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聪明的孩子坐得住--注意力训练趣味游戏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为孩子而写的书;这是一本为家长而写的书;这是一本特别针对注意力训练而写的书。

本书的作者研究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注意力训练的资料,通过他们自己多年注意力咨询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以“心理一行为”训练为核心策略、以趣味游戏训练为具体办法的注意力训练方案。本书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一本实用性、指导性很强的书。让孩子能集中注意力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孩子智慧的起源。

书中有很多注意力训练方法和趣味游戏,孩子在这些科学、系统而有趣的游戏训练中,会慢慢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资讯也能从容应对。

内容推荐

注意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基础。聪明的孩子之所以聪明,除了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聪明的孩子坐得住,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有着高度而持久的专注力与自控力。

孩子的注意力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本书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了60种注意力训练趣味游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心理动力,增强训练的实效性。这些注意力训练方法,主要分为“准备好了吗”、“跟我做一做”、“心灵天使有话说”三部分,理论论述浅显,操作步骤简单,操作过程安全,非常适合家长或其他训练人员指导孩子训练。

孩子是希望,孩子是未来,关注孩子,从关注孩子的注意力开始!

目录

序一 专注·兴趣·游戏/1

序二 集中注意力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4

序三 我们能够为孩子做什么?/5

第一部分  注意力,孩子走向成功的起点1

 1.什么叫注意及注意力?/3

注意力小贴士:注意力存在大小之分/4

 2.专注,为孩子的智力发展锦上添花/5

注意力小贴士:只有注意才能观察得更深入/7

 3.注意力集中,孩子受益一生的心理品质!/12

 4.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看待孩子的注意力/16

注意力小贴士:你会区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与有意后注意吗?/18

 5.注意力不集中的典型表现及训练重点/19

 6.科学的训练目标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心理动力/22

 7.注意力训练中要把握的几个原则/24

注意力小贴士:通过趣味游戏训练注意力有什么优势?/27

第二部分 注意力训练趣味游戏

 感官与注意力

 视觉为主游戏/32

游戏一:快速查找数字/32

游戏二:乒乓球静止训练/33

游戏三:乒乓球动态训练/34

游戏四:猜牌游戏/35

游戏五:圈数字/36

游戏六:找找看,哪里不一样?/37

游戏七:走出迷宫/38

游戏八:临摹字帖/39

游戏九:扔沙袋/40

游戏十:对对碰/40

游戏十一:寻找错别字/41

游戏十二:找找看/42

游戏十三:连连看/42

游戏十四:图形辨析/43

游戏十五:在规定时间内背诵/44

游戏十六:字母/部首组词法/45

游戏十七:足球游戏/46

游戏十八:挑棒游戏/46

 听觉为主游戏/48

游戏十九:快速数数/48

游戏二十:听一听,找一找!/48

游戏二十一:关键词寻找/49

游戏二十二:比比看,谁的反应快!/51

游戏二十三:你追,我逃!/51

游戏二十四:信号拦截游戏/53

游戏二十五:听指令夹弹珠游戏——专注、耐心/54

游戏二十六:听指令串珠子/55

游戏二十七:跟我学/56

游戏二十八:悄悄话/56

游戏二十九:大声朗诵/57

 触觉为主游戏/59

游戏三十:百宝箱/59

游戏三十一:猜字游戏/60

游戏三十二:垫上游戏/61

游戏三十三:手指穴位按摩/62

 身体协调为主游戏/63

游戏三十四:闭目单脚直立/63

游戏三十五:走直线训练/64

游戏三十六:快速系鞋带游戏/65

游戏三十七:折纸——纸郁金香制作/66

 综合类游戏/68

游戏三十八:实物再现/68

游戏三十九:闭目端坐/69

游戏四十:哨兵游戏/70

 认知与注意力

游戏四十一:积极的自我暗示/74

游戏四十二:寻找“心理两可图”的另一面/76

游戏四十三:故事接龙/77

游戏四十四:巧算时问(24小时/1 440分钟/86 400秒)/79

游戏四十五:时间管理——我的时间我做主!/80

游戏四十六:认知提升法/81

游戏四十七:学习计划表/82

游戏四十八:目标积分制/85

游戏四十九:给“心灵天使”书签排排序/89

游戏五十:自我肯定/91

游戏五十一:自我激励/93

游戏五十二:优化学习情绪/94

游戏五十三:快乐成长记录/95

游戏五十四:撕报纸/96

 兴趣动力激发和注意力

游戏五十五:趣味联想法/100

游戏五十六:脑筋急转弯/10l

游戏五十七:逻辑推理训练/102

游戏五十八:兴趣满足/103

游戏五十九:家庭辩论赛/104

游戏六十:IQ PUZZLE/105

第三部分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从家长开始!

 1.家长,您关注孩子的注意力了吗?/109

注意力小贴士:您知道我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吗?/110

 2.关注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应该何时开始?/110

 3.家长,请了解哪些事物最能激发孩子的注意力/112

 4.容易被家长忽视的影响注意力集中的17个因素/116

 5.在注意力培养和训练过程中,家长可以做什么?/125

 6.对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教育,家长容易走入哪些误区?/129

 7.在训练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什么样的心态?/130

 8.在训练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感到无能为力该怎么办?/133

第四部分 个案精选

 妈妈,请和孩子一起微笑!/137

 孩子能坐得住了!/142

 网络本来可以更美好/145

 男孩,你是如此与众不同!/148

 别让孩子轻易说“我不行”!/154

附录

 如何专业诊断注意力障碍/159

 你了解多动症吗?/161

 多动症的危害/164

 趣味注意力测试/166

参考文献/168

后记/169

试读章节

妈妈,请和孩子一起微笑!

心雅

有人说,青少年属于边走边笑、无忧无虑的年龄,所以,当我接触到这些满脸沉重和愁容的母亲与孩子时,我的心很难平静。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由于经常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心情郁闷,纯真和灿烂的笑容消失了;看到家长脸上终日严肃,难得一笑,孩子稚嫩的心灵就更加沉重与无奈,自卑也在所难免……对于这样的孩子,在注意力训练过程中,情绪的调节,帮助他们找回笑容与自信就十分重要。

——题记

“心雅老师,我家儿子小峰(化名)对自己要求总是太低,学习时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真把我急死了!”这是一位气质很好的母亲当着我的面对儿子的评价。此时,她的脸是严肃紧绷的,不露一丝笑容;再看她儿子,年少的脸上写着淡淡的抑郁,标致的五官,却少了青春的笑容和舒坦。此情此景,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而我的心,不由自主地,隐隐的痛,略略的沉。

这位叫小峰的男孩,14岁,性格文静腼腆,目前就读于某所重点中学,初二年级。在咨询中,我首先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小峰在幼儿园、小学阶段都很优秀,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曾参加全国、市、区、校级各种比赛,获奖多多。但自从上了初中,由于优秀的学生聚集一堂,他的优势慢慢失去了光彩。令人担心的是,他上课或在家写作业时经常分神,或者在玩笔,或者在发呆,学习成绩日渐滑坡。老师急了,向家长告状电话的次数逐渐增多;家长急了,向孩子施加的压力急速升级,母亲经常陪学、陪写作业,不断提高标准严要求;孩子急了,虽无激烈的言行反抗,却采用消极抵抗的方式应付着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尤其是母亲)的压力。然后,我以“说说自己的开心事和不开心事”为主题,与小峰深入交谈,认真聆听了他的心声。关于“开心事”,他说:回忆起小学时候,我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时,爸爸妈妈很开心,对我说:“儿子,你真棒!”我也会很开心;看课外书的时候,是自己特别开心的时候;与同学一起打球时很开心;某一次考试有进步得到老师表扬时很开心。说着的时候,我看到小蜂的脸色是晴朗而舒展的。当问及不开心的事,他的脸上又恢复到先前的沉闷和淡淡的愁容。他用略显低沉而轻微的声音说:其实,我也是一个认真的学生,我也想好好学习,集中注意力,可是妈妈总是不停地批评我,责怪我,总拿我和别的同学比较,总是说我不认真不努力,不断地给我加压,比如我背书,都已经背诵了五、六遍了,还要我继续背诵,我很疲劳,很不愿意再背,但是一看到妈妈毫无笑容的脸,我就害怕,我只能应付着,可是,我的脑子却在开小差了。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我仔细查阅了他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作业本和考卷,我发现:小峰的书写非常工整、清晰,字体不大不小,但很大气,给人感觉很舒服。从这个细节看,他说的“我也是一个认真的学生”是有根据的,他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如何找到一个打开孩子和家长心结的钥匙和突破口?以“找回自信与笑容”为总体目标,我精心设计了训练的项目,分三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主要包括三个项目,并与注意力训练常规训练项目有机结合。

笑容回归:找回往日的笑容

为了让孩子和妈妈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在和过去的变化,我请他们把母子的照片多带一些来,尤其是以前面带笑容的照片和近期没有笑容的照片。在注意力训练过程中,我根据他们的照片,让他们谈体会。妈妈说:“以前儿子的照片因为笑容灿烂而更加可爱,妈妈自己以前的照片因为有笑容而显得更加年轻。现在看着,心里也高兴。而看到这些没有笑容的照片,自己的心情也觉得很压抑。”小峰说:“唉,我现在的照片笑得很少了。”一声轻轻的叹息,从孩子的口中发出,落在妈妈的心上,也敲打在我的心上。我带着思索的语气说:“是啊,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当笑容渐渐离我们而去,该是怎样的一种遗憾与伤心?那么从现在开始,请妈妈和孩子一起找回遗失了的笑容。好吗?”他们都点了点头,我发现,妈妈和孩子的眼睛都有一种蒙胧的水雾,我明白,那是他们被自己的照片和彼此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

荣誉回忆:噢,我能行!

在注意力训练前的第一次咨询会谈中,我捕捉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小峰在小学时是很优秀的,获得不少获奖证书和奖状。为此,在训练过程中,我精心安排了这个环节:就是请妈妈和孩子一起把小峰以前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状一一找出来,并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逐一拍成照片,再为照片写上简洁而贴切的解释语。也许时间会改变很多很多,那么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的隧道,曾经的成绩和荣誉,曾经放飞的梦想,伴随着成长的点点欢笑,找回昔日的自信与快乐——“噢,我能行!”“我为小峰感到自豪!”

找找优点:噢,我真棒!

我把《优点自测表》分别给母子,请他们对照小峰的实际,把小峰的优点一一找出来。当他们完成了这项任务的时候,我发现,他们都微笑了:哦,原来小峰有这么多的优点呢!此时我伸出拇指,微笑着对母子俩说:“小峰真棒!”紧接着,我让妈妈做一个简单的游戏:在一张白纸上画几个黑色小圆点。然后问她:“如果把小峰的优缺点与黑白色作比喻,你会怎么比呢?”她很快就说:“优点相当于大面积的白色,缺点则相当于几个小黑点。”我继续问:“那么当你看这张白纸和黑点时,通常先看到什么呢?”她忍不住笑了:“心雅老师,我明白了。其实,小峰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就像刚才的优点自测表中所说的那样。但是,我在评价儿子时,总是犯了一个错误,总是先看到黑点而忽视了更多的优点。我想很多父母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是吗?”我温和地说:“是的,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们的孩子有时候真不容易,哪怕有很多优点长处,可是大人总是看不到或者总是盯着那几个缺点不放。结果呢,孩子和家长都越来越沮丧,越来越没有信心,失去了信心,也就失去了快乐的笑容与前进的动力,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所以,以后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把握好两个技巧:一是先肯定优点然后指出不足,而不是相反;二是每次说孩子的缺点时最好不要超过两点,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在别人面前评价自己的孩子时。”小峰妈妈微笑地点头,我知道她真的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因为在后来的训练中,她的笑容增多了,对孩子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用她的话来说:自己对孩子的心态改变了,能够以微笑的神情和孩子沟通了。孩子愉快地学习了,我自己心情也轻松了!

亲子关系中的情绪优化得到很大的改善,减少了母子之间的冲突,减少了小峰注意力不集中背后的因素,应该说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此基础上,以进一步优化具体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为核心,安排了以下项目。

心理暗示: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好学习

针对小峰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情绪波动的实际情况,我以“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好学习”为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教给他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方法,并和他一起思考探讨,写出积极心理暗示的另外一些话语,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比如“我可以愉快地去学习”、“学习有苦也有乐”、“要让作业喜欢我,我首先要喜欢作业”、“把不感兴趣的事情变成感兴趣的事情本身就是了不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变苦学为好学、乐学”、“我们都可以拥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不足而看不到自己的其他优点”、“我能够获得学习的成功”、“只要我愿意,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更专心学习”、“我努力做到自觉主动地学习,让爸爸妈妈和老师放心”、“含笑面对学习和生活”、“生气不超过半分钟”,等等。这些心理暗示,既是对心理的按摩,也是对行为的引领,还锻炼了孩子的记忆力(因为要求他能够背诵出来这些话语而且记得牢靠)。

认知引导:解读“八心”,共做游戏

小峰注意力不集中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主观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也要改善他的认知水平。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请他写出对学习能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心理品质有哪些,请以包含“心”字的词写出来,比如“决心、静心、专心、信心、尽心、用心、耐心、恒心”等等,而且要懂得“专心”就是“在同一个时间里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等;二是让母子一起做“对折、撕角”游戏。具体做法是“闭上眼睛,按照咨询师的指令做。把报纸对折,然后撕去左角;再对折、撕去左角……”依次类推,直到咨询师喊停。当他们睁开眼睛,看着两份“即兴手工作品”时都忍不住笑了:同样的指令,而母子的两份“作品”却截然不同!然后我请他们说出感悟。这个游戏让这对母子体验和领悟:即使是很简单的事情,由于彼此对同一个问题(比如相同的指令和行为“对折和撕去左角”)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所以,孩子和大人之间也要懂得换位思考,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宽容,尤其是出现不同意见时,要保持一颗冷静和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这样,情绪就不会轻易受到对方的影响,对于保持稳定的积极的情绪很有帮助。

P137-141

序言

集中注意力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资讯时代,这既是他们的福分,也是他们的压力。

因为面对汹涌澎湃的资讯,他们需要做出的选择是没完没了的,他们要抵御的诱惑也是数不清的。这些无时无刻不在的、有形的无形的东西给他们的压力也是空前的。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最严重的是面临“三电”的冲击:电视、电脑、电玩。无聊、比裹脚布还要长的电视剧吸引着孩子清澈的眼神;看似可以搜索到一切的电脑网络总是让家长胆战心惊;和毒品一样腐蚀孩子抵抗力的电子游戏,更是让家长一万个不放心。

所有的一切如空气般弥漫在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角落,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存环境,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筛选信息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的辨别能力。而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自己也是一个学生,因为家长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如何正确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面对越来越固执、越来越不爱学习的孩子,家长只知道训斥,而毫无办法。

本书的作者研究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注意力训练的资料,通过他们自己多年注意力咨询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以“心理一行为”训练为核心策略、以趣味游戏训练为具体办法的注意力训练方案。本书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一本实用性、指导性很强的书。让孩子能集中注意力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孩子智慧的起源。

孩子的学习,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探索,孩子的思维、观念、判断能力的形成,孩子对善与恶、快乐和哀伤的体验等,这一切都离不开注意力的培养。

书中有很多注意力训练方法和趣味游戏,孩子在这些科学、系统而有趣的游戏训练中,会慢慢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资讯也能从容应对。

衷心祝愿所有的读者家长都能培养出健康、快乐、有才识的孩子来!

徐建华

(徐建华,《家庭教育时报》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

后记

本书是心雅、元子在注意力训练实践和研究基础上携手合作的成果:全书框架、提纲、插图由心雅、元子共同完成(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封面图、辑封、版式使用了由陈嘉扬小朋友的作品或作品元素;游戏七、二十二、三十二的插图由朱意书绘制);

第一部分 聪明的孩子坐得住:注意力,孩子走向成功的起点!由心雅执笔;

第二部分 注意力训练趣味游戏,由元子执笔;

第三部分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从家长开始!由心雅执笔;

第四部分 个案精选,由心雅、元子共同执笔。

附录 由心雅执笔或整理。

全书由心雅统稿。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很多同志的关心、指导与支持,他们是:李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室主任、上海社会科学进修学院院长、社会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贺岭峰(上海政治学院心理系副主任、教授);王裕如(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上海知音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主任、副教授);唐云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策划编辑);徐建华(《家庭教育时报》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涛(《家庭教育时报》副总编);李又顺(复旦大学出版社对外合作部编辑);邵骥顺(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科研室主任;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室主任,副教授);乐善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CERSP家庭教育网首席专家、《东方讲坛》特约讲师、上海五角星亲子进修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王帆(蓝色微笑儿童教育工作室主任);吴桂珍(上海市闸北区塘沽学校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章晓霞(上海市童星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Mandy(美国Juniper上海代表处部门经理,学生家长);心理咨询师王正达、陆峥、周杨、王敏、李琳、阮荣明、徐宝梅、申燕萍、吴鸿翔、王丹华、邓仕燕、蒋华、张昊、古梅、曹春意、王文贤、陈明扬等。在此表示最真挚、最深切的感谢!

心雅 元子

2008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聪明的孩子坐得住--注意力训练趣味游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心雅//元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38740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1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8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6: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