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中国之求学篇/少年中国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少年中国系列”是励志儿童故事书,整套书从勇敢、智慧、学习、感动四个方面,讲述中国上下五千年著名的少年英雄以及一些名人小时候的励志故事。侧重人物励志角度,少年人物的事迹为榜样,引领孩子的成长。全书以故事阅读为主,配有插图,并有互动版块,形式新颖,阅读内容丰富,富有趣味性。

《少年中国之求学篇》(作者书香童年)是其中一册,收录了“山洞里读书的少年”;“乱世少年立志学医”;“铁棒磨成针背后的故事”等故事。

内容推荐

《少年中国之求学篇》是其中一册,收录了“身残志不残的少年画家”;“范仲淹少年苦读”;“顽皮少年的成才记”;“少年书法家是怎样炼成的”;“谭嗣同的成才之路”等故事。

《少年中国之求学篇》的作者是书香童年。

目录

木匠祖师成长记

山洞里读书的少年

仰望星空的少年

贫苦少年借光念书

乱世少年立志学医

顽皮少年的成才记

少年书法家是怎样炼成的

深入虎穴的少年

赵云拜师

铁棒磨成针背后的故事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少年

夜半三更读书郎

荆楚少年草药王

身残志不残的少年画家

笨鸟要先飞

范仲淹少年苦读

谭嗣同的成才之路

试读章节

这个叫鲁班的孩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发明家。鲁班出生在一个木匠世家,在鲁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是当地很有名的木匠,为当地的百姓建造了很多房屋和木桥。因为父亲手艺精湛,有很多人都慕名向他拜师学习。鲁班从小看着父亲做木工长大,也非常热爱做木工这项技术。当父亲带领徒弟们做工的时候,鲁班就跟在身后,闹着要父亲教他学习木工。

有一天,父亲带着徒弟来到一户姓李的人家,他们要给这户人家建造房屋。鲁班也偷偷地跟着来到了工地,因为他还是个孩子,谁都没有注意到他在旁边听大人们说话。

李老伯说:“建造这座房子,我准备了一些木料做梁檩,不知道够不够。你们帮我算算吧!”

一位徒弟说:“好啊,你建三间瓦房,每间房屋用檩七根,一共用檩二一根;前后两墙之间架梁两根,拱梁四根。”

李老伯说:“那需要多少椽子呢?”

徒弟不知道需要多少根,一下子被问得满脸通红。

这时,小鲁班走上前来,很有把握地说:“每间房子用椽子八十根,三间房子一共二百四十根。”

听着鲁班稚嫩的声音,李老伯感到很惊讶,好奇地问:“这也是建房的工匠吗?”

他这么一问,鲁班的父亲和徒弟们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说:“你见过这么小的工匠吗?”

鲁班父亲说:“这是我儿子,今年刚刚八岁,他怎么可能做工匠呢?”

李老伯更加吃惊:“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能算出这么难的问题,以后肯定能成为有名的工匠。”听到老伯的夸奖,鲁班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晚上回到家,父亲问鲁班:“你是怎么知道三间房子需要二百四十根椽子的?”  鲁班说:“你和其他叔叔谈论盖房的事情时,我感觉很好玩。也想有一天能和你们一样做一名工匠,给百姓们去盖房。于是,你们每次谈话,我都会认真地听,慢慢就记住了盖房子需要多少木料了。”父亲听鲁班这么说,感到很高兴,心里想:看来这孩子真的喜欢做工匠啊!

从那以后,只要鲁班不去上学,父亲外出做工的时候都会带着鲁班来到工地。徒弟们看鲁班聪明伶俐,也乐意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鲁班。父亲也有意安排鲁班学习木工方面的知识,并且教给鲁班各种工具的用法,一心想把鲁班培养成为一个有名的木匠。鲁班也不辜负大家的希望,认真向大人们学习、请教,到他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成了做木工活的一把好手。

鲁班慢慢长大了,父亲的手艺也都学完了。他越来越不满足自己的手艺,决定走出家门,遍访高人,学习更高超的木匠手艺。

他对父亲说:“父亲,我跟您已经学会了建房、做家具。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渐渐明白了木工手艺远远不是这些。我想出去拜访名师,学习更多的技艺。”

父亲看着决心已定的鲁班,对他说:“出外拜师,肯定不会太容易,也会吃很多苦、受很多累,你能承受得了吗?”

鲁班说:“只要能学到真本领,再苦再累我也不怕。”

“那好吧。”父亲说,“如果你真的要去拜师学艺,我当然支持你。听说有座终南山,山上有位技艺高超的老人,他也许能教给你更多的木工技艺。不过,我也听说了,那位老人收徒很严格,很多上山求学的人,都被拒绝了。不知道你能不能成为他的徒弟?”

鲁班说:“请您放心吧!我会用真诚和勤奋打动他的心,让他收我为徒。”  于是,鲁班拜别了父母,沿着父亲告诉他的方向出发了。他翻过一座座高山,蹬过一条条河流,历尽千辛万苦,行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来到了一座大山脚下。在山脚下,他看见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终南山。

鲁班一看,心里顿时激动不已,知道自己终于来到了终南山。顺着石碑旁边的一条山路,他看见有处石门,石门两旁的石柱上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怕吃苦莫入此门:下联是:图清闲另寻他处。

鲁班心想:这一定是老人写给进山求学的人们的,看来这位师傅确实要求很严啊!不过“严师出高徒”,既然来了就应该下定决心去学,不管师傅多么严厉,只要师傅能收下,肯定能学到真本领。鲁班沿着山路走上山去。

鲁班来到了山顶,他看见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面,有三间房屋。房屋全部是用木头建成,没有一片砖瓦,也没有一个铁钉,全部是木板或者木方紧扣而成。鲁班看着这座自己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房屋,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相信这里应该是要找的师傅的住处。

鲁班走近房屋,看见房门半掩着,还传出打鼾的声音。他想,一定是师傅正在休息,自己不能贸然打扰。他没有打开房门,在门前坐了下来。他看见房屋四周散落着很多木料,还有一些工具乱放其间。于是,他就把木料整理起来,堆放在房屋旁边。又把工具收拾好了,放在房屋的门口旁。

眼看天色黑了下来。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位胡须花白、鹤发童颜的老人,看见满头大汗的鲁班,微笑着说:“年轻人,谢谢你帮我整理了木料和工具,你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吗?”

鲁班听老人这么说,一下子就跪在了老人面前,说:“我从千里之外的鲁家湾而来,到终南山拜师学艺。如果您是终南山上的木匠师傅,我就拜您为师。”P3-6

序言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日老大帝国,再则日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日: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日: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另U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中国之求学篇/少年中国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书香童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74389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2013153994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0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