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颠覆(中国市场营销与管理规则)
内容
编辑推荐

《颠覆》是中国营销与管理领域的一部颠覆之作,如“回忆营销”、“免费营销”、“信任力”、“猴子式管理”等观点都很新颖,概念独特精妙,同时又非常实用,易操作,可复制性极强,是营销、管理领域一本难得的好书。

作者以多年的市场实战经验,扎实的营销和管理功力,通过《颠覆》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营销与管理理论的落地解决方案,同时又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提出了很多新理念和新方法,让人耳目一新,思维开阔。

穿插书中的商道哲理漫画也非常精彩,视角独特,语言精辟,很多复杂深奥的玄机被其一言道破。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实战、实用、创新之作,作者根据多年从事企业管理的实践,针对西方经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颠覆性的观点,同时给出了在中国市场与企业中应用的营销、管理创新之道。

本书适用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创业者,同时也适用于市场营销专业人士,高等院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师生,MBA、EMBA及研究人员等。

目录

1 第1章 再看营销

不卖流行卖怀旧——回忆营销

一场皆大欢喜的盛宴——免费营销

不降价的促销利器——价值营销

中国红的情感体验——中国式体验营销

奇妙的嘴巴接力——中国式口碑营销

2 第2章 再看品牌

品牌:预期+现实=?

创建你的品牌族群

品牌的背后是什么

3 第3章 再看顾客

顾客不再是上帝

告诉顾客该买什么

异性——堆满宝藏的另一半市场

4 第4章 再看市场竞争

低价——产品竞争力的陷阱

竞争性市场聚焦

掌控力

商业闪电战

5 第5章 再看领导者智慧

仁者“五行”

逆风飞扬的领导者素质

打造组织的信任力

信心——企业的软核心能力

6 第6章 再看内部管理

未来的企业和企业的未来

给企业带来大问题的“小问题”

管理“猴子”

管理淡季——淡季不淡

传承文化助企业走得更远

战略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的命脉

7 第7章 再看经营战略

是什么让战略迷失了眼睛

企业经营:大道为简

企业经营“e”战略

经营好你的使命

经营战略——一场永不停歇的革命

试读章节

创建你的品牌族群

现在世界各地的产品品牌有上千万个,而我们能叫得上名字的不过几十个,熟知的不过十几个。在茫茫的品牌星空下,为什么少数的品牌可以璀璨夺目,而绝大多数的品牌则暗淡无光呢?如今,市场上不乏一掷千金,轰炸式广告宣传的品牌,但是,几年下来,品牌资产却没有明显的积累。有的依靠事件营销、噱头炒作,虽然知名度很高,但是这样的品牌对销售的贡献率并不明显,品牌很快就会从大众的视线中消失。究其原因,这些品牌只是处于品牌塑造的初期阶段——一个大家知道的名牌。

对品牌的层级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第一个层次很容易达到,只要有足够的媒体传播或是制造一些营销事件,就可以使一个品牌家喻户晓,但是,消费者知道了你的品牌不等于就一定会消费你的产品,因此,单纯拥有知名度,却不能为公司创造正面的品牌积累与销售的品牌无法进入优秀品牌的行列。第二个层次是美誉度,这个层次只要拥有很好的商品与不错的企业商誉就可以达到,这样的品牌虽然在抵御市场风险、口碑传播等方面有一定帮助,但对实质的销售促进作用也不明显。只有第三个层次——忠诚度,才是一个超强品牌所拥有的特质,品牌忠诚度可以抵御相当强的市场风险并持续促销商品。

优秀的顶级品牌都拥有很强的实力,产品遍布世界,媒体传播也更加广泛,但是,这些顶级品牌也都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一路走来的,因此,拥有大量资源、广泛的市场份额与高密度的传播,并不是这些优秀品牌成功的法宝,因为这些资源与优势都是他们成功以后才拥有的。那么他们当初是如何把品牌一步步做大做强的呢?仔细分析,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越是成功的品牌,其高忠诚度的顾客越多,反之则越少。忠诚的顾客不仅会坚定不移地购买某品牌的产品,为其贡献利润,更会免费替品牌进行宣传,使品牌得以迅速发展。因此,拥有大量高忠诚度的顾客是一个优秀品牌的必要特质,这也是他们有一个品牌迅速做大做强的基础所在。

一个可以获得消费者忠诚的品牌有很多项构成要素,如过硬的产品品质、优美的品牌故事、独特的品牌文化等。但是,有一个重要层面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那就是品牌族群的划分。

何谓品牌族群

现在市场中的品牌成千上万,看似繁乱,其实它们就像自然界的物种一样,有着属性与族群的类分。这种分类除物理属性外,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在心中做出的感性划分。笔者把现有市场中的品牌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是:流行时尚类、尊贵品味类、高雅情趣类和一般大众类。一个优秀的品牌既是合群的,又是特别的。所谓“合群”指的是消费者会本能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品牌族群,因此,品牌要选择一个大的品牌类别,而后加入其中,以便让这一族群的消费者找到。而“特别”指的则是想要自己的品牌在这个族群中超过或区分其他品牌,就要打造一个特别,且魅力十足的品牌形象,以吸引、聚集自己的子品牌族群消费者。品牌族群中的品牌众多,只有个性十足、与众不同并非常卓越,在满足了消费者物理属性需求的同时又满足了他们个性化的情感需求的品牌才能避免同族群中其他品牌的竞争,得以脱颖而出,也只有这样的品牌才可能持续聚集高忠诚度的消费者。

谈到品牌族群分类,就不得不提到定位的问题。品牌族群分类不同于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基于理性的产品功能属性的定位类分。而品牌族群划分则是在综合感性层面对品牌进行区分,而后从情感层面确定特定消费者群体,在满足其物理属性需求的同时满足其感性的精神需求。但这也不同于品牌定位,因为我们在品牌定位的时候是相对主观且独立的,没有清晰的族群意识。缺少对品牌感性族群的认知,导致品牌定位的功能仅停留在区别其他品牌的基础层面上,无法利用族群聚集效应带来营销优势。  现在很多品牌的产品品质很好,产品定位准确、品牌定位独特,传播力度也很强,因此销量不错,但是却很难聚集起较高的顾客忠诚度,即顾客长期的重复购买与转介绍。原因就是品牌族群定位的模糊——品牌的诉求时而主打高雅情趣,时而又强调尊贵品味,产品却又是流行时尚的形象,传播上又是大众性族群的传播方式,在各族群间游离,虽然消费者可能暂时购买了你的商品,但是却无法在你的品牌中找到归属感,他们从感性层面认为你并不是他要找的“组织”,这样自然就不会把你锁定为他的长期追随对象,忠诚度更无从谈起。这样的品牌花费了很多的传播成本与宝贵的时间,效果却并不理想。反观那些品牌族群定位清晰的品牌,所花费的传播费用并未高过市场平均值,却因为更容易俘获族群成员并使其忠诚,使得品牌忠诚度很高,品牌的成长速度也很快。试想一下,若要找一些特定少数民族的朋友,是到这一民族聚集的部落中去找容易,还是满世界的去找容易呢?同样的,我们费尽心思地找到这些少数民族的朋友,让他们在我们的城市长期定居,但要他们背井离乡长期留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如我们去他们的部落定居更直接有效。P48-50

序言

亚当·斯密、泰勒、戴明、詹姆斯·柯林斯、迈克·波特、菲利普·科特勒、彼得·圣吉、约翰·科特……这些管理学的奠基人、大师们提出的管理学论点如明灯一般,指引我们在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他们的思想与创见在一定时期内是绝对正确且具有实效性的,但是,一个思想或行为正确的前提是其产生在了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地点。

今天距这些经典理论的提出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显然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变。时间与环境的改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建立在西方文化与社会环境下延续了百年的经典理论,在今天,在东方这块特殊土壤上的实用价值。

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已经进入倍速时代,那些在工业社会中诞生的管理经典,早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环境。100年前的管理理论,甚至10年前的管理理论都已经随着时代不断进化而失效,但遗憾的是,如今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却依然奉泰勒、戴明等大师的理论为金科玉律,继续沿用着他们留下的管理方法与思想。这些管理方法与思想虽然依旧能发挥作用,但是效果已经非常有限,与时下社会、经济环境的冲突也越发明显。

另外,管理学的理论发端在西方,其成长与成熟也在西方,这些管理思想也都是由西方的文化、经济、法律等因素派生出来的,直接拿到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都有明显差异,甚至是对立的中国市场中,不仅效果有限,而且还会有文化方面的抵触。这也是宝洁、IBM、通用等国际成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先是遭遇失败,而后再重新学习,实行本土化,克服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后才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作者亲身经历了把西方管理经典搬来套用在本土企业上进行管理实践,结果不是资源内耗,就是员工离心离德,即使使用某项管理工具达成了预期效果,但也同时带来了很多副作用,如产生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的隔阂等。

照搬西方经典营销理论的效果更是让人失望,因为西方人对商品的价值理解、沟通方式、销售形式等方面都与东方人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是在西方屡试不爽的营销手段到了中国全部失灵,反倒是张瑞敏、柳传志、牛根生等受本土文化熏陶,较少受到西方管理思想影响的管理者们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而那些外籍或海归管理者们却很难在中国的市场中有突出表现的原因。

作者结合在外企工作两年、本土企业工作4年、个人创业两年的工作实践,并研习了大量西方管理经典,总结出了一些因为时间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管理与营销工作中的颠覆性论点。

表面看来,本书的多数论点与西方管理经典是对立的,实质上,本书的很多内容是基于中国的文化与市场实际情况,对西方经典理论得以在本土落地进行的补充与延续。这些心得是作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得出的,对于在中国本土经营的企业具有极其实际的借鉴与应用价值。作者更希望通过本书提出的诸多全新概念,能够启迪企业管理者、营销人的创新思维,使读者借鉴本书的概念和思想,结合其自身的情况,创造出更多独特的商业价值,这也是作者写作本书的初衷与期望。

史光起

2010年1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颠覆(中国市场营销与管理规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光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221326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2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