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代判体文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唐代判文从文体上说属于骈文,此后相沿不改,即使经唐、宋的两次古文运动之后依然如此。判文又是一种应用文体,然现存唐判却不完全是判断狱讼之作。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唐制,选士判居其一,则其用弥重矣。故今所传如称某某有姓名者,则断狱之词也;称甲乙无姓名者,则选士之词也。要之执法据理,参以人情,虽曰弥文,而去古意不远矣。独其文堆垛故事,不切于蔽罪;拈弄辞华,不归于律格,为可惜耳。”徐氏在这垦区别了案判和试判,并对唐代判文讲究对偶和引用故实表示不满。《唐代判体文研究》的作者谭淑娟根据唐代文献,以判文的功能和制判的目的,将唐判分为三类,即案判、拟判和杂判。拟判中包括试判和为应付科考的习作,杂判则为非正式处理案件之作,随意性较强,内容五花八门,实际上更具文学性。这种分类与论断,完全符合唐判的实际情况。

内容推荐

谭淑娟的《唐代判体文研究》是目前学术界全面研究唐代判文的第一部,不仅对唐代的判文文献作了全面的考察和评价,而且对唐判的种类和用途、判文和科举的关系、各类唐代判文的文学特质及成因等各个方面,作了细致的考察、分析和准确的论述,得出的结论完全禁得起推敲。从全面和系统性的角度来说,这部著作填补了关于唐代判文研究的空白。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唐代判文研究的回溯

 第二节 对前人唐判研究的总结

 第三节 本论著探讨的主要目的

第二章 唐代判文文献考述

 第一节 传世文献考

 第二节 亡佚唐判文献考

第三章 判的起源及唐判的种类与内容

 第一节 唐前判溯源

 第二节 唐代判文的种类和体例

 第三节 唐代判文的内容

第四章 唐代科选与判文

 第一节 科选与试判

 第二节 唐代科举对判文学的文化规定

第五章 唐代判文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科举拟判

 第二节 案判和杂判

第六章 《文苑英华》中的判文研究

 第一节 《文苑英华》判文的性质

 第二节 《文苑英华》判文的思想内容及时代内涵

 第三节 《文苑英华》判的体制特征

 第四节 《文苑英华》判文的学识倾向

 第五节 《文苑英华》判文的文学性

第七章 张鹜《龙筋凤髓判》研究

 第一节 《龙筋凤髓判》的性质

 第二节 《龙筋凤髓判》的题材和内容

 第三节 《龙筋凤髓判》的体制特征

 第四节 《龙筋凤髓判》的写作特色

第八章 自居易《百道判》研究

 第一节 《百道判》与科举的关系

 第二节 《百道判》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百道判》的文学特色及其文化价值

附:元稹判文简论

第九章 敦煌判文研究

 第一节 《麟德安西判集残卷》、《开元二十四年岐州郿县尉判集》、《永泰元年——大历元年河西巡抚使判集》

 第二节 《文明判集残卷》

第十章 唐笔记杂书中的判研究

 第一节 笔记杂书中判的种类

 第二节 体制特征和内容特色

 第三节 文学特色及其价值

附录

唐笔记杂书中判文辑录

关于唐代的批

引用书目及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代判体文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淑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32075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2014223825
中图分类号 H152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