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郁达夫小说(鉴赏版)/中国现代名家小说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郁达夫是一位以文字作画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既有对自然风景和人物生活图景绘画般的构图,也有色彩的传神点染。郁达夫这种独特的艺术追求,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自然写照,更多的是对作家主观世界的折射。绘画技法融入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使他的小说获得了含蓄、蕴藉、诗意盎然的艺术魅力。在五四小说领域里,郁达夫的小说以强烈的抒情性、散文化的结构及诗美的意境这些独特的文体风格构成了他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小说家的个性化特色。《郁达夫小说(鉴赏版)》收录他的作品近二十篇。

内容推荐

郁达夫是一位才情卓绝的爱国作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他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的新体式——“自叙传”抒情小说,成为五四时期影响较大的一种小说流派。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人物大都留有作者自我的影子,同时又是具有较多社会内涵的“零余者”的文学形象,有着特异的人物性格。《郁达夫小说(鉴赏版)》收录他的作品近二十篇。

在五四小说领域里,《郁达夫小说(鉴赏版)》以强烈的抒情性、散文化的结构及诗美的意境这些独特的文体风格构成了他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小说家的个性化特色。

目录

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

怀乡病者

瓢儿和尚

银灰色的死

茫茫夜

采石矶

青烟

薄奠

烟影

过去

微雪的早晨

迷羊

在寒风里

杨梅烧酒

东梓关

碧浪湖的秋夜

唯命论者

[鉴赏]

试读章节

他的故乡,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去杭州水程不过八九十里。这一条江水,发源安徽,贯流全浙,江形曲折,风景常新,唐朝有一个诗人赞这条江水说“一川如画”。他十四岁的时候,请了一位先生写了这四个字,贴在他的书斋里,因为他的书斋的小窗,是朝着江面的。虽则这书斋结构不大,然而风雨晦明,春秋朝夕的风景,也还抵得过滕王高阁。在这小小的书斋里过了十几个春秋,他才跟了他的哥哥到日本来留学。

他三岁的时候就丧了父亲,那时候他家里困苦得不堪。好容易他长兄在日本W大学卒了业,回到北京,考了一个进士,分发在法部当差,不上两年,武昌的革命起来了。那时候他已在县立小学堂卒了业。正在那里换来换去的换中学堂。他家里的人都怪他无恒性,说他的心思太活;然而依他自己讲来,他以为他一个人同别的学生不同,不能按部就班的同他们同在一处求学的。所以他进了K府中学之后,不上半年又忽然转到H府中学来;在H府中学住了三个月,革命就起来了。H府中学停学之后,他依旧只能回到他那小小的书斋里来。第二年的春天,正是他十七岁的时候,他就进了大学的预科。这大学是在杭州城外,本来是美国长老会捐钱创办的,所以学校里浸润了一种专制的弊风,学生的自由,几乎被缩服得同针眼儿一般的小。礼拜三的晚上有什么祈祷会,礼拜日非但不准出去游玩,并且在家里看别的书也不准的,除了唱赞美诗祈祷之外,只许看新旧约书。每天早晨从九点钟到九点二十分,定要去做礼拜,不去做礼拜,就要扣分数记过。他虽然非常爱那学校近旁的山水景物,然而他的心里,总有些反抗的意思,因为他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对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心服从。住不上半年,那大学里的厨子,托了校长的势,竟打起学生来。学生中间有几个不服的,便去告诉校长,校长反说学生不是。他看看这些情形,实在是太无道理了,就立刻去告了退,仍复回家,到那小小的书斋里去。那时候已经是六月初了。

在家里住了三个多月,秋风吹到富春江上,两岸的绿树,就快凋落的时候,他又坐了帆船,下富春江,上杭州去。恰好那时候石牌楼的W中学正在那里招插班生,他进去见了校长M氏,把他的经历说给了M氏夫妻听,M氏就许他插入最高的班里去。这W中学原来也是一个教会学校,校长M氏,也是一个糊涂的美国宣教师,他看看这学校的内容倒比H大学不如了。与一位很卑鄙的教务长——原来这一位先生就是H大学的卒业生——闹了一场,第二年春天,他就出来了。出了W中学,他看看杭州的学校,都不能如他的意,所以他就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

正是这个时候,他的长兄也在北京被人排斥了。原来他的长兄为人正直得很,在部里办事,铁面无私,并且比一般部内的人物又多了一些常识,所以部内上下,都忌惮他。有一天某次长的私人,来问他要一个位置,他执意不肯,因些次长就同他闹起意见来,过了几天他就辞了部里的职,改到司法界去做司法官去了。他的二兄那时候正在绍兴军队里作军官,这一位二兄军人习气颇深,挥金如土,专喜结交侠少。他们弟兄三人,到这时候都不能如意之所为,所以那一小市镇里的闲人都说他们的风水破了。

他回家之后,便镇日镇夜的蛰居在他那小小的书斋里。他父祖及他长兄所藏的书籍,就作了他的良师益友。他的日记上面,一天一天的记起诗来。有时候他也用了华丽的文章做起小说来,小说里就把他自己当作了一个多情的勇士,把他邻近的一家寡妇的两个女儿,当作了贵族的苗裔,把他故乡的风物,全编作了田园的清景;有兴的时候,他还把他自家的小说,用单纯的外国文翻译起来;他的幻想,愈演愈大了,他的忧郁病的根苗,大约也就在这时候培养成功的。

在家里住了半年,到了七月中旬,他接到他长兄的来信说:

“院内近有派予赴日本考察司法事务之意,予已许院长以东行,大约此事不日可见命令。渡日之先,拟返里小住。三弟居家,断非上策,此次当偕伊赴日本也。”

他接到了这一封信之后,心中日日盼他长兄南来,到了九月下旬,他的兄嫂才自北京到家。住了一月,他就同他的长兄长嫂同到日本去了。

到了日本之后,他的dreams of the romantic age尚未醒悟,模模糊糊的过了半载,他就考入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这正是他十九岁的秋天。

第一高等学校将开学的时候,他的长兄接到了院长的命令,要他回去。他的长兄便把他寄托在一家日本人的家里,几天之后,他的长兄长嫂和他的新生的侄女儿就回国去了。

东京的第一高等学校里有一班预备班,是为中国学生特设的。

在这预科里预备一年,卒业之后,才能人各地高等学校的正科,与日本学生同学。他考入预科的时候,本来填的是文科,后来将在预科卒业的时候,他的长兄定要他改到医科去,他当时亦没有什么主见,就听了他长兄的话把文科改了。

预科卒业之后,他听说N市的高等学校是最新的,并且N市是日本产美人的地方,所以他就要求到N市的高等学校去。P7-10

序言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原名郁文,字达夫。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学者胡愈之曾这样评价他的一生:“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

1896年12月7日,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他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郁达夫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郁达夫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其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郁达夫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郁达夫为主要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郁达夫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任《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晨星》、《星洲晚报》文艺副刊《繁星》和《星光画报》文艺版的主编,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8月在苏门答腊失踪,为日本宪兵杀害,终年49岁。

郁达夫是一位才情卓绝的爱国作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他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的新体式——“自叙传”抒情小说,成为五四时期影响较大的一种小说流派。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人物大都留有作者自我的影子,同时又是具有较多社会内涵的“零余者”的文学形象,有着特异的人物性格。

由于置身于20世纪前半叶这一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价值多元而紊乱的时代,郁达夫小说无论前期还是后期都表现了他艺术审美的两难性。在前期小说中,郁达夫将他的抒情主人公放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让他们处在一种灵肉冲突和人生选择的困惑的矛盾状态,他们的困惑则直接源于作者灵魂深处的两难选择。到了后期,一方面,郁达夫向现实主义方向艰难地探索,另一方面,他的名士小说显得与激荡的时代不甚合拍,因而,他的小说创作再一次陷入了艺术审美的两难困境。

在五四小说领域里,郁达夫的小说以强烈的抒情性、散文化的结构及诗美的意境这些独特的文体风格构成了他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小说家的个性化特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郁达夫小说(鉴赏版)/中国现代名家小说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郁达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05648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3180377
中图分类号 I246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0
14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