将在《欧洲信使》上发表的,描写各种奇特情爱,展示南国民情风俗和揭示并展露社会各色人物道德行为、性格和人性的,有着精彩曲折故事情节的中篇小说,集成《蒲尔上尉》和《娜薏·米枯伦》在法国出版。

本书是著名翻译家毕修勺所译的左拉小说之一。毕修勺(1902—1992),浙江临海人。他是我国最早翻译左拉作品的学者,长期从事左拉小说、哲学和历史地理著作的翻译。他于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5年回国。曾参与筹建劳动大学,并在劳动大学和立达学园教授法语,曾任《革命周报》主编。1930年至1935年他曾再度赴法并翻译《人与地》。抗战时,曾任国共合作时期《扫荡报》的总编辑。抗战胜利后,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董事、常务董事,成为致力于左拉小说翻译的职业翻译家,在1948年翻译出版了七部左拉小说。解放初期,他又翻译出版了左拉的《萌芽》、《劳动》、《崩溃》三部长篇。后一度蒙冤,又因“反右”、“文革”,失去了整整二十五年的自由翻译、出版时间,直至1979年他才被彻底平反,之后曾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又以惊人的毅力翻译了左拉的《家常琐事》、《土地》、《人兽》、《鲁贡一家的发迹》、《巴黎》、《繁殖》等十三部长篇。

这次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首批出版的“毕译左拉小说”,正是上面提到的八部左拉早期的作品,包括三部长篇小说——《克洛特的忏悔》、《岱蕾斯·赖根》、《玛德兰·费拉》和五部中短篇小说——《给妮侬的故事》、《给妮侬的新故事》、《磨坊之役》、《蒲尔上尉》和《娜薏·米枯伦》。其中,《给妮依的故事》、《给妮依的新故事》是毕修勺在1935年至1937年间翻译,《岱蕾斯.赖根》、《玛德兰·费拉》、《磨坊之役》、《蒲尔上尉》和《娜薏·米枯伦》是毕修勺在1945年至1948年间翻译整理,它们曾于1948年由世界书局出版。有些译稿还曾在1947年至1948年的《世界月刊》等杂志上刊登过。之后,在1985年至1987年,晚年的毕修勺对以上译著又重新作了修订和校正。《克洛特的忏悔》是他1981年至1982年翻译,1998年由台北业强出版社出版。

今天,再次出版这些深受当年法国女性读者和青年读者青睐的作品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不仅可以供广大读者欣赏和研究这些优美的作品,而且可以使我们充分领略左拉早期的写作风格: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兼有自然主义准确、详尽、客观的写实风格,及实验小说对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和分析。同时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左拉早期的文风清新,略显稚嫩青涩,故事的情节曲折惊奇,细致而耐看,读后能引人深思、回味,与他后期的小说有较大的区别。

在这次出版中,方铭先生参与了本书译稿的整理校订,在此特以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蒲尔上尉/左拉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左拉
译者 毕修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3713
开本 32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2013123635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84
13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