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是由顾永忠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研究”的研究成果。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对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联合国其他司法文件所要求的刑事辩护国际标准的概念及内容作了深入探讨和系统论述,并对世界上主要国家签署、批准、加入《公约》的有关情况及刑事辩护国际标准在各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体现和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考察。
图书 |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是由顾永忠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研究”的研究成果。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对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联合国其他司法文件所要求的刑事辩护国际标准的概念及内容作了深入探讨和系统论述,并对世界上主要国家签署、批准、加入《公约》的有关情况及刑事辩护国际标准在各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体现和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考察。 内容推荐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作者顾永忠)对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联合国其他司法文件所要求的刑事辩护国际标准的概念及内容作了深入探讨和系统论述,并对世界上主要国家签署、批准、加入《公约》的有关情况及刑事辩护国际标准在各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体现和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考察。在此基础上,《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以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为参照,以我国宪法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为依据,系统考察评估了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现状,进而从刑事辩护制度的基础性问题、条件性权利、手段性权利、保障性权利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改革、完善我国刑事辩护制度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可行性的建议,并进行了充分论证,其中不少意见和建议在2012年3月14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得到了印证。 2012年6月,国务院公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其中明确提出:继续稳妥推进行政和司法改革,为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做准备。 本书无疑对我国准备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刑事辩护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公约》的背景与生效、实施机制 第二节 《公约》关于刑事辩护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公约》通过后的联合国有关司法文件与刑事辩护的发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特定的追诉对象给予刑事辩护上的特别保护 第三节 被告人获得律师辩护的权利普遍提前到审前阶段 第四节 为被追诉人获得律师的有效辩护创造充分、必要的条件 第五节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适用于审前程序 第六节 完善、细化了告知逮捕理由、指控事项的有关规定 第七节 完善了被拘捕人应被迅速带见司法官员及提起诉讼的有关规定 第八节 对律师职业培训和执业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四章 刑事辩护的现代法治含义与刑事辩护的国际标准 第一节 刑事辩护的现代法治含义解读 第二节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的内容 第五章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下大陆法国家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一节 法国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二节 德国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六章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下英美法国家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一节 英国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二节 美国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七章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下混合制国家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一节 日本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二节 意大利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三节 俄罗斯刑事辩护制度重点考察 第八章 各国刑事辩护制度的趋同与特点 第一节 各国刑事辩护制度的趋同 第二节 各国刑事辩护制度的特点 第九章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下我国刑事辩护制度考察 第一节 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 第二节 新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现状评估 第十章 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基础性问题及其改革、完善 第一节 无罪推定原则 第二节 控方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第三节 辩护人的职责定位 第四节 刑事侦查中律师的诉讼地位 第五节 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律师辩护 第六节 《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协调与衔接 第十一章 我国刑事辩护的条件性权利及其改革完善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联络、聘请律师的权利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律师会见的权利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律师获悉控方证据的权利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律师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第十二章 我国刑事辩护的手段性权利及其改革完善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律师参与审查批捕或决定逮捕的权利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参与审查起诉的权利l 第三节 被告人及其律师的质证权 第四节 被告人及其律师的举证权 第十三章 我国刑事辩护的保障性权利及其改革完善 第一节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辩护与程序性制裁 第三节 辩护律师的执业风险与执业保障 附录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发表的阶段性成果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刑事辩护(国际标准与中国实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顾永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0637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15.3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