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探海蛟龙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蛟龙”号海洋深潜实验的纪实文学作品,翔实的文字、珍贵的照片,带你走向7000米深海。系统揭秘如异星球般神秘的深海海底之谜;现代科技与情感励志高度融合的海洋文学力作。

一部真诚写给孩子们阅读的海洋版《哥德巴赫猜想》。

《探海蛟龙》以唐嘉陵的成长故事为经,以深潜探索的过程为纬,在讲述生动感人的成长故事的同时,穿插有关海洋科学、深潜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本书由陈新著。

内容推荐

上天揽月,下洋捉鳖。这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其中上天揽月被杨利伟率先实现,而深入到大洋的最深处,却一直在试验。2012年6月27日,中国潜航员实现了7062米的深潜,为中国海底深潜创造了新纪录,并使中国南洋深潜技术走在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队伍的最前头。《探海蛟龙》就是与这次深潜相关的第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主人公唐嘉陵就是七千米深潜的国宝级潜航员。

《探海蛟龙》以唐嘉陵的成长故事为经,以深潜探索的过程为纬,在讲述生动感人的成长故事的同时,穿插有关海洋科学、深潜工程等方面的知识,附有唐嘉陵等人的深潜手记、照片等大量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科普价值。本书由陈新著。

目录

序曲

第一章 磨难中的少年

① 赏识教育

② 一篇真情作文

③ 行万里路

④ 相依为命

⑤ 母子互编谎言

⑥ 人生感悟

第二章 鲤鱼跃龙门

① 烈日下的母爱

② 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③ 卖房子筹集学费

④ 母亲突发脾气

⑤ 母亲的生日

第三章 立志五洋捉鳖

① 钟情海底探秘

② 饱读探海历史

③ 成为光荣的潜航员

④ 四千元“巨额”赔款

⑤ 潜航训练

⑥ 对海底的憧憬

第四章 “蛟龙”号小试牛刀

① 也是贴心“棉袄”

② 谁是弟弟

③ “蛟龙”号的身世

④ 五十米级探海

⑤ 突然返航

第五章 三千米海底插上五星红旗

① 找到了原因

② 日记里的中秋节

③ 泥雾笼罩

④ 啊!五星红旗

⑤ 智斗海参王

第六章 五千米级凯旋

① 国宝儿子

② 殷殷母爱

③ 五千米破纪录

④ 卡梅隆的故事

第七章 七千米的辉煌

① 首潜

② 看遍海底风景

③ “神九”与“蛟龙”对话

④ 再创七千米纪录/226

⑤ “蛟龙”号有惊无险

⑥ 任重而道远

第八章 “蛟龙”潜向未来

① “蛟龙”名震家乡

② “蛟龙”号开始试验性应用

③ 首位“深海出租车司机”

④ 成就深海“巾帼英雄”

⑤“蛟龙”潜向未来

附录 “蛟龙”号纪事

试读章节

在不少人的人生旅途中,有一段旅程叫高中。在同样是阳光下的这段人生旅程中,有人背负理想,与书和知识结伴,跫跫足音孤独而执着;有人嘻哈打闹,心无目标,恣意挥洒浅薄的青春。但这段用三年来标注的岁月却是那么短暂而又重要!

走啊走,你走,我走,他也走,很快便到了人生的分岔口。上帝是公平的,有付出便会有得到,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因而,每到人生的分岔口,都注定会有人欢乐有人忧:与书结伴而行者,收获满满,轻松地步人人生炫彩的下一站;只知骄纵青春者,收获空空如也,人生旅程也可能变成心伤苦旅。

进入遂宁二中高中部后,唐嘉陵被分到8班。8个班中只有一个是重点班。

遂宁二中教学管理别具一格:每学年都通过考试将各个班的前5名抽出来组成1个重点班。虽然进校时唐嘉陵被分到8班,但当高中一年级结束时,他却成为了8班的前5名中的一员,并顺利地从8班进人重点班。进重点班后,他学习劲头更足了。并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也没出过重点班。在读高二时,数学特别好的他还夺得了四川省高中学生数学竞赛季军。

在迎接高考的日子里,唐嘉陵更努力了,特别是在高考前的两个月里。他与其他应届生一起被送到遂宁二中分校接受封闭式管理:除了星期天外,吃住全都在学校里。

随着高考的一天天临近,学习气氛越来越紧张,唐嘉陵和周围所有同学都一样分秒必争。

其实,高三学生的家长都明白,当孩子们在学校学海苦渡、备战高考之时,家长们并不轻松,内心的紧张也如同在备战高考。杨秋云也不例外。

为了给儿子补充营养,杨秋云便经常到学校给唐嘉陵送去可口的饭菜:或者给他炖一只鸽子;或给他炖白果鸡汤;或者核桃仁炒肉;或者凉拌鸡块。做好了饭菜之后,怕公交车不太准时,到学校也不顺道,怕耽误儿子学习的杨秋云又花了100元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每天将装着可口饭菜的保温饭壶放在车篼里,偏偏倒倒、摇摇欲坠地在酷烈的阳光中,在猎猎炽风中,在瓢泼大雨中,兴致盎然地为儿子奔波着,从遂宁城北骑到城南二中新校区,来回一趟便要穿越近两个小时的市井。

“胖妈,你也吃点嘛,很好吃的啊!”吃着母亲送来的可口的饭菜,唐嘉陵每次都不忘对母亲这样说。唐嘉陵爱叫妈妈“胖妈”,并非妈妈长得胖,而是希望妈妈吃得多一些,吃得好一些,长得胖一些。但是杨秋云却总是笑笑说,她在家已经吃了,那些饭菜是专给他送来的:“幺儿,你使劲吃吧,吃得多,营养才跟得上!”

多少次,唐嘉陵都是吃得撑得不行,并差不多会剩下一些。这时,为了感激母亲,唐嘉陵总会试图去洗碗,但是母亲却总是阻止他,让他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学习。

“胖妈,那将这些剩菜倒了吧,汤汤水水的带来带去很麻烦。”每次唐嘉陵都会这样对母亲说。但是杨秋云却不让他倒,说在学校倒吃剩的饭菜会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她带回去洗保温饭壶时再倒。

唐嘉陵后来才知道,其实母亲每次给他送饭菜到学校时,都没吃饭,都是空着肚子的,而他实在撑不下去的剩下的菜,却被母亲带回去,成了美味的下饭菜。

有一次杨秋云给唐嘉陵送饭时由于天在下雨,路太滑而摔了一跤,把腿摔了一个大青包。看到母亲一瘸一拐地回家,放心不下的唐嘉陵便在杨秋云回家后不久,特地向老师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家去看母亲摔伤的腿的伤势,结果却看到了母亲正端着一碗白饭,就着他吃剩的菜和汤吃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自己的母亲啊!她一直以朴素和平淡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却用乳汁和甘甜的爱来喂养我!我虽然长大了,成为高中生了,可是我哪一天离开过母亲关爱的视线呢?母亲在生活中挥汗如雨地打拼,就像一支从未停止燃烧的红烛,坚强且执着地用自己的光明和温暖照亮儿子的生命,无怨无悔……

看到这一场景时,唐嘉陵的鼻子酸酸的,视线一下子模糊了。他知道母亲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为了怕母亲难堪,他没有惊动母亲,而是蹑手蹑脚地退出了屋,含着泪回到了学校。

此后,母亲就着他的残羹冷炙吃饭那令他心酸的一幕,便成了唐嘉陵刻苦学习的无穷动力。他觉得自己真的再无任何理由不努力学习了。

同时,从第二天起,他便要求母亲在给他送饭前不要先吃饭,他要与母亲在学校共进午餐——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母亲跟他一起分享她特地为他做的美味可口的菜。P44-46

序言

五月,万绿丛中的石榴花艳艳地开了,旺盛的生命力耀眼夺目:

绿叶掩映间,隐约可见蓬勃的榴子,在绽放着春末夏初的喜悦。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理想,可以放飞情愫的季节。

1965年5月25日,历史定格经典的一幕:美丽的井冈山云蒸霞蔚,烟雨氤氲。一位伟人微笑着漫步在崎岖的山道上,或驻足远眺,或凝神静思,一任思绪在回忆和现实的时光隧道中穿梭。曾经晦暗且艰苦的日子,多像天边已经渐渐远去的起伏阴霾,而近在眼前的一切又是那么闲适和美好。今昔对比,这位伟人灵感飘飞,豪迈之气澎湃于胸,不禁挥洒泼墨: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这首名叫《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词雄浑大气,豪放不羁,它的作者便是伟人毛泽东。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词意旷达,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正是因为此词境界高远,有极强的励志作用,从而被中国科技界广泛认同为奋斗目标,那就是航天工业要实现“可上九天揽月”,航海工业要实现“可下五洋捉鳖”。

当岁月的车轮进入当代后,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奋斗,上天揽月的梦想终于被杨利伟率先实现,那一刻,人们振臂欢呼,彻夜不眠。

在杨利伟之后,又有费俊龙、聂海胜等航天员先后进入太空,代表国人实现沉积了一代又一代的飞天梦想。

相对于“可上九天揽月”的飞天梦,“可下五洋捉鳖”的潜海梦则似乎更接近我们,更容易实现。然而,这个梦想虽近在咫尺,却又如隔着世纪,遥不可及。

太空都能去了,却不能深入到大洋的深处,这多令人遗憾啊!

生命起源于海洋。而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一个有着高度文明的国家,从来都不会远离对海洋的探索及研究。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

早在先秦时期,有一本奇书,名叫《山海经》,里面既讲了山经,也讲了海经。

在秦皇时代,中国人已向海洋进军,《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说,秦始皇曾派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童男童女渡海求长生不老药。

秦之后,中国人更是大享海洋之利。据考证,汉初南越国就曾经和欧洲、西亚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唐宋时代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元代以及明朝嘉靖之前,海上贸易繁荣昌盛,明朝永乐、宣德年间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是证据。

翻开典籍,关于中国人与海洋的诗词信手拈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与海有关的诗词名句,不胜枚举。

但细一分析却不难发现,上列林林总总,多讲的是与海面有关的故事,却少有与海底有关的事。

海底有龙宫吗?谁有本事能潜入深深的海底看看是否有龙宫?谁有胆量敢去龙宫探秘?谁又能去到全世界最深的海底一探究竟?

也许只有《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有本事潜人深深的海底世界,也许只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本领挥舞着如意金箍棒大闹龙宫。

不过,这些仅仅是虚构的神话小说而已!

人类一直怀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载人航天器和深海载人潜水器正是人类探索太空和深海奥秘的重要工具。

科学界有这样的共识:人类可以跑到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但是对3000米以下的深海的了解,却比对月球的了解还少,说明深潜的艰难性。

10年前,中国科技界着手创研海洋深潜器。继而,“蛟龙”号深潜器诞生。随之而来的便是1000米级海试、3000米级海试、5000米级海试、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

也许人们在读着“蛟龙”号海试新闻之时会注意到,在诸多海试中,均有一个身材不高的小伙子始终奋战在深潜第一线。他皮肤白净,笑容憨憨,面对镜头还有几分孩子般的羞涩……这个人就是唐嘉陵1

2012年6月27日,任“蛟龙”号主驾驶的四川遂宁人唐嘉陵更添惊喜,他实现了7062.68米的大海深潜,为中国海底深潜创造了新纪录,并使中国海洋深潜技术走在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深潜器队伍的最前头。他也因此而成为了令中国人骄傲的国宝级潜航员。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名叫安泰俄斯的巨人。他是大地女神盖亚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居住于利比亚。安泰俄斯力大无穷,只要他保持与大地的接触,他就不可战胜。因为大地是他的母亲盖亚,他与大地接触便可以从母亲那获取无限的力量。

实际上,唐嘉陵何尝不是一个海洋版的、科研版的安泰俄斯——有母亲的爱,他便有信心、有力量做自己想做的事——探索和征服海底世界,以推进我国对蓝色疆土的掌控和利用,使我国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

唐嘉陵说,他能够从一个毫不知事的孩子,成为我国海洋深潜探索史上迄今为止潜得最深的人,离不开母亲的鼓励、支持,以及无穷关爱。唐嘉陵的成长经历也正像安泰俄斯的故事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再伟大,也离不开母亲;一个人成就再卓著,也不能脱离他的祖国和人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探海蛟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77856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2013208388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5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16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