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蜀梦寻
内容
试读章节

有时在漫步,有时在用餐,有时睁眼躺着,有时独坐吸烟……忽然间,空虚感袭来,就像一个隐形杀手,看不见他对我刀割剑刺,我却有一种血流不止的枯竭感。那种枯竭感并不疼痛,却比疼痛更难忍受。我在变轻,我感到自己越来越轻。我多么需要一只有力的手把我拉住,按在椅子上。我想,或许只有上帝的手才有那份足以安定我的力量。这种空虚感在我年轻时,一年之中只偶然造访一两次,顶多不过三五次。可等我过了四十五,到了五十,它的造访竞日益频繁,有时一个月就有五六次。它折磨我,嘲笑我,羞辱我,让我筋疲力尽,让我枯竭。而当这种空虚感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难以忍受时,我就想:我真的需要找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做了。

许多年以来,在我每每为当年寻找唐瞿之事后悔时,我就在心里问自己:究竟是什么促使我答应燕离揽下寻找唐瞿这个苦差事的?我试着寻找了许多理由,我也相信它们或多或少在当时促成了我的承诺。比方说,当时那种热烈的氛围,一帮朋友期待的眼神,燕离近乎命令的话语……但它们都不是起决定作用的理由。

一定是空虚感。我在心里回答自己。一定是空虚感时常来袭,我急于想找件事做,而且它必须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于是我才爽快地应承下来。那些时日,我从检察院退休在家,空虚感更是乘虚而入。为了消除那种致命的感觉,我时常去找邻居聊天,或是驱车去金山找心萤法师闲话。但这些行动只能让我获得短暂的平静和充实。而且对于受空虚感折磨的人来说,要想选择做某件事或是参加某项活动以填充空虚,做出决定的过程本身就是异常痛苦而艰难的。因为你会患得患失,会认为做任何事、参加任何活动都是无意义的,多数时候你会赖在烂泥坑里,情愿忍受被腐蚀的痛楚。

我并非是在应承了燕离后就立即后悔的。事实上,我的后悔情绪的形成是有个过程的——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伴随我调查寻找的步步深入而一点点地滋长、蔓延、堆积,甚至可以说直到最后一刻,我的后悔情绪才到达顶峰,占据整个心灵。

那是2008年10月的一天傍晚,我正在镇江七里甸附近胜利桥旁看邻居蒋振兴家的新房上梁,燕离打来了电话。他告诉我他从北京出差路过镇江,约我们一帮旧友周六在老地方小聚。他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兴致十分高昂:“你是一定要来的。不得推辞,我的好兄弟。不要开车过来,因为晚上少说得喝上半斤八两。我可是难得回来一趟。不见不散……”他声音洪亮,夹着笑声。

燕离原是镇江颇有名气的画家。四十岁那年,他忽然宣布离开镇江,去北京发展。他声称他的北上进京类似古代士人的“游学”,而“游学”的目的除了增长见识,就是要寻找志同道合者,建立一个“圈子”。如果“圈子”已经存在,那么,他的任务就是找到它并加入进去。他说,“圈子”说起来有点不好听,因为它会让人联想到“拉帮结派”,但实质上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因为要向世人说明自己的艺术主张,兜售艺术品,一个人单打独斗往往事倍功半。从某种意义上说,“圈子”也就是欧洲人的“沙龙”。燕离或许是对的,因为没几年,他就成为他的“中国新文人画派”圈子的核心人物之一,可谓声名鹊起。他是我们这里一帮志趣相投者中年龄最长的,所以,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担当起我们这帮人聚会活动的主角,张祭称之为“祭酒”。

我会去的,周六见。我也用兴奋的语气回应他。

挂断电话,我一边继续看建筑工人给新房上梁,一边想象几年没见的燕离会有些什么变化。就在这时,事故发生了。一名工人从尚未固定好的木梁上跌落下来,身体重重地砸在一辆用来装运建筑材料的铁制手推车上。众人趋步上前,七手八脚把那个工人抬到平地上。那人伤势极重,脸部血肉模糊,双眼紧闭,任你如何呼唤,他也不应答。我拨通了120急救电话。大约过了半小时,救护车才赶到事发现场。次日一早,我到蒋振兴家问那工人的伤情,蒋振兴说,那个工人昨晚九点多钟已在医院不治身亡。我们互递了一根香烟,凑在一起长吁短叹了好一阵子。蒋振兴沮丧地说,他会因此花掉一大笔钱。我心想,他也够倒霉的。说来奇怪,接下来连续两个晚上,我都梦见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唐瞿从一座灰白色的建筑上掉落下来。事实上,我看到的仅仅是一个男人的影子从一座灰白色的高楼上纵身跳下来,当场死亡。那人脸部朝下,五官已经移位,血肉模糊。不知怎么,当我上前翻过那人的身体时,他的脸竟变得完好无损,没有一丝血迹——那竟是唐瞿的脸。我从梦中惊醒过来。我显然是被吓醒的。我缓缓坐起,打开电灯,看到身边老妻在均匀呼吸,这才确定刚才经历的是一场噩梦。但仍旧是惊魂未定。十多年来,虽然眼前偶然会浮现唐瞿的影子,旧友相聚时也常常有人提及他,但他怎么会忽然间成为这么一个不吉利的怪梦的主角呢?

星期六早晨就开始下雨。黄昏时气温少说下降了五度。我在衬衣外加了一件薄西装,撑起雨伞,早早走到马路边等出租车。我原本住在城里桃花坞小区,提前退休后受聘于一家律师事务所处理一些非讼业务。主任是我的老朋友,他照顾我,让我上自由班。因此,我就搬到了城西七里甸蚕研所附近的一处旧宅安度晚年。这地方很偏,难得遇到一辆空驶的的士,何况是雨天。P2-4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我想通了,我的生命的主题可能就是寻找。我这一生就是要一直寻找下去,就算最后没有可以寻找的东西,我也要去寻找虚无。直到再也走不动路……”退休赋闲的林隐寺连续几天都做了同样的梦: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唐瞿从一座灰白色的建筑上掉落下来。受友人之托,林隐寺开始了艰难的寻友之路,寻找过程一波三折,亦幻亦真。充满曲折和悬念……《巴蜀梦寻》由吴绍祥编著。

编辑推荐

有时在漫步,有时在用餐,有时睁眼躺着,有时独坐吸烟……忽然间,空虚感袭来,就像一个隐形杀手,看不见他对我刀割剑刺,我却有一种血流不止的枯竭感。那种枯竭感并不疼痛,却比疼痛更难忍受。我在变轻,我感到自己越来越轻。我多么需要一只有力的手把我拉住,按在椅子上。我想,或许只有上帝的手才有那份足以安定我的力量。这种空虚感在我年轻时,一年之中只偶然造访一两次,顶多不过三五次。可等我过了四十五,到了五十,它的造访竞日益频繁,有时一个月就有五六次。它折磨我,嘲笑我,羞辱我,让我筋疲力尽,让我枯竭。而当这种空虚感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难以忍受时,我就想:我真的需要找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做了。《巴蜀梦寻》由吴绍祥编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蜀梦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绍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08563
开本 32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2014273019
中图分类号 I247.56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5
15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