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国住宅建设成就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书中作者们虽然处于不同的生活背景、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地区,但却有着共同的主题、共同的时代、共同的感慨,引导我们去寻找那些虽然逝去了但仍记忆犹新的往事。
这些稿件栩栩如生,真情实感,乐观向上,催人奋进。虽然每个人、每个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围绕家庭的居住条件,描述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也正是从这些故事的个性与共性中,重现了新中国的一段历程和发展史。其珍贵之处正是由于她与共和国同步,与共和国的建设者息息相关。
图书 | 中国住房60年<1949-2009>往事回眸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以我国住宅建设成就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书中作者们虽然处于不同的生活背景、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地区,但却有着共同的主题、共同的时代、共同的感慨,引导我们去寻找那些虽然逝去了但仍记忆犹新的往事。 这些稿件栩栩如生,真情实感,乐观向上,催人奋进。虽然每个人、每个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围绕家庭的居住条件,描述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也正是从这些故事的个性与共性中,重现了新中国的一段历程和发展史。其珍贵之处正是由于她与共和国同步,与共和国的建设者息息相关。 目录 作者及受访者简介 编者的话 住房故事 忆住房亲历及住房发展感言/丁俊清 筒子楼22年记/马国馨 我的住房变迁和亲历感受/受访者:于家峰 我的住房经历/叶耀先 巧媳妇努力去做无米之炊/由宝贤 回眸我的居住历程/杜白操 我的住房经历/李东生 我与住房半世纪/张珑 谈如厕亲历,感慨居住水平提高/林建平 家的“变奏曲”/赵喜伦 我在北京的住房变迁/受访者:陈德祥 60年沧桑一个“家”/陈华宁 浅谈我的住房经历/受访者:邹德慈 我的住房故事/秦佑国 从大杂院到住宅小区/受访者:许亭远 从亭子间到浦江景观房/受访者:梁光泽 从竹篱笆墙平房到商品楼房/康鸿斌 我在呼市的住房变迁/康忠厚 60年居住变迁亲历/韩秀琦 住房研究 在集体住宅中如何实现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的平衡/马韵玉 中日小康住宅研究成果影响房地产十年开发/开彦 浅谈住宅开发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受访者:毛钺 住宅给水排水的变迁/受访者:左亚洲 六十载巨变栖居换新颜/朱昌廉 天津农村住房30年回眸(1979~2008年)/寿民 北京住宅建设60年/吴晟 中国60年住宅面积标准的演变与思考/张庆仲 回顾改革开放后住宅的研究进程/受访者:赵冠谦 记对砖混住宅体系的一次课题研究/班焯 谈谈住房60年的点滴感受/受访者:栗德祥 住房60年座谈会录/受访者:秦铮吕俊华赵士绮 60年间我国居住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受访者:童悦仲 回顾对住宅照明的些许研究/受访者:詹庆旋 对住房发展与问题的思索/受访者:窦以德 60年走向世界的中国住宅研究/鲍家声 住房事件 忆农房建设的起步/冯华 教师住房旧貌换新颜——迎国庆60周年感受住房的变迁和设计体会/叶茂煦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住房60年<1949-2009>往事回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燕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184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6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99.2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