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很二
内容
试读章节

有某个女性读者朋友问:“我不奇怪你会写黄书,但是你为什么要写黄书?只是为了发泄吗?为什么啊?啊?”

有某个女作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核心读者群是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的中年妇女,他们正在相夫教子,和绝经和绝望搏斗,渴望爱情。她们需要的是浪漫爱情和到深情拥抱为止的性幻想,不是黄书,你这样转型,是自掘坟墓。”

实际情况是,从二十多年前我倒腾汉字开始,我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功名利禄、经世济民、传道解惑、净化心灵,从来都是为了发泄,从来都是被使命驱动、神鬼附体、龙蛇人笔,从来都是为了一些细碎的、肿胀的、一闪一闪无足轻重的原因。瞬息间我也羡慕过靠写作一年挣成岭成山银子的人,名气大到需要戴墨镜上街,签名售书时千万双手在面前挥舞,被扔臭鸡蛋、可口可乐或花朵,但是那些只是瞬息间。更多的时候,我告诫自己,最不能忘记的是写作带给我的单纯的细碎的离地半尺的快乐。我的脑袋是炼丹炉,不是必胜客的烤箱。刘勰评价作为最好中文之一的《乐府》,“志不出于淫荡,辞不离于哀思”。欧阳修评价自己,“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我告诫自己,淫荡书卷,这样的志向已经够高了,我没有更高的志向。

总结我写黄书的动机如下:

第一,自《肉蒲团》之后,过去二百年中,没有出现过好的汉语黄书。即使是李渔的《肉蒲团》,也是唠唠叨叨,认识水平低下。总共二十章,论证自己是佛教启蒙读物而不是黄书就用了前三章,论证使用女人伤身体又用了三章,论证因果报应又用了三章。

第二,写黄书不易。写得不脏,和吃饭、喝水、晒太阳、睡午觉一样简单美好,更难。《不二》是按这个要求做的一个尝试。

第三,小时候壮烈装逼成长时,常看文艺片,惊诧于人类头脑的变态程度,也常看毛片,听说自摸严重危害健康而惶恐终日。总想,为什么暴风雨不能来得更猛烈些呢?为什么美好的文艺片和美好的毛片不能掺在一起?这样,会不会给人们一个关于美好生活的全貌?具体操作时,才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灵肉过渡的别扭程度,远远大于清醒和入睡,稍稍小于生与死。

第四,眼看快四十岁了,现在不写,再过几年,心贼僵死,喝粥漏米,见姑娘只想摸摸小手,人世间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十万字了。现代医学看得仔细,男人也有绝经期,“老骥明知桑榆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第五,我们下一代这么美好,如果都靠看非我族类的日本AV和非我教义的基督教派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在巴黎的屋顶下》启蒙,作为中文作家,我内疚。

第六,希望在过程中自我治疗好过早到来的中年危机和抑郁症。

至于这本黄书的风格,我是经过反复摸索的。

首先,写完《北京,北京》之后,我决定不再写基于个人经历的小说了。基本意思已经点到。对于成长这个主题,《北京三部曲》竖在那里,也够后两百年的同道们攀登一阵子了。

在成长之外,我决定写我最着迷的事物。通过历史上的怪力乱神折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谬误和真理。先写《子不语》三部。第一部,《不二》,着重于“乱和神”,色情和宗教,背景是初唐。第二部,《天下卵》,着重于“力”,凶杀和色情,背景是辽金元。第三部,《安阳》,着重于“怪”,医学、巫术和古器物制作,科学的诞生,背景是夏商。

开始构思《不二》的时候,想分甲乙卷,甲卷写禅宗在中晚唐的西安,乙卷写禅宗在中晚唐的敦煌。甲卷纯色情,乙卷纯精神。甲卷色情到估计在网上也贴不了了,乙卷精神到或许只有北医六院(简称“神六”)的病友能有耐心从头读到尾了。但是写作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这样太装逼,太“二”了。决定还是按现在这个样子,合在一起写,淋漓而下,意尽而止。听说二月十四日也被定成了国际癫痫日,看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P1-3

目录

主编寄语

主编寄语

序言 

冯 唐 我为什么写黄书 

庄涤坤 愚不可及的二 

胡赳赳 说“二” 

全勇先 我在北京醉酒了六年 

小 宽 给二流岁月的情书 

黄佟佟 见证痛苦的观众 

兰若斯 大卫 

于一爽 炮友 

黑 麦 最美的声音 

曹 寇 七八根烟的工夫 

殷罗毕 新武侠时代:无能的魔法 

阿 坚 二生万岁 

小 招 生命世界是一个二人转 

大 仙 死了都要二 

张 弛 二就二到底 

狗 子 去海边,搞创作 

黄燎原 二手玫瑰这支“怪鸡” 

白 脸 上厕所时我想念的人 

胡续冬 在厨房里升华的童年恶癖 

庄涤坤(图片解读) 陈飞油画作品选 

庄涤坤(图片解读) 姜一鸣《我的幼儿园》系列作品 

龙 冬 我呼唤过去 

李亦燃 缝在脸上的汉字 

王小枪 瞧,那些二人 

李大卫 一只落在椅子上发愁的鸟 

梁 凡 2013 

袁子航 二姐的二元二次生活 

唐 棣 使过几个死 

石一枫 一笑过江 

王元涛 韩国人的性福 

张斌璐 “审丑”面具与主体的瓦解 

/访谈/棉 棉:否定的只是方法 

  春 树:漂浮的棉棉

序言

几个年轻朋友要做一本书,取名《不周山》。有人嫌这个名字不好,要换一个;我说这个名字不错,不必换。

“不周山”的故事尽人皆知,它来自一则神话: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这一番景象估计也是“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至于把“不周山”和“很二”联系在一起,看上去倒也有一些反讽的意味。共工是个英雄,至少两强对垒,两雄相争,他没有气馁,没有认怂,没有尿尿(读sui),他用一死而求得永恒。但他万没有想到,他的英雄业绩所开创的竟是一个“二”,一个不再产生英雄,甚至嘲笑英雄的时代;也是一种悲喜剧式的反高潮,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后的小巷人家。

“二”的时代比较于“非二”的时代,我理解,是从注重人生飞扬的崇高乃至悲壮的气概,落实到芸芸众生生老病死、饮食男女的日常生活中来。所谓“直面惨淡的人生”,不仅是要索回我们自身的价值,同时还要意识到这一价值本身所具有的非神圣、非崇高,甚至平庸的特性。以“很二”的姿态反抗这种特性,恰恰源自“二”时代强大而安稳的日常生活给诸位带来的苦闷、压抑和看不到希望的焦虑。这与追求自我升华的英雄气概的共工,就某种意义而言,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可以作为数词、动词或形容词,却不能用作名词;如果用作名词,一定是因为加了后缀,比如“二流”或“二逼”之类。就像这位怒触不周山的共工,他是“二”的祖宗,现在被称为“二”的人,或自称为“二”的人,都是他的孝子贤孙。不过,现在的“二”无法和共工相媲美,都已经等而下之了。现在拿出《不周山》,看上去倒像是一种标榜,一种追求,是给天下所有的“二”树立了一个标杆,言外之意是不是想说,很“二”就要做这样的“二”。

有时我也感到恍惚,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究竟是“二”时代还是“二×时代”?谁知道呢?反正这个社会目前正沉浸在“二”的集体狂欢之中,人人争相表演,无非是想表明,你“二”我比你更“二”,比一比谁“二”得更有创意,谁“二”得更有文化,如此而已。在这场很“二”的集体狂欢中,固然宣泄和释放了人们的苦闷、压抑和焦虑,却也在人们心里留下了新的不安和惶惑,由此看来,这场集体狂欢就有了强颜欢笑的意味,让人感觉到有那么一点悲凉。

共工没有死吗?共工应该是死了,但其魂魄还时时在我们的周围游荡徘徊,我们有时也还在梦中遇见他。他看到不周山还在,而且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浑浑噩噩的痴男怨女们三五成群,来此旅游,一副天真未琢,没心没肺的傻二样子,真是心有不甘,但他太老了,已经没有力气和勇气了,他只能对着不周山摆出一个很“二”的甫士(pose),或是在山根底下尿一泡尿(sui)。尽管如此,还有人冲他鼓掌呢!他要是真的再撞一次不周山,估计现在的人们也承受不起,这些只能被精心呵护的心灵,面对这样惊心动魄的情景,是要吓出病来的,恰如俗语所说,□了!哈哈。

内容推荐

《很二》由庄涤坤、于一爽主编,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只可惜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它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人在凡俗尘世,总是需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态度,来面对日常琐碎,才能伫立在天地之间。

本系列丛书以“不周山”命名,用一种轻松而又严肃的态度,关注当前市井口语底下的文化心态,在平凡俚俗在言词间,笑谈天地之间的人事儿。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很二的品质。比如轴,比如死心眼,比如不世俗不油滑。《很二》由当代一些很二的作家们,说说很二的一些事,在这些很二当中,我们大多数人都能找到自己很二的影子,看到过去很二的日子,走在二流时代二逼青年的共同生活轨迹上,奔向有可能很二的未来。

所以,大仙说:春光明媚中,特别适合二,纷扰尘世中,独你缺心眼。心眼有时必须缺,看着那帮心眼多的人跟那儿没完没了算计,你该庆幸自己缺心眼,你该觉得自己二得有人味。

编辑推荐

《很二》由庄涤坤、于一爽主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不过这回,我们到二,就停住了。二本来是个数字,而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语境中,它却成为特殊的字眼,或贬低,或嘲讽。

但渐渐地,人们愿意承认自己的二。

这里有一帮人,当你说他们很二的时候,他们一脸的不屑……

春光明媚中,特别适合二,纷扰尘世中,独你缺心眼。心眼有时必须缺,看着那帮心眼多的人跟那儿没完没了算计,你该庆幸自己缺心眼,你该觉得自己二得有人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很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庄涤坤//于一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5730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