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圣贤经(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苛志于仁矣,无恶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圣贤是圣人与贤人的合称,在《中华圣贤经(精)》(作者中华圣贤经编委会)中是指那些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华圣贤经(精)》是一本富有启迪性和哲理性、知识层面宽广、寓意深长的古今圣贤名言的集成之作。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历代圣贤总结和归纳出了无数启人心智的名言佳句,也提炼出许多富有警世意味的俚语俗语,这些千古名言巧譬妙喻,明理析奥,以其思维美、内容美、语言美一向为人们激赏和传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参照,是我们每一个人凭理处世、治家劝学、待人接物、修身养性必备的“圣经”。它们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文化精髓,是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不仅教导我们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相,也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

《中华圣贤经(精)》(作者中华圣贤经编委会)是一本富有启迪性和哲理性、知识层面宽广、寓意深长的古今圣贤名言的集成之作。全书将古今圣贤名言的精华加以认真梳理,并注入了当代思想新元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在《增广贤文》的基础上,收集了《三字经》、《菜根谭》、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等经典语句,分别按照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言谈举止、读书治学、居官从政、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句子长短不一,基本上每句都采用对偶的形式,读起来十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琅琅上口,易于记诵;下篇收录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礼记》、《吕氏春秋》、《战国策》、《汉书》、《三国志》等多本古代哲书中的至理名言,每一句名言后都标有作者或出处,并将古文翻译成了白话文。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使读者受益匪浅。

《中华圣贤经(精)》句句经典,字字珠玑,有的寓意深刻,饱含人生哲理,读之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诱导,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抒发豪情,正气凛然,读之令人奋进;有的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使人智慧;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

提到求学,你会听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乐知为学习之上品;提到立志,你会发现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提到交友,你会想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诫自己见贤思齐,“亲贤臣而远小人”……这里有最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最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最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华处世智慧的微型百科全书。

目录

上篇

下篇

试读章节

苛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

【译文】如果立志修养仁德,就不会有邪恶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辊,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译文】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祝,小车没有套横木的杌,那怎么可以行走呢?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日》

【译文】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贫而先诌,富而无骄。

——《论语·学而》

【译文】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学而》

【译文】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不过是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

【译文】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

【译文】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为政》

【译文】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那礼还对他有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那乐还对他有什么意思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

【译文】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

【译文】大节方面不出问题,小节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译文】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论语·八侑》

【译文】比赛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因为个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译文】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雍也》

【译文】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论语·子张》

【译文】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但是,恐怕热衷于它们而妨害远大的目标,所以君子不屑于这些玩艺儿。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昧。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

【译文】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

【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

【译文】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P79-82

序言

圣贤是圣人与贤人的合称,在本书中是指那些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历代圣贤总结和归纳出了无数启人心智的名言佳句,也提炼出许多富有警世意味的俚语俗语,这些千古名言巧譬妙喻,明理析奥,以其思维美、内容美、语言美一向为人们激赏和传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参照,是我们每一个人凭理处世、治家劝学、待人接物、修身养性必备的“圣经”。它们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文化精髓,是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不仅教导我们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相,也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

《中华圣贤经》是一本富有启迪性和哲理性、知识层面宽广、寓意深长的古今圣贤名言的集成之作。全书将古今圣贤名言的精华加以认真梳理,并注入了当代思想新元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在《增广贤文》的基础上,收集了《三字经》、《菜根谭》、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等经典语句,分别按照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言谈举止、读书治学、居官从政、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句子长短不二,基本上每句都采用对偶的形式,读起来十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琅琅上口,易于记诵;下篇收录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礼记》、《吕氏春秋》、《战国策》、《汉书》、《三国志》、《格言联璧》、《孔子家语》等多本古代哲书中的至理名言,每一句名言后都标有作者或出处,并将古文翻译成了白话文,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使读者受益匪浅。

本书句句经典,字字珠玑,有的寓意深刻,饱含人生哲理,读之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诱导,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抒发豪情,正气凛然,读之令人奋进;有的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使人智慧;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

我们深信,圣贤之言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读此书,你会发现这里有:最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最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最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读此书,不是在单纯地体验和回味某句话的力量,而是在和一个圣贤先哲的伟大灵魂交流。希望这部圣人贤哲智慧的人文读本,能够让你在面对任何人生困境时都可能找到心灵航海中的指南针,为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为你找到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迈向成功的阶梯和启发创造力的源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圣贤经(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华圣贤经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3002
开本 32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1-4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