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派唱腔的特点是以情取胜,重视用润腔细致地表达感情,她演人、唱情,韵味醇厚,这些长处,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黄德君主编的《袁雪芬越剧唱腔精选(附光盘早期)》收入了袁雪芬上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已出版唱片的唱段,其中有女子越剧首次出版唱片中的唱段《方玉娘哭塔》和诞生[尺调腔]的《香妃》唱段。书中记载了袁雪芬在那一时期代表剧目的唱段,展现了袁派唱腔艺术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展现了越剧音乐唱腔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今后学习、研究越剧音乐和袁派唱腔艺术的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
图书 | 袁雪芬越剧唱腔精选(附光盘早期) |
内容 | 编辑推荐 袁派唱腔的特点是以情取胜,重视用润腔细致地表达感情,她演人、唱情,韵味醇厚,这些长处,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黄德君主编的《袁雪芬越剧唱腔精选(附光盘早期)》收入了袁雪芬上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已出版唱片的唱段,其中有女子越剧首次出版唱片中的唱段《方玉娘哭塔》和诞生[尺调腔]的《香妃》唱段。书中记载了袁雪芬在那一时期代表剧目的唱段,展现了袁派唱腔艺术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展现了越剧音乐唱腔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今后学习、研究越剧音乐和袁派唱腔艺术的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 目录 序 前言 1.哭塔(选自《方玉娘》) 2.露印(选自《珍珠塔》) 3.仕林祭塔(选自《白蛇传》) 4.梦会(选自《古庙冤魂》) 5.断肠人越想越断肠(选自《断肠人》) 6.小姐不做做大王(选自《蛮荒之花》) 7.重逢(选自《天上人间》) 8.金殿(选自《香妃》) 9.哭夫(选自《香妃》) 10.哭头(选自《香妃》) 11.诉苦(选自《孝女心》) 12.一见老父眼泪流(选自《明月重圆夜》) 13.规夫(选自《黑暗家庭》) 14.哭灵(选自《梁祝哀史》) 15.楼台会(片段)(选自《新梁祝哀史》) 16.送兄(选自《新梁祝哀史》) 17.我儿做事不思量(选自《绝代艳后遭毒》) 18.冷宫(选自《绝代艳后》) 19.显灵(选自《梅花魂》) 20.痛责(选自《忠魂鹃血》) 21.步步高(开篇) 22.分别(选自《一缕麻》) 23.洞房(选自《一缕麻》) 24.哭夫(选自《一缕麻》) 25.死别(选自《凄凉辽宫月》) 26.重逢(选自《婚变》) 27.送信(选自《山河恋》)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袁雪芬越剧唱腔精选(附光盘早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德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191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43.555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84 |
宽 | 210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