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书(29位文化名家的书心文事)
内容
试读章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文学巨擘韩愈在《师说》当中的一句话,话语简洁明了,却极为精准地道出了“为师为教”的真谛,以德传道,以学授业,以诚解惑。9月10日是教师节,本期来《读书》做客的就是一位教师。他的新书就是他近年来与大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与交流的记录,他叫钱理群,这本新书就是《致青年朋友》。

退休近10年了,但是钱理群先生依然保持着与青年人的密切交往,这些青年人中有大学生,有中学生,有乡村教师,有社会青年,还有青年志愿者。钱理群先生耐心地与他们探讨生活,关照心灵,并时常应邀为大学生作报告或者进行演讲。我们今天读钱理群,就是将从他身上寻找一位教师执着的力量,以及前辈学人承担、独立、自由、创造的师道精神,正如这本书扉页当中的一句话,让带着体温的思想,温暖照亮前行的路。

钱理群:我就说我这个人是天生喜欢当教师,好为人师嘛,就喜欢跟青年人打交道,这个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了,就是通过通信的方式去跟年轻人保持精神上的一种交往吧。而且我听说,除西藏之外,全国各省区都有青年人和我通信。但事实上有一个北大学生分配到西藏去了,他告诉我,现在西藏也有人(和我通信)了,而且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没见过面的,一直到今天还没有见过面。特别是我退休以后,课堂没有了,讲台没有了,那么通信就是一个方式,而且我的通信方式很落后,到现在都是写书信。

一位署名“山水间”的读者曾这样留言:在34岁生日的前后读到钱理群的《致青年朋友》,不知是算幸还是不幸,幸的是虽未亲到现场聆听演讲,却从书中领略到了这位人文学者的谦和厚重与人生智慧。而不幸的是,这些主要面对“80后”大学生的演讲,还会感化和触动如我这等已被十几年职场磨去棱角和性灵的俗人,读后不禁长叹,恨不相逢未嫁时,当初璞玉未雕的我为何没遇到这样的名师好书呢?以致蹉跎如此。钱理群,这是一位怎样的师长呢?已近古稀之年的他,还张扬着怎样的少年心呢。

钱理群:一般有个误解,就是像我这样的大学教授跟青年学生进行交流呢,都是青年人有求于我,我给他什么什么东西,而事实上这是一个双向的交流。我当然会给年轻人一些,根据我的经验给他们一些提示,但同时他们也对我很有影响,所以为什么我一直愿意通信,一直演讲不够,上课不够,还要通信,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精神要求,是我内在精神的一种要求。这样交流结果,使得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双方的生命都得到一种焕发,都得到一种提升。所以实际上我对这些年轻人始终心怀感激之情,所以我的信里,你看(我会)经常说,我谢谢你,怎么怎么。这个不是一种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

P12-13

目录

于 丹:采集圣贤光芒,照进温情世界

钱理群:用思想的温度,照亮青年的路

王 蒙:七十三年成数卷,凭君解释凭君听

刘震云:寻找《一句顶一万句》的知心话

周国平:善良 丰富 高贵

余秋雨:《借我一生》去找寻

吴淡如:时间?管理?幸福

席慕蓉:原乡?梦土?草原路

莫 言:穿越《生死疲劳》,觉悟身心自在

毕飞宇:《推拿》人生的残缺与整全

毕淑敏:走近平凡《女工》,拷问苦难与尊严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

刘 墉:破解“新新人类”的教育秘笈

关仁山:对接《白纸门》内外和谐守望的魂

梁晓声:青春无悔 笔“热”心“香”

马未都:收藏,是一种人生态度

王海鸰:“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的《新结婚时代》

严歌苓:歌唱中国农村女性的命运史诗

贾平凹:悲凉慢板听《秦腔》

蒋子龙:文学的慧眼,现实的责任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且美且真诚

铁 凝:《笨花》飘过,良善永恒

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张承志:文学在路上,今生很幸福

赵 赵:动什么,别动感情!

曹文轩:《天瓢》化雨,唯美永恒

王立群:纵贯古今道,重读秦始皇

刘心武:四棵“创作树”,盛开应时花

陆天明:“反腐作家”很光荣

序言

两干多年前,孔子欣赏一个人:颜回。别人说颜回有点二,孔子说颜回最贴谱。贴谱不是说他高尚,是说他能苦中作乐和自得其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如今中国的电视台,还在做“读书”栏目的,就有点二。

因为,当中国由“严肃社会”向娱乐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人们首先放下的,就是手中的书。

与时俱进的电视台,都在争先恐后地做“超女”,“快乐男声”,选美,歌手大赛,还有婚姻速配。连婚姻都能在电视节目中速配,这个时代真是太娱乐和太可爱了。

河北电视台还有一帮人在做“读书”节目。

没钱,没利,有的就是困难和低收视率。

为个啥呢?

因为他们有些二,因为他们是当代的颜回。

如今“颜回”把他接触和谈过话的人集合到了一起,成了现在这本书,让我作序。我想说的是,在生活中,我欣赏二的人。我还想说,一个民族,不能只有快和乐的时候,也得有慢和静的时候;不能总是在动作,也得有思考;不能总是“用”,也得读书和发现。

这是“颜回”和河北电视台《读书》栏目存在的意义。

也是这本书的意义。

2010年5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充满书香与温暖的书。

二十九位当代名家,以丰富的阅历、深远的眼光与宽广的胸怀,以及他们对生命的真诚与乐观的生活态度,讲述了生活历炼中最感动、最难忘、最温馨、最愿意与别人分享的经历。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所以,当你翻开这本书时,一定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这本书中,河北卫视《读书》栏目主持人王宁,用高超的访谈技巧,为我们记下了毕淑敏的“体验就是最好的文字”,莫言的“我们的村庄不说话却深刻”;记下了曹文轩贴在床头用来书写灵感的硬纸板,毕飞宇写完《玉米》之后像和爱人离别一样的泪流;记下了张洁始终如一的自己煎牛排享受生活,张抗抗皱纹旁边随风飞扬的黄色丝巾;记下了铁凝一丝不苟的守时,梁晓声一心一意的念旧……

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我们可以和这些才智之士同处一堂,既让我们亲聆所言,又让我们如亲见所行。正是这些言行,使我们由浮躁变得宁静、由昏聩变得清醒、由肤浅变得深刻,同时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谨以此书献给热爱生命的朋友!

编辑推荐

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情,注定孤独,但却能够在孤独中,奏起生动的旋律。

本书汇集了河北卫视《读书》栏目十年访谈精华。十年来,《读书》一直正匍匐在文化的大地上,收集所有书写的轨迹,记录了中国文化界在新时期的思考,展示了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着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滋养着每个心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书(29位文化名家的书心文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河北卫视读书栏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0321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