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祖先的爱情
内容
编辑推荐

《祖先的爱情》是一部以爱情为叙述主旨的小说,文笔幽默,悬念诱人,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社会背景为民国时期的南方某省,跨度大约四十年左右,从民国初年一直到解放前夕。小说对该省的人情世风、山川季候有相当的描摹,将几家人的爱情故事融入民国多事之秋的恢宏社会背景之中,文字容量十分庞大。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动人心魄的长篇小说,一部神秘莫测的爱情史诗,具有大师级的文本气息,超一流的文字叙事,谜一般的奇谲架构,达到了险峻的高度。小说讲述发生在神奇土地上的神奇爱情。故事发生在民国南方某省,将几代人的爱恨生死融入了恢宏社会背景之中。颠倒众生的美女刘瑛是木匠刘哥四和军阀千金的私生女,她与仪表堂堂的陆家大少陆云廷互生爱慕。陆家二少陆小廷向刘瑛求亲未遂,引发了“抢婚大战”,同刘瑛青梅竹马的陆阿凉胸口中枪,伤愈后上山为匪,抗战中成为游击队领导人。岁月流转,刘瑛最终在陆云廷和阿凉之间作出了她的选择。“他们的婚礼惊动了最高层,因为它是人们新时代第一次团结和旧时代最后一次爱情的伟大象征。”世事令刘瑛明白:“没有爱情,生活就不值得一过。”而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陆阿凉仍相信“没有爱情克服不了的困难”。

试读章节

刘瑛十二岁那年,第一次遇上陆家大少。当时,李将军和白将军已击败昏聩的陆阿宋及犯境的各省军阀,接下来又驱逐了老奸巨猾的沈冠英。随后两位将军率部远征,陆根发的两位堂叔和田嫩豆的好几个老表均参加过此次胆大包天的北伐。和瘟疫一样,战争使得各乡寡妇的数量也有所增多。

小叔叔认为,后来发生的一大堆倒霉事,皆源于刘瑛与陆云廷这次不幸的见面。尽管阿婆总对小叔叔说:“阿凉,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可小叔叔仍然执迷不悟,所以在“抢婚大战”中才会被子弹打穿,抬回家时只剩下半口气。他全靠一瓶白药活下来,不久便随“九节狼”上山当土匪。小叔叔两度接受招安,第二次几乎被押去砍头。——那是一场骗局:大凡在黑名单上的惯匪通通掉了脑袋,众多没偷没抢老老实实的穷光蛋也白白领死。于是小叔叔重操旧业,带着八个人,三支“九响”毛瑟,两支“土单响”,翻越两座大山去北边抢烟土贩子,不久又率领一支队伍潜回本地,在大江沿岸和省城附近伏击罗圈腿的日本鬼。小叔叔给太君制造过许多大麻烦,令汉奸卖国贼闻风丧胆。他曾经俘获几个奇怪的鬼子兵,更差点儿当上参议员。一时名动全省。某些人把小叔叔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狗急跳墙,拼命用恶毒的言论诋毁他,说他招降纳叛,结党营私,放纵属下劫掠民财。小叔叔阿凉从不让人给他画像,虽然他本人就精于此道。也正是他风光那阵子,做土匪突然成为荣宗耀祖的伟大事业。很多人投身匪窝,又迅速被各种力量所剿灭。

刘瑛和陆云廷之所以会碰面,与下坡、井头两村争夺一块风水宝地有关。大伙常说,井头村的男男女女全是用同一副模子拍出来的,不论高矮胖瘦,脸色均与刚去皮的瓜瓤相似。一个世纪之前,他们的祖先从黄河边上一路逃荒,靠行乞和偷鸡摸狗流落至本省,在靠近下坡村的一块低洼地建起井头村。最初,男女老少无不灰头土脸,眼珠子如饿狗般转来转去。这伙人毕恭毕敬举着县太爷颁布的官文,从邻村借得一些陈米,上山捉住许多蝙蝠煮汤喝,睡上两觉,然后跳进小河里洗过澡,才痛痛快快恢复了本来面目:一只只刚去皮的青瓜瓤。如今他们的后代已丢掉黄河边上的所有习惯,跟我们同一个调子讲话,同一种方法织布,懂得用木薯酿酒。他们也能靠一把破嗓子吸引姑娘,每逢节庆和大伙一块儿听戏,被挤眉弄眼的丑旦逗得乐不可支,如痴如醉。总之,他们忘记了北方的一切事情,学会了本地的一切事情,唯独还保留瓜瓤般白里泛青的脸色,让人一望便知他们黄河边上的祖先究竟是什么模样。

井头村的男人大多叫宋江,他们的弟弟皆唤作宋二。这帮瓜瓤脸如此起名绝非贪图方便。如果某人要去井头村讨债或寻仇,他很快就会发现,要找到冤头债户极不容易,因为他们不仅一概自称宋二,有个叫宋江的哥哥,而且全是一副瓜瓤脸,白里泛青,活像吃了老鼠屎。下坡井头两村争地,也跟宋江、宋二有关。某年夏天宋家兄弟死了爹,想寻个地方下葬。井头村的丧礼与众不同:他们一旦将死者埋入墓冢,立好墓碑,便偃旗息鼓,从此安心度日了。我们可不这样。曾祖父辞世时,子孙们捅开几片屋瓦,好让亡魂找到升天之路。太阳穿过房顶照向死者的脸庞,使之获得少许慰藉。我祖父走到河边,等师公念完谁也听不懂的经文,随即往河里抛下几枚硬币。他用一只小瓮打水,带回家温热并泡上柚子叶和柑子梗,亲自为亡父擦洗尸身。村中老人会对曾祖父说:“从今往后,你可以免去烦恼,不要再回头看阳间的事物啦。”这下子曾祖父才心满意足,任由晚辈出门报丧,并顺从生者的意愿,安安静静让人塞到棺材里去。棺底安放着一盏长明灯,冷光荧耀,这使我觉得灵柩是浮在空气中的。入殓开吊后,他们会把曾祖父搬去田边掩埋,再过几年,孝顺的后人还要将他喀啦喀啦直响的骸骨重新挖出,用炭火烘干,装进“金罐”里,葬入一处风水宝地。曾祖父从此永享安宁,不动声色荫庇着他的孝子贤孙。  关于风水宝地,阿婆说,井头村人跟我们的见解还算相近。宋江宋二死了爹,便请来风水先生,测知南边有块好地:左青龙,右白虎,中间犀牛望月。“内气萌生,外气成形,”手执罗盘的老师傅嘴里嚼着泥,沉吟了半晌,“是个寅葬卯发的‘财穴’!”于是头七之后,宋家兄弟赶紧把死人抬到风水宝地埋了。时隔不久,又是宋江和宋二,围绕新坟栽下许多龙眼树,还搭成一问草棚,由愣头青宋二提上鸟铳前去守夜。两兄弟的果林渐渐逼近下坡村,可谁也没把它当回事,最终还是刘瑛无意中发现这一状况,才引起少数人的警觉。当初,由于还没遇到陆家大少,刘瑛每天领着陆根发和小叔叔阿凉四处游荡,所以对周遭的一草一木极为稔熟。她豢养的小公猪“铁锤”眼看越长越大,刘哥四便在酸角树下建起简易猪栏,又将一块大石头凿成食槽。陆根发和小叔叔经常扛着整摞整摞的野香蕉去喂“铁锤”,但两人并没觉察,它的体格正慢慢突破一只正常公猪的极限。而我从小看到一些身形矫健的动物飞跃篱笆,蹿上房顶,三五成群在林间疾奔。阿婆告诉我,它们全是“铁锤”的后代。

“瑛,你总该记得吧:我大哥回来之前。已经有两只小公猪整天跟在‘铁锤’后面乱跑。它们和‘铁锤’一样长着倒八字眼,跑起来一纵一纵的,不可一世。你说它们是‘铁锤’的儿子。

“你管一只叫做‘大锤’。因为它又肥又壮:另一只叫‘金锤’,因为它鬃毛微黄,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阿凉,它们为什么跟着‘铁锤’,没事就往镇上跑?”

“它们是去找母猪,它们尤其喜欢有钱人陆家的小母猪。”

下坡村人认为,所谓的“风水宝地”历来属于他们,即便宋家兄弟埋入老爹,栽上龙眼树,事实也不会改变。有那么几年,桐油的销路极广,因为欧洲人备战需要大量桐油。于是省长下令,全省各县均须种植油桐树,每人十棵,不然县长就得滚蛋。两天后,县长给乡长下命令,各乡每人须种油桐五十棵,不然乡长就得滚蛋。又过了两天,乡长向村长转达上峰指示,村里每人须种油桐一百棵,没有什么然不然。接到这份差事后,村长便带上几个人去找宋江宋二要地。可井头村的情况使他们大为惊异:宋江宋二不仅长着白里泛青的瓜瓤脸,数量也多得出人意料。他们足足转了一天也没能找到兄弟俩。次日上午,村长召集更多男人去井头村寻宋江,结果酿成一场殴斗。混乱中,某个宋二坠井淹死了。这口井是由百年前第一代村民所挖,他们无视本乡河汊纵横的现实,也不顾山顶上飞泉流泻,始终坚信建一座村庄必须掘一口井,否则瘟祸将绵延不断。祸不单行,宋二淹死当天,镇上有个小伙子因为爱上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俏寡妇,夜深人静之际爬入她家庭院,换来一段云稠雨密的快活曰子。整整三个月,他们宵聚晨别,渐为前后邻居知晓。一天晚上,年轻人心急如焚,没等寡妇的信号就妄自行动了。俏寡妇的亲弟弟守在窗下,等小伙子骑上墙头,便借着月光一枪掀掉了他半个脑袋。我到新龙镇的伞铺干活,正是补了这名偷情年轻人的空缺。我一边做伙计,一边跟老番神甫学画画,并在赌场内与赖九结识。他做土匪后,大伙开始叫他“九节狼”。P20-23

序言

陆源超常的想象力负载着他撬动地球的文学梦想抵达了一个奇妙的个人世界。一个微观而波澜壮阔的世界。在出版过程中我反复走进这个世界,试图寻找每一丝蛛丝马迹,它就像一张无形之网,令我深陷其中,欲罢不能。这注定是一场文字的狂欢与冒险之旅。

不得不说,阅读陆源的小说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智力活动,一个极其愉悦的过程。这种感觉是我阅读某些经典作品所产生过的。无疑,这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它带有强烈的超越性。

小说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讲述了发生在神奇土地上的传奇和爱情,将几代人的爱恨生死融入了恢宏社会背景之中。——迷倒众生的美女刘瑛是军阀千金与木匠刘哥四的私生女,与仪表堂堂的陆家大少陆云廷互生爱慕。陆家二少陆小廷向刘瑛求亲未遂,引发了“抢婚大战”,同刘瑛青梅竹马的陆阿凉胸口中枪,伤愈后上山为匪……岁月流转,刘瑛最终在陆云廷和阿凉之间作出了她的选择。“他们的婚礼惊动了最高层,因为它是人们新时代第一次团结和旧时代最后一次爱情的伟大象征。”

但这样的概括并不十分准确——它几乎是一部无法形容的小说。包括对它的定位。我最初看到文稿的时候文面眉眼间赫然标示的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朋友说它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甚至“超现实主义小说”,但都不尽然。后来作者提到“社幻”一词,豁然开朗,私下便觉得“社幻小说”或者说“社幻主义小说”或许能定位这部作品。如果这个定位成立,作者无疑开创了一种小说创作的先河。

在陆源的小说世界里,路径一直指向扑朔迷离和变幻莫测。恍若迷宫。这使我想起博尔赫斯对世界存在的一种认识,他说过:“世界是走不出来的迷宫。”这也是其作品的独特意象。陆源也在小说中设置了一个迷宫,并以令人心醉神迷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世事和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理性的思考:从细节和细微处着手,渐渐挖掘出一条思想的隧道来。

“我曾祖父年轻时,经常跟随陆阿宋去安南打老番。他们躲在那兰一带的岩洞里,白天睡大觉,夜间便去端老番的营。这伙亡命之徒从浑水河北边游向对岸,一些同伴就被水猴子扯住脚淹死了。”伴随着小说缓缓的展开和细致的描述,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纷繁的景观,仿佛闯进了一片热带丛林。跌入了一个语言的迷川。正如作者的一个朋友所说:“我们很快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到处漂浮着南方植被、月光、雨水、气味、古老风俗与盗匪、战乱的梦幻气息之中。”

为了达到本真的叙事,作者采用了一种别致的叙事视角与叙事态度。小说由多个故事交织而成,有相互映衬的多个人物,而叙事主人公始终采用了第一人称“我”来讲述。令人惊异的是,这个人称代词“我”并非指向固定的人物身份,而是在“陆阿源”和“陆阿凉”之间来回转换,纵横穿插,在结构上呈立体形态。但通过一些提示,读者会发现“我”换人了。譬如阿源说“阿婆”“刘寡妇”,而陆阿凉就说“阿妈”“瑛”,这么一来,读者就不难读懂。而且悄悄转换时,读者一旦发觉,会有一种自己发现了秘密一样的愉快。通过这种手法,作者达到了灵活的视角变化,迫使读者疑窦丛生的同时不断展开想象和猜测。仿佛是一场无法预料的审美游戏。

作者还运用了一种循环往复的叙事方法和结构,一反传统小说按时间顺序的线性叙述。几乎毫不费力地从一个事件跳到另一个事件上,在不同的人物和地点之间轻快游移,步伐多变又毫不凌乱。他以敏锐的眼光、冷静含蓄的态度,展开对人物多层次的内心世界的追逐。

小说叙述丰富而真实,历史与想象糅合交织,融黑色幽默、寓言式、荒诞派、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一体,运用逼真而精确的细节娓娓道来,以至读者分不清哪些是幻景,哪些是作者所刻画的真实世界。他把幻想与历史现实结合得严丝合缝,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这对小说家来说,无疑是一种高难度的操作。

然而更令我惊异的是,这是陆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说:“我是和它一同成长起来的,毕竟我动笔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何为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究竟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它自己独特的技法、结构、意识,这些我统统不知道。但我居然动笔开始写了。等小说写到将近一半时,某天晚上,我知道我已经学会写长篇小说了……如果全心全意想把一部小说写好看,日思夜梦,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克服不期而遇的许多困难。”

当年的张爱玲曾写道:“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其背后潜藏着深刻的历史观念、生命意识和美学追求,我们看到,她讲的许多故事都是在这一观念下演绎的。陆源说:“民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它依然保留在古城建筑之中,保留在人们的口头禅和老人谈到的掌故之中,也保留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保留在大量的文史资料之中,尤其顽强地保留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之中。这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虽然不是我们随随便便就能抓住的世界,它貌似消失了,但在我看来非常具有现实感。”

时光带走了一切,历史的尘埃仍然掩埋着一切。作者穿过历史的烟云和时光的迷雾,用非凡的想象力去勾勒那个风云变幻的激荡的世界,那个不安分的已经消逝的年代,那个人性勃郁、充满奇异魅力之地。他用他的叙述荡去了历史的尘埃,照亮了一段早已消逝的时光,复活了早已不在的尘封往事、传奇和爱情。

我仿佛站在历史的街角,透过时光的烟雾,看到美若天仙的刘瑛、痴情的陆阿凉、骑着高头大马的陆家大少、胡搞的刘家三兄弟、伤心欲绝的阿兰和阿月、艳福不浅的陆根发、狗急跳墙的陆小廷、胆大心细的田嫩豆、招神唤鬼的年轻女巫、妩媚温软的顺哥、整天醉心于制作神秘器物的刘哥四……唱和着浩浩荡荡地向我走来。他们的身后,弥漫着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事物,炎热的气候、城市乡村、五方杂处的小镇、像大烟一样紧俏的棉布……

小说裹挟着炸弹爆开般的庞大的信息量,铺天盖地在文本中涌现。却半点不显得冗繁,句子干净得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他让每一个字词都到达了美妙的去处,并产生动人的回响。

陆源的语言造诣之深,使我在阅读过程中常惊异于作家遣词造句的神奇魅力,不自觉便沉醉在对那些充满美感和深意的语言的细细品味之中。小说语言充满的“陌生化”气息,让叙事在表达上具有了一种诡谲的“魔力”。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力求叙述语句和句式的节奏、新奇、婉约、神秘、柔和、灵动、含蓄、简洁、绚丽、轻曼、隐喻的魔幻、暗示和象征,使小说的叙述话语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深刻感觉。不知作者是否受到了中国古典白描语言和拉美现代小说语式及西方小说的多重影响,我们不难在他的叙述中感受到了马尔克斯、塞林格、博尔赫斯、吉本、纳博科夫、西奥多·蒙森、施耐庵、沈从文和黄仁宇语言的审美效果,异域语调与白描式语言的神韵交相杂糅,激活了汉语的光芒。那字字珠玑的文字语言仿若烟花爆竹,只要读者开启想象轻轻点燃,就会放射出绚烂的火花。

最后我要谈的是这部小说的叙述主旨,爱情。这无疑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老舍在《老张的哲学》中说过:“人们要是得不着恋爱的自由,一切自由全是假的;人们若是没有两性的爱,一切的爱都是虚空的。”老舍先生的这句话强调了在中国独特的国情与历史条件下,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祖先的爱情》更是将男女之情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开惊心动魄的探索,阐释了一种爱的“风姿”:

世事令刘瑛明白:“没有爱情,生活就不值得一过。”而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陆阿凉仍相信“没有爱情克服不了的困难”。爱情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把大军阀、年轻木匠、老财主、偷情寡妇、艳名远播的美女、军校高材生、小流氓、土匪头子、抗日英雄、官家大小姐,乃至共产主义者、新兴资本家各色人等统统卷了进去,他们的命运因为爱情而交错、改变,千头万绪,无法截然分离,而他们各自生命中感人至深的一面,也将长久驻留于读者心中。

姚摩(小说家)

2010年4月1日

后记

《祖先的爱情》是以一种强健的语调写成的。它反映了作者对小说艺术的根本看法、他目前所掌握的全部技巧,乃至很大程度上他对人世的总体认识。然而,从最初形象的萌发,到整个小说世界的建成,支撑写作的并不是某个特定观念,而是对生活、历史和时代的好奇,是对一片异彩纷呈的天地不断描绘的强烈愿望。在这本小说里,幽默也许不单纯是一种笔法、思维3-式,更是一种节奏,一种世界观,或者说是作者对现实的飞速遍历。但作为小说家,我又不能不相信,世界本身比世界观更重要,因为人们无论持有什么见解,对世界抱有哪种态度,他们总在以各自的方式追问何为幸福。我还相信,爱情处于幸福序列的顶端,推而广之,它将扩展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爱,他们不断为之斗争,甘愿为之牺牲。蒲宁说过: “幸福只给那懂得幸福的人。”

写一部长篇小说无异于创造一个世界,其中的形象、故事、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美丑善恶皆是作者所钟爱的。《祖先的爱情》既包含了巨大的现实,也透射了我对历史的理解,对生活的领悟,但更重要的是,它寄寓着创作者的希望。对我来说,写作《祖先的爱情》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尽管并不轻松,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障碍,然而收获远远大于付出,仿佛我所写下的文字在教导我,我所创造的人物在影响我,甚至,深刻改变了我内心许多东西。

《祖先的爱情》是我创作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来源于一个形象:一杆藏在屋墙夹层里的猎枪。我试图给读者呈现一个炎热纷繁、五方杂处的民国南方世界,置身其间的人物,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仿佛是受到了潜藏于空气中的魔法元素的感染,生活在常态与超常态的边缘,爱情正是让他们脱离沉重大地、升入天空的那张飞毯。然而读者会看到,其实他们从未离开大地,甚至可以说是深深扎根于生活大地之上。相反,唯一未受魔风吹拂的那个人,倒似乎一直。漂浮在半空中。他大概是作者最为同情的角色。另外,当我试图贬低某些人物,嘲笑某些人物,司艺术的神祗却禁止我这么做。他们一个个开始自行其事,直到我退让妥协,同意在纸稿上展现他们的动人一面,哪怕一次也好。小说中很多人物的命运远未终结。

二〇〇七年九月完成《祖先的爱情》后,我转而写作另一部小说,但在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直至出版前夕,我仍不断增删修改,它才最终变成今天的面貌。在创作期间,得到了诸位好友的亲切鼓励,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在寻求出版的过程中,获得各方面帮助,特向仲召明、何大江、罗传洲先生致以诚挚谢意。还要多谢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姚摩先生,他的素养、热情和实干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的友谊令人愉快。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丁玎,没有她,这部长篇小说的一切根本无从想象。

陆源

2010年3月2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作家不曾经历、也没有可能经历的生活,因此它是一部极富想象力和虚构性的作品。但是诚如昆德拉所说:“小说存在的理由是要永远地照亮‘生活世界’。”陆源用他的小说照亮了“祖先的爱情”,也提供了照亮“当下的爱情”的某种参照。我惊叹作家将那不曾经历的生活写得如此令人惊心动魄忍俊不禁。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

——著名文学评价家 孟繁华

一部中国式《百年孤独》

——《青年作家》杂志

作品以一种大开大阖的结构,急管繁弦的叙事,把小人物的爱情故事藏匿于大家族的命运沉浮,历史中的人物,祖辈们的爱情,交织融合,桴鼓相应,如同一轴徐徐展开的壮美画卷,让人从中领略到一中久违了的“南方风情”。

——著名文学评论家 白烨

读这部小说,恍若奇迹般走进了作者用激情、幻觉与历史事实编织起来的奇境中。我好像躲在一颗芭蕉树后面,窥视着特殊年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狂放又内敛,看似无法无天却又极度遵循着古老法则的男女;感受到了神龙之尾划过天际带来的那一丝风。

——作家、文学编辑 何大江

陆源用他的天赋才情创造了一个令人迷醉的个人世界,一个微观而又波澜壮阔的世界。在出版过程中我反复走进这个世界,试图寻找每一丝蛛丝马迹,它就像一张无形之网,令我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小说家、本书策划人 姚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祖先的爱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52734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