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30年,一代学术经典荣耀回归,再现独特精神视野和探索勇气!
“新人文论”丛书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以自己学术素养、独立品格及人文关怀,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与思想。
“新人文论”丛书映照着三十年前文学观念嬗变的思想大潮。对于文学创作及新文学研究,有着持续深远的影响,随时间推移愈显其原创文本的经典性。黄子平编著的《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是该丛书之一。
图书 |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纪念版)/新人文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暌违30年,一代学术经典荣耀回归,再现独特精神视野和探索勇气! “新人文论”丛书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以自己学术素养、独立品格及人文关怀,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与思想。 “新人文论”丛书映照着三十年前文学观念嬗变的思想大潮。对于文学创作及新文学研究,有着持续深远的影响,随时间推移愈显其原创文本的经典性。黄子平编著的《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收录了作者黄子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写的系列文艺批评,既有对各个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如对林斤澜创作的综合考察,对作品《绿化树》《你别无选择》等所发表的见解,也有关注诗歌时空意识的研究、对短篇小说“结构—功能”模式的开拓,对文学语言学的探讨……不仅体现出作者独到见解的睿智与深刻,也在文学范畴内开掘出了批评的新范畴。 目录 并非遥远的期待——序 我与批评——代自序 当代文学中的宏观研究 深刻的片面 “诂”诗和“悟”诗 艺术创造和艺术理论 附:关于癞蛤蟆先生和蜈蚣小姐的一些传闻 得意莫忘言——关于“文学语言学”的研究笔记之一 从云到火——论公刘“复出”之后的诗 郭小川诗歌中的时空意识 艾青: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一支芦笛 道路:扇形地展开——略论青年诗作的美学特点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林斤澜小说论(1978—1982) 我读《绿化树》 “若是真情,就经看……”——读韩蔼丽的小说集《湮没》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蒋韵的《少男少女》 宋学武的《山上山下》 艺术短论四篇 黑空儿白空儿灰空儿——关于郑万隆的三篇“异乡异闻” 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 后记 附录:文学的“意思” 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纪念版)/新人文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子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2544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8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2 |
CIP核字 | 2014219252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