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拿来就用的职场升迁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弗洛伊德工作坊编著者的《拿来就用的职场升迁心理学》由哈佛、牛津、剑桥、耶鲁……数十所名校,300多位心理学家,200多项心理学实验,如何提升你的性格魅力?心理学实验告诉你答案!

本书归纳为职场、情商、人际交往、消费心理、领导力等各个领域,将最前沿、最实用的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大众生活。

内容推荐

《拿来就用的职场升迁心理学》编著者弗洛伊德工作坊。

《拿来就用的职场升迁心理学》精选了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著名学府数百位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实验,每一个心理学实验都给我们以心理学的启示和职场生存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各种职场风险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灵活掌握并运用职场心理学策略,你就可以掌握职场升迁主动权!

目录

第一章

把握距离,创造和谐人际  

刺猬法则实验:与同事保持适度距离

从众心理实验:任何时候都要切忌盲目跟风  

人际相似性实验:寻找相似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罗斯“投射心理”实验: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重新思考  

多看效应实验:学会适时多次露面,赢得他人喜爱  

个人空间实验:尊重无形的个人空间  

斯坦利‘沙赫特“合群倾向”实验:职场上也需要朋友  

圆桌效应实验:努力创造最和谐的会议室  

第二章

准确定位,提升个人魅力  

延迟满足实验:抵制职场上的某些诱惑,提升自我控制力 

第一印象效应实验:第一印象不容忽视 。 

晕轮效应实验:直面诋毁,创造个人品牌  

名片效应:学会向他人递出自己的心理名片 。 

大猩猩“智取香蕉”实验:工作中学会顿悟学习  

蜜蜂实验:找准自己的生存方式  

第三章

瞄准重心,推动团队前进  

竞争与合作实验:正确认识个体竞争与群体竞争  

包达列夫“定势思维”实验:打破常规,在创新中求胜  

德西实验:妙用薪金的外部刺激作用  

权威效应实验:正确运用身边的“权威”  

服从实验:坚持原则,但却不需固执己见  

“安泰效应”实验:只说“我们”是第一  

第四章

珍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C.C.罗西与_.K.亨利“回馈”实验:及日寸作好绩效反馈  

耶基斯与多德林老鼠实验: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状态  

黎格曼“社会懈怠”实验: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

异性效应实验: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过度理由效应实验:少一些想当然的猜想  

黑暗效应实验:学会选择轻松的环境谈工作上的事   

第五章

智取江湖,巧对风云莫测  

罗森塔尔实验:积极传达对员工的信任与期望   

焦点效应实验:学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毛毛虫实验:遵守规则,但别忘记创新  

“投篮技巧训练”实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信心获得实验:学会有技巧地激励下属  

蔡戈尼实验:善始善终,敬业员工备受欢迎  

邻里效应实验:求人办事之前,先成为他的熟人  

第六章

面对压力,激发无穷潜能  

印刻实验:为争取第一而努力  

跳蚤实验:目标的高度决定前进的跨度 

塞里格曼实验:从失败中积累财富  

青蛙实验:居安思危,适当增加压力  

成败效应实验: “独角戏”给不了你成就感  

单车实验:利用好竞争这把“双刃剑”  

懒蚂蚁效应实验:千万不要得罪你身边“最懒”的同事  

第七章

管理情绪,掌握快乐节拍  

霍桑实验: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齐氏效应”实验:张弛有度,学会轻松工作  

“巴纳姆效应”实验:正确认识你自己  

情绪实验:情绪也需要保健  

“快乐”与“痛苦”实验:学会快乐地工作  

“莫扎特效应”实验:让美妙的音乐带走你的烦恼  

第八章

注重细节,开启成功之门  

跨门槛技术实验:学会步步为营,切忌急于求成  

阿伦森实验:对他人评价有妙方 

菲利普·辛巴杜“偷车”实验:防微杜渐,勿让小错误毁了你  

责任分散实验: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  

自我选择效应实验:慎重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泡菜效应实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蛇桥实验:心态决定一切

试读章节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有过类似这样的经验或体会:与某人的关系越亲密,就越容易经常与其发生摩擦或矛盾,相处起来反而要比与其他初次见面的人交往更难。在一些家庭成员或者情侣之间,也常会出现这种相互埋怨的情况。按照常理来看,似乎应该是交往越深,就越容易相处,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种现象其实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心理距离效应”,即刺猬法则来解释。

刺猬法则最初来源于这样一个实验:研究动物心理的比较心理学家为了研究刺猬在冬天的生活习性,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相互靠近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不得不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感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彼此的刺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它们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被刺问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刺伤,这就是刺猬法则的最初来源。由此延伸开来,我们所说的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个你原来非常敬佩或喜欢的人,与其亲密接触一段时间后,对方的缺点就会日益显露出来,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对他(她)原有的感情,甚至开始变得讨厌起他(她)来了。夫妻、恋人、朋友以及师生之间都不例外。

在心理学上,也曾有人做过类似刺猬法则这样的实验。在一个很大的阅览室中,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便悄然走进去坐在他(她)的旁边,以此来测试他(她)的反应。结果,绝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心理学家,而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直接、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一共测试了80个人,结果都一样: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这其实就是“心理距离效应”在我们生活中很好的体现。

【心理学启示】

首先,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定的能够把握自我的空间。它们犹如一个个无形的“气泡”,早已为人们划分好了属于各自的“领域”。然而,一旦这个“领域”遭到他人的触犯时,个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对他人产生防范与反感心理。

剌猬法则用到职场上就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与周围的同事都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在职场上无论是对待你的上司,还是其他同事,都要学会把握与他们相处的距离,尊重他们的隐私。不论是你的人际关系有多么的亲密,也应该保留一处个人心理空间。过度的自我暴露或者过于好奇他人的隐私,只会给你的人际交往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要懂得灵活运用“心理距离效应”。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势必验证物极必反的道理。另外,在与同事保持适度距离时还要有容纳意识。因为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个性的差异,包容对方的某些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性错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最后,刺猬法则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与员工保持适度的距离,既不会使自己显得高高在上,也不会混淆自己与员工的身份,这才是做好一个管理者的最佳表现。而且身在职场,亲疏适度也是作为管理者必须练就的本领之一。现在,有很多公司的一些负面消息总会被爆料出来,弄不好某一天的爆料中,主角便成了你。因此,从刺猬法则来讲,作为一个在职场上奋斗的人,要想在事业上不断地获得发展,人与人之间就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恰当地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魅力。

法国的前总统戴高乐曾经说过:“仆人眼里无英雄。”这也说明了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即相应的心理距离,否则的话伟大也会变得平凡。

戴高乐是一个非常善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座右铭,正是这句话,深刻地影响了他与自己的顾问、智囊以及参谋们之间的关系。在戴高乐担任总统的10多年时间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与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及智囊机构中的任何人,其工作年限都不超过两年。他总会对刚上任的办公斤主任说:“我只能用你两年时间,就像人们无法把参谋部的工作当做自己一生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把办公厅主任当做自己一生的职业。”这是他的规定。

戴高乐解释说,他有这样的规定有两个原因:其一,他觉得工作上的调动是很正常的事,而一直固定才不正常。这可能是他受到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不存在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其=,他也不想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离不开的人”。只有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调动,相互之间才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够确保顾问与参谋的思维、决断具有新鲜感,而且充满朝气,还能杜绝顾问与参谋利用总统与政府的名义来徇私舞弊。

戴高乐总统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他们之间没有适当的距离,领导决策就会过分依赖于秘书或者其中的某几个人,智囊人员易于干政,进而会使他们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利,后果将会不堪设想。=者相比,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上策。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在研究人际空间时,划分了四种不同的距离,而且每一种距离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双方关系。P3-P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拿来就用的职场升迁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弗洛伊德工作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0452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2-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