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时期小说文体形态研究/学术新视野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即以语言分析和文化逻辑的阐释为例。我们习惯于高尔基的论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句话,对语言的重要性予以高度肯定,但也容易被误解为文学以语言为工具。进一步地说,20世纪后半叶哲学上的语言学转向,从本体论的角度引导我们重新理解语言,语言即思维,语言即存在,语言即现实。在文学中,它不仅是遣词造句的技术性问题,而是如小说文体大家汪曾祺所言,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郭宝亮编著的《新时期小说文体形态研究》在这一点上,用力甚勤,如将“梦呓式语言”、“不及物语言”等和“雅趣”、“情趣”、“理趣”语言分别概括出“象征寓言体小说”和“诗化一散文化小说”的语言特征,将众语喧哗解析为贴切而明晰的表述背后,确实把握住了不同文体之间的语言差异。

内容推荐

郭宝亮编著的《新时期小说文体形态研究》是一部从文体学角度,探讨新时期小说文体形态的学术专著。作者在对新时期小说广泛阅读基础上,归纳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四大文体形态——即谐谑-狂欢体、象征-寓言体、诗化-散文体、新成长-自传体——加以研究,既有历时文体学的演化规律探究,也有共时文体学的各层面的探讨,从而把文体学的研究建立在一种感性的活生生的创作基础上,不仅没有理论硬性套框创作的问题,反而具有了一定的方法论意义。本书理论色彩浓厚,观点新颖,文笔生动,理据充分,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创新价值的新时期小说研究著作。

目录

序言

导论 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文体学视野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体与文体学

三 小说文体学

四 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谐谑—狂欢体小说

 第一节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历史演变及成型

一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早期开创与中断

二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新生与进发

三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四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余波及新变

 第二节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语言特点

一调侃

二 粗鄙化

三 话语通胀

四 杂语性拼贴

 第三节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叙述特征

一 “下位”叙述者及其声音

二 夸张与变形

 第四节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时间与空间及时空体形式

一 广场性空间形式

二 循环性时间形式

三 共时性历史时空体

 第五节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

一 人物形象的痞子化与游戏化

二 人物形象的小丑化与怪诞化

 第六节 谐谑—狂欢体小说的文化逻辑

一 后“文革”时代的“笑谑”文化与谐谑—狂欢体小说

二 西方现代派文学视野中的谐谑—狂欢体小说

第二章 象征—寓言体小说

 第一节 象征—寓言体小说的由来及衍化

一 象征、寓言和象征—寓言体小说

二 文体变革:象征—寓言体小说的早期形态

三 文体自觉:新时期的象征—寓言体小说

 第二节 象征—寓言体小说的语言形态

一 语言的隐喻化

二 文人化语言

三 民间化语言

四 感官化语言

五 梦呓式语言

六 不及物语言

 第三节 象征—寓言体小说的结构形态

一 结构的符号化

二 并置式结构

三 “滴答滴”式结构

四 王米官式结构

 第四节 象征寓言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一 多重叙述视点

二 非人格化叙述语调

三 叙述反讽

四 反叙事

 第五节 象征寓言体小说的审美形态

一 意象化

二 神话化

三 怪诞化

 第六节 象征—寓言体小说的文化逻辑

一 生存困境与生命诗学的纠结

二 文化意识与民族寓言的冲撞

三 历史碎片与语言狂想的交织

第三章 诗化一散文体小说

 第一节 诗化一散文体小说的历史演变

一 诗化一散文体小说的早期繁荣与中断

二 诗化一散文体小说的新时期回归与复兴

三 诗化一散文体小说的深化

四 诗化一散文体小说的现代转向

 第二节 诗化散文体小说的语言

一 “雅”趣

二 “情”趣

三 “理”趣

 第三节 诗化一散文体小说的空间叙事

一 大自然的音乐交响

二 天人合一的田园风情

三 后花园与城市空间

四 末世的繁华与寂寞

 第四节 诗化一散文体小说的时间叙事

一 童年时光与儿童视角

二 梦的叙说与想象性叙事

三 叙事时间中的“时间停顿”

四 抒情描写与散文化结构

 第五节 诗化一散文体小说的文化逻辑

一 美的生活追求

二 诗意地栖居

三 文化热的兴起

四 文化意蕴的多层面表达

第四章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

 第一节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的衍变及成型

一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的雏形与流变

二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的推衍与重创

三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的发展与成熟

四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的自觉与创新

 第二节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的语言形态

一 独语化语言

二 自我倾诉化语言

三 臆想式语言

四 哲学思辨式的智性对话

 第三节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的叙事形态

一 空间叙事的丰富性

二 线性叙事的流散性

三 欲望化叙事的模糊性

四 开放性叙事的不确定性

 第四节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的形象特征

一 成长中的叛离者形象

二 游离中的边缘人形象

三 自我封闭的矛盾体形象

 第五节 新成长自传体小说的精神症候

一 忧惧与恐慌

二 幻想、诡异与夸张

三 偏执与破碎

 第六节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的文化语境

一 私语化模式与公共话语的对抗与共生

二 自传体独语模式与历史话语的遮蔽与彰显

三 新成长一自传体小说在新时期文化语境下的价值诉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时期小说文体形态研究/学术新视野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宝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46323
开本 16开
页数 4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6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36
CIP核字 2014178238
中图分类号 I207.42
丛书名
印张 3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