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打工日记/世界华人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小雪儿2009编著的《美国打工日记》内容介绍:作为一个变革时代的文学思潮,移民文学的路途还将坎坷漫长。但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朵朵奇异而清澈的长河浪花,毫无疑问地正在为中国文学的洪波巨浪提供着一股来自海外世界的湍水激流,其意义无远弗届。

内容推荐

中国人赴美的热情依旧高涨,地球那边的神秘土地对人们仍有吸引力。但到了美国后,应该如何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如何与美国人交往?小雪儿2009编著的《美国打工日记》采用独特的视角,讲述活生生的美国和美国人之间的故事,中国人在美国与美国人之间的处世之道和相处艺术,中国人在美国如何尽快地适应美国的社会,如何在美国找工作和打工,挣美金的技巧,如何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以及美国人最真实的生存状态、生活风貌和美国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思想,《美国打工日记》给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画卷。

目录

第一辑 在美国大捞美金

 到美国寻找新的生活

 大学教师,第一份美国的工作

 初到美国的经历

 美金滚滚而来的工作

 在美国大捞美金的幸福生活

 最令人尖叫的美国小费,一次拿到五千元

 美国拿小费的生活,累并快乐着

第二辑 美国人之间的情感与生活

 美国人的爱情是一团烈火

 到美国寻找爱情美梦

 风流好色的美国火辣女子

 处处留情的美国快活男人

第三辑 美国职场与风情

 美国的职业场所众生相

 美国小市民的生活

 美国人的外貌形象

 做个美国的公民该有多好

第四辑 在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与美国人之间的交往

 与美国的一些华人交往

后记

 家是什么,家在哪里?

试读章节

好像有一种传说,美国是一个到处都是美金和机遇的地方。在很小的时候,所受到的各方面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了去美国。其实现在想想那些这么教育我的人,根本就没有去过美国,但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他们却对美国十分熟悉,也不知道他们对美国的这些认识是从那里来的。在他们的描述中,那里没有贫穷,到处都是金钱,到处都是体面的工作,简直是个完美的地方。如果谁家有个亲戚去了美国,那么大家就十分羡慕他们家,因为都说那是一个好地方,至于当事人在美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哪怕找不到工作,那就没有什么人去问了,反正去了美国就是一种成功。后来,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如果周围的人谁在准备托福,GRE,那么,在同学和老师的眼睛里,他就是一个有出息的人,因为胸怀大志,放眼全球。所以,我对美国这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国度怀着强烈的向往,美国梦在心中是一个美好的梦,浪漫的带有着年轻人金黄色光环的好梦,就像《昨日重现》歌曲中,那个听着收音机,问她妈妈我今后会不会很富有很美丽的小姑娘一样天真。我当时就是一个怀着好梦的青年,对未来很多的设想都是和美国有关系,那个时候的美国寄托着我全部的梦想,我想美国应该是一个天堂。后来,一次偶然我也有了去美国的机会。

于是就开始了我的美国寻梦之旅,办理完了出国签证后,在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眼里,我好像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人,大家都用一种很复杂的眼光来看着我,有祝福,有羡慕,有嫉妒,也有许多很复杂的我也说不出来的感觉。虽然,我已经成年,但我对地球那边的生活还是怀着一种向往,现在想想应该用很傻,很天真来形容自己当时可笑的表现。

出国前,我觉得将到一个很富有的地方,于是,就把自己的东西全部送人。在国内我自认为是中产阶级,生活比较富足舒适稳定,各个方面都比较满意,最大的想法就是去经历新的生活。我在国内早已经吃腻了的巧克力、糖果、粮食、高档化妆品、衣服,大大方方地全部送人。就要去美国了,谁还稀罕这些东西。那里将会有无数的美金等着我,美国是一个叫人梦想成真之地,因为大家都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于是,在朋友们的祝福中,我飘飘然地坐上了飞机。

这是一个巨大的波音747,整个飞机有几层楼这么高。是个庞然大物。我随着人流走进去,心中豁然开朗,这么宽敞明亮的地方,光线非常好。飞机上都是最为现代的设备,地上铺着地毯,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飞机上的阳光洒在每一个乘客的脸上,每一个乘客的脸上都充满了阳光,大家带着微笑,人们之间非常有礼貌地打着招呼,问好,相互谦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这里的乘客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各种语言。虽然还在国内已经开始提前地感受到了国际化。就要去纽约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问着自己。飞机上每一个座位都是崭新的,在前一个座位上都有一个小小的电视机,可以随时随地地变换你所喜欢的节目,选择你所应用的语言。P3-4

序言

当今世界,东西方的文化融合己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纵观全球,正是因为移民浪潮的归去来兮,一个民族才得以迅速吐故纳新,在交流与磨合中不断强大。

中国人走向世界的道路尤为艰难而曲折,更伴有耻辱的血泪。追溯华语移民文学的历史,以北美为例,最早有书面文字记载的是19世纪中叶的诗歌和民谣,代表作为张维屏的《金山篇》(1848—1852)和黄遵宪的《逐客篇》(1882—1885)。前者描述了早期华人美好的美国梦,后者表达的却是美国梦在现实中的幻灭。到了20世纪初,人们认为庚子赔款中旅美小留学生容闳写的《西学东渐记》为最早的华语留学生文学。再后来,出现关于海外华工的文字记录是1905年由上海集成图书公司出版,作者化名为溯石生的《苦生活》,被称为是“旅美之人述旅美之事”。另一部晚清域外题材的小说《黄金世界》,1907年刊登在《小说林》杂志上,描写的是旅美女工的惨状。再后来,便有吴研人的《劫与灰》,写的是“卖猪仔”到国外又回到家乡的惨痛经历。以后人们在美国“天使岛”的牢房墙上发现了许多用中文写下的诗文,成为早期移民情感的直接抒发。

“五四”运动之后,虽然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移民文学,但当时的国内文坛却已有相关的域外题材的优秀作品问世,如诗人闻一多的《洗衣歌》,老舍先生的《二马》,蒋梦麟的《西潮》以及郁迭夫的留日小说等等(20世纪40年代又有钱钟书写的《围城》)。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海外留学浪潮。当年留学欧洲的作家有:徐志摩、老舍、巴金、林徽因、苏雪林、凌叔华、陈西滢、戴望舒、许地山、钱钟书等,他们不仅在海外有精彩创作,而且从欧洲带回了写实主义、浪漫主义和人道主叉。当年留美的作家则有:胡适、林语堂、粱实秋、冰心、曹禺、闻一多等。胡适从西方拿来的新文化,正感应着“五四”时代“民主”与“科学”的呼唤,他的哲学和文学思想整整影响了一个世纪。构成现代文学的另一批重要作家就是当年的留日学生,他们是鲁迅、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等,海外生涯及创作时于他们的意义无疑是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精神源头的重要起点。

海外的华文文学创作,直到20世纪中叶才真正具有了自己的规模和声音。以北美地区为代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不少从中国出来的留学生,学有专长却家国如梦,笔力雄健且思虑沉重,当时由林太乙主编的《天风》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留学生的作品,主题多徘徊在“去”和“留”的挣扎,可说是海外“留学生文学”的初试啼声。

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国台湾掀起“出国潮”,涌出一批年轻而成熟的作家,于是有了以於梨华、白先勇、欧阳子等为代表的“纽约客系列”,其作品充分表现出留学生文学所具有的基本特质:在“无根”的精神痛苦中,在“接受与抗拒”的文化冲突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同时在事业、国家、爱情、婚姻的漩涡中走到了移民文学的前沿,并创造了海外华语文学的第一个高峰。

与此同时,以旧金山“天使岛诗文”为发轫而形成波澜的“草根文学”也成为美华文学的重要一支。其特质就是表现几代海外华人特别是底层的华人在美国的拼搏中所经历的血泪悲欢,以黄运基为代表的“金山作家群”的创作,既与60年代勃兴的台湾“留学生文学”浪潮中所描写的中国知识分子漂流异域的那种“离根的乡愁”有精神内涵上不同,也与后来80年代兴起的新一代移民文学中“自我放逐”的文化挑战迥然有异。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海外“新移民文学”逐渐成长壮大,尤以北美文坛阵容最为强大,被誉为是“美华文学的第三次浪潮”。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底,中国大陆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迭121.17万人,可谓百万大军乘桴于海,移植在异国他乡。他们带着自己纷繁各异的经历和沧桑深厚的文化印痕扑入这全新的国度,其感觉之敏锐可谓纷纭复杂、跌宕起伏,或许是时代的变化,或许是|心智的成熟,比诸上一代作家,在汹涌而来的美国文化面前,他们显得更敏感更热情,同时又不失自我,更富思辩精神。他们减却了漫长的痛苦蜕变过程,增进了先天的适应力与平衡感;他们浓缩了两种文化的隔膜期与对抗期,在东方文明的坚守中潇洒地融入了西方文明的健康因子;他们中很快就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创建的作家和写作人。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闻到东西融合的气息,也能观览到“地球人”的视野与感觉。

毫无疑问,经过近30年来的努力,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在海外的华文文坛已经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群非常奇特的作家:职业各异,贫富不均,不为名利,只为灵魂。从雪山脚下的瑞士小镇,到郁金香盛开的荷兰都城;从北国枫叶的加拿大,到墨西哥湾环抱的北美海岸,只要有华人打拼的地方就有汉字创造的文学!文学,真正是一种最奇特的生命。有灵魂的地方它就会发芽、生长、结果,而尤其是在酷烈的文化交战的土壤,文学则更顽强地为历史与现实留下一丛丛鲜活迷人的奇葩。

纵观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先是有上世纪90年代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北京人在纽约》为代表的草创发轫期。90年代初期,以查建英、苏炜、闰真等为代表的“大陆留学生文学”为先声,之后有严歌苓、张翎、虹影等的扛鼎之作诞生,海外新移民文学开始向纵深发展。到了21世纪初,无论是生活积累的广度和深度,还是表现在文学精神的觉醒与升华,海外新移民文学开始具有自己成熟的个性并出现其代表性作家。

除了小说创作上的突出成就,海外的移民散文也收获甚丰。可以说散文随笔的创作在海外拥有着最广泛的作者和读者群。由于海外生活天地的宽阔和情感的自由,抒写性灵的文字就尤其精彩纷呈,作家们不拘泥在乡愁的怀恋和精神上的何去何从,而是在极其纵横深入的领域表达自己独特的中西文化的认知和探索。

这套《世界华人文库》,首批推选的作家以北美文坛为聚焦点。书目包括:王鼎钧、刘荒田、张宗子合著的《小品接龙》;陈瑞琳编著的《当代海外作家精品选读》;少君的《人在旅途》;施雨的《归去来兮》;宋晓亮的《心的驱动》;融融的《感恩情歌》;陈晚的《美国男女》;依娃的《我的乡村》;冰清的《美味人生》;王威的《纽约手记》等,可说是海外移民生活多方位的呈现。

回首百年沧桑,纵看百年耕耘;百年孤独,百年收获。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长河对外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战”、“交融”状态中递进成长,对内则继承了“五四”新文化所开创的面向世界的精神源流。它的可贵,首先在于解放心灵,卸下了传统意识形态的重负,因此能坦然面对外部世界,并冷静地回首历史。这些作家,不仅仅是要告别“乡愁文学”的囹圄,更有对“个体生存方式”的深入探求。历史造就了新的一代“乘桴于海”的中国人,就必然造就一代新的移民文学。

曾几何时,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在历经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之后,随着滚滚分流的炎黄子孙,呈现出色彩绚烂独特的区域性创作特征。神州本土文学的发展,在丰厚的人文文化积淀下和历史反思的风暴里聚合成一股乡土沉重、都市粗粝的文学主流,海峡对岸的文学创作,半个世纪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坛上常常是昙花一现、思潮迭换,物质的迅速丰富使作家的笔端无法沉重,而时空的局限又不能真正探索民族的精神苦难。当我们再把目光移向“东方之珠”时,又会发现香港的文坛则是大都市的情调配合着商业运作的快餐脚步。历史的发展真是奇妙,正当神州文坛苦求突破、港台文学茫然无归的时候,人们却突然发现:执华文母语写作的移民作家竞悄然遍布了世界各地,而且展现出一派“风景这边独好”的盎然生机。

作为一个变革时代的文学思潮,移民文学的路途还将坎坷漫长。但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朵朵奇异而清澈的长河浪花,毫无疑问地正在为中国文学的洪波巨浪提供着一股来自海外世界的湍水激流,其意义无远弗届。  2010年7月10日于美国休斯教

后记

在美国我们经常讨论地一个问题是:家是什么,家在哪里?所有的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最近百思不得其解的我,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在美国,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是家;哪里有学上,哪里就是家;哪里有朋友,哪里就是家,哪里有饭吃,哪里就是家:哪里有希望,哪里就是家;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家;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

家是一个可以让人生活下去的地方,家是一个可以让人感到幸福的地方。因为人就是一个寻找适合自己生存地的动物,传统的那种田园风光式的古老生活。守着自己根的生活,已经成为永不再来的过去。在美国,人们都是无根的一族,这里的人们来自世界各地,是一群漂流者,也是一群梦想家,是为着自由和梦想而生存的,他们的一切都是变化的。所以,既然来到了这里,我也要尝试着去不断地寻求新的生活空间,寻找新的朋友。

时间过得真快,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我接到了一个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他们为我提供了相当数额的奖学金。同时,我所教学的那所大学也通知我作好上课的准备。可以说,所付出的辛苦,还是有收获的,种下的种子都已经发芽了,我又要面对新的人生,新的开始,又要有我新的朋友了,开学后,我将有一个好的新归宿。

就要离开这里了,我的心情很复杂,很想哭,我是一个心思极为敏感的人,当我离开每一个值得我留恋的地方,告别生命中每一个值得我留恋的人,我总是怀着深深的不舍和忧伤,在离别以后,我也对他们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有许多美好的人。上帝用其巧手给我以各种不同形式短暂的相遇,短暂的缘分,也总是让我们尝到离别的忧伤。离别总是伤,无论是什么样的离别总是在我的心中留下淡淡的忧伤和眷恋。即使那些曾经给过我伤害的人,离别后,我也只是记住他们的好,忘记了曾经对我的伤害,无论是什么样的相遇都是生命中的一段缘分,无论什么样的离别都会让我难过。

离别是一种忧伤,是痛苦的也是伤感的,是一种破碎的、遗憾的美,正是由于有了离别,生命将更值得去体味,也就有了思念。生活是一种任人想象的谜,因为不知道最终的谜底,只能一步步向前走。生活有灿烂的笑颜,也有无言的泪水和淡淡的忧伤,人们无法轻松地跨越它。

我和老板杰姆谈论我的去留,我问老板,明年再放暑假的时候,我要是愿意还可以过来工作吗?老板杰姆告诉我,雪儿,你是一个工作积极的人,我们很感激你在我们这里所做的一切工作,你的到来使我们感到高兴。今后,只要你在美国,无论你什么时候想到我们这里,我们的大门将永远为你敞开。他的话说得我直想哭,我只是做了我所应该做的事情,我在这里努力地工作,也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这里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工作,给了我最需要的收入,为我今后在美国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相当可观的经济基础。

我对我的老板怀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别了,杰姆,我将记住你给我的一切帮助,我将记住你对我的鼓励和评价。你是值得我记住的一个人。

吉米一直就陪伴我的身边,他总是在默默地帮助着我,我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但是我并无法说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工作的时候,我们总是默契地配合着。每天见面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在一起说话的时候,很有感觉。而且每天上班的时候,遇见他就成为一个期待,每天都希望可以早点去工作,因为见到他就不寂寞。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服务生们总是开着我们两个人的玩笑。

我告诉他我的去向,他很忧伤,我感到了他的不舍和依恋。他默默地看着我,很伤心,他不希望我走,希望可以天天见到我。他问我难道你一定要走吗,在我们这里工作也很好,不是有很多的人在这里工作一辈子了吗?是啊,为什么要走,我问着自己,其实不想走,其实很想留。留下来和你,和这些善良的美国人一起工作,一生在这里度过,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活法。这里的生活平静安逸,就像一个世外桃源。

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留在这里?我也在不断地问自己,心里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我和你们终究不是一类人,我们的过去未来是走不到一起的,我们的来路不同,也将会有不同的归宿,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想法。我也奇怪,为什么我总是被一个我也不知道的未来折磨得这么痛苦,活得这么累,为什么就不可以随遇而安地在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比如说就在这里,安心地就过下去,不再去想别的什么事。忘记了我的过去,也不再去想自己的未来,就在美国的这个城市里,和这群快乐的小市民们一起生活着,心平气和地做一只平凡的青蛙,每天心平气和地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快乐地生活着,不再去想外面那个广大的世界,那是一个虽然精彩却充满着危险的世界,到处都会有坎坷,常会尝到飘落的感觉。就不要走了吧,我自己也在想,在这个城市时间长了,我也喜欢上这个地方。

可是内心深处,却总是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召唤着,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声音,我也不知道是谁在呼唤着我。我却被它折磨得很累,很累。总是想停下来休息,可是,心里却没有片刻的安宁,被命运驱使着不断地前行,而每向前走一步,都是那么地艰辛。

我知道最终还是将要离开,我无法向吉米解释我的思想、我的内心,但我明白他会知道我的心思,因为他是这样善解人意,我们非常有默契,一切都不需要再解释了,或许他将会读懂我的一切。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到他了,我们以后将相见无期,不会有什么可以期待的未来,不会有再次相遇的机会。我希望我留给他一个好的印象,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可面对着他,我却沉默无语。不知为什么,我们突然就无话可说了,也许一切尽在不言中?不知道今后他还会记住我吗?我想我会记住他的,因为他给了我一段相当美好的记忆,谢谢你,吉米,谢谢你这么长的时间一直在陪伴着我,在我不愉快的时候,我可以尽情地向你倾诉,你总是给我的心灵一个宁静的栖息之地。服务生们最近告诉我,有一个人总是在谈论着我,但她们都不告诉我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是不是你,不过现在的一切对我都无所谓了,因为我就要离开了,这里的一切都将封存在我的记忆当中。

在接近离别的时候,我舍不得我的那些伙伴们,我喜欢小香蕉,我喜欢她那种旺盛的生命力,也喜欢她那种在勤奋外表下所包裹的勃勃野心。我喜欢那个瘦小的菲律宾人,她为了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为了自己梦中的橄榄树,静下心来在美国这个美丽的城市宁静地生活。也喜欢那个有着冒险祖先的麦根,她的祖先给她留下了一个浪漫动人的传说,为了爱情,不远万里来到美国这个美丽的城市只为追寻真爱。我还喜欢那些最美丽的服务生,在暑假里,这些勤劳的女大学生们,努力地工作着,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她们那种尽情地享受生命、享受爱情、享受青春的生活态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那些好色的美国金发女人,她们敢恨敢爱,为了爱可以赴汤蹈火,这是一种很积极的生活态度,最起码还可以有滋有味地活着,没有对生活失去追求。虽然她们只是一群快乐的小市民,但是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奇故事,即曲折又浪漫。

我心里感到很温暖,他们对我的离开也留恋不舍,平时一本正经的老板,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跟我开着玩笑,他用那硕大的身躯装成了一只狗熊,并且做着狗熊一样的动作,只是为了博得我的开心一笑。我想尽力地去给他做一个笑脸,可是我的眼睛里却只有泪水,我被感动只想流泪。不知道他心里是否知道我是多么地感激他,感激他在我最困难时候,对我所伸出的援手,我有一种想走上前去拥抱他的感觉,但是,东方女子的羞涩使得我没有这么去做。

服务生们和我一起合影,她们每一个人都给我最热烈的拥抱,都对我微微笑着说着祝福的话,几乎每一个人都送我了一些可爱的糖果,一些可爱的小礼物。那个菲律宾朋友,花费自己好几天的时间,亲手用厚厚的帆布为我做了一个手工礼物,是一个可爱的小狗熊,她还给我一个小的卡片,上面是她用心写的一些字,她希望我可以快乐,可以幸福。

最感动的是,有几个服务生还精心地为我准备一个小型的聚会,邀请我去参加。没有想到,这群朋友们对我这么在意,我不想再走了,想就这么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可是,我无法决定命运,我像木偶一样,顺从着命运的驱使,无力去抗争,未来就在那里不停地诱惑着,我也知道我的面前将会是坎坷不平,我为什么还傻乎乎地被它所吸引,一刻也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曾经共同度过了一个季节,我们曾经在一起挥汗如雨地为美金而工作,今后的日子,不知道你们是否会再次想起我来,我将会深深地把你们的每一个人都记住,这段独特的不会再来的生活永远深藏在我的记忆当中。走的时候,我装作笑嘻嘻的模样,可心里如刀割般难受,离别总是伤,虽然一直在笑,可是心里却是痛苦的。

同时,饭店里很多的服务生们也有和我一样的心情,她们努力工作也有相当丰厚的收入,也准备要到新的地方去求学了,也有的大学生服务生找到了新的工作,找到了新的实习地点。总之,每到暑假结束的时候,就是我们这里人员变动最大的时候。

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我的心情十分激动,说句实话,我非常留恋这里,留恋这里的每个人,每个朋友,留恋这段生活,这段生活以其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将会对我的人生有特别的影响。我喜欢每一个曾带给我欢乐的朋友,也喜欢那些有过摩擦和冲突的朋友。记得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最可怕的就是寂寞,在寂寞的时候,哪怕是有一个鬼陪着你也比自己一个人强。我的这段生活中遇到的,不仅仅没有鬼,而且全都是很特别的朋友,我留恋这段只有我一个亚洲人的生活,留恋这一段与美国小市民阶层最密切接触的人生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常有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的感觉。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生活的漂流性,所以,体会极其独特,这段独特的生活,将以特有的魅力永远地留在我的生命之中。

综观我在美国初期的生活,确实说不出哪段日子是好的,哪段日子是不好的,它们都与我以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样,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新生活。这段难以忘记的记忆,对我在美国今后的生活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段时间自己辛勤的劳动,也给我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收益,这几个月时间的收入加上小费,足够保证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美国过上相当满意的生活,我还可以很舒服地走遍美国。如果我愿意的话,我可以到美国大学完成我的学业,拿到我所希望的学位。总之,这笔对我来说比较丰厚的收入,可以使我在美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经济的压力。辛苦的劳动,使得我非常有成就感。其实以我的实力,不用这么辛苦的工作也可以过得很不错,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辛苦工作以后那种甜美的收获感和成就感,是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所无法想象到的。

中国人在美国生存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空间,为了寻找自己梦想中的橄榄树,为了寻找自己的理想,为了寻找自由他们冒着死亡和贫困的危险,横渡了浩瀚的大洋,目睹了多少人在中途倒下,经过九死一生的考验,最后终于来到了这片广阔而又美丽的土地上,在这里慢慢地成群而居,经过几代的生存繁衍,已经在美国这个社会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美国打工日记结束了,但是在美国,新的人生又要开始了。我又将要去漂泊,但是,这次的漂泊,我将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之上。我将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又将要过上新的生活,但愿我今后在美国的人生将会是幸福和美满的。我希望将会有更多的朋友,更加精彩的生活在等待着我。我将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用心去写出新的学习日记、工作日记、交友日记、旅游日记,和新的人生日记。

在美国每一天的生活我都觉得很充实,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里的同胞,这些陌生的同胞们对我所施以的援手,我的一生将会对他们深怀着感激之情。

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到美国,扩大中国在美国的影响力,使得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占据主导的地位,最后终究有一天,会出现一个华裔的美国总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打工日记/世界华人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雪儿2009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67200
开本 32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