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黎圣母院(增订版)/读名著学语文/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以1482年的法国为背景,以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热情呕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尚的品格,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小说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它的发表,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内容推荐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作品以离奇和对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贪恋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对她先爱后恨,残酷迫害。而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保护女郎拼尽全力。《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色彩浓烈,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创作的艺术范本,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目录

名师快速导读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地位与影响

 故事概要

 艺术特色

 典型人物形象

一 喧闹的节日

二 卡西莫多

三 广场上的狂欢

四 奇特的婚姻

五 从前的故事

六 荒唐的惩罚

七 一滴水、一滴泪

八 少女的心事

九 进展

十 阴谋

十一 金币变枯叶

十二 母亲

十三 残疾的悲伤

十四 红门的钥匙

十五 欢乐万岁

十六 流浪汉的口令

十七 重逢又分离

十八 殉葬的爱情

试读章节

这个故事发生在16年前,卡西莫多星期日的清晨,即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圣母院举行弥撒过后。人们发现在教堂广场左边砌在地面石板上那张木床里,有人放了一个小生命。按照当时的习俗,凡是弃婴都放在这张木床上,求人慈悲为怀,加以收养,谁肯收养,尽可以把孩子抱走。木床前面有只铜盆,那是让人施舍扔钱用的。

有个年轻神甫站在一旁有好一会儿了,此人面容严肃,额门宽阔,目光深邃,不声不响地拨开人群挤向前去,仔细瞅了瞅小婴儿,伸出手去护住他。

“这孩子我收养了。”神甫说。

他用长袍一裹,把孩子抱走了,人们茫然地望着他离去。

不一会儿,只见他走进那道当时从教堂通往隐修院的红门,随即无影无踪了。

一阵惊愕过去之后,雅娜咬着戈蒂埃尔的耳朵说:“嬷嬷,我早就跟您说过,这个年轻的教士克洛德·弗罗洛先生是个巫师。”

确实,克洛德·弗罗洛并非平庸之辈。

他出身于一个中产家族,早在儿时,就由父母做主,决定献身神职。家里从小就教他用拉丁文阅读,教他低眉垂目,轻声细语。还只有一丁点儿大。父母便把他送到大学城的托尔希神学院去过着幽居的生活,他就是在那里靠啃弥撒经文和辞典长大成人的。

再说,这孩子生性忧郁、庄重、严肃,学习勤奋,领会很快。他不苟言笑,难得揶揄别人,娱乐时从不大声嚷叫,福阿尔街举行酒神节狂欢时几乎从不去凑热闹,对什么是打耳光和揪头发一无所知。相反,他却非常勤快地出入约翰·德·博维街大大小小的学堂,瓦尔的圣彼得教堂的住持每次开始宣讲教规,总是发现有个学生最先到场。那就是克洛德·弗罗洛。只见他随身带着角质文具盒,咬着鹅毛笔,垫在磨破了的膝盖上涂涂写写,冬天里还对着手指头不断哈气。每星期一早晨。歇夫·圣德尼学堂一开门,教谕博士米尔·德·伊斯利埃老爷总是看见一个学生局先跑来。上气不接下气,这就是克洛德·弗罗洛。因此,神学院的这个年轻学生才16岁,却在玄奥神学方面可以同教堂神甫相匹敌,在经文神学方面可以同教议会神甫争高低,在经院神学方面可以同索邦大学的博士相媲美。神学一学完,他便匆匆忙忙钻研起教谕来,从《箴言大全》一头扎入《查理曼敕令集成》,以强烈的求知欲,如饥似渴地把一部又一部教令连续吞了下去。把教谕消化之后,他便一头扑向医学和自由艺术。还钻研了草药学、膏药学,一举成了发烧和挫伤、骨折和脓肿的行家里手。在艺术方面从学士、硕士直至博士学位所必读的书籍,也都一一浏览了。还学习了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这三重圣殿当时是很少有人涉足的。他在科学方面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真是到了狂热的程度。到了18岁,他的四大智能都考验通过了。在这个年轻人看来,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求知。

大概就在这个时期。1466年夏天异常酷热,瘟疫肆虐。仅在巴黎这个子爵采邑就夺去了四万多人的生命,年轻的克洛德·弗罗洛惊慌万分,急忙跑回家去。一进家门,得知父母亲在头一天晚上已去世了。他的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弟弟还活着,没人照顾,躺在摇篮里哇哇直哭,这是全家留给弗罗洛的唯一亲人了。这场灾难是弗罗洛人生的一次危机。此时他既是孤儿,又是兄长,19岁竟成了家长,觉得自己霍然间从神学院那种沉思默想中猛醒过来,回到了这人世的现实中来。他顿时发现,世上除了索邦大学的恩辨哲学之外,除了荷马的诗之外,还存在别的东西:人需要感情,人生若是没有温情,没有爱心。那么生活只成为一种运转的齿轮'干涩枯燥,轧轧直响,凄厉刺耳。然而,在他那个年龄。代替幻想的依然只是幻想,因此只能想象,骨肉亲,手足情,才是唯一需要的。有个小弟弟让他爱,就足以填补整个生活的空隙了。于是,他倾其全部的热情去爱他的小弟弟约翰,这个孱弱的可怜的小人儿,眉清目秀,头发金黄、卷曲,脸蛋儿红润,这个孤儿除了另一个孤儿的照料,别无依靠,这叫弗罗洛打从心底里为之激动不已。他对小弟弟关怀备至,倾心照顾,仿佛这小弟弟是个一碰就破的宝贝疙瘩似的。对小家伙来说,他不仅仅是大哥,而且成了母亲。小约翰还在吃奶时便失去了母亲。弗罗洛便把他交给奶妈喂养。除了蒂尔夏普采邑之外。他还从父业中继承了磨坊采邑,这磨坊在一个小山冈上,磨坊主的妻子正养着一个漂亮的孩子,而且离大学城不远,弗罗洛便亲自把小约翰送去给她喂养。

从此,弗罗洛觉得自己有了拖累,对生活极其严肃认真。思念小弟弟不但成了他的娱乐,而且还成为他学习的目的。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他对上帝应负的某种前途,决心一辈子都不讨老婆,不要孩子,而他弟弟的幸福和前程就是一切。因此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专心致志于他的教职使命了。由于他的才华,他的博学,以及身为巴黎主教的直接附庸,所有教会的大门都对他敞开着。才20岁,就由于教廷的特别恩准,成为神甫,并作为巴黎圣母院最年轻的神甫,侍奉着因过晚举行弥撒而被称做懒汉祭坛的圣坛。

每逢卡西莫多生日。他都去懒汉祭坛给平民做弥撒。这天,他刚做完弥撒要回去,听到几个老太婆围着弃婴床七嘴八舌,喋喋不休,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便向那个如此惹人憎恨、岌岌可危的可怜小东西走了过去。一看到这小东西那样凄惨,那样畸形,那样无依无靠,不由联想起自己的小弟弟来,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便一把将小孩抱走了。他把小孩从麻布口袋里拖出来一看。确实奇丑无比。这可怜的小鬼左眼上长着一个疣子,脑袋缩在肩胛里,脊椎弓曲,胸骨隆兀,双腿弯曲,不过看起来很活泼,尽管无法知道他咿咿呀呀说着什么语言,却从他的啼叫声中知道这孩子相当健壮和有力气。弗罗洛看见这种丑恶的形体,愈发同情怜悯,并出自对小弟弟的爱,暗自发誓,一定要把这弃婴抚养成人,将来小约翰不论犯有多么严重的错误,都会由他预先为小弟弟所做的这种善行作为抵偿。他给这个养子洗礼,取名卡西莫多,这或者是想借以纪念收养他的那个日子,或者是想用这个名字来表示这可怜的小东西长得何等不齐全,几乎连粗糙的毛坯都谈不上。一点儿不假,卡西莫多独眼、驼背、罗圈腿。勉勉强强算个差不多人样儿而已(卡西莫多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恰好是“差不多”的意思)。

到了1482年,卡西莫多已长大成人了。由于养父克洛德·弗罗洛的庇护,当上圣母院的敲钟人有好几年了。而他的养父也靠恩主路易·德·博蒙大人的推荐,当上了若扎的副主教。

P52-56

书评(媒体评论)

《巴黎圣母院》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杰作仅仅用了150多天即以完稿,不愧为旷世奇才!

——海明威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的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朱光潜

在雨果的生花妙笔下,《巴黎圣母院》活了起来,同时也以它所铭刻、记述并威武演出的命运交响曲增添了伟大作家的光辉。

——梁思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黎圣母院(增订版)/读名著学语文/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雨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30413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读名著学语文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