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和危害重等特点,从时间范围看,四季都可出现,其中春季、秋季有大风、干旱、霜冻;夏季则有低温冷害、干旱、洪涝、冰雹、大风、雷击等;冬季有寒潮、暴雪、冰冻。从地域范围看,我省从西部平原到丘陵地带至东部山区,都可能发生多种气象灾害;从危害的广度来看,农、林、牧、渔、道路、交通、工业等各业均受其害。
秦元明主编的《吉林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详细介绍了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和科研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吉林省灾害性天气特征、影响系统及预报方法,吉林省专项预报技术和方法以及农用天气预报技术方法等,特别是近10年来的成果,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秦元明主编的《吉林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围绕着吉林省灾害性天气分析预报、专业气象预报服务及农用天气预报等方面的需求,详细介绍了从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吉林省灾害性天气特征、影响系统及预报方法,吉林省专项预报技术和方法以及农用天气预报技术方法等,特别着重介绍了近10年来的成果。
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吉林省地理概况及天气气候特征,吉林省主要灾害性天气(暴雨、暴雪、干旱、强对流天气、大风、寒潮、霜冻、沙尘、浓雾和霾等)分析预报,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及释用,吉林省专项预报技术(紫外线辐射及其预报、特种温度观测及预报、人体舒适度预报、穿衣指数预报、健康医疗气象预报、城市与森林火险气象条件预报、交通气象预报、电力负荷气象预报、室内污染与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预报等),以及农用天气预报技术等方面。
本书可供从事天气气候分析及预报、专业气象服务、水文、地理、环境等工作者参考,也可供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序
前言
第1章 吉林省地理概况及天气气候特征
1.1 吉林省地理概况
1.2 气候概况
参考文献
第2章 暴雨天气分析与预报
2.1 暴雨定义及分类
2.2 暴雨气候特征
2.3 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
2.4 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特征及概念模型
2.5 区域性暴雨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
2.6 典型暴雨个例分析
2.7 暴雨预报思路和预报流程
参考文献
第3章 强对流天气短时l临近预报
3.1 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
3.2 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及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
3.3 强对流天气物理量诊断及客观预报方法
3.4 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
参考文献
第4章 大到暴雪天气分析与预报
4.1 引言
4.2 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4.3 大雪天气尺度环流形势特征分析、预报着眼点及指标
4.4 大雪的物理量及诊断分析
4.5 雨转雪或雪的温度指标
4.6 两类暴雪天气的个例分析
4.7 大雪的预报思路及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干旱分析
5.1 干旱监测指标
5.2 干旱的气候统计特征
5.3 环流系统对吉林省夏季干旱的影响
5.4 干旱的环流形势特征
5.5 旱涝区划
参考文献
第6章 大风天气分析与预报
6.1 大风天气概况
6.2 大风气候特征
6.3 风向风速分布特征
6.4 环流形势特征分析
6.5 大风预报指标及预报着眼点
6.6 大风形势预报的检验
参考文献
第7章 寒潮和霜冻天气分析与预报
7.1 寒潮
7.2 霜冻
参考文献
第8章 沙尘天气分析及预报
8.1 资料的定义及选取
8.2 沙尘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
8.3 区域性沙尘路径分析
8.4 沙尘天气的环流特征及预报指标
8.5 吉林省中部地区有无沙尘天气统计预报模型的建立
8.6 沙尘天气客观化预报系统的建立
参考文献
第9章 雾和霾天气分析与预报
9.1 雾
9.2 烟霾
参考文献
第10章 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及释用
10.1 数值预报产品简介
10.2 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10.3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参考文献
第11章 专项预报技术
11.1 紫外线辐射及其预报
11.2 特种温度观测及预报
11.3 人体舒适度预报
11.4 穿衣指数预报
11.5 健康医疗气象预报
11.6 城市与森林火险气象条件预报
11.7 交通气象预报
11.8 电力负荷气象预报
11.9 室内污染与CO中毒气象条件预报
参考文献
第12章 农用天气预报技术
12.1 大田播种期
12.2 水稻插秧
12.3 阶段性低温
12.4 病虫害适宜气象条件
12.5 初霜冻
12.6 春季明显降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