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
内容
编辑推荐

《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是孙绍振先生继《名作细读》之后的又一力作。

书中,孙先生针对近百篇经典诗词做微观分析,理论基础扎实,文本分析细致。本书将《美国“新批评”细读批判》作为“自序之一”收入,不仅阐明了作者的经典细读理论体系,更为读者在理论上廓清了新批评派的历史贡献和局限。同时,为了弥补个案分析在理论建构上的不足,本书特编撰“古典诗歌宏观解读发微”一章,为建构中国式微观解读诗学提供了学理基础。

目录

自序之一/1

自序之二 美国新批评“细读”批判/1

第一章 经典诗词个案研究

《关雎》:“乐而不淫”——对于激情的节制/3

《蒹葭》:近而不可得的恋情——单一意境和多元象征/10

《迢迢牵牛星》:迢迢而又不迢迢/15

《短歌行》:九节连环的“意脉”/18

《孔雀东南飞》:情节的情感因果关系/25

附:古典诗歌中的情理矛盾和“痴”的范畴/37

《木兰诗》: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41

《敕勒歌》:民族文化的心理视野和近取譬/48

《春江花月夜》:突破宫体诗的意境/51

《蜀道难》:三个层次之“难”/58

《梦游天姥吟留别》:游仙中的人格创造/63

附:古典诗论中的“诗酒文饭”之说/71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无理而妙,妙在一个“乱”字上/76

《望庐山瀑布》:远近、动静和徐疾的转换/83

《早发白帝城》:绝句的结构和诗中的“动画”/87

《枫桥夜泊》:出世的钟声对落第者的抚慰/99

《长恨歌》:从美女的颂歌到超越帝妃身份的绝对的爱的悲歌/103

《琵琶行》:长调中的停顿之美/116

《悯农》:为什么是“谁知”,而不是“须知”/126

《题李凝幽居》:推敲的局部美和整体美/131

《李凭箜篌引》:突破和谐的诡谲之美/138

《锦瑟》:绝望的缠绵,缠绵的绝望/142

附:古典诗话中的情理矛盾和“无理而妙”的范畴/148

《山园小梅》:从“竹影”到“疏影”,从“桂香”到“暗香”/15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赤壁豪杰风流和智者风流之梦/160

附:古典诗话情景矛盾中的宾主、有无、虚实、真假/172

第二章 古典诗词常见主题分析

边塞诗:苦寒美、动静制宜美、语气参差美、视听交替美/179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179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183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186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190

附:读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193

田园诗:没有外物负担和心灵负担的境界/196

 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196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200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203

乡愁诗:隐曲情思/206

 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206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207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207

送别诗:离情惜别/211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21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212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212

春季的古典诗情:喜春、惜春和伤春/214

 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214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217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220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221

秋日的古典诗情:悲秋和颂秋/225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225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229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230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233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236

一种秋天的当代诗意/239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239

两种不同的冬天的美:严酷美感/242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242

 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245

第三章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分析

月:超越时空的悲欢离合和生命的短暂与孤独/253

 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253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257

 杜甫《月夜》(今夜部州月)/260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63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266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269

 王维《鸟呜涧》(人闲桂花落)/270

附1:《记承天寺夜游》:美景与闲心的遇合/272

附2:围绕着月亮的想象的竞赛/274

花:心灵渗透、超越物象/279

 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279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280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282

 方千里《苏幕遮》(扇留风)/284

附: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水龙吟》:变形、变质和陌生化、自动化/286

岳阳楼和洞庭湖:沉郁之美与豪放之美的载体/290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290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湖醉后(其三)》(划却君山好)/293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296

附:散文家笔下的洞庭湖

范仲淹《岳阳楼记》/299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306

渔父:潇洒自如的风度和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310

 张志和《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310

 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312

第四章 古典诗词常见主体情感体验分析

享受孤独/319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319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321

悲愤:以喜剧性动作抒情/325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325

女性的隐忧/328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328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330

第五章 古典诗词美学品评

沉郁顿挫与精微潜隐/337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337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339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342

崇高的三种趣味:情趣、谐趣和智趣/346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346

 陈毅《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349

 鲁迅《自嘲》(运交华益欲何求)/351

诗中有画:“动画”/355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355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357

第六章 古典诗歌宏观解读发微

唐人绝句何诗最优/363

唐人七律何诗最优/373

我国古典诗歌的三言结构和双言结构/38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绍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430920
开本 16开
页数 4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6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333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