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第4辑)》秉承中国金鼬风险经理论坛的一贯精神和原则,扩展和延伸风险管理技术交缔平台,进一步促进中国风险经理之间的交流和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制度和技术方法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全书包括了沙龙研讨、主题风险、国际研究、中国研究、风险图书等内容。
图书 | 风险管理(第4辑总2010年专题第2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风险管理(第4辑)》秉承中国金鼬风险经理论坛的一贯精神和原则,扩展和延伸风险管理技术交缔平台,进一步促进中国风险经理之间的交流和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制度和技术方法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全书包括了沙龙研讨、主题风险、国际研究、中国研究、风险图书等内容。 目录 专题:次贷危机与现代风险管理发展反思(下) 卷首语 次贷危机挑战现代风险管理 沙龙研讨 从金融危机中获得的风险管理启示、李祥林汪昌云 极端经济尾部事件与近期全球金融危机:给风险管理者的教训Matt Pritsker陈忠阳 从历史视角看金融危机和风险管理的发展展 系统性风险、多变的流动性和自营交易 证券化产品的市场现状、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风险管理的再思考 动态响应市场波动的风险模型 金融危机中的信用风险转移:神话与现实 主题风险 信用风险 金融危机中的银行信贷 美国次级按揭风险产生和转移机制——次级按揭危机的微观基础分析 操作风险 瑞银集团(U139)巨额亏损股东报告 永远没有完美的风险模型 市场风险 金融危机的启示——银行账本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需求 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相互联系与作用 流动性风险 金融动荡时期的流动性 监管与合规 应对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改革 银行与市场:从危机中吸取的教训 透过金融危机审视外部信用评级监管 国际研究 次贷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启示 风险和机遇:针对不再安全的金融体系 次贷危机:规模、去杠杆化和政策选择 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信用衍生产品:运行机制、风险管理与最新政策规定 中国研究 次贷危机与主要金融危机比较 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 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 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兼论金融危机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货币政策操作——美联储的若干工具创新及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从金融危机看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及其风险 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此次金融危机的联系及其改革方向 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制度重构 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及其补救方法 对未来国际金融改革的建议 次贷危机正在改变世界 风险图书 《金融市场新范式》 《终结次贷危机》 《理解金融危机》 《占卜者的困境:为什么我们需要以不同方式控制金融风险》 英文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风险管理(第4辑总2010年专题第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组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552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3 |
宽 | 21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