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球儿女之我们是谁/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读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刘红茹所著的《地球儿女》以对人类生命本体存在价值的反思为基点展开了奇异的幻想:若干年后,人类已经开始无性繁殖,所有的新人类都是在大产房里产出……无爱的人类,没有爱情、父子、母子等等情感,自杀越来越多。新的一代产房大主管革雷,将爱情基因植入在两个小孩体内,故事由此展开,从对这两个小孩的搜寻到抓捕,到最后机器人的全面反叛……有爱情、有友情、有反抗、有无奈……

分上下两部,此为上部《地球儿女之我们是谁》。

内容推荐

刘红茹所著的《地球儿女》是一部批判反思人类生存现状、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的作品:若干年后,人类已经开始无性繁殖,所有的新人类都是在大产房里产出,就像蜂房里的幼蜂,蚁巢里的蚁卵……

无爱的人类,没有了爱情及父子、母子等情感,人类越来越迷茫,自杀越来越多。新的一代产房大主管格雷,将爱情基因植入在两个小孩体内,男女主人公海帘和艾林长大相遇,故事由此展开……

分上下两部,此为上部《地球儿女之我们是谁》。

目录

一、由一次故意的错误开始

二、爱情是什么

三、我们是谁

四、时光溯影

五、启蒙,错了吗

六、不可饶恕

试读章节

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完全由实验室进行,已经没有怀孕生子这一方法。“爱情”作为一个基因被保留在实验室中,人们的生活中已不需要“爱情”,也不知“爱情”为何物。

但人的生命仍是有限的。当人数变少时,实验室中会定期生产出人,以补不足。

这种实验室被叫做大产房,整个地球上只有这一个。它依山傍水而建,远离城市的喧嚣,处在一个清雅迷人的环境里。

远远望去,大产房就像是一个睡眠中的大鸭蛋,卧在莫虚山的脚下,发出淡青色的光芒,日出日落有时又会给它染上一层粉雾,显得神秘莫测。

一条清浅的小河从大产房前面绕过去,河水缓缓地流,一批批的新人欣然从大产房的工作间流向地球的各个角落。

产房大主管罗列夫很喜欢迎着朝阳站在山坡上小憩。他披着长长的斗篷,身材高大,头发花白而稀少。他每天都用他那人类最高的智慧做最深遂的思考,没有谁比他更爱人类。他的大产房肩负着人类如何发展的重担。

罗列夫在地球上的地位至高无上,世间万物都景仰他。他有一颗无私而伟大的心。但是,罗列夫觉得自己该退休了。他缓缓地返回大产房,把学生兼助手格雷叫到身旁,对于人类生产的各项技术技巧进行第n+1次的谆谆教导。

“我们的职责便是‘生产’出一批批最优质的人才,保证不出一个废品。你看我,从事这项工作上百年了,生产了上千批人,一个废品也没出过,我因此而骄傲,也因此而受到世人的尊敬。我希望你能继承我这种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精神,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您一向是我最钦佩的师长,我一定会继续保持您这种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精神。”格雷看着罗列夫那睿智的眼睛发自内心地说,“可是,我觉得您虽然上了年纪,但精力与智慧不减,您还不应该从大主管的位置上退下来,地球人不会接受的。”

“这是我自己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会改变。我觉得自己干的时间太长了,难免思想僵化,生产出的人虽然个个优秀,但他们中许多人长大后渐渐对生命及生活出现了诸多怨言。这让我很不理解。我和这些社会青年在思想上产生了鸿沟,社会在变,我得适应时代,是该退休的时候了。”罗列夫的声音里透着悲凉。

“历史上凡成功的人物,在当时都难免要受到些诋毁,您不要为这个内疚。”

“可是,青年人的自杀率越来越高,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年轻人都是怎么了?昨天,在这个地球上,又有许多青年人自杀了。你知道,当他们去彩云轩领解药时,我是多么痛苦吗?我已不明白年轻人的心理了。他们越来越没有信仰。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却总感觉孤单,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少交流,彼此漠视如空气,只想到死是一种解脱。这与其说是青年人的失败,不如说是我们大产房的失败。人类从肉体到精神都越来越脆弱,不堪一击。我希望你能改变年轻人这种面貌,使他们从肉体到精神焕然一新。”

罗列夫让格雷从屏幕上看那些自杀青年的档案:“你看,这就是昨天才自解的那些青年人。大产房一直保留着他们出生及成长时的资料,他们身体里的基因完全优秀,没有任何缺憾,他们也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可是,他们成长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生命自然走向终点?这是许久以来令我非常苦恼的问题,这也将是你必然要面临的问题。请你理解我心里的痛苦,当我看到这些年轻人头发还那样乌黑,面容还那样饱满,他们就自解了,这不是我的失败是什么?!自责让我彻夜难眠。”

P1-4

序言

幻想儿童文学的艺术聚焦与大连的给力

王泉根

2014年5月8日,渤海之滨大连,注定将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与童书出版史上留下特殊而浓重的一页。

这一天,首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在大连举行颁奖典礼,“中国幻想儿童文学未来走向与产业化前景”学术研讨会同时召开。

将“幻想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并将其作为一种征文评奖对象加以倡导与推广,这在中国儿童文学艺术版图与童书出版领域,都是第一次。尽管此前曾有过“奇幻文学”“玄幻文学”“幻想文学”等种种提法与旗号,但明确提出“幻想儿童文学”,并力图通过在全球范围征文的形式将其定格下来,这无疑是首倡。

文学作品不同于哲学、历史、政论等理性思维成果,文学关注的是想象、情感、审美、形象。文学是以想象也即虚构的形式展开叙事与表达的,因而没有想象、没有幻想,也就没有文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切文学都是幻想的产物。但这只是在“广义上”言说,具体到文学体裁内部,比如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显然不能太幻想,甚至拒绝幻想。如果散文也依靠向壁虚构,散文小说化了,那就失去了散文存在的价值。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显然更不能幻想。当然,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特别是语言艺术上的夸张、比拟、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段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采功夫,那是文学作为文学的当行本色,但都与幻想无关。

因之,在文学艺术版图中,只有小说(包括科幻小说、动物小说等)、童话、神话等这些文体才需要直接登上幻想的快车道,特别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童话、神话。进入21世纪后,由于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风靡全球,几乎一夜之间将“幻想”“奇幻”“玄幻”“魔幻”等词汇与观念抛撤进了文学世界,在“我为书狂”的同时也引爆了“我为幻想而狂”。人们这才仿佛突然找回了“幻想”这一精神领空的那把光轮两千飞天扫帚。实际上,站在罗琳《哈利·波特》背后的还有托尔金的《魔戒》、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等英国幻想文学传统与艺术积淀,站在中国幻想文学背后的也有《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等悠远的历史轨迹与思维资源,只是人们一时都被“哈利·波特们”的飞天扫帚与魁地奇球的炫目光耀震晕了而已。

在中国,尽管世纪之交曾有过“大幻想文学”的旗号与出版品(1999年7月,我曾与孙幼军、金波、秦文君、彭懿等,参加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泰国曼谷举办的“大幻想文学研讨会”),但真正出现幻想文学的创作热,则是在最近三四年间。其重要原因是互联网的超常规发展带动了网络文学的勃兴,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即时性为如同夏雨后的野草般疯长的幻想文学找到了最合适的平台与契机。这也是为什么“大幻想文学”在世纪之交难成气候的原因,因为当时网络写作还处于起步与尝试阶段。

文学与时俱进。当今正是幻想儿童文学得以一展身手、大展宏图的时候。互联网搭建的网络幻想平台,西方《魔戒》《哈利·波特》等的多年持续影响,新世纪儿童文学在童话、幻想小说、儿童科幻小说、动物小说等文体积聚起来的创作经验与艺术更新,尤其是儿童文学的受众——广大少年儿童对幻想性文学作品饥渴的需求,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呼唤儿童精神素质并倡扬“保卫想象力”……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幻想儿童文学的出道与出彩已是呼之欲出、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大连出版社瞄准了这一“战略时机”,联合国内儿童文学和科幻文学评论界、教育界以及热心儿童文化公益事业的企业界,一举树起了“幻想儿童文学”的旗帜,并成功举办了以“大白鲸世界”冠名的首届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按照计划与已有的条件,这个奖项将一届一届持续办下去。

首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集中展示了当今幻想儿童文学创作的艺术追求与观念更新,体现出老中青三代作家在同一时段中对幻想儿童文学的主题内容与审美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艺术勘探与实验。获奖的16部作品,以及收入读库出版的其他佳作,全方位呈现了当今幻想儿童文学的四种基本艺术形式及其审美特征:

一是以科学和未来双重进入现实为特征的科学幻想,这有《最后三颗核弹》《未来拯救》等;二是将幻想直接瞄准社会百态与现实情绪的人文幻想,这有《七面幸运色子》《我爸我妈的外星儿子》等:三是以原始儿童思维为幻想基准的童话幻想,这有《点点虫虫飞》《现在是雪人时间》等;四是以远古神祗、始祖、文化英雄或神圣动物及其活动为叙事主题的神话幻想,荣获本届特等奖的《古蜀》正是当今中国神话幻想的重要收获。这些作品虽然幻想思维的模式不同,艺术表现手法不同,题材内容不同,但它们的创作目标都是一致的:为儿童,服务儿童。自然,优秀的幻想儿童文学作品也能直达成年人的精神领域。

大连出版社将荣获2014年首届“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的16部作品,以及部分因名额所限未能获奖但质量属于上乘的作品,一并结集为《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读库》出版,这是2014年中国儿童文学与童书出版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我们期待着这个奖项能撷英拾萃,越办越出彩;期待着中国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在实现中国梦的新世纪新常态中,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书此以祝,是为序。

2014年8月23日

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立意与构思均非常独特的作品。以对人类生命本体存在价值的反思为基点展开了奇异的幻想。作品幻想性元素的设置与幻想世界的生成都极具原创性。作品对人类生命的来源、生命的过程、生命的意义都有透彻的思考。以“幻想”为载体,作者对没有爱情的未来人类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反思,对当下人类的生存现实极具启迪意义。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利芳

看过《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朋友们不妨再读一下《地球儿女》吧。作者以宏阔的视野构想未来的人类生命与社会,述说和追问:当世界进化到了通过实验室和基因技术生产人口的时代之后,人类的未来会是美好的吗?人类的情感结构会发生改变吗?

——儿童文学评论家、天津理工大学教授 舒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球儿女之我们是谁/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红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508491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2014301753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