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闷骚(中国古典气质的十一个样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闷骚,可以是一个画面,一个句子,一个姿态,一个眼神。它比优美多了一层暖昧,比俊朗多了几分含蓄。它是白发诗人鬓间插戴的鲜花,是妙龄女子头上盘紧的螺髻,是缠到畸形的纤足,是笔笔勾画的黛眉,是隐藏在庄整外衣下面的艳丽抹胸,是画舫上垂挂的帘帷,是洁癖者的坚持、嗜香者的沉迷,是柔弱书生的白日梦想,是孤傲女子的清高姿态,是笑靥如花的男伶的一个妩媚眼神,是沉溺戏剧的女伶的浅吟悲歌……看于左写尽《闷骚(中国古典气质的十一个样本)》

内容推荐

中国古典气质的十一个样本——《闷骚》!

世界狭小拥塞,喧嚣纷杂,难有一块清静之地:世界浩荡无边,空寂无人,没有一块磐石可以依傍。也因此,置身其中的我们需要闷骚,我们也一直都是闷骚的。

看于左写尽《闷骚(中国古典气质的十一个样本)》

目录

霸王别姬

女戏

“红楼”宅女与“聊斋”宅男

宋代桃色事件

璇玑图

画舫

缠一对儿三寸金莲

抹胸、发髻与蛾眉

簪花风度

香风细细

坚决的洁癖

试读章节

几年以后,五个人渐渐长大成人,王梦楼把其中的轻云、绿云、鲜云三个嫁了出去,剩下素云和宝云两个,作为礼物送给毕沅。毕沅仔细打量二云,才发现他们其实是男儿之身。毕沅大笑,为素云和宝云剃头放足,做了府中的僮仆。看起来,王梦楼是要投毕沅之所好,只是他给素云和宝云梳发缠足,当成女孩子一样来养,有些怪异。

有清一代,高官显贵当中,与毕沅趣味相同者大有人在,但一些人的最后结局比毕沅要惨得多。

嘉庆甲戌年的状元龙汝言就喜欢伶人,最眷恋一个名叫檀栾卿的花旦。龙汝言是安徽桐城人,他的仕途很有戏剧性。据说有一年嘉庆皇帝过生日,当时龙汝言在某位都统家里教书,他集合康熙、乾隆两位先皇帝的诗句,替都统大人做了一首百韵诗,献给嘉庆皇帝祝寿。嘉庆皇帝看了大喜,因为康、乾二位皇帝留下几万首诗,从文学的角度看,价值不高,所以当时南方士子大多不屑细读。龙汝言是南方来的文人,能如此钻研两位先皇帝的御诗,值得嘉奖和提倡。

龙汝言的好运来了,嘉庆皇帝赏他一个举人出身,以后参加会试,主考官揣度皇上的喜好,把他录为进士,等到殿试时,龙汝言更一举成为状元。随即,龙汝言担任南书房行走、实录馆纂修等职务,经常得到皇上丰厚的赏赐。

檀栾卿属于京城戏班“春台部”,姿容艳丽,性格柔婉。《啸亭续录》中说檀栾卿原来是官宦之后,少年时被人诱出,误入风尘。檀栾卿平时住在玉皇庙中,居所的墙上挂满当朝名士赠予的字画。平日中,宾客往来,檀栾卿坐在庙里,烹茶待客,手执一柄拂尘,侃侃而谈,说文论史,娓娓不倦。另外,檀栾卿的字也写得极好,最善楷书。整体而言,这位花旦的个人魅力相当迷人。

檀栾卿的拿手戏剧很多,角色扮演“体贴入妙”,在当时被称为“花王”。龙汝言与檀栾卿的关系最密切,据说已经到了“非栾卿不能安寝”的地步。

龙汝言出身贫寒,成亲之后经常受到岳父的资助,妻子因此在他面前极为泼悍,龙汝言一向惧内。中了状元,成为皇帝的宠臣之后,龙汝言自然会生出膨胀感,也不再避讳与檀栾卿这类人物的往来。一次他与妻子闹翻,到朋友家里躲避,数日不归,结果惹出大祸。

龙汝言不在家的时候,馆吏送来一部《高宗实录》,请他最后校阅。龙汝言的妻子替他收下《高宗实录》,随手放到一边。过几天馆吏来取,龙汝言当时还没有回府,他的妻子随手把《高宗实录》交给馆吏拿回去,实录馆里的人都以为,这期间龙汝言已经校阅过书稿,就替他签上名字。

活该龙汝言倒霉,书中偏偏就有一处致命的笔误,把“高宗纯皇帝”写成“高宗绝皇帝”。嘉庆皇帝看到,胸中大怒,却不好明言,龙汝言被革职,永不叙用。

一向惧内的龙汝言,能与妻子反目,很有可能与檀栾卿有关系,果真如此的话,他是稀里糊涂为这位伶人搭上了自己的前程。

与龙汝言类似的,还有一位广兴。广兴字赓虞,满之镶黄旗人,嘉庆年间担任过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兼内务府大臣等。在担任御史时,广兴最先向和珅发难,弹劾其诸多不法之状,最终和坤被夺职下狱,赐自尽。

广兴腾达以后,处事骄奢而无城府,生活上逐渐纵情声色。他蓄养了许多声伎,为他们一掷千金。《啸亭杂录》中说,广兴最宠爱的一个伶人名叫陆双全,“每燕寝间,非陆侍侧,则终夜不寝”,就像龙汝言离不开檀栾卿一样,十分痴迷。

后来,广兴因为树敌太多,被诉在山东办案时贪赃索贿,被抄家法办。广兴关在牢狱中的时候,旧日与他亲近的伶人们四散潜逃,只有陆双全不忘旧情,到牢狱中陪伴他,照料他的饮食生活。临刑之时,陆双全用重金疏通刽子手,请他们下手快捷一些,以免广兴受罪。

行刑之后,陆双全抱着广兴的尸首,痛哭几近气绝,然后他接连在刑场边睡了几天,陪伴着广兴,最后护送广兴的尸骸安葬。当时广兴的一些族人不许把他安葬在家族墓地当中,陆双全出面力争,戟手怒骂,广兴才得以葬在先人墓旁。陆双全对广兴,算得上情义双全,令人感动。而广兴在穷途末路上能有陆双全真情相伴,也算是得到了些许补偿。

晚清大臣立山,字豫甫,是蒙古正黄旗人,一向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光绪年间先后担任过苏州织造、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务,都是非常实惠的肥缺。立山因此为自己积聚了大量的财富。有文献称,立山府中,单单是朝珠就有三百六十五挂,除了国忌日,他每天都会换戴一挂新朝珠,绝不重复。而那些朝珠当中,最便宜的一挂也要价值一千多两银子,其财力由此可见一斑。

八国联军进犯中国,立山与兵部尚书徐用仪、内阁学士联元等人主张避战求和,被指通敌,于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斩于西市。

据说,立山的死多少与伶人有些关联。立三财富巨万,人也非常大方,舍得为名伶花钱。当时在京城唱戏的伶人或者娼门歌妓,只要有些名气,或者只要与立山熟络,他都会拿钱为他们赎身。这其中,有一个名叫绿柔的,同时受到镇国公载澜和立山的宠爱,彼此之间竞争难免。

论名爵,载澜胜过立山,论银钱,载澜当然要比立山逊色不少。绿柔既为伶人,卖身卖艺只为钱财,对二人的态度自然冷暖有别,载澜对此一直怀恨在心。这种心中的怨恨可大可小,没有机会也就罢了,一旦遇到适合的时机,就会发生致命的作用。

当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朝廷中一片混乱。乱局当中,总是发泄私怨的好时机。立山之死,据说便是载澜“矫朝命缚赴市曹”。当时的场面很惨,几个骑手从顺治门里冲出来,直奔菜市,其中一个人的马后捆着一个人,因为在马后拖拽了几里路,“面目皆损败不可辨”。这个被拖到刑场的人就是立山。

另一种说法,立山为官多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引得载漪、刚毅等人垂涎,趁机陷害,把立山的财宝抄没。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立山的死,与他旧日的一个仆人有关。当初,那个仆人因为过错,被立山逐出门外,仆人怀恨在心。义和团兴起,仆人加入义和团,做了大师兄,指控立山与洋人私通。后来把立山捆在马后,一路拖拽到法场的人,正是大师兄。

从根本上讲,立山其实是失去了慈禧太后的宠信,于是,他的情敌、旧仆和政敌都有机会踩他一脚,让人分不清楚哪一脚是那致命的一脚,立山便稀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国闻备乘》中记载,京城中著名的花旦路三宝,“妆束妖冶,善新声”,名动一时。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就是受教于路三宝。立山平时非常宠爱路三宝。立山被杀之时,他的亲朋畏祸,没有人敢于出面,只有路三宝赶到西市刑场,为死去的立山悲哭祭奠。路三宝还把立山被砍下的头装到铜盘里,仔细为他吮净脸上的血迹,场面相当感人。P9-13

序言

“维基百科”上对“闷骚”一词的解释是:

“闷骚”是英语“Man Show”的音译,最早见于中国港台地区。现逐步成为年轻族群的流行词。

闷骚一般是指外表冷静、沉默而实际富有思想和内涵的人。此类人群不轻易表达和外露个人喜怒哀乐和情感变化,但是在特定的场合或环境中,往往会表现得出人意料。这种表现有一定“show”的成分,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个人真实的内心活动。

“Man Show”如何演变为“闷骚”,应该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1999年,美国有一档诙谐电视节目开播,名为“The Man Show”。而我们注意到“闷骚”这个新鲜词,最早是在互联网上,1999年正是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并快速普及的时间,二者之间应该存在关联。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05年)中找不到“闷骚”一词,但是单独的“闷”与“骚”的字义,对整个词组的含义已经标示得相当清楚。

词典中的“闷”有两个读音,一是阴平,一是去声。读阴平时,大多作为动词使用,分别有下列几个意思:

A:使不透气:茶刚泡上,闷一会儿再喝。

B:不吭声,不声张:闷声不响。

C:在屋里待着,不到外面去:他整天闷在家里看书。

读去声时主要用作形容词,有两个意思:

A:心情不舒畅:心烦:心里闷得慌。

B:密闭:不透气:闷葫芦。

从字义来看,闷骚中的“闷”,应该读为阴平,但似乎大家更倾向于读为去声。

“骚”字的含义也比较复杂:

A:特指屈原的《离骚》:骚体。

B:泛指诗文:骚人。

作为形容词时:

C:指举止轻佻,作风下流:风骚,骚货。

D:同“臊”,像尿或狐狸的气味:骚气,腥骚。

具体应用当中,“骚”字A、B两种字义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看到这个字,人们更多地想到风流放荡,或者想到某种引人不快的气味。

一个新鲜词语的涵义是由使用者赋予的,用的人越来越多,词语的内涵渐渐固定,形成一个规范,后来者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它。眼下,“闷骚”的词义还在形成当中,但敏捷的先行者已经注意到它。最新版本的一种五笔输入法中,已经把“闷骚”作为固定的词组,与闷雷、闷酒、闷气、闷热排在一起,而且位于最前列。不必问,这款软件针对的是年轻的用户。

据此看来,与其说“闷骚”是外来词,不如说它是汉语灵活构词的另一个有力例证。相信汉语词典很快会把这个词收录进去。

不说,或者不直截了当地说,就是“闷”。闷是低调,是内敛,是自我克制,是不形于色。风骚是生命力的自然流露,但许多时候,我们需要一块轻纱,需要把它藏在平静的外貌之下。

如果离开了“骚”,闷的下面空空无物,闷就成了迟钝和麻木,全无趣味。所以,闷要有内涵,如此才会有闷的张力,哪一天需要“骚”,需要“秀”的时候,才会有爆发力和感动力,不会被看成装腔作势,或者没有底气的嚣张。

中国人的古典气质一直在变化,宋代以后,内敛、低调、含蓄、自我克制等特征渐趋明显。赞扬者认为值得嘉许,贬损者认为保守、消极,见仁见智。这些品质,就像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一样,都可以归入到闷骚的语义范畴当中。我们不妨把这些老品质与“闷骚”这个新词联结起来,来定义它的内涵,丰富它的词义。

闷骚,可以是一个画面,一个句子,一个姿态,一个眼神。它比优美多了一层暖昧,比俊朗多了几分含蓄。它是白发诗人鬓间插戴的鲜花,是妙龄女子头上盘紧的螺髻,是缠到畸形的纤足,是笔笔勾画的黛眉,是隐藏在庄整外衣下面的艳丽抹胸,是画舫上垂挂的帘帷,是洁癖者的坚持、嗜香者的沉迷,是柔弱书生的白日梦想,是孤傲女子的清高姿态,是笑靥如花的男伶的一个妩媚眼神,是沉溺戏剧的女伶的浅吟悲歌……

世界狭小拥塞,喧嚣纷杂,难有一块清静之地:世界浩荡无边,空寂无人,没有一块磐石可以依傍。也因此,置身其中的我们需要闷骚,我们也一直都是闷骚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闷骚(中国古典气质的十一个样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8642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1
14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