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延安访问记(精)
内容
试读章节

一成渝路中与成都的两周生活

统一战线刚成立的时候,延安曾有国内外新闻记者去访问——《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先生——美国记者斯诺先生——各种性质不同的团体的参观,也有一个两个人单独地来探奇的。大约稍稍关心国事的人,对于彼时延安的介绍,总已有了一点影子。此后,芦沟桥事起,我国为抵制强敌不断的侵略,发动了神圣的全面抗战,以前的红军,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就是第十八集团军的一部分),出赴山西一带作战,当第一次,去年九月二十五日平型关一役,博得全国的赞扬;可是在另一方面,抗战已经一年多了,在一般人的脑子中,延安依然是很神秘的,好比一幅图画,只见到一角,不见整个。延安是不是这样的神秘古怪?统一战线后的延安,可有什么改变?及抗战中的延安,是怎样的动态?特别是,那里的人是怎样生活着的?这些都是我想知道而不得的。结果,我决定跑到延安去作一个短时间的逗留,我想我的疑问或者会得到一个清楚的回答。

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是我个人的经验,入蜀并不是顶困难的,虽然我没有坐差船的幸运,不过如果能想法买到船票,坐着外轮,那么由汉口动身,九天工夫就可到重庆了(我说的是去年十二月里的情形)。上重庆码头的石级,怕是那些入川的人感到最难受的一件事情,此外那皮包骨头的轿夫会使你起异样的感觉。

在重庆,我留了一共近两个月,另外,我曾在涪陵的乡下居住了四个多月,我很高兴我在四川的乡间生活,可以说我自有生以来,从没有接近过那样的农村:四周只有稀稀的草屋,没有一家店铺,来往于狭隘的山路上的,就是那些赤脚的下田的男女同胞,他们是那样的质朴,天真,辛勤,他们又那样的贫苦,绝对不能以江浙的农人来比的。真的不到四川,不知四川农村的苦,江浙的农人,有时会穿起绸衣,皮褂,下雨的时候,穿上一双套鞋;可是四川的农人的生活,决不是江浙农人所能想象的,吃的是杂粮,蚕豆,山芋,吃玉蜀黍已算是好的;穿的是补成千块的破衣。离涪陵三百里的重庆,那一切就完全不同了。逃难的人源源地来,旅馆里塞满了人,街路上,店铺里,饭店里……没有一个地方不塞满了人。一间没有上海的亭子间那样大且十分暗黑的房间,要十五元一月的房租,而且要先付的。许多穿着华美衣服的男女老幼,在街头,在戏院门口,一群群地走着、立着,总要以为有盛大的什么会似的。饭馆门口停着许多辆挂着“防空”标志的汽车,在青年会旁边的京菜馆燕市酒家,星期六的晚上,除非在五点钟之前去,否则,找不到一个座位。大家用畅了钱,大家也赚够了钱。但是你如果有感情,一定会起一种异样的感觉,感觉到重庆的生活是寒热的生活,而不是健康正常的生活,一切都在发着寒热。真实地说,我不爱重庆这样的生活,我觉得不是战时所该有的,尤其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一个自卫战争的时候,这个现象将是很羞耻的。我急于想离开重庆,但在另一方面,我是依恋着重庆的,那些朋友,他们对我太好了。为了来接我,渡船触礁,几乎淹死的济安先生与赵学广先生同他的夫人,使我感愧,不安到极点。别离了十多年的鸿明姐,居然在重庆会面,她的真挚,她的友情,一如往昔,那一天的晚宴,更使我感动的,是桌子上有杭州莼菜汤与昆明的火腿(她说以代替金华火腿的)。我们谈了些巴黎的前后旧友,有的已死了,谈着当年在北平时的一切,那时我们的游踪,北海,三贝子花园,陶然亭……我真的感激她那样热情热意留我住在重庆,可是我还是走了,鸿明姐,我想你一定会原恕我的吧。

从重庆到成都去的公路,汽车每天顶多只开三辆,旅客已登记到八月初。虽然一切都还是人情问题,但我不耐……P1-3

目录

一 成渝路中与成都的两周生活

二 由成都至宝鸡,宝鸡至西安

三 西安待车与西延途中

四 延安最初的一瞥

五 几处参观,几次访问,几个谈话

六 继续参观,继续访问

七 工作与技术人员

八 两性与恋爱

九 报告,大会,晚会与小小的聚会

十 絮絮谈延安

 1 衣食住行与生活的氛围

 2 日子

 3 陕北的古迹,陕北的美人,陕北的名菜,陕北的朋友

 4 轰炸的前后

 5 长征的人们

 6 青年!中国的青年!

 7 刀鞘

 8 邻居

 9 几位老革命家与几位国际友人

 10 老百姓

 11 大检查与生产运动

 12 送出征

内容推荐

陈学昭编著的《延安访问记》初版于1940年,是一部融入了作家思考,显现出作家性情,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长篇报告文学,被誉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延安访问记》兼具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之长,侧重于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作细致的体察,用女性作家特有的温婉而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一个具有鲜活的生活质感的延安,不乏思想锋芒。

编辑推荐

陈学昭编著的《延安访问记》纪录了一位女性作家敏锐而细腻的感受中的延安知识分子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形。牢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养分,获得正能量。借助文字的力量,重温老一辈革命家“延安精神”的魅力,从而更清晰地观照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延安访问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学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4796
开本 16开
页数 41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2012252949
中图分类号 I253.7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