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的颜色(第2版新科学读本珍藏版)/北大基础教育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刘兵主编的《生命的颜色》内容介绍:教育问题是一个为全民所关心的问题。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作为受教育者自然对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更深切的直接感受。教育的问题又是多方面的、极为复杂的问题,很难通过一两项具体的措施得以解决。但当我们面对现实时,又无法一时同步地解决所有相关的问题,因而一些具体改革性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必要的。这套面向青少年的《新科学读本》,就可以说是这样的努力之一。

内容推荐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文并茂的彩色装帧把孩子引导到一个色彩斑斓,神奇美妙,生动有趣的科学世界。阅读刘兵主编的《生命的颜色》,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少了些枯燥的数字和材料堆积,多了些欣赏美文的感动和愉悦;少了些空洞的说教和面目可憎的死板,多了些旖旎风光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少了些鼠目的功利和零乱的信息,多了些深刻思考和广博的知识。一起来翻阅《生命的颜色》吧!

目录

一 敬畏生命

 四季风吟

 捕鲸者说

 泰山日出

 威廉斯堡在两百年之前

 看看我们的地球

 估计地球的大小

 大陆漂移说

 “博物”的真谛:敬畏生命

二 生命的颜色

 病树——森林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

 识竹小记

 荨麻

 马铃薯

 鸦片

 冬虫夏草

 黄叶小谈

 秃的梧桐

 红叶

 胡椒及其贸易

 孟德尔的实验

三 蜂王和她的婚礼

 外星人死亡真相

 风鸟皮诺查

 观鸟与关乌

 动物“消化不良”有助于植被繁衍

 鸟卵

 麋鹿

 土蜂

 蜂王和她的婚礼

 后海湾的鹭鸶

 藏羚羊跪拜

 蝴蝶翅膀的生成

 狼的母性

四 “修鞋匠”科学家

 科学与人文

 生日与十二宫图

 捉弄服务生

 我在想!我在想!

 黄道婆海南拜师

 “修鞋匠”科学家与彗星

 重返月球

 伽罗瓦

 达尔文的功与过

 科学研究的回报

 科学的观察

 科学与文明

 “懒蚂蚁”的故事

试读章节

在我许许多多的朋友中,爱斯基摩朋友海瑞布洛瓦(Heary Brower)是很特殊的。他不仅是北坡自治区最好的猎手(至少我认为是如此),而且为人极其忠厚朴实。我和我妻子都觉得,像他这样的人,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是很难找到的。

去年我来北极,听说海瑞一连捕到了三头鲸,都跑了。人们部在议论纷纷说,是不是海瑞,或者他的队员,或者他们的家属干了什么错事或者坏事?不然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爱斯基摩人的文化里,捕到了鲸鱼并不是因为你有本事,而是因为鲸鱼送上门来让你捕。而鲸鱼只送给那些心地善良,愿意跟别人分享的人去捕,心术不正的人是捕不到鲸的。

今年我和妻子又来到了北极,看到海瑞已经头发花白,老了很多,也不像以前那么爱说话了。我猜想,去年捕鲸的阴影,可能还笼罩着他。还好,上个星期五,他终于捕到了一头鲸,28英尺长,大小属于中等。星期六的晚上,他家做饭招待全村,我们也去表示祝贺。海瑞坐在那里,看上去有点疲劳,见到我们,过来拥抱。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祈祷。大家站成一圈,手拉着手,低下了头。一个老妇人用麦克风祈祷说:“上帝啊!感谢你赐给我们鲸鱼!感谢你保护我们捕鲸队的安全!感谢捕鲸队员的努力!感谢参加分鲸的人们的帮助!感谢所有光临和与我们分享的人!”接着又用爱斯基摩语说了一遍。这时候,眼泪从海瑞妻子的面颊上流了下来,她赶紧擦掉,却止不住。这可能是捕鲸所带来的喜悦的热泪,也可能是去年的压力所积攒起来的痛苦的泪水。无论如何,这头鲸算是给海瑞平了反。P6-7

序言

教育问题是一个为全民所关心的问题。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作为受教育者自然对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更深切的直接感受。教育的问题又是多方面的、极为复杂的问题,很难通过一两项具体的措施得以解决。但当我们面对现实时,又无法一时同步地解决所有相关的问题,因而一些具体改革性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必要的。这套面向青少年的《新科学读本》,就可以说是这样的努力之一。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人们对于“两种文化”之分裂的关注。

如果不谈更为久远的历史,至少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国际背景中,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内)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努力缩小长期以来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这样的努力一直延续至今,在近年来国际上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文献中,我们都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种努力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制订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类似的倾向,这种倾向特别体现在对于科学探究、科学的本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强调,而且明确提出了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在如今这样一个科学和技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时代,作为一个理想的公民,具备适当的科学素养已是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这里讲公民,讲科学素养,一层含义是说我们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培养科学家,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应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从绝对数量来说,所培养的对象在其未来的发展中更大的可能是从事科学研究之外的工作。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学校科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4项,即培养学生能够:1.由于对自然界有所了解和认识而产生充实感和兴奋感;2.在进行个人决策之时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3.理智地参与那些围绕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各种问题举行的公众对话和辩论;4.在工作中运用一个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所应有的知识、认识和各种技能,因而能提高自己的经济生产效率。美国人认为他们设定的这些目标勾画出来的是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社会的一个大致轮廓。美国人的目标有他们的特色,但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之处。

虽然中国的教育改革呼声甚高,也有了像新课标制订和新课标教材的编写使用这样一些具体的措施,包括在这些措施背后所蕴含的诸如沟通两种文化等观念的普及,但在现行的体制下,现实地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中体制化的科学类课程教育,还是很难达到前面提到的那些目标的。因为我们虽然现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毕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也由于许多其他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在学校体制化的、正规教育的有限课时内,也难以容纳过多的但对于理解科学、认识科学却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与此同时,在与学校的正规教育相对应的、传统中被称为“科普”的领域,长期以来主要的工作大多属于非正规教育的范畴。在这个领域中,从思想内容、传播理念,到具体形式和内容,近些年来也有了相当迅速的发展。其中,国内科普的发展也受到了像国外的“公众理解科学”等领域的工作的影响,受到了来自像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对科学的影响。这些发展,与正规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趋势是大致相同的,但又比传统的正规教育更加灵活,能够更及时地汲取来自科学人文研究前沿的一些新成果、新观念。

如果能够把更靠近传统的、正规的基础科学教育的长处,与以非学校正规教育为主的科普(或称“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文化传播”或干脆简称“科学传播”)教育的优势相结合,显然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大有益处的。这也正是我们编辑这套《新科学读本》的意义之所在。

说到“新科学”的概念,其实早就有人用过。其中最有名者,莫过于哲学家维柯的经典名著《新科学》,但维柯是在将历史、语言学、哲学都包括在内的非常广义的意义上使用“科学”的概念的。我们还可以注意到,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当代科学史学科的奠基者萨顿,曾大力地倡导一种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的人文主义,或者用他的说法,即科学的人文主义,他也将之称为“新人文主义”。类似地,在我们这里,我们使用“新科学”来命名这套读本,也是努力将长期以来处于严重分裂状态中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力图在介绍传统的具体科学知识的同时,将更多的与科学知识相关的人文背景、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外部”因素结合进来,以一种人文立场来观察和了解科学。这与前面所讲的国际潮流和国内教育改革趋势也是一致的。

近些年来,国内出版了许多有关上述内容的书籍和刊物,其中不乏精品,但由于这些精品散见在大量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报刊中,不利于普通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率地阅读,而且考虑到面向在校学生(当然此套书的读者对象绝非仅限于在校学生,它的潜在读者范围应该大得多),我们从大量的书籍报刊中,选出了这套读本的内容。

在《聆听大自然的呼吸》《生命的颜色》《地球还会转多久》《科学家不能做什么》这几卷中,除了有关科学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家的责任、科学与非科学方面的内容外,也经常从一种相对广义的层面来理解科学,甚至包含了一部分民俗、风物、游记、科学文艺等内容。在这几卷中,博物学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主题,这既是对于长期以来正在逐渐丧失中的与数理实验传统不同的博物传统的一种恢复和强调,也更适合孩子们拓展眼界、关注自然的需要。

在《世上没有傻问题》《智慧的种子》《绝妙的错误》《科学是美丽的》这几卷中,编者强调的是,选择那些有利于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创造过程,强调充满好奇心的思维,传达科学家们是如何在从事科学研究中动态地思考的文章,以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把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当做唯一的科学知识的误区,让学生能够理解何为‘智慧”、何为‘饯功”、何为“成就”、何为“有意义的生活”。在选文上更为注重理性思考,关注科学与其他领域,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力图让孩子们更为整体、更为全面地理解科学。

当然,这里所注重的,并不是要求学生读懂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并不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记住”多少具体知识。许多问题也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去独立地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于科学的理解。

清华大学教 刘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的颜色(第2版新科学读本珍藏版)/北大基础教育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02067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