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献给松汐岛的花/绿色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绿色中国”丛书寄寓着编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期望,对中国的童年生态的一种理想。

这本《献给松汐岛的花》(作者何卫青)是该系列中的一册,讲述了这么个故事:哑孩小树果在松汐岛出生、长大。这个孤零零的小岛,就像是一只漂浮在浩瀚大海上的绿花盘。但在这只花盘上,却没有一朵花……

内容推荐

《献给松汐岛的花》讲述了这么故事:哑孩小树果在松汐岛出生、长大。这个孤零零的小岛,就像是一只漂浮在浩瀚大海上的绿花盘。但在这只花盘上,却没有一朵花……松汐岛远离大陆,常住居民只有小树果跟老水手明老爹,他们平静地生活着,笑看往来的船只和人群。直到小树果八岁生日那一天,平静终于被打破了,明老爹出海再没回来。于是,小树果开始四处寻找明老爹,以及松汐岛的前世今生……

《献给松汐岛的花》的作者是何卫青。

目录

第1章 星光星光,你来照我

第2章 从前

第3章 我唱一,谁对一

第4章 走进一个故事

第5章 十二月

第6章 树鸟葵下

第7章 像一个寂静的梦

第8章 家是一个奇怪的词

第9章 漂流的树

第10章 燃烧的葵花

第11章 小树果

第12章 献给松汐岛的花

试读章节

哑孩小树果在松汐岛出生、长大。常常有人说,掠水鸥的翅膀一张一合之间,就可以把松汐岛走个遍。在那些翱翔的鸟儿们眼中,这个孤零零的小岛就像一只漂浮在浩瀚大海上的绿花盘。绿,是因为小岛上的松树——各种各样的松树,高高低低,深浅不一。

但在这只花盘上,却没有一朵花,哪怕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花。小树果八岁了,长这么大,他还从未见过一朵真正的花。尽管他听说过不少花的名字,也看过不少花的图片,知道了这是花瓣、那是花蕊,但花究竟是啥东西?小树果一直很好奇,却从来不确定。

松汐岛远离大陆,常住居民只有小树果跟明老爹,可这是个热闹的小岛。岛的西岸,四五间高高低低的松木房屋时时有炊烟、喧闹和低语飘出。只是每过十天半个月,房子里的人就会换一拨。这些人,有时候是深海的采贝人;有时候是远航渔船上的渔民,被无风的天气困住了行程;也有人自称是探险家,因为船上的储备不够了,想在松汐岛上种上一季的庄稼,为下一段航程准备充足的粮食。松汐岛气候宜人,土壤湿润,本该是种植作物的好地方。不过奇怪的是,即使是最不挑土壤的农作物种子,在松汐岛都拒绝发芽出苗。

等搁浅在沙滩上的船重新扬起帆,就到了告别的时刻。“明老爹!”每次都有人一边解开拴在礁岩上的缆绳,一边喊,“明老爹,带上小树果跟我们走吧。”有一回,一个人笑着问:“明老爹,你还要当多久鲁滨孙啊?”小树果不知道鲁滨孙是谁,可他很害怕明老爹真的带自己离开松汐岛。好在松汐岛船来船往,松木房子里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明老爹根本没有流露任何要离开的意思。

据说,松木房子最初是由明老爹盖起来的,可明老爹总是跟住在里面的“外来者”保持距离,冷淡地面对任何试图套近乎的人,更不允许有人动望丘上的松树,哪怕一枝一针。

松汐岛周围被一些不规则的沙坡环绕着,它们像一条花边蜿蜒镶嵌在岛的边缘上。花边在西面开了条宽口,这是松汐岛的最低处,也是船只登陆小岛的埠口:花边的最高处在东边,实际上耸成一座山丘,这就是望丘。望丘朝海的一面陡峭成崖,一路奔荡而来的洋流在这里遇到了障碍,愤怒地拍打着崖壁,溅起大朵小朵的白色浪花,又呜咽着退下,再积势卷起新一轮的进攻。“轰轰哗哗”的声音日夜不停。

望丘上的松树,树围大都不超过小树果的胳膊一圈粗,但一层层轮廓分明的侧枝上,绿松针茂盛浓密,斜靠着生在笔直的黑褐色树干上,也足以把海风的狂躁势头减到最弱。

望丘挡住了海浪,松林挡住了海风,松汐岛的日子倒也平淡、宁静。

八月末的一天清晨,这平淡和宁静被打碎了。

这一天是小树果的八岁生日。他已经在西岸口的一棵松树上待了好几天,时时刻刻张望着海面。半个多月前,明老爹出去打鱼时说,这次一定采一朵海菊花回来,送给他做生日礼物。其实,打从小树果记事起,就记得明老爹一直尝试要在松汐岛种出花来。有时候,他出海并不是为了捕鱼,而是去收集花种子。他把那些花种子种在房前屋后,种在望丘的坡坡坎坎里。只是,这些种子一埋进松汐岛的土壤里,就像消失了似的,别说开花了,就连一株小芽也没长出来过。不过,明老爹从没放弃。

松木房子里渐渐有了声Ⅱ向。船埠附近有一个缸口粗的环礁湖,有人正在拉昨晚张在那儿的渔网,似乎潮水带来了不少收获。

这会儿,海面上鬼魅似的迷雾还没有散开,松汐岛还笼罩在深浅不一的光影里。小树果趴在一根粗松枝上,有点担心地望着灰蒙蒙的天海,没有船的影子,没有帆篷的影子,只有远处影影绰绰几个雪白的点儿疾速地冲上冲下,在海面上无声地滑翔。

那是几只信天翁。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小树果知道,信天翁喜欢狂风巨浪。航海的人,可不怎么愿意看到这种海鸟,因为一旦看到它,准没有好天气。

果然,直到晌午,’才有一艘船漂漂荡荡地靠近了松汐岛。可这是明老爹的船吗?桅杆折断了,帆篷吹得不知去向,船舷被劈成了两片,船头上刻着的福女神也残缺不堪。船舱里,两个渔筐歪倒在一边,不少鱼虾还在一惊一乍地做最后的挣扎,湿漉漉的渔网黏着棕褐色的马尾藻,缩成一团堆在船尾,明老爹不在船上。

三三两两的人围了过来。明老爹,究竟漂去哪里了啊?

人们望着云雾渐渐散开的大海,一只只白色的信天翁掠过海面,冲向天空,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直到消失在天海相遇的尽头。

小树果跳下海松树。人群里,议论声、叹息声,“嗡嗡嗡”“喳喳喳”。有人走过来揽住小树果的肩膀,还有人在他耳边轻言细语……但是这些,小树果都没听见、看见,他甩开人们的手,翻身爬进了船舱。折断的桅杆底座上,挂着明老爹那个羽毛状的蓝羽铃铛。微风拂过,蓝羽铃铛丁零作响。人们看到,羽毛尖上挂着一滴水,不知道那是小树果的泪珠,还是未被日光吸走的晨露。

一只灰白色的海鸥悄然落在小树果的肩头,是离朱。P1-5

序言

提笔为“绿色中国”丛书作序时,我的眼前浮现出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应国民军政府总统佛朗哥的请求,希特勒于1937年4月26日,派飞机对西班牙的不设防小城市格尔尼卡进行了无差别的猛烈轰炸,造成平民的严重伤亡。身在巴黎的毕加索听到这一噩耗,愤然创作了巨幅壁画《格尔尼卡》,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在《格尔尼卡》中,毕加索并没有直接表现遭轰炸的格尔尼卡的凄惨情景,而是通过伸张手臂的妇人、受重伤的马、士兵雕像等耐人寻味的符号式表现,传达自己对战争的控诉。人们对《格尔尼卡》的内涵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而我最为关注的是它不使用任何彩色的黑白画面。毕加索在创作中有意识地拒绝了彩色。据说,毕加索在创作之初,曾经采用将着色的壁纸贴入画布这一实验性手法,但是,最后又把那些壁纸撕了下来。毕加索的一位雕刻家朋友问他:“你为什么没有使用彩色?”毕加索回答:“因为彩色会意味着某种拯救。”可见,毕加索是在以无色彩的绘画表达自己的愤怒和绝望。

西班牙内战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在这个意义上,黑白画面的《格尔尼卡》也预言了人类社会陷入黑暗的那场噩梦。

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过程已经明示出,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情感、愿望乃至理念的一种表达。文学创作也是如此。梅特林克的《青鸟》,如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所说,其青色是希望的颜色。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诗,其“青鸟”在我的眼里,也是希望之所在。

而我们赋予“绿色中国”这套原创儿童文学丛书的颜色是“绿色”。在我们的眼里,绿色是希望的颜色、生命的颜色、成长的颜色。我们对“绿色”的追求和呼唤具有特殊的现实指向——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然生态和心灵生态都因为物欲横流而惨遭破坏,绿意正在逐渐消失。

倡导绿色之思,对于儿童文学创作是一个切近的话题。我所理解的“绿色”包括了生态性。我认为,文学的生态主题包含三个层面: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包括自然生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生态性(比如,游戏生活、身心“闲逛”的时间都是童年生活的生态性的表征,如果这些生活和时间被剥夺,童年的生态性就会遭受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性与人类社会生活的生态性之间的关系。在邀约作家们加人“绿色中国”丛书的创作时,我只是就此与他们做过一些沟通,在创作中如何表现,则全凭作家的个性理解和自由表达。因为文学创作是个体的思想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劳作,不是“八股”式作文。如果说有相对硬性的要求,那就是本丛书收人的应该是幻想文学,在文体上,采用幻想小说或童话的创作手法。

应该说,选择幻想文学,也与我们对儿童成长的生态性思考有关。今天的孩子,被围困在充满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的栅栏里,面对的是潮水般涌来的书本里的那些灌输性“知识”,其结果将导致内心的想象世界越来越逼仄。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说过:“儿童的理性可以在学校发展,儿童的身体也可以通过体育来锻炼,但是,可悲的是,儿童的心灵所拥有的第三种力量却被世间所无视,正受到严重损害。由于这一原因,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着可怕的缺陷。由于不用而枯萎了的这第三种力量就是幻想力。大人们在另外的领域发挥着理智的作用,可是,却因为幻想力的枯竭,使社会以及个人的生活失去了根基,而且还全然没有察觉。”激发、解放儿童的幻想力,是儿童教育的一个根本。我以为,其实现途径有两种:一是还给儿童以大自然和游戏中的身体生活,一是给儿童以张扬想象力、幻想力的幻想文学。我相信,对受着“知识灌输”压迫的儿童来说,幻想文学可以给他们以挣脱的力量。

总之,“绿色中国”丛书寄寓着我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期望,对中国的童年生态的一种理想。

当这篇简短的序言结束的时候,愿我们追求“绿色”生命状态的思绪还在无边地蔓延开去……

朱自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献给松汐岛的花/绿色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卫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55427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8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5
16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