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偶然(精)
内容
试读章节

每一个人的出生,都是一次偶然的被选。天地之大德日生。生命何所由来,又向何处行去,古往今来,多少仁人睿士、先贤大德都在摸索探寻如斯终极问题的答案。我虽不能比肩往圣先哲,但是这些永恒的谜一样的问题总会时不时地引发起我的思考,又往往寻不得明晰的答案。也许在生命未形成之前,人们都是宇宙洪荒中游弋飘渺的微尘,偶然被上苍的双手点中,孕育化生,才得以睁开双眼看到这绚烂人世。上苍的这一双手,就叫做命运。那是生命的真理,需要不断地去探究。

从呱呱落地,一声清亮而倔强的啼叫仿佛是对整个世界的宣言,可是那时的我们分明无知无识,只是不得已地接受着降临人间这个一生中最初的偶然。而后我们逐渐成长,从手脚并用到站立行走、从牙牙学语到口齿伶俐、从痴顽度日到拥有了对生活的自以为是的观点、从乐于瞳憬未来到沉溺于对过去的缅怀与依恋……这时再回想初来乍到这个世界的那个时刻,又恍惚觉得这来临并不见得那么孤寂与清冷,有太多太多偶然与必然交织的生命脉络,其实与自己原本就息息相关。

我们习惯把子子孙孙的延续用“血脉相承”或者“香火续延”这样的词语来描述,若稍加品味,这其中颇有些深沉的意味在焉。每个人、每个生命、每个个体的降生都不再是被孤零零地抛置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而是从最开始,他便与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于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全人类都发生关联,一次具有偶然意味的降生所赋予他的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个会在将来的日子里不断成长的血肉之躯,他还将成为许多在生命长河当中绵延不绝、几乎难以用语言加以概括的事物的载体,他将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熟识先辈曾经之熟识,领略前人未及之领略,完成父祖期待之完成。他的所作所为因此并非简单地属于自己,他的所经所历,似乎在人生之初已经被自己所禀受的一切决定,并将被自己的后来人继而传承。在这样的替换与赓续中,生命彰显其巨大的庄严与厚重,体现独特的价值和品性。

同样,我的出生虽并无所谓神异,但于我自身而言,仍有些或可一说的奥妙意趣。在讲述我的人生故事之前,我想,应该先向河北的英雄人物们深深鞠上一躬。因为我的祖父,他就在河北这片土地上为革命牺牲了生命。而河北,也曾是很多英烈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热土:李大钊、赵云霄、宋洛曙、董振堂、马本斋、狼牙山五壮士……如果说,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应有的精神,那么,宁死不屈就是燕赵英雄的光荣传统。

虽然我从未亲见过我的祖父,但我想,如果我的性格中有着勇敢无畏,有着专诚不懈,有着不怕死、不爱钱这些值得称道的品质的话,那么,一定是源自他的血液。

小时候,我最爱听父亲讲述祖父的故事。父亲口中的祖父,是一位秉性憨厚、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很受乡里乡亲爱戴的长者。生长在黑暗的旧中国的祖父,为争取中国的光明前途,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英勇战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生命。

祖父少年时,正是辛亥革命如火如荼,在中国大地上燃起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民族革命烈火的时候。虽然身在封建余孽根深蒂固的河北,祖父却在南方各地反对清王朝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潮流中受到了思想的洗礼,一心要求进步,舍小家别妻儿参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加入党组织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正面斗争当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时任河北唐山地区工农红军副大队长的他,日夜奔波忙碌,到处发动群众,组建队伍。每次打仗,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当时的战友们还送了祖父一个外号——“孤胆英雄”。

1928年,我的父亲出生了。也许是因为一出生就被浓浓硝烟包围的关系,父亲对祖父的记忆也大多来自战场上的战火和拼杀。每次父亲说起祖父的英雄事迹,总是会扬起他与祖父同样的剑眉,仿佛亲见父亲横刀立马、笑傲风云的英姿那般骄傲。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骑踏破了中国的国门,抗日战争爆发了。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尚未止歇,祖父又投入到了救国保家的民族战争当中。风萧萧,壮士上马奔赴疆场,铿锵杀敌,抛头颅洒热血。晋察冀根据地成立之后,河北成了当时抗日战争的实际指挥中心,也成了日本侵略者们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一块心病,祖父与日本侵略者就在这里多次正面交火,激烈鏖战。 在一次侦察敌情的行动中,他与战友潜入敌区,在敌军环伺的险境当中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情报。为了能够为关键情报的传递争取时间,祖父不惜在敌区故意暴露自己,吸引敌军的火力,使得战友在掩护下顺利地将情报传递了出去,祖父却在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后来被授予了“革命烈士”的称号。

那一年,父亲才刚刚满十岁。

后来我选择经商,一次与父亲促膝长谈,父亲特别提及了往事。我说过,也许是因为出生在炮声隆隆的战争年代的关系,沐浴在战火硝烟当中成长的父亲从小就是一副硬骨头。那年祖父牺牲后,祖母迫于生存压力而考虑带着父亲姐弟三人改嫁,然而父亲却不愿和他的两个姐姐一样,做个寄人篱下的“拖油瓶”,硬是挣脱了祖母的手,留在了唐家庄大伯家。常年的外侮内乱致使国弱民穷,民不聊生。大伯家也是贫雇农,与当时中国所有的劳苦大众一样挣扎在生死线上。尤其是在日伪的疯狂掠夺和蹂躏之下,劳碌终年,靠天吃饭,却连维持生计都难,年复一年,总也翻不过身来。父亲虽然被大伯视如己出,但是仍然被艰难困苦的生活折腾得焦头烂额。

从抗战开始到解放的整整12年里,唐家庄这一带地区处于敌我拉锯的状态,日本鬼子、汉奸队、国民党、唐山当地的顽固军,还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游击队,这敌、伪、顽、我四股势力在这一带斗争得非常激烈,老百姓受苦难也最深,经常是一个“军头”的部队过来,人们就惊慌地扶老携幼跑到青纱帐里和外村去躲藏。在父亲的童年记忆里,还深深刻着日本鬼子烧村子、全村大“跑反”的痛苦往事。所谓“跑反”,就是鬼子来了,得到消息之后,老百姓不等鬼子进村就跑了;鬼子走了,老百姓又都回到村子里。那时,父亲虽然只是一个孩子,却已经有多次跟随大人们“跑反”的经历了。这样的磨砺,让父亲有了钢铁般的意志和超凡的心理素质。

1938年夏天的某一日,日军据点里的几个鬼子兵窜到村子里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闹事。全家人原本藏在一个柏树林子里,却不幸被鬼子发现了。鬼子们个个张牙舞爪、嗷嗷乱叫,端着枪疯狂冲逼了上来,情况非常危险。唐氏兄弟几人义愤填膺,奋起与鬼子打斗,结果有两个鬼子被打死,一个被别村人追杀,只有一个鬼子兵逃回据点。于是,据点里的日伪军荷枪实弹、倾巢出动,附近几个村庄的人们便风风火火地大声嚷着:“快跑啊,鬼子来了!”一时间,男女老幼就像炸开了锅似的,慌慌张张地全村大逃亡。P2-4

后记

六十年甲子轮回,人生六十再开始。

洋洋洒洒地说完了我人生再度开始之前的这六十年,才刚搁笔,又要和我的团队一起启程,马不停蹄地奔向天南海北,为了我的童年情怀,去打造属于我梦中的“大瓦房”。每一天,都有经过精心挑选的珍贵树木入驻到太阳湖畔的那一方家园之中;每一天,都可以看见大花园里一处新的人居典范在逐渐成型。

而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那一片由无数先烈热血浇灌的红色土地上,旅游风情小镇的开发建设也正进行地有条不紊,我要让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乡父老,也可以过上和谐美满的生活,这是我提出“公园经济”的理想的落实,也是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尽一份心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告慰这片湖湘土地上为幸福美好的家园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英烈们。

六十年,阅尽世间百态、社会万象,我更加清楚地体会到“正义必胜”的真理,正义带来和谐的天下,只要正义的力量一天一天在壮大,幸福美好的家园就离我们不远了。如今,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上,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中国老百姓“勤劳致富”的经典哲学,这才是实现我们最美好的生活愿景的唯一途径。

“旧岁有枝皆硕果,新春无树不繁花”,旧岁的大树我们已经看到,新春的丰硕却还需我们用双手辛勤耕耘、精心呵护。培土、施肥、驱虫、浇水,待到秋收时节,金黄遍野,硕果满枝,那时再让我们庆祝劳动创造的喜悦!

我的生命中充满着因缘际会的奇妙偶然,我也在这偶然中寻找着生命的真谛。从英雄之乡山山水水中的无数英魂中;从道吾山下英雄后裔乐天知命的目光中;从公园经济的发展理念中;从周其凤校长对北大学子深沉的爱当中,我明白了我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教育。

无论是提出“公园经济”的发展理念来为道吾山民打造“风情小镇”,还是投入一个亿为北大莘莘学子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校园,这些代表着“有”的作品背后,是教育点亮人生,是知识改变命运,是“偶然”在我的生命中开启的一扇“必然”之门。

回首我这六十年,人生不过就是“无一有一无”这样简单的三个字,在这三个字中间,也蕴含了无数坎坷、无数浪花;无数激情、无数故事。溯生命之溪而上,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对自己、对亲人、对国家、对社会,我尽了自己一点绵薄之力,那就值得了!虽然人生经历不可复制,但我却希望每一位有缘读到此书的人,能够静心思索,继而得到一份启示,得到一丝感悟。藉此不但能够鼓励青少年上进,更希望有更多的人为国家创造更多优秀的作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更大的力量。

让我们高举双手欢呼:

“勤劳万岁!”

“丰收万岁!”

“正义万岁!”

“和谐万岁!”

“幸福万岁!”

李晓东(晓空居士)顿首叩恩

于壬辰年四月十九

目录

序周其凤

自序·潜心悟语

第一章 偶然在本性中起源:童年与少年

——不一样的小学

第一节 1949,与共和国同岁

第二节 慈父严母顽皮梦

第三节 足球中锋逞少英

第四节 孤单寄宿独生活

第五节 饥饿唤醒苦中行

第六节 勤劳财富五角金

第七节 死神照面擦肩去

第二章 偶然以道德为承载:天心阁之梦

——孙伯捧出荷花恋

第一节 书中自有阁中玉

第二节 天心阁故事王国

第三节 荷香情深辛亥魂

第四节 沧桑古阁焕新容

第三章 偶然与沧桑为伴:咸嘉湖桑叔

——水澜之缘

第一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节 忘年之交桑叔友

第三节 成嘉湖畔情未开

第四章 偶然遇狂热:峥嵘岁月

——中学“文革”年代

第一节 靖港双抢农忙天

第二节 鲁迅战报“文革”年

第三节 八月十八入燕园

第四节 破旧抄家人心变

第五节 走南闯北大串联

第六节 死神又临再擦肩

第五章 记者生涯偶然走近佛:博大精深

——玄妙无限

第一节 下乡当兵长安城

第二节 记者无冕学海渊

第三节 偶种善因结佛缘

第四节 退伍工人一片天

第五节 偶然又遇人生转

第六章 偶然从商:寻找人生从无到有的精彩

第一节 生意原本财富牵

第二节 外面世界真精彩

第三节 有心栽花花不开

第四节 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七章 偶然在禅中升华:顿悟开泰

——置换上海博物馆

第一节 偶然再续五台缘

第二节 顿悟修行慈悲念

第三节 博物馆置换喜连

第八章 偶然在善良中大显:善与商再飞跃

——太阳都市花园与太阳湖大花园

第一节 豫园女孩苦变甜

第二节 太阳升起新起点

第三节 梦回水边瓦房恋

第九章 偶然与动物结缘:我的猫朋友

——与猫为伍,受益匪浅

第一节 人结猫缘灵犀通

第二节 动静相宜电视梦

第十章 偶然缘续北大:教育为本,天下大道公无私

第一节 幸遇校长教育先

第二节 共赴浏阳英雄勉

第三节 伟人风范真情在

第四节 公园经济幸福年

第五节 再临道吾正义天

附录晓东诗词

后记

序言

偶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李晓东先生。相近的年纪与生活背景使我们一见如故。尤其是晓东对于教育事业的一片拳拳爱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一次我和他的交谈中,无意中提到北大没有一座学生中心的遗憾。本以为只是聊天中随意谈及的一个话题,没想到晓东一听,当即表示说他来帮我。坦白说,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当时我们仅有一面之缘而已,虽然说都是出于对于国家教育事业的热爱,但是当晓东说他愿意花至少一个亿的资金,为北大建一座世界上最好的学生中心时,我心中就不光是惊讶,还有敬意了。不仅如此,学生中心还要做成“交钥匙工程”。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晓东在操劳,北大几乎是“坐享其成”了。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不能理解的事情,然而,随着我与晓东的接触日益频繁,我开始了解晓东这份真诚与决心背后的缘故。

2012年,北大学生中心就要竣工,北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将更加完善。我和晓东商量,这个学生中心的名字,就叫做“新太阳”。

翻开晓东的自传《偶然》,我看到了如下一段文字:“我曾经想过,自己有了很多的财富以后,可以建立一个基金,以帮助穷苦的人。现在我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思路:我真正要做的,是教育,教育点亮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我会将自己的财富投入教育事业,去点亮更多孩子的人生,去改变他们的命运。”从这里,从《偶然》,我发现了晓东对北大学生的事情如此关心如此慷慨的原因。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晓东说,人生不过就是“无一有一无”这样简单的三个字。普通人也许无法理解这样单纯的字眼背后蕴义的深刻悠远,但对于晓东来说,这却是对他六十年人生浮沉最好的诠释。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到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再到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再到退伍从事过各种职业——这些或艰辛或厚重的岁月都可以用个“无”字一言以蔽之,“无”是“没有,但这个时期的‘没有’,归根究底,是因为自己没有;及至下海经商,掘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再到成为一位闻名遐迩的亿万富翁,这是‘有’的阶段,‘有’是有为,‘有为’就是有作品,作品会带来财富。财富的增加就是欲望,如果财富能与作品相伴而生,这就是正道的‘有为’。”从“有为”再走到“无”的阶段,这个飞跃,作为凡人来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晓东在向这方面走,想要到达这个“无欲无私”的至高境界,这并非人生的心血来潮,而是对于人生道理的醍醐灌顶般的顿悟。他的慷慨惠施,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偶然的,而对于他来说,却绝对不是偶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的“因缘”和造化吧。

晓东的经历非比寻常。《偶然》记录了晓东六十年的成长历程,其中有童年艰辛、也有戎马倥偬;有年少气盛、也有商海沉浮,而深藏在点点滴滴的文字背后的,是李晓东先生六十余年的尘世感悟,乍现禅机。作为一位普通读者,读来会觉得书很好看:淘气顽皮、嬉戏冒险、天真荒唐、亲情爱情、幸福哀伤、受助受骗、失败成功、真假机遇。六十年生涯诉诸笔墨,娓娓道来,风趣动人的故事和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悟。晓东是以“重散文”的新形式、新风格开创了回忆录的写作的新模式,讲述了他精彩纷呈的人生经历,这当中有忘年交、有荷花恋;有天心阁、有辛亥魂;有动物趣、有知交情;有禅宗悟、有奉献心;还有那个“桑叔”、那个“她”,简直是一部人生五味的交响诗。他说:“生命就是一条无法调头的道路,永远单行;在歧路繁多的节点上一旦选定,便只能以脚步做尺,来丈量经历的长短,又向着远方风雨兼程。其他的道路上或者也有明媚秀丽,但又何须觊觎,‘我的命里注定,我的分中所有’,一样有值得观瞻的独特风景。所以,何须瞻前与顾后,不消计较与安排,从过去到现在的种种选择,总会串联起无怨无悔的人生。”  晓东的文字很美。请看如下这段对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描写:

几乎每一幢房屋都有花园围绕,绿地成坪,草木扶疏,随季节变幻着花香,随时令鸣啭着鸟语。若是黎明即起,推开窗子便可放入满园花开、一畦新绿;庭院与绿相连,浩荡而晴润,像主人的胸怀,无拘无束;而一些临水而建的房子,更是伏于水的淼淼洋洋中,雾缠绕着朦朦,令人一惊一喜如梦,像被推入云巅之上,矗立于白云深处,当一阵东风吹拂,万里无云时,暮色伴随晚霞降临,漫天繁星仿佛伸手即可摘下;或坐落在水之涯,听取涛声阵阵,望得浪花朵朵,看厌孤帆远影碧空尽,出门一笑,却又是大江横亘;或随地势迤逦而建,以地表之起伏折叠出繁复的层次,或任意借景,以远山为屏障,以水瀑为垂帘。垂帘的背后,是童话幻影中真实的天鹅湖,美丽的黑白天鹅,享受着太阳湖的春夏秋冬、风和日丽,她们会排成一个“一”字形,唱起自己的欢歌、扬起自己的翅膀,踩着平静无波的水面,跳起天鹅的舞步。真的,很少人会看到天鹅在碧水中跳起“华尔兹”的奇美。喂养天鹅的老师傅就曾因此跌掉过他的老花眼镜:“不会吧,这只天鹅疯了”……更为远郊的地方,处处有大片的果园,园子的主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看着这样直抒胸臆的文字,谁不想去“太阳湖”看看晓东的作品呢?

晓东还是个诗人。他的歌词有大家都喜欢的《幸福万年长》、《家乡美》等等。晓东雅致的诗词为《偶然》增色不少,其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的近作《未名湖水》和《北大》,前者将北大一双烈士的儿女湖亭双跪的故事写得令人恻然;后者则寄托了晓东或者前辈国人对北大学子的良好祝福和殷切期待。

这是我为一个企业家的自传写的序。我们身处的是对商业英雄大书特书的时代,企业家的自传自然不鲜见于市场。虽然让我们感兴趣的传主未必个个都能面对危机力挽狂澜,处变不惊有如神助,但可以肯定的是,好的自传一定是用心来书写的,态度一定是真诚而严肃的,其中叙述之故事表达的深刻之道理的确让人深省。就如同即将付梓的这一本《偶然》。我相信,《偶然》的出版不仅能够鼓励青少年上进,更希望有更多的人为国家创造更多优秀的作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更大的力量。

赞曰:人生无常住,从商亦偶然,炼得真金好,一步一桃源。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

2012年6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偶然(精)》一书作为李晓东先生的回忆录,记录了他六十余载丰富独特的人生阅历,亦是他对生命感悟的撷英。作者将一段段人生经历融入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有孩提的顽皮、童年的懵懂,有少年的书生意气、青年的锐意进取,有中年的逐浪商海、佛缘顿悟,更有绵延至今的一心向善。《偶然(精)》文风采用了“重散文”、“重故事”的新形式,词藻华丽、笔触细腻,读来广博见识、启人心智,激人上进。书名“偶然”一词浓缩了作者一生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从出生的“赤条条而来”的“无”,到从商取得巨大财富的“有”,再到顿悟向善放下一切的“无”。从无到有再到无,这就是人生——“雾里看花”、“山雨欲来”、“蓦然回首”、“虚空无际”的四重境界。“偶然”成就了作者在商海的大成功,成就了心中的大爱,成就了睿智的舍得,成就了无私的奉献。这种从商概念与人生启示,在当下更具超越一般价值观的典范性,尤其对年轻人颇具借鉴意义。全书恰如一句“偶然有时候比必然更精彩!”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记录时代、触接地气、叱咤商海、禅悟人生的传记文学,在这个浮华喧嚣的年代,作者淡定超然地坚守着他一心向善的执念。请偶然走进《偶然》,收获一份智慧飞跃的妙不可言。

《偶然(精)》一书作为李晓东先生的回忆录,记录了他六十余载丰富独特的人生阅历,亦是他对生命感悟的撷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偶然(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晓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07314
开本 32开
页数 85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31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0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76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7
4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