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余姚吕氏家族研究(宁波文化研究工程历史名人研究)》由张萍所著,本书共分八章,介绍了姚江人物甲天下、奠定“传家风教”的吕本、门庭赫奕的姻亲孙氏、有“天下士”之目的吕胤昌、登上家族文化高峰的吕天成、《曲品》开创古代曲论新阶段等内容,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图书 | 明代余姚吕氏家族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明代余姚吕氏家族研究(宁波文化研究工程历史名人研究)》由张萍所著,本书共分八章,介绍了姚江人物甲天下、奠定“传家风教”的吕本、门庭赫奕的姻亲孙氏、有“天下士”之目的吕胤昌、登上家族文化高峰的吕天成、《曲品》开创古代曲论新阶段等内容,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目录 第一章 文献名邦:姚江人物甲天下 第一节 底蕴深厚的余姚历史文化环境 第二节 姚江望族文化世家 第二章 位极人臣:奠定“传家风教”的吕本 第一节 吕氏宗脉源远流长 第二节 致力仕途位极人臣 第三节 造福家乡:“民不病徭,里不虞寇” 第四节 退居故里吟赏风雅优游山林 第三章 锦上添花:门庭赫奕的姻亲孙氏 第一节 吕本之子宗脉相传瓜瓞绵绵 第二节 勋阀世家书香门第望族联姻 第三节 孙缳:“于古今剧戏,靡不贮存” 第四节 孙鑛、孙如法的戏曲活动与影响 第四章 克绍箕裘:有“天下士”之目的吕胤昌 第一节 吕本的孙辈 第二节 “簿书不减烟霞气,吏道能兼辞赋名” 第三节 翩翩仙郎交游戏曲名家 第四节 吕胤昌在“汤沈之争”中的作用地位 第五章 终成名家:登上家族文化高峰的吕天成 第一节 “其于词学,故有渊源” 第二节 “舞象时即嗜曲,弱冠好填词” 第三节 《齐东绝倒》:“狎侮大贤,得罪名教” 第四节 诗文及小说创作:“摹写丽情亵语,尤称绝技” 第六章 铸就辉煌:《曲品》开创古代曲论新阶段 第一节 “举今昔传奇而甲乙” 第二节 “本色”、“当行”论与“合之双美”说 第三节 从“曲”的意识到“剧”的观念 第四节 新的品曲标准对传统戏曲批评观念的突破 第七章 余波流响:吕氏后裔的戏曲活动 第一节 衣钵传承:吕师著、吕师濂延续家族文艺传统 第二节 绵延不坠 吕洪烈秉承家学 第八章 以曲传家:独特的家族文化传统 第一节 余姚腔的摇篮 第二节 “阳明心学”推波助澜 第三节 “吾越故有词派” 第四节 家族戏曲文化链的形成 附录一:明代余姚吕氏世系简图 附录二:明代余姚吕氏家族资料选辑 吕氏始祖祠记 重修万十二府君墓志 明赠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公神道碑 赠柱国少保武英殿大学士醉梦吕公墓志铭 太傅吕文安公本传 太傅吕文安公传 明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期斋吕公墓志铭 李公生祠记 世笃忠贞祠碑 寿伯姊吕太恭人七十序 大司马月峰孙公行状 玉绳答论诗文书 《荷华山房摘稿》跋 齐东绝倒 《曲品》自序 《曲品》卷上小序 《越园纪略》序 《义侠记》序 敕授江宁北捕通判吕师著墓表 《念八翻》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代余姚吕氏家族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0997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