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陈云实录/红墙里的领袖们
内容
编辑推荐

担任一个领导人只是陈云政治角色之一。

历史证明在50年代初期,1957年、1959年、1961年至1962年,他是一个能解决任何麻烦问题的“超级能手”。

走进红墙,共和国领袖们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走出红墙,共和领袖们真切平朴,在人民的心中,永远留存着一方印记。

于俊道先生主编的《陈云实录》是“红墙里的领袖们”系列丛书之一,图文并茂地讲述了陈云真实有趣的生活故事。他的可贵品质,更是在许多日常小事中得以突出和彰显。

内容推荐

《陈云实录》以共和国开国领袖陈云的寻常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身在红墙之内的领袖陈云的诸多真实有趣的生活故事,生动活泼,逸趣横生,呈现给广大读者领袖们的另一个侧面。

《陈云实录》由政治人物传记整理方面的知名学者于俊道先生主编,史料扎实,内容丰满,行文流畅,文笔生动,不失为一本全方位了解共和国领袖生活的通俗读本。

目录

第一章 从下塘街到中南海/001

 青浦骄子/003

 下塘街的老听客/010

 小蒸风暴/015

 廖家骏传奇/020

 国民党的“随军医生”/025

 两路军总支队/031

 青云浦干休所/039

第二章 把学习当做责任/045

 年纪最小的核心人物/047

 “老老实实做小学生”/051

 “学好哲学,终身受用”/057

第三章 毛泽东眼中的能人/063

 “关键时刻决定性的一板”/065

 “他说话简明扼要,不绕弯子”/073

 “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就将无敌于天下”/077

 “抓而不死,活而不乱”/081

 “90%与10%”/085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092

 “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095

 “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104

 “出人、出书、走正路”/107

 “我们不能老是心中无数”/113

 春节的故事/116

 晚年情怀/120

第四章 红色掌柜的亲情往事/125

 夫人于若木:事出偶然的生活/127

 “三不准”家规/133

 “你应该回去”/138

 两颗核桃的故事/143

 悠悠故乡情/146

第五章 红色内幕:生活中的陈云/151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153

 一件棉坎肩与两套中山服/156

 首长的布衣生活/159

 “睡眠第一,吃饭第二”/161

 “踱方步”/166

第六章 史海钩沉:掌柜趣事/169

 第一支航空队/171

 “我不能当法海,我要当月下老人”/177

 难忘的报告/183

 东北新战场和“马火车”/188

 评弹是有希望的/195

 惊动毛泽东的涮羊肉风波/199

 “我看事情一点不小”/203

 “人是要吃饭的,不能天天靠吃马列主义过活”/207

 劫难升级:下放到化工厂/212

 “要在大风大浪中学会游泳”/219

 “没有知识分子,革命就不能胜利”/223

 “如果主席、总理给我送礼,我就收,因为他俩没有求我的事儿”/227

第七章 经天纬地:陈云与战友/231

 与毛泽东的交往掠影/233

 傅连暲入营风波/245

 与王明的斗争/249

 审干风波:陈云与康生/253

 与知名人士的交往/258

 相识岂在长久:陈云与国际友人/263

试读章节

跨千山万水,书闻所未闻

1937年曾发生过一件轰动英国文坛的大事。这就是一名来自西方“自由世界”的记者写了一本书,是关于在遥远、古老而又带着一些神秘色彩的东方大国——中国正发生着的闻所未闻的故事,书的名字叫《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10月,该书的英文版在英国首次出版发行。通过这本书的介绍,西方世界了解到在那个被拿破仑称为“睡狮”的国度有那么一支人数不多、衣服破旧,但斗志高昂、英勇善战的队伍,徒步完成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战斗行军,创造出一个人间的奇迹。许多人就此开始关注这些中国共产党人,更有一些敏锐、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学者、新闻记者通过这本书大量翔实、客观的描写联想到中国的未来,斯诺本人也从此终生与中国的革命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尽管《红星照耀中国>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也为长期战斗生活在偏远崇山峻岭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从事的伟大事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宣传窗口,但是,它并非第一本问世的长征专著。如果从还历史本来面目的角度来看待此事,可能不得不说,这一殊荣难归《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首次比较全面地向西方国家介绍红军的英勇事迹、宣传他们感人故事的,是一本叫<随军西行见闻录》的书。书的作者取笔名日“廉臣”,真实的名字叫“陈云”。

陈云在这一纪实性文学作品中,虚构了成书的过程。他假托自己(书中的“廉臣”)是一名国民党的随军医生,于1933年3月参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作战时,因所在部队被红军歼灭而被红军俘虏。后来,“廉臣”表示自愿参加红军,并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红军服务。这一要求得到了红军方面的批准,从此,“廉臣”开始了在革命队伍中一个时期的工作生活。不久,由于当时李德、博古等人执行错误的军事路线和死板的战略战术,致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受重大损失,中央最后决定突出重围、离开江西老区。“廉臣”也跟随部队出发,并从这时开始就军中见闻写下记录,一路艰苦卓绝的奔波战斗,前有江河大山天险、后有步步紧逼的追敌,历尽千难万险直至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后,“廉臣”脱离红军队伍,辗转回到内地,生活安定下来后提笔写成了《随军西行见闻录》一书。

而实际的成书过程是,红军于1935年5月下旬长征到达四川省西部的天全县后,为了全党的利益和大局,中共中央决定赋予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纵队政治委员的陈云一项绝密使命,陈云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告别战友自身前往白区恢复党组织,并就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遵义会议的情况向共产国际汇报,以寻求共产国际的了解、支持和帮助。

陈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长征队伍,冒着巨大风险,在当地地下党人的帮助下,穿过国民党特务警察密布的层层封锁,辗转经成都、重庆等地,最后顺江而下抵达了上海。在上海这一白色恐怖的老窝,陈云为恢复地下党组织、清除叛徒败类、积极开展白区斗争以支援中央红军的行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后来,陈云按照中央的指示,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搭乘苏联货船,离开上海经海参崴来到了苏联首都莫斯科。

在莫斯科,陈云很好地完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托。他首先代表中共中央重新与共产国际恢复了联系,接着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红军长征的主要情况,讲述了遵义会议经过、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及红军指挥机构领导成员的变化情况,重点介绍了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取得的一个接一个的重大胜利,同时就共产国际关心的一些问题作了解答。这样,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完全恢复,共产国际方面了解到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对遵义会议决议精神也予以了充分肯定。之后,陈云就暂时留在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后来又进入列宁学院学习一段时间。

尽管离开战火纷飞的斗争环境,住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身处异乡的陈云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千里之外国内正转战于山区的同志们、挂念着中国革命的未来。面对无法像往日一样带领部队行军打仗的现实,陈云想到了写书。他要以笔为枪,让世界包括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了解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的战友们;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品格和风貌;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所采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让一切善良的、爱好和平的人们能理解他们的事业、支持他们的事业。

陈云是于1935年9月抵达莫斯科的,这年秋天,《随军西方见闻录》便撰写完毕,我们可以想象出作者创作之时胸中高昂的激情。

关于作者的笔名,陈云晚年回忆《随军西行见闻录》时曾经专门提及,他说,当时化名叫“廉臣”,主要是为了便于在国民党统治区内流传,扩大在普通人民群众中的宣传普及面,为此,在书中还把“红军”改称为“赤军”。而之所以将“廉臣”选取为国民党随军医生的身份,陈云也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的。第一,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廉臣”在后方地域活动,相对远离各个局部性战斗一些,而且因工作的缘故还能接触到各个单位的红军干部和战士,结果“廉臣”的记录就可以具备一定的全局性。因为从军医的角度来描述红军长征的全过程比起一个目不识丁的普通国民党士兵来更加令人信服。这样读者就能概括了解到事情的全貌,不仅传播了重点宣传内容,而且效果还好。第二,作为医生,毕竟活动、了解的范围有限,因此在书中可以不涉及一些敏感性的内容,如红军高层领导人的变化、红军战略战术的调整、红军的实力、红军总体上的伤亡情况等等。第三,便于从中国立场上来描写红军长征的历程、介绍中共高级领导人、红军干部战士的言谈举止,通过对所见所闻客观的记录,来反映共产党人的风采、品格和精神面貌,使本书能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传播,以向思想观点不同的人士进行宣传。第四,作为曾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支军队中都工作生活过的人,“廉臣”的比较性描述能给读者更深的印象。通过对红军铁的纪律、新型的官兵一致关系、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机智灵活的战略战术的记述,使国民党的反动报刊强加于红军头上的各种诬蔑和谎言不攻自破。第五,在书中“廉臣”表达了希望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能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强烈愿望。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观点从“廉臣”这样曾经先后亲身经历过国民党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及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全国团结、一致对外、共同抗日路线的医生口中说出,显得非常自然,宣传力度很大。

P25-2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陈云实录/红墙里的领袖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俊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51257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