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学研究从其发端、拓展到进一步深入,均以新史料的发现、整理与利用为其前提,由唐力行编著的这本《读史偶得——关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若干思考》传承并体现了徽学研究的这一整体趋势及其学术传统。全书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得,透过具体的微观研究分析宏观的社会结构,为我们系统展示了明清以来徽州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卷。本书较为全面地囊括唐力行先生目前在徽州社会史研究方面的大体成果。
图书 | 读史偶得--关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若干思考/转型期中国社会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徽学研究从其发端、拓展到进一步深入,均以新史料的发现、整理与利用为其前提,由唐力行编著的这本《读史偶得——关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若干思考》传承并体现了徽学研究的这一整体趋势及其学术传统。全书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得,透过具体的微观研究分析宏观的社会结构,为我们系统展示了明清以来徽州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卷。本书较为全面地囊括唐力行先生目前在徽州社会史研究方面的大体成果。 目录 自序 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思考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剩余劳动——兼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新探讨几个史学理论问题 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论徽州海商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清季社会经济改革刍议 略论新儒学与现代化 胡适与中国社会转型 胡适:徽州历史上的第三个文化伟人——试析胡适与徽州文化 胡适论商人与社会转型 胡适之父铁花先生评传 胡铁花年谱述略 书评与书序 逝者如斯:我的整理感言——《别梦依稀:我的评弹生涯》后记 序《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以书场为中心的研究》 序《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 早期现代化实践的当代思考——兼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研究》 评范金民著《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评臼井佐知子的学术思路 评吴仁安著《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 序《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 序《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 序《江南市镇网络与交往力:以盛泽经济、社会变迁为中心(1368—1950)》 序《中心与边缘: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社会转型研究——以金山县市镇为中心的考察》 地方记忆与江南社会生活图景——评《上海乡镇旧志丛书》 整体史视野下的学术新求索——评《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 学术评述 “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史偶得--关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若干思考/转型期中国社会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力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008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3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8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5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