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政府(中国改革的核心博弈)》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
图书 | 市场与政府(中国改革的核心博弈)(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市场与政府(中国改革的核心博弈)》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 目录 Ⅰ 市场的力量 市场的力量 市场的失败,还是市场理论的失败? 市场秩序的信誉基础 如何让人说实话? 经济学家看法律、文化与历史 裁判和规则制定者一定是政府吗? 政府·市场·企业家·所有制 “公家报销”与价格扭曲 反垄断法的本质是反竞争 Ⅱ 管制的陷阱 信誉机制与政府管制 市场经济与信誉、自由签约权 政府管制的陷阱 信息、管制与中国电信业的改革 市场秩序的形成与审批制改革 信息、信誉与银行 中国的股票市场:管制与信誉 中国股票市场的六个问题 Ⅲ 企业家的困惑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中国政府的转型 医疗体制的问题主要出在政府垄断 假如把月亮交给一位农村老太太 小问题?大问题?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在于制度变革 中国企业家的困惑 为民营企业家进一言 寻找绿色经济的商业模式 Ⅳ 危机后的转型 把握中国经济的大局与动力 加入WTO给我们带来什么? 关于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反思 中国未来金融稳定的三大潜在威胁 警惕下一次危机 回归亚当·斯密,告别凯恩斯 中国经济转型靠什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市场与政府(中国改革的核心博弈)(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维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4349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27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36 |
CIP核字 | 2014234619 |
中图分类号 | F279.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35 |
宽 | 158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