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卢梭全集(第1卷)(精)
内容
编辑推荐

1712年6月28日,法国哲学家、思想家让-雅克卢梭诞生于瑞士日内瓦。今年(2012年)是他诞辰三百周年。为此推出了九卷本的《卢梭全集》中译本。作品由88岁高龄的法语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平沤翻译。

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

《卢梭全集(第2卷)》是卢梭的自传《忏悔录》的上卷,卢梭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19世纪的法国文学。

内容推荐

《卢梭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本书是《卢梭全集(第1卷)》。

《卢梭全集(第1卷)》是卢梭的自传《忏悔录》的上卷,在卢梭的晚年完成。由于其在思想、艺术和风格上具有重要意义,而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由此也奠定了卢梭的文学地位。卢梭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19世纪的法国文学。

目录

引言

译者前言

小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试读章节

我正在从事一项前无先例而且今后也不会有人仿效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真真实实地展示在我的同胞面前;我要展示的这个人,就是我。

只有我才能这样做。我深知我的内心,我也了解别人。我生来就不像我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人;我敢断言,我与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迥然不同;虽说我不比别人好,但至少我与他们完全两样。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它用来塑造我的模子打碎。它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这要等到人们把我这本书看完以后,才能做出判断。

不管最后审判的号角何时吹响,我都可以手捧这本书,走到最高审判者的面前,用响亮的声音对他说:“我在世上曾经做过些什么事,曾经思考过些什么问题,曾经怎样做人,全都记录在此。不论好事或坏事,我都同样坦率地陈述;既不隐瞒坏事,也不添加善行。虽说我偶尔也在个别地方信笔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用作陪衬的词句,那也完全是为了填补由于我的记忆力不好而出现的空白。我很可能把我以为是真的事情说成是真的,但我绝对不会把我明知是假的事情说成是真的。我是怎样一个人,我就把我描写成怎样一个人。如果我当初行事卑劣,我就自我揭露我卑劣的行径;如果我行端品正,为人正直和道德高尚,我就坦诚记述我端方的人品和高尚的节操。我已经敞开了我的心扉,让你亲眼看它是什么样子。永恒的上帝啊,请你把我的千千万万个同胞都召集到我跟前来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卑劣行径叹息,让他们为我的怯懦无能而感到羞愧;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你的宝座前像我这样真诚地揭示他们的内心,然后由你指定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来告诉你,看他敢不敢说:‘我比这个人好。’”

我1712年生于日内瓦,我的父亲是伊萨克·卢梭男公民,母亲是苏珊娜·贝尔纳女公民。我祖父留下的产业本来就很微薄,分给十五个孩子,分到我父亲名下的那一份,几乎就等于零了,因此他全靠开一家钟表店谋生。他的技术在钟表这一行里的确是一个有名的高手。我的母亲是贝尔纳牧师的女儿;她家的家境比较富裕;她既聪明,又长得很漂亮,我的父亲之得以和她成亲,是费了很大一番苦心的。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从他们的幼年就开始了:到八九岁的时候,他们每天傍晚都一起到特耶林荫道去散步,到十岁时,他们俩简直就形影不离了。两人情投意合的爱,日益巩固了他们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的感情。这两个生来就秉性温柔和重感情的人都在等待时机在对方的心中找到同样的企盼,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这个时机也在等待他们,看他们两人当中谁第一个开口向对方求婚。尽管命运好像是时时阻碍他们感情的发展,但事实上反而使他们更加亲密。这个多情的年轻人由于没有得到他心爱的意中人而愁思百结,陷入了痛苦的境地。她建议他出外远游,把她忘记;他到外地去旅行了一段时间,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回来之后反而比从前更加热恋他的情人。他发现他所喜爱的人还是那样的温情和忠心。经过这次短暂的离别之苦以后,他们决心从此永不分离,海誓山盟,相伴一生,而上天也赞许了他们的誓约。

我的舅舅嘉布里埃尔·贝尔纳爱上了我父亲的一个妹妹,但她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只有让她的哥哥娶我舅舅的妹妹为妻,她才答应嫁给我的舅舅。果然,有情人终成眷属,两桩喜事同一天举办;这样,我的舅舅就成了我的姑父,他们的孩子与我也就成了姑表兄弟。一年以后,两家都生了一个孩子;随后两家各自搬迁,往来就不多了。

我的贝尔纳舅舅是一位工程师,曾在帝国的军队中效力,后来到匈牙利,在欧仁亲王府中任职,在贝尔格莱德围城战中屡立战功,表现十分出色。我的父亲,在我唯一的一个哥哥出生之后,便应聘到君士坦丁堡当一名宫廷钟表师。在他离家期间,我母亲美丽的容貌和能干的才情招引了许多男人对她大献殷勤,其中尤以法国驻日内瓦专员德·拉·克洛苏尔先生表现得最为积极。他对我母亲的倾慕的确是很真诚的;事隔三十年之后,他对我谈起我母亲的时候还十分动情。我母亲守身如玉,使那些对她心存妄。念的人没有半点可乘之机。她深深爱着她的丈夫,她催促他赶快回家。于是,他马上丢下一切,收拾行囊,回到了日内瓦。我就是他回家之后结下的不幸的果实:十个月后,我呱呱坠地;我从娘胎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我的出生要了我母亲的命;我的出生,是我的许许多多不幸之中的第一个不幸。P15-18

序言

卢梭的著作传入中国,始于戊戌变法的时候。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同文译书局出版了他的《民约通义》(即后来的《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从1898年到现在的一百一十余年间,卢氏的几部主要著作,如《忏悔录》《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政治经济学》《新爱洛伊丝》《爱弥儿》《致达朗贝尔的信》和《山中来信》等,都相继译成了中文,一个外国著述家的著作在我国连续一百多年不断有译本问世,这种例子是不多的。

卢梭的著述事业发轫于1750年的一篇获奖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其时卢氏已年近四旬,“在他人已辍笔不当作家的时候,”他才“刚刚开始写作生涯。”对于卢梭的著述事业,笔者在拙作《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有一段叙述,现略加删节和修改,摘录如下:

中国的史家把著书立说比做“名山事业”,这项事业极其艰辛。大凡对当时和后世都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著述,都是在悲愤和激情的双重砥砺下完成的。以柏拉图为例,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就是一方面有感于雅典的国势日微,另一方面又受到数学大踏步发展的鼓舞,遂奋而著《理想国》,为希腊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又如霍布斯,也是由于他一方面对17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危机深感忧虑,另一方面又鉴于伽利略把力学的理论在天文学上运用得非常成功,因此潜心思考,著《利维坦》一书,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至于卢梭,他著书的目的尤为明确,他说他“永远都是为了心中有思想要抒发才写作。”他身处18世纪,一方面看到他所处的时代已日趋腐败,荒谬的社会制度只有利于权贵和富人而不利于穷苦的人民;另一方面他心中也充满了信心,深信人民最终能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建立良好的秩序,以法律来保障社会的成员人人都能享受平等和自由。这两种情感是卢梭政治思想的主线,贯穿他的所有著作。

因此,他每作一书,都能切中时弊,表达人民的心声,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卢氏之书之能流传久远和具有现实意义,其原因就在于此。

卢梭诞生于1712年,今年(2012年)是他诞辰三百周年。为纪念这位毕生为启迪民智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写作的思想先驱,从2006年开始,商务印书馆即约笔者着手准备卢梭全集单行本的编译工作,目前单行本陆续付梓,遂按计划于今年将已先行出版的卢氏著作分类辑录,汇为全集,以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

卢梭全集的翻译出版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作,余学力有限,更兼耄耋之年,身体多病,因此,此次辑录,虽已将卢氏的重要著作均收入其中,并在此意义上谓之“全集”,但尚不能把卢梭的所有作品全部包括在内,疏漏不足之处敬希读者不吝指正,俾笔者能继续努力,陆续增补,使这部全集能逐步完备。

李平沤

2012年1月岁次壬辰孟春

于北京惠新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卢梭全集(第1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卢梭
译者 李平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1534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65.26-52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