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1642~1718),福建安溪人,清朝康熙年间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著有《榕村集》、《榕村语录》等,康熙皇帝“御纂”之书亦大都出自其手笔。学者称安溪先生,史称“理学名臣”。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在统一台湾、澄清吏治、奖掖学术、发展教育方面,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经学成就、理学思想、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在清初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对西方科学文明的热心提倡,亦反映了17世纪至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图书 | 李光地/大家精要 |
内容 | 内容推荐 李光地(1642~1718),福建安溪人,清朝康熙年间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著有《榕村集》、《榕村语录》等,康熙皇帝“御纂”之书亦大都出自其手笔。学者称安溪先生,史称“理学名臣”。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在统一台湾、澄清吏治、奖掖学术、发展教育方面,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经学成就、理学思想、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在清初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对西方科学文明的热心提倡,亦反映了17世纪至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目录 第1章 李光地的生平事迹 一、青少年时代 二、仕宦历程中的主要事迹 三、康熙帝与李光地的“君臣际合” 第2章 李光地的思想 一、学术主张 二、理学思想 三、易学思想 四、政治思想 五、科学思想 六、宗教思想 第3章 李光地的历史地位 一、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 二、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三、长期受到非议和冷遇的原因 附 年谱 主要著作 试读章节 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后人爱加以神化。在道学盛行的时代,人们更爱把杰出人物打扮成一副道学面孔。《李文贞公年谱》说李光地13岁时,“锋锷敛戢,循循恭谨,侍坐于长老,日暮不敢就宴”。又说李光地18岁时,“敛衣冠,谨坐起,非程朱不敢言”。把13岁的李光地说成如同泥塑木头人,把18岁的李光地说得道貌岸然,这些说法都未可尽信。李兆庆笃信程朱,家教严格,是事实;李光地读书专心,也是事实。但如果说他从小就被程朱理学泯灭了童心,年轻时就没有一点英风豪气,整天摆道学架子,头脑僵化得“非程朱不敢言”,那么到头来,他只能是个蠢材、庸才,不可能有任何建树。与此相反,李光地后来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历史人物,与时代造就他的独特品格分不开。 受当时安溪长老所崇信的王阳明学说的影响,李光地认为天地之性是“活泼泼的”,人具天地之性也应该是“活泼泼的”。所以他后来教育家族中的子弟说:“子弟生性廓落不妨,但当有斋(专)心之处便好。”他要求子弟读书要专心,但并不主张束缚年轻人的个性。这很像是王阳明的说法。 李光地不迷信圣贤,这也是明清之际的文化氛围造成的。李光地直到晚年也不是“非程朱不敢言”,何况年轻气盛之时?《榕村语录》是弟子们所记录的他的言论,他跟弟子们在一起,屡屡讲到尧、舜、周公这些大圣人们的缺点,讲孔夫子与子思父子都曾闹离婚,讲朱熹徇私情为大奸臣张邦昌作行状,甚至还讲到王阳明怕老婆却能成大事:孔北海承泽极恶阳明学术,尝举阳明与学徒讲论。其夫人忽闹出,掀其几案,抛其节帙,日:“诸君勿信此老厮诳!”因枚数其平居奸私事。门人窃窥阳明,颜色和霁,如不闻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李光地/大家精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苏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5401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28 |
宽 | 153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