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情香/青年原创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自2008年4月起实施“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推出并启动了“青年写作爱好者作品征集出版”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青年写作爱好者的作品纷至沓来。我们组织专家委员会和出版单位反复审读、严格把关,遴选出优秀作品,以“青年原创书系”的形式陆续扶持出版。

本书系北京市“青年原创书系”推出作品——《爱情香》!

内容推荐

“栀子花香总是勾起爱情的记忆。”

结束的葬礼在开始前就给出了这样的预兆。天明时下起的细雨,实际上是三天前那场雨的延续。参加葬礼的人,谁也没有在意这三天胡安死前的回光返照,以至于都神色匆忙。他们迎着晨风穿过街道时,还以为是另一场梦,只是街边开放的栀子花更洁白,因为谁也没有做下雨的梦。这在于胡安生前随心所欲的行事风格和死前与日俱增的风趣。他身患绝症的消息刚刚传出时,头一个星期没有一人前去探望,大家都当成一个玩笑。随后,大家带着各式各样的罐头前去探望,因为据说胡安正在找一种医治百病的罐头。参加葬礼的有人送过水果罐头,有人送过鱼罐头,有人没送过罐头。不论是谁,都为葬礼带来一个栀子花圈。挂满四壁的花圈散发着浓烈的香味,更加重了葬礼梦幻般的感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试读章节

卫微和她的未婚夫打算结婚时,把一切都计划好了。婚后卫微将辞去工作,做全职太太;婚前卫微每星期和他的女儿呆一天,为了以后母女关系的融洽。几个星期后,卫微越来越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她和卫微睡觉时,被窝里总是弥漫着奶油香,梦里的阳光像她的头发一样柔软,吹过的夜风像她的鼻息一样温柔。一天醒来时,为了不被发现流在枕头上的口水,她一本正经把卫微拉到客厅的沙发上说一个秘密:班上有三个男孩天天给她送零食,但是她只喜欢其中一个,原因是那个男孩买了她喜欢吃的巧克力。于是,她忐忑不安的问卫微,她是不是爱上他了——她看到电视里爱别人的人总要吃尽苦头。卫微要她不要担心。因为爱情是不能用巧克力衡量的。接着卫微又解释说,尽管她爸爸从没给自己买过巧克力,但是她还是爱他。小女孩觉得不对,她说像卫微这么大的人谁还喜欢巧克力呀。于是卫微不得不翻出自己多年的思索,说爱情只能以爱情本身衡量。小女孩眨了眨眼睛,表示不懂,最后说:

“好复杂。听你一说,我觉得我一点也不爱他了。”

过了一个星期,她告诉卫微,她拒绝了巧克力,但是那个男孩送了她更喜欢吃的椰子酥。她吃了一个星期,决定下个星期再拒绝椰子酥,以便收到她最爱吃的苏打饼干。卫微忽然间冒出一个念头:说不定她是因为喜欢那个男孩,所以一步~步让他送最爱吃的东西,以便让自己感觉喜欢得名副其实。此时,卫微才发现因为急于想了解这个孩子,结果反而离她越来越远,忘记了她是个孩子;就像她原来急于了解爱情一样。

每个星期六下午,卫微去接孩子;星期天上午,把孩子送回去。早在刚刚确定结婚计划时,对方就要卫微搬过去。卫微为了赢得最后一点尊重,没有同意。到目前为止,卫微还一无所有,租一问阳光充沛的两居室;对方腰缠万贯,住在每逢深夜格外凄凉的高档小区。前一段时间,她去书店买了许多书。女孩在第一次走进卫微的住处时,在房间里如鱼得水,仿佛多年前曾在这住过似的。她转遍两问卧室,接着又走进厨房和厕所。卫微以为她找吃的,就把准备好的零食从柜子里拿出来。她摇了摇头,摆了摆手,表示不想吃。“我想找本什么书看看。”她知道要呆一个晚上,她不可能一直不停的吃东西。“最好是你小时候读过的书,太深奥了我可看不懂。”在气味陌生的被窝里,她觉得自己肯定会失眠。但是从第一夜开始,卫微和她都睡得比平时香。尽管如此,卫微还是常常抽空去报刊亭。她记得小时经常看一本叫《小溪流》的月刊,粗糙的书页在昏黄的白炽灯下反射出恰到好处的光线。她找遍所有在街上遇见的报刊亭,别人都坚信此书已经停刊了——在此之前他们都信誓旦旦表示自己这里期刊杂志应有尽有。最后,卫微到书店发现了一套包装老土,书页被时光染黄的名著。她一次买一本,一目十行,连夜读完。仓促阅读让她在合上书本时印象模糊,仿佛真的是多年前读过似的。这样,她对孩子撒谎说小时候读过时,就没想像中那么心虚。

最近一段时间,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谎言都让卫微事后心虚,以至于未婚夫打来电话,她常常追根溯源到几个月前或者几年以前,解释为什么今天会眼前的人而不是别人呆在一起。因此当贺虎客套地说完全没有必要亲自跑一趟送请柬时,卫微脱口而出:

“我在葬礼上看到你,忽然之间觉得过了今天,就再也没有和你面对面说话的机会了。”说完之后,卫微才意识到话里唐突的不祥之兆。她话锋一转。问起有关贺虎小女儿的情况。当初小女孩出生时,卫微带着红包参加了宴席,她记得当时小孩的名字都还没想妥。她问贺虎小孩叫什么。

“李诺菡。”贺虎说完,看了看表。“四点半了,我得去接她了。”

“我也得去接我的小家伙。”卫微懒洋洋地说,“又是个星期六。”

贺虎这才意识到今天星期六,女儿上午去了外婆家,明天午饭后才被送回来。不过他还是和卫微告别,因为再呆下去也无话可说。刚刚一个多小时,基本上是卫微一直在说。贺虎插进几句话,除了卫微提起买书的时推荐几本适合儿童阅读的书之外,其余都是客套话。他感到和自己相比,卫微对生活兴致盎然;几年以前,情况正好相反。他望了望窗外,心情抑郁的发现路边又一朵栀子花开放了。

回到家时,李小悦正在看韩剧。在她忧伤的眼神周围,睫毛闪闪发光。贺虎吃了一个苹果,进了书房。他拿起手边最近的一本书,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开始读起来。他越读越茫然,几页之后连书名都忘了。他合上书,记下书名,又忘了刚刚读的内容。于是,他不得不再次翻倒书签那页,重读刚刚那几页。记忆力不好一直是他阅读的障碍,心不在焉又让阅读更加困难重重。除此之外,他还有喜欢同时读多本书的习惯。书桌上放的十本书,每本书夹都夹着进度相似的书签。他交替阅读这些书。在课堂上引用时经常张冠李戴。所幸的是现在学生都不读书,没人发现他的错误。只有一次,他引用完海明威的一个短篇小说,忘了题目。他急中生智,说这就是海明威的小说,文风洗练,在考到八级证书以前建议每个人通读一遍。对他来说,海明威所有小说都像是一个晚上写出来的,篇篇相似。他唯一记得的细节是海明威自杀用的是猎枪,而不是手枪;没有什么比这更能突出海明威的风格了。

那堂课贺虎接着列举艺术家们自杀的方式,在说到海子卧轨时,他甚至连火车带动的尘土里有半片烟盒锡纸都做了描述,他断定香烟的牌子不是握手就是迎春,仿佛海子生前一直住在他隔壁。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从贺虎嘴里说出来,一系列的死亡就像一个个玩笑那么轻松。这不仅因为他微胖的身材和没有轮廓的五官,还因为他喜欢紧缩眉头不苟言笑。开始学生们对他毫不留意,自从有人发现摆在教案上的讲义张张白纸后,就对这个老师的侃侃而谈印象深刻。他们添油加醋告诉别人,贺虎的讲义里夹了一本色情杂志,他那些美妙的形容词实际上是对一个裸体女人的精彩描绘。很多别班的学生旷课前来,坐在后门边浮想联翩听完整堂课,又把结论推进一步。他们说,在课堂上听到的并不是一个裸体女人,而是一群裸体女人。传言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有一天系里的书记打断讲课,走进教室仔细翻了翻那本一片空白的讲义。

关于裸体女人的话题都出自男生之口,女生更喜欢讨论贺虎的现实背景。在得知李小悦是贺虎的妻子以后,很多人专门去听她的课。谁都无法想像这个讲课像背书的女人每晚与贺虎睡~张床时,他们之问能聊些什么。其中一个女生非常大胆,假装请教问题,去了贺虎家里一趟。接着她经常给贺虎写信,躲在文字背后隐蔽的倾诉心事。她觉得贺虎是个守口如瓶、最适合倾听的人。读书是一种倾听的形式;在贺虎书房里看到了摆满书柜的书,她想他读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人倾诉,却在课堂上开些肤浅的玩笑,从不认真吐露书中秘密。贺虎每封字迹公正的回信更证实了她的想法。因此两个月后她投湖之前,没舍得烧掉这些信。她怀着自杀未遂的期望跳进湖里,在病床上醒来时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当她看到坐在医院走廊的贺虎时,并不知道他是因为自己才一筹莫展。

她落水惊起的涟漪还没来得及平息,校方就搜查了她寝室里所有物件,找到了贺虎的回信。当贺虎回信时,满怀激情,把这当成又一场即将擦身而过的艳遇,根本没心思揣测在字里行间东躲西藏的真正意思;只知道这些文字在不停的回忆琐事担忧未来。他在信里展示才华,未经铺垫就说:过去决定未来;未来已经确定,过去却被记忆的迷雾围绕;因此我们要做只能是预言过去,回忆未来。事发后这些不知所云的内容对贺虎影响不大,但是信本身却勾起人们的遐想。更糟糕的是,女生被送进医院后检查出三个月身孕。她远道而来的父母一口咬定孩子与贺虎有关,因为任凭他们威逼利诱,女儿也不肯透漏谁是孩子的父亲,但是总要有人为此负责。除此之外,那个抛弃她的男友也夹在前来探望的同学中,劝她说把责任推给贺虎。根据传言他觉得贺虎不是一只好鸟,他们不惩罚他,总有人惩罚他,因此她大可不必为此内疚。女生听男友这么一说,立刻出面澄清了事实,说明此事与贺虎无关。  及时的真相让贺虎保住了饭碗,得以继续呆在学校。但是对此事漫无边际的猜想,造成了贺虎婚姻最大的危机。起初四起的传言都认为,如同屡见不鲜的类似事件,这只是逢场作戏;女生出面说明真相的行为,反而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如果没有动真感情,女生怎么会独自承担后果,为贺虎开脱?想到这里,人们纷纷为李小悦感到惋惜。此前她为丈夫岌岌可危的饭碗四处奔波。她把风波看成是公然针对她的挑战,身影同时出现在那么多地方,以至于后来人们提起都称赞她有分身术。在女生出面说清事实的那个下午,李小悦是第一个联想到真感情的人。她站在厨房里,排气扇发出北风吹过的声音。她感到连续奔走一星期的脚格外酸痛,险些跌倒在厨房里。那顿饭仿佛做了很长时间,因为她一直在回忆往事。她把自己那些平凡的往事统统染上悲凉的色调,以至于贺虎并不知道那天的饭菜太咸,是因为泪水流进了锅里。当时,贺虎正为及时的真相大松一口气,在饭桌上喋喋不休,一会说蛋汤颜色不够亮,一会说蒜苗不够嫩。

“不仅蒜苗不够嫩,我也不够嫩。”李小悦丢掉碗筷摔门而去。她准备坐车回母亲家,中途路过步行街时下了车,买了两套内衣和一件外套。母亲听了事情的经过,问她打算怎么办。李小悦怒气冲冲地说,无论如何都不和贺虎离婚,便宜那个小妖精;她要一直在这住下去,住到贺虎没脾气。话一说完,她又觉得两套内衣不够,准备再出门买几套。母亲拦住她,摇着头说:

“我的女儿,你还是跟结婚前一样,一点也不懂生活。”她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如同一丝溜进门缝的风,轻轻晃动门边的黄色假花。自从看到李小悦第一次叠被子开始,母亲就感到担忧。女儿花了一个上午,多次把被子散开重折,仅仅是为了抹平某个随机出现的褶皱。她无数次对女儿说。生活是水泥不是黄金,永远都泥沙俱下不可能没有杂质。这是她的人生经验,她和丈夫从新婚之夜就拥有和睦相处而各怀鬼胎的本领。李小悦对母亲的教导置若惘然,在青春期多次为月经是巧克力颜色而不是预期中玫瑰花一样的红色苦恼。

不知是母亲的唠叨起了作用,还是自己想得太多。一段时间以后,李小悦开始在心里埋怨贺虎迟迟不来接自己回家。她感到每个即将来临的夜晚都比上个夜晚难熬,尽管昨夜她也是这么熬过来的。每个夜晚被一分为二,需要睡两场觉。窗外静止的夜色。深夜冰凉的空气,让她在惊醒时刻因为没人和她抢被子感到分外失落。一个月之后,她看电视时听到楼道里传来似曾相识的脚步声,压抑心中的激动之情,竖起耳朵等待敲门声。来的是贺虎的母亲,她委婉的劝说被李小悦以同样委婉的方式拒绝。在她离开前,李小悦委婉的表示,如果是贺虎亲自前来,结果也许会有所不同。第二天,她起床后精心打扮,为把一个雀斑抹掉几次洗脸卸妆。在教学楼走廊看见贺虎时,像往常那样竭力装出一脸若无其事。下班回到父母家以后,她在沙发上显得坐立不安,在贺虎的脚步声响起时,匆匆照了最后一次镜子。

P12-16

后记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自2008年4月起实施“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推出并启动了“青年写作爱好者作品征集出版”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青年写作爱好者的作品纷至沓来。我们组织专家委员会和出版单位反复审读、严格把关,遴选出优秀作品,以“青年原创书系”的形式陆续扶持出版。

组织实施“出版原创推新工程”是政府行政部门推出的一种出版创新模式,目的在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不仅是出版成果的消费者,更是出版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实践者。青年人激情飞扬、勇于开拓、熟悉生活、热爱生活,是出版业的未来和希望。当前,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机制和出版业向市场转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图书出版存在原创活力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现象突出,原创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不鲜明,原创作品和人才低迷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深入持久地实施这项工程,为青年写作爱好者搭建展示才华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实现理想与梦想的广阔渠道与空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着力发掘培植一批有潜质的写作新人,为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培育新生力量,丰富出版资源。

为深入推进“出版原创推新工程”,进一步拓展作品征集范围和形式。提升征集作品质量和数量,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与盛大文学有限公司于2009年2月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青年原创作品的发掘与出版。从此,凡发表在起点中文网出版频道的原创作品,均将参与“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由盛大文学公司评选后进人“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的遴选程序。此举,为广大青年原创作者施展才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畅通的渠道。

“青年原创书系”推出的这些作品,一方面显示出了青年作者们不凡的创作潜质;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新”,所以在艺术创作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相信,有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有青年写作爱好者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原创书系”一定会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原创作品,“出版原创推新工程”也一定会朝着“推出新人、打造精品、引领导向、繁荣出版”的目标迈进!

“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组委会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情香/青年原创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九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06285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