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跨文学研究论集二编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四部分,所选文章主要是近几年写的,也有一部分是2000年前后的,但均在刊物上发表过。与“初编”相比,本书收录了11篇书评,这些书评虽然篇幅不大,分量上显得较轻,也没有什么学术观点上的建树,但它们对于作者本人来说却是非常珍贵的,这种珍贵与其说是作者珍视这些文章,还不如说是作者珍视自己的学术经历。

目录

第一编 文学理论与批评

 当代文学及其“时间段”划分/3

 话语复古主义的语言学迷误——论中国现代文论的现状及其趋向/25

 放宽文学评价尺度,扩大文学研究范围/42

 本体与方法: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48

 人文精神讨论中的文学理论批评述评/60

 “启蒙”与“救亡”关系之再认识/70

 重审中国近现代“启蒙”话语/80

 论“启蒙”作为“主义”与现代文学的缺失/90

 “新现代性”:“新世纪文学”的理论探究/107

第二编 现当代文学作品解读

 论余华小说的“现实性”与“先锋性”及“转型”问题/117

 《雷雨》的伦理学解读/133

 放宽文学视野评价金庸小说/147

 金庸武侠小说的版本考论/165

 论“修改”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经典化意义/175

 论“神示苍生三部曲”的艺术特色/186

 都市的丰富与空虚——读央歌儿中篇小说《来的都是客》/193

 没有雕饰的小说——评《组织部长和他的同事们》/198

 “心路”与“历程”——读彭诚散文集《永远的神女》/206

 讽世弥深——楚良小说论/212

 忏悔与不忏悔——读成坚《审问灵魂》/217

 爱情的伦理——读张宝玺的长篇小说《潜流》/220

 葛昌永散文散论/225

 第四代“文革”文学——评何志平长篇小说《心》/230

第三编 文学与文化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论争——评《袁良骏学术论争集》/237

 80年代新名词与90年代新话语现象语言文化论/250

 重谈亨廷顿的“文化冲突”理论/258

 读古书与现代知识分子/267

 “可爱”:一种新的审美时尚/279

 也谈新时期为何未能产生大师级作家/286

 社会科学的经济力量/290

第四编 读书

 为重新思考陈独秀打开一片思路——读胡明著《正误交织陈独秀》/297

 反思中国文学史——读戴燕《文学史的权力》/304

 从制度的层面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读王本朝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312

 现代文学层面的翻译文学新研究——评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319

 曹禺戏剧精神新论——读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326

 文艺理论与文艺理论背景——读庄锡华《20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333

 文学流派的文学史意义——读周燕芬《执守·反拨·超越——七月派史论》/340

 比较视角的中国“现代派诗学”研究——读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350

 现代文学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评曹万生主编《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355

 温儒敏先生笔下的北大中文系——读温儒敏《书香五院——北大中文系叙录》/358

 林语堂的文化品格研究——读王兆胜《林语堂与中国文化》/361

后记/36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跨文学研究论集二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401608
开本 16开
页数 3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53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5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