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擎圣火(全国劳模徐珺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讲述一个全国劳模生平事迹的书籍。书本的主人公叫徐珺,他是1999-2000年中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上海电信有限公司的优秀服务员。本书主要通过徐珺的同事和亲朋之口,再现了他平凡但又卓越的工作事迹。

内容推荐

他手擎的,是信息时代的责任和激情。寓不平凡于平凡,化平淡为不平淡,徐珺,用他的方式点亮着信息新生活!

本书通过徐珺的同事和亲朋之口,介绍了他平凡但又卓越的生平事迹。阅读本书,学习徐珺的先进工作精神。

目录

难得的美玉——《高擎圣火》序(汪兰洁)

徐瑁的故事

 “零点”与“雪原”(蔚薇)

 蓝色新感动(严宇玉)

 一次投诉以后(邹子佳)

 超级客户经理(李元春)

 我的小徒弟(李元春)

 起于平凡,成于卓越(缪芸)

 勤于思善于行(王璐)

 “不守时”的人(李祥)

 不寻常的老师(陈亮)

 年轻的老劳模(陈敏)

 “投名状”事件(李祥)

 一米阳光(毕劲松)

 一次争执(项仲磊)

 破解“冲击波”之谜(陈敏)

 近距离,看“明星”(李元春)

 “零点”先生(王璐)

 “15个”的故事(项仲磊)

 真心英雄(缪芸)

 我的劳模丈夫(邹璟荻)

 鲜花背后(邹璟荻)

媒体报道

 服务因激情而精彩(卓滢)

 “114”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编号(徐珺)

 徐珺:无声世界的电信人(陈家远)

 把自己的心链接在聋人网站上(邵宁)

 螺丝钉的钻石光芒(蒋蕾)

附录 发言材料

 服务始于心、实于行、益于人

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劳模服务报告会上的发言

 自主创新带来不竭动力

在上海市综合党委劳模座谈会上的发言

历年荣誉

 徐珺同志获得的荣誉

试读章节

“零点”与“雪原”

今年是“聋人在线”网站建站九周年,要不是徐珺坚持不懈的帮助,我没有太大把握把网站办到现在。“坚持就是胜利!”他经常这么鼓励我。徐珺于我,不光是一个帮助残障人的热心线务员,他更是我认为值得交心的好朋友。

初识徐珺是在八、九年前的一个冬天,说起来我们的见面还挺有戏剧性。那时候我家住在静安区康定路上,是弄堂式的老房子。这里电信线路条件非常不好,家里宽带时不时会发生中断。这时候手机和中文短信刚开始普及,用的人不多;因为听力障碍,我也无法使用电话,所以网络就成了我跟社会、跟朋友们沟通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当时,我开始在办一个叫“小沁之家”的网站,想用网络的力量来帮助那些跟我一样有听力障碍的朋友们。在网络聊天室里,我新认识了一个叫“零点”的网友,他似乎对电脑非常在行,也很热心。对于我提出的一些电脑技术方面的问题,他都能耐心的解答,几乎能算是我的技术顾问了吧。我打心眼里庆幸能交上这么个热心的“聊友”。而宽带状况的不稳定,给我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

这天下午,宽带又突然中断。维修的师傅上门来好几次,都没能彻底解决,临走时只说还会有个人过来看看。这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冬天天黑得也特别早,这样一个又冷又黑的冬天夜里,到底还会不会有修理员来呢,我还真是没抱什么希望。

晚饭过后,就在我确定不会再有人来时,电灯门铃亮了。这么晚了,会是维修员么?弄堂口没有路灯,非常暗,我立刻出门去给他引路。匆匆忙忙中我没带纸笔,也根本没想过要怎么沟通。所以,当他掏出纸笔的时候,我非常意外——除了记者有这个职业习惯外,还有谁会随身带着纸和笔?事情虽小,但就是这么件小事,让我非常感动,觉得这个小伙子真不错!他能把别人的难处放在心里,这是很不容易的。我接触过不少健听的人,绝大部分非常友善,可想得这么周到的还是第一个。

笔谈中,我得知小伙子叫徐珺,感觉他挺生涩,就像一个刚出道没多久的社会新鲜人。可没想到的是,小伙子年纪轻轻,电脑技术一点不含糊。问了我一些故障症状后,他就专注地忙了起来。不到半个钟头,他把老旧线路一一更换好,电脑立刻恢复了正常。整个下午没能上网,让我有些迫不及待。不知道“零点”会不会在线呢,“小沁之家”的建设因为我的技术能力有限,加上时好时坏的网络,进度非常缓慢,正需要向“零点”讨教讨教。

我的网名叫“雪原”,当我在聊天室的登陆页面敲下这两个汉字时,在一旁等待我试用的徐珺突然显得有些激动,他用手指着电脑屏幕上我的ID,转头看向我,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期待,像是在询问什么。见我不解,他才想起在纸上写下“零点”两个字,再指指自己,满脸的欣喜。啊,这个上门维修的小伙子就是网上那个热心的“零点”!我简直不敢相信竟有这样巧的事情。有些不可思议,两个虚拟世界里认识的“聊友”就这么在现实中巧合地碰面了,我对“零点”的感知一下子具体化成为徐珺的模样:瘦瘦高高、架副眼镜,还挺符合之前的想象。这应该算是缘分吧,我们俩一见如故。因为彼此是同龄人,没什么可顾忌的,话匣子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借着电脑屏幕笑着“聊”起来。

知道了我办网站的目的,徐珺主动提出要加入,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会电脑,所以服务器托管和电脑维修、网络技术解答的重任自然落到了他的肩上。“小沁之家”也正式更名为“聋人在线”,越来越多的听障朋友通过网站彼此交流,他们也通过网站认识了这位“零点”先生。对于听障朋友们发出的求助贴,他绝不推辞。平日只要一有空余时间,他就约我们出来碰面。起初我以为他只是对手语好奇,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了便于跟我们沟通而努力学习手语。虽然他学得不够好,但是他用真诚的心触摸到了我们的内心世界。“不论是聋人还是朋友,有需要帮助的,只要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我都愿意帮忙。人活着不能碌碌无为,我虽然不能做出什么大事,但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徐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经过风风雨雨,“聋人在线”不断壮大,逐渐上了轨道。我也为了前程到北京工作,跟他碰面的机会更少了。2006年他来北京,我很高兴,问他:“怎么突然来北京呢?”他说:“哦,评上劳模了,是来开会的。”这是跟他相识这些年来,第一次知道他还有“劳模”这么个身份。为他高兴的同时,我和听障朋友们可一点也不惊讶。徐瑶一直以来这么热心、专注、务实、低调,看来他在大家心里早就是“劳模”的代言人了。来北京开会的徐珺穿着西装,尽管非常帅气,可我总是憋不住想笑。我喜欢看他穿工作服的样子,大概是觉得只有工作服最符合他的性格和他给人的那种踏实感觉吧。

我和徐珺都同意“残障人和健康人是平等的”这个看法,觉得残障人群不应该是健康人用俯视、同情的角度去看待的非主流或弱势群体。我想我们能接受他,把他当好朋友,正是因为他能够以平视的方式来看待和触摸我们的生活。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常念叨他的帮助,只是喜欢他的热忱随和。因为跟他在一起,就像普通人之间的交流一样,非常舒服自在,完全不用顾忌什么。有个别人认为失聪是不幸的,徐珺就会开玩笑说,他认为这样可以“耳根清净”,把心思全部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他的善良、他的乐观处世时时打动着我和众多的听障朋友们。

P4-7

序言

难得的美玉

认识徐珺,源自上海电信同志们的推荐。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士、不同的理由,不约而同把这个名字以各种方式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他是徐瑶,他是全国劳模,他是岗位能手,他是工人先锋,他是自学成才标兵,他是奥运火炬手,他是世博志愿者……

如同“珺”这个字所代表的含义,在我认识徐瑶前,我对他的印象就是“一块难得的美玉”,因为有这么多人在珍视他,在情不自禁地推荐他。

后来的日子,我真正认识了徐珺——

许多次在电信参加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徐珺常作为员工代表出现在发言席。他的声音从不高亢,与他一米八四的个子并不相称;他的话语却富有张力,与他二十多岁的年龄也不相称。

参加劳模集会,他在一群劳模中绝不起眼,却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倾听者。他对劳模的关切令人动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用尽了一切可能的渠道,发疯似的打听汶川电信全国劳模邹亮的安危,当终于得知邹亮无恙后,他又立即发动全国各地的线务员捐款捐物。

他的专业水准无疑一流,通信上的很多问题只要打电话问他就能发现症结、迎刃而解,“听风辨器”名不虚传。这些年来,他编撰的《徐珺操作法》、《徐瑶社区营销手册》、《徐珺数字终端大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个人经验的结集上升为富有价值的专业教材,令许多业内专家由衷称赞。

徐琚还喜欢“管闲事”。只要是来自客户的求助,无论是否通信需求,他总是乐呵呵地伸出援手;一大群聋人朋友视他为知己,因为他义务担任着中国最早的聋人在线网站技术支持工作,并运用他的社会影响为残疾人事业积极奔忙;他的网名叫作“零点”,夜深人静时分正是他穿行网络行侠仗义的良辰。2009年8月18日,徐珺的小宝宝呱呱出世,第二天他就出现在商务洽谈的第一现场,为的是谈妥一个移动基站项目,为上海3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添彩。

徐珺的奥运火炬手编号很特别,“114”这个号码与他所在的电信行业有着不解之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114号火炬手代表的并不是我个人,而是全体中国电信人。我们的信心、爱心和勇气会如同圣火一样,在心中燃烧。”

我深信,徐珺心中的这团火焰,就是他能够寓不平凡于平凡、化平淡为不平淡的钥匙和答案。作为上海世博会首批“城市之星”,他很早就铆足了劲要在2010年一展身手,甚至提前两年报名加入了中国电信世博志愿者团队。依然是那满腔的热忱,依旧是这一团炽烈的火焰,使徐珺服务世博的个人规划清晰具体、绝不空洞。

如果徐珺知道历史上奥运会和世博会曾经合二为一同时进行,他一定会兴奋不已。1900年—1908年,两者的三次结缘不仅使现代奥运会得以借助世博会的影响力焕发了勃勃生机,更将两者的内在精神交融在一起,双双成为集中展现人类文明最高成就的平台。两大盛会在崛起的中国再次交集,同样为徐珺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舞台。“志在,愿在,我在”,期盼火炬手徐珺和他的“徐珺班”团队始终升腾信念之火、始终高扬理想之帆!祝福劳模徐珺在八小时外能和他的家人拥有更多在一起的时光和共同分享的喜悦!预祝志愿者徐珺和他所钟爱的事业在伟大的时代里写下更加动人的精彩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擎圣火(全国劳模徐珺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党委//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工会//中国电信上海西区电信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08379
开本 32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16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3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