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书法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叙述书法经典的散文,说是随笔亦无不可。编者在漫长而浩瀚的书法史中游荡,精心选择更为经典、更为典型书法家、法书、事件作为标本,剖析其中的奥秘。我们看到在这一领域的拓荒者,如何艰辛跋涉,建构书法文化的灯塔;我们体悟古代文化大家,如何在浩瀚的笔墨海洋中以超越常人的毅力与智慧,到达彼岸;我们的先贤们如何翻山越岭,耸立起一座座峰巅。

内容推荐

编者所界定的书法史学文化,不是书法史料的罗列,也不是书法人物和法书的考辨,而是书法文化。这所谓的书法文化,注重书家性格趋向与书学的关系;搜寻书家的生活轨迹与书法活动事件的成因;书家所处的历史时代对书学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定名为《中国书法经典》。编者选择了其中近50名书家,虽非个个冥间握猪含蝉,在世间时却也罕言识浅见狭学不足者。文中涉及到了几百著名书法家,也基本涵盖了整个书法文化史,从而构成了我对书法文化史整体的理论框架。

目录

卷首语

第一卷天下三大行书——王羲之、颜真卿、苏轼

第二卷群鸿戏水“三希堂”——试说钟繇、王献之、董其昌

第三卷天下三大草书家——关于张芝、张旭和怀素

第四卷法典越千年——楷书四大家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第五卷■碑:如此高曲谁人操弦——实地考察之我见

第六卷三家门下转轮来——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

第七卷池鱼思故渊——一代巨匠赵孟颊

第八卷这一曲变奏谁人和弦——王铎与“三狂人”之荣辱

第九卷无名者的里程碑——庙堂三碑与金石之气

第十卷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孙过庭的《书谱》

第十一卷高山流水任我行——苏轼、黄庭坚、米芾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十二卷峡谷沟壑有涛声——张瑞图、傅山、郑燮的人生与书法

第十三卷一法不当情 万缘同镜象——说不尽的弘一法师

第十四卷自发渔樵江渚上——大师白石

第十五卷汉字的美术——书法经典事件

第十六卷女性书法家纵横观——蔡文姬、卫夫人、武则天书法一解

附录:

 中国当代书法十大恶俗

 中国简牍100年

试读章节

永和十一年的《告誓文》透漏了这样的信息:“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实际上,他去官退隐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了。

导致王羲之辞官的一个公认的直接原因是与王述的矛盾。王述字蓝田,扬州刺史,管辖会稽。这个人性子急迫,比如他吃鸡子,就拿筷子扎,扎不着便大怒,扔到地上,见鸡子没有粉碎,还敢在地上转动,他觉得鸡子在向他示威,又去踩踏,没有踩着。只好用手捉住,放到嘴里咬破就吐。似这等牲口似的举动令王羲之鄙视,他说蓝田的父亲就这样粗鲁,何况儿子。王羲之辞官已经是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时年52岁。

在王羲之当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与辞官归隐之间,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诞生了,一千六百多年过去,仍然难以磨灭,那就是古今莫二的法书《兰亭序》。

每年的春秋两季是行修禊礼的季节,逐渐成为风俗,人们集聚在溪边借水消除灾祸,祓除晦气,以求得吉祥。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王羲之邀请文义冠世的文人雅士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渚山麓兰溪江畔聚会,饮酒赋诗。心中的不快与忧伤,官场的郁闷与无可奈何,都可以在清流激湍的洗涤中予以消融。还有对人生的参悟与抒发,对自然的赞美,对释道文化的认同与理解。“羲之自为序以伸其志”,王羲之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了永垂千古的序言即《兰亭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看人生之短,人世间的万状,感慨良多。“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如果没有那么丰富的经历,没有那么大的情绪起伏变化,没有他人生经历与个人性情的矛盾与冲突,我想,他这篇序言一定不会这样的精彩,笔墨也好,文章也罢,莫不如此。在我粗略翻检了历史之后不得不说,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王羲之写出这样富有文采和思想深度的文章与如此精美绝伦的书法作品那是必然。

王羲之是个理想主义者,这终究要使他成为艺术上追求完美主义的艺术家。但是,如果你过多审视《兰亭序》的时候,除了尽善尽美,除了“就中‘之’字有二十许,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如有神助”,还有更多的信息残留在临摹本之中。据说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的时候到了心手两忘的程度,可谓一挥而就,事后想写得再好一点,重新抄录“百数十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文章文采飞扬,书法用尽善尽美已经难以形容了。可也不难看出,在平和圆润的书法作品中,仍然有不可遏止的悲愤与忧伤,笔墨情绪昂奋、激愤、激昂、激荡,求完美而不可得的躁动,追求与现实之间的企图沟通等等。“崇山”后脱“峻岭”,“或因寄所托”的“因”,“悲夫”前两字和“夫”字,“斯文”的“文”,都有明显的涂抹。说到底,这是一部草稿,但是,就是这草稿,让千百年来历代书家刻意追求一字不错的书法相形见绌。

1984年,嵊州的周乃光先生将研究王羲之故事的专家陈玮君先生的专集转赠与我,在我脚踏实地走在绍兴的大街小巷之后,寻找王羲之的信息的情绪就更加浓烈。说不定哪条路上就有他的足迹,他曾经在哪里逗留过。尽管鲁迅故居那么让人亲切,尽管我坐在乌篷船上荡悠悠,尽管在沈园看到了陆游的“红酥手”的“手迹”,还在咸亨酒店吃了茴香豆喝了黄酒,心却已经到了“兰亭”那个地方。

离兰亭还很远,一股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到处都沾染着兰亭,体现着一代书圣留给后人的恩泽。街道两旁都是文化店铺,青年们蘸着“金墨”学着王羲之的样子在扇面上默写《兰亭序》,金光闪闪,非常精美。我不知道王羲之如果在世会有怎样的感想,是喜出望外,这么多人重复他惟妙惟肖,还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笔者”那副成竹在胸般又闲散的样子,活像饱学之士,见了游客只是笑笑,决不刻意兜售他们的“杰作”。P004-005

序言

这是一部叙述书法经典的散文,说是随笔亦无不可。所谓经典,就是流传广泛持久,可为典范者。我怀着将中国书法经典一网打尽的野心,来审度经典书法文化。这一网的网眼太大,不免挂一漏万。比如先秦金石铭文,再比如简牍、帛书等等,都是书法家族的瑰宝。秦代李斯的琅琊台、泰山、峄山刻石;汉代尚有崔爰、杜度、蔡邕;魏晋王谢家族善书者比比皆是;唐宋尚有初唐四家,草书如贺知章,尚意书风导夫先路的欧阳永叔等等;元明清三朝代之鲜于枢、吴门三家、浓墨宰相刘墉,赵之谦、何绍基、邓石如……数不清的大家、名家,是不能一一罗列而书之歌之的。经典事件如馆阁体、台阁体的形成、清代金石学的兴起等等。几千年书法文化的积淀,是历代书法史学家群体的智慧。然则,凡是经典都要写的话,恐怕要成为一部普及性书法文化启发童蒙的教材了。我冒着以偏概全的危险,在漫长而浩瀚的书法史中游荡,精心选择更为经典、更为典型书法家、法书、事件作为标本,剖析其中的奥秘。我们看到在这一领域的拓荒者,如何艰辛跋涉,建构书法文化的灯塔;我们体悟古代文化大家,如何在浩瀚的笔墨海洋中以超越常人的毅力与智慧,到达彼岸;我们的先贤们如何翻山越岭,耸立起一座座峰巅。

古人云:“博于古而宜于今。”我试探着用一种新的方法,以述贤哲之殊能。从而构建通向当代书法文化的一座桥梁,最终要关注的还是当代书法的发展前景,打通经典书法文化与当代书法文化密切相关的途径。文化、文学、艺术、政治、军事等等,其理莫不如此。米罗曾经说,我们加泰隆尼亚人若想跳上天空,我们永远相信必须把两脚扎实地踏在大地上。对经典的漠视与无知.今日的腾飞也是妄想。

我想尽量写得有趣,有点意思,有点新的方法。我所界定的书法史学文化,不是书法史料的罗列,也不是书法人物和法书的考辨,而是书法文化。这所谓的书法文化,注重书家性格趋向与书学的关系;搜寻书家的生活轨迹与书法活动事件的成因;书家所处的历史时代对书学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定名为《中国书法经典》。我选择了其中近50名书家,虽非个个冥间握猪含蝉,在世间时却也罕言识浅见狭学不足者。文中涉及到了几百著名书法家,也基本涵盖了整个书法文化史,从而构成了我对书法文化史整体的理论框架。

经典系列动工,也是机缘凑巧。数年前在京畿与会,《美文》的副主编穆涛先生让我写随笔,告诉我可以写很长。我就写了《经典的魅力》(后修订为《天下三大行书》)一文。此文被《散文选刊》选载,接着河南美术出版社薛海洋先生打电话,说这组文章作为跋文收入他编的《天下三大行书》之中;我将稿子寄给著名的《书法》杂志主编胡传海先生请教,承蒙抬爱,分期连载了。著名的编辑家杜渐坤先生手书一函,告诉我这组书法史学文化散文收入先生主编的《2007中国年度随笔》中,很快我也见到了样书。《中国书法》主编李刚田先生电告,《这一曲变奏谁人和弦》,在他主编的《中国书法》发表,并嘱咐我要给予首发权。抬举、激励,促使我陆续写了《中国书法经典》系列文章,历时两年半。除老友穆涛兄,此外诸先生们至今尚未谋面,完全是以文衡定去留。这一番抬举,我是要识的。出版过我两本书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决定出版此书,黄家宝先生多次耐心地与我商量,一并感谢之。散见于报刊之文、同事小放、金科、仁山、秀龙、金平诸先生多有鼓励,书法家陶然先生亦然,欣慰之余,继之以谢忱。

在查阅史籍过程中,疏忽和疏漏在所难免,所谓硬伤亦可能发生,期望方家不吝赐教,今后有机会更正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书法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2794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28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