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选主编的《在路上(跨越时代的影像记忆)》汇集了全国优秀的人文纪实摄影作品30余组,几乎囊括了中国最优秀的纪实摄影师,如李江树、安哥、杨延康等业已成名的著名摄影师,也有近年来颇有影响的年轻摄影师。
本书的摄影作品关注的都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社会热点,其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赞叹。
图书 | 在路上(跨越时代的影像记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柴选主编的《在路上(跨越时代的影像记忆)》汇集了全国优秀的人文纪实摄影作品30余组,几乎囊括了中国最优秀的纪实摄影师,如李江树、安哥、杨延康等业已成名的著名摄影师,也有近年来颇有影响的年轻摄影师。 本书的摄影作品关注的都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社会热点,其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赞叹。 内容推荐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具变革的年代,这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纪实摄影的黄金时代。柴选主编的《在路上(跨越时代的影像记忆)》汇集了30余组中国最优秀的人文纪实摄影师的拍摄专题。这些摄影师中既有安哥、李江树、杨延康、贾国荣等知名摄影家,也有当下甚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年轻摄影师。本书纳入的摄影专题具有拍摄时间跨度大、拍摄深入、拍摄范围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等特点。这些作品感人至深,耐人寻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本书还专门邀请数十位摄影家、批评家、策展人和学者撰文,对摄影作品以及纪实摄影做出精辟的阐述和评论,极具学术价值。 本书适合广大纪实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摄影记者学习参考。 目录 代序一 我们怎么理解当代摄影 代序二 看看,我们这个时代的摄影 时光 寻找时代的记忆 稀缺的深度 在路上 时代记忆(198 排队的变迁 三峡移民走过20年 青岛变迁 呼吸的距离:大学生异地恋 他境 含混的视线 乡愁 纪实摄影与纪实性的摄影 探索为摄影插上另一支翅膀 北流活活 黄河故乡 人家物语 尘界 山那边是我家 游牧·旅程 静静的硕都岗河 藏传佛教 生存 纪实摄影的变与不变 好东西取决于构思和寻找 高原村小 中国式童年 高中生 体操少女们的磨砺征途 台湾旅店 他们的早餐 大货夫妇 灰领 伴我独行——单亲妈妈和她孤独症的儿子 罕见病患者 自助透析室 一间她自己的房间 生活在金三角的人们 埃及,路在何方 异象 从艺术性看照片的真与假 补上“完成度”这一课 客观看待新与旧 欢迎 新桂林山水 毛家工业园 我们被包围了 启示 镀金时代 专家学者论道纪实摄影及其他 作者在哪里? 仅有冠名是不够的 代序后 徐肖冰杯:一个品牌的影响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在路上(跨越时代的影像记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柴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53789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2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6 |
CIP核字 | 2014281965 |
中图分类号 | J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6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