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汪东兴回忆)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1970年8月23日,在庐山开幕,于9月6日胜利闭幕。在这次会议的前后,比较充分地暴露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篡党夺权的阴谋,毛泽东主席及时识破并给予了严重的打击。我亲历这次会议的前后过程,有些事并与我个人有关系。因此,我把所知道的有关这次会议前、会议中和会后的一些情况写出来,使读者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的情况。对于党史部门和史学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把作者跟随毛主席参加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前前后后活动经过写出来,希望能有助于大家了解这段历史。

内容推荐

在那场堪称“史无前例”的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中期,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就是毛泽东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汪东兴同志长期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亲历了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前后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斗争的过程。他是这场惊心动魄斗争的见证者之一。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可靠的材料披露了这场斗争的来龙去脉,真实地再现那段历史的原貌,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目录

前言

一、林彪急于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

二、林彪想当国家主席

 (一)

 (二)

 (三)

三、“读点马列主义的书”

四、“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

 (一)毛主席在武昌的谈话

 (二)毛主席在长沙的谈话

 (三)毛主席在南昌的谈话

 (四)毛主席在杭州的谈话

 (五)毛主席在上海的谈话

 (六)毛主席在丰台的谈话

五、粉碎林彪反革命政变阴谋

 (一)

 (二)

后记

试读章节

一、林彪急于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

毛主席说过:“我们这个党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大的路线斗争有十次。这十次路线斗争中,有人要分裂我们这个党,都没有分裂成。这个问题,值得研究,这么个大国,这样多人不分裂,只好讲人心党心,党员之心不赞成分裂。从历史上看,我们这个党是有希望的。”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最伟大的功绩,是成功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总结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总结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验和理论,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主席以他无与伦比的革命胆略,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关头,同形形色色的错误倾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智慧,都贡献给了中国革命。

1965年8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与某国共产党代表团谈话中说:“《新民主主义论》是一九四。年写的。我参加共产党,打了十三年仗,在这十三年之前还有六年,一共十九年的时间,才认识到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要采取什么政治纲领、文化纲领。花了十九年的时问,你看,多困难!认识客观事物是多么困难。”

毛泽东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指明中国武装夺取政权,只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胜利的道路。

在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以他的远见卓识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的经济文化取得了巨大发展。

1966年3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接见某国共产党代表团谈话中说:

我这个人哪!是开除过党籍的。当了民主人士。没办法,他们就叫我当师长。井冈山时期,支部会也不能参加,我是前敌委员会的政治委员,都被辞掉了。可谓孤立了吧!十年内战中间,三次赶出红军,有十几次我的意见不能通过,只剩下我一家。我是政治局委员,他们送我的绰号是“一贯的右倾机会主义”。在世界观上,说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

在我们党内,长期整我。陈独秀整我,瞿秋白整我,李立三整我,王明整我最惨。陈独秀整我“左”,十年内战又整我是右倾机会主义,丝毫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正如毛主席所说,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对林彪反党集团的形成、发展,以及他们所进行的反党阴谋活动,毛泽东主席也是有这样一个认识过程的。有时,他为了不伤害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也做过一些违心的事。

P2-6

序言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1970年8月23日,在庐山开幕,于9月6日胜利闭幕。在这次会议的前后,比较充分地暴露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篡党夺权的阴谋,毛泽东主席及时识破并给予了严重的打击。我亲历这次会议的前后过程,有些事并与我个人有关系。因此,我把所知道的有关这次会议前、会议中和会后的一些情况写出来,使读者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的情况,对于党史部门和史学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这个目的,我写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

党的九大以后,毛主席考虑把工作重点放到政府工作方面,提出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修改宪法等问题。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党中央在江西九江庐山召开了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安排讨论修改宪法、抓国民经济和备战等问题。由于林彪在会议一开始就利用设国家主席问题和“天才”问题发难,使会议无法正常进行。毛主席敏锐地发现林彪一伙想利用突然袭击阴谋手段窃取国家权力的企图,很策略地抓住陈伯达的问题,点名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打乱了他们的部署。在全会闭幕会上,毛主席强调要在全党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要抓好高级干部的理论学习,要搞好党内的团结。后来,毛主席根据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在南方巡视讲话中提出,希望全党同志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并明确指出1970年庐山会议的斗争是两条路线、两个司令部的斗争。

毛主席进一步揭露了林彪集团搞阴谋诡计的实质。他说:“他们搞突然袭击,搞地下活动,为什么不敢公开呢?可见心里有鬼。他们先搞隐瞒,后搞突然袭击,五个常委瞒着三个,也瞒着政治局的大多数同志。”“他们这样搞,总有个目的嘛。我看他们的突然袭击、地下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纲领就是设国家主席,就是‘天才’。有人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天才问题是个理论问题,他们搞唯心论的先验论。说反天才,就是反对我。我不是天才。”

在庐山会议上,毛主席虽然对陈伯达等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是对多数同志,包括对林彪在内,还是采取批评、教育、挽救的态度。毛主席说:“还是教育的方针,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林还是要保。回北京以后,还要再找他们谈谈。不过,犯了大的原则的错误,犯了路线、方向错误,为首的,改也难。”

可是林彪一伙并没有接受毛主席的批评教育,反而怀恨在心,更加疯狂地进行反革命活动。1971年8、9月间,他们在毛主席到南方巡视期间,千方百计刺探毛主席的行踪及毛主席在沿途同各地负责人谈话的内容。9月8日,林彪写下手令:“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要他们反革命集团的“联合舰队”按照早在《“571工程”纪要》中密谋的方案采取行动:一是要杀害毛主席;二是如果此计不成,就带领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腾蛟等人南逃广州,另立中央政府。

当毛主席察觉和了解到林彪集团在利用突然袭击阴谋手段夺权失败后,转为进行武装政变时,当机立断,采取措施,机智地粉碎了他们的这次反革命政变阴谋活动,夺取了全面胜利。

汪东兴

1995年8月

后记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发展和覆灭,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本书把我跟随毛主席参加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前前后后活动经过写出来,希望能有助于大家了解这段历史。本书中,毛主席在武昌、长沙、南昌、杭州、上海、丰台等地的多次谈话,虽然地点、对象不同,但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为了保持历史的原貌,尽管内容上有些重复,我还是按照原来的记录抄录下来了。书中记录的毛主席各次讲话,有些事的判断或说话,以及我自己的某些表态和检讨,现在看来也许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妥当,但这都是历史真实情况。我相信读者会理解历史发展有个过程,人的认识会受一定的历史环境限制的,也受到实践的检验。我如实地写出来,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

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得到当代中国研究所大力支持。刘中海、金隆德、朱元石、刘志男、刘桂民和汪小燕等同志,对本书资料核对、记录整理、抄写校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央党史研究室郑惠、魏久明、霍海丹等同志对本书作了审校。对此,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出版,主要靠当时记下的资料。现在看来是十分珍贵的。毛主席的讲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有的谈话是有感而发的,临场记录不可能句句记到,难免有遗漏的地方。本书的内容、观点,是以我个人的角度和认识整理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提出意见或批评。

汪东兴

1996年10月1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汪东兴回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东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2869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52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5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