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钱币收藏入门
内容
编辑推荐

钱币收藏,收藏的不只是文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生智慧。你不必具备专业的古玩知识,也不一定要有多年的收藏经验,只要您愿意静静地阅读由戴志强主编的这本《钱币收藏入门》,聆听鉴定大师的详细讲解,就一定会找到辨真识伪的钱币收藏真经。

内容推荐

盛世收藏,说明了收藏市场的火暴。而收藏市场的火暴,不是因为钱的缘故,而是精品造就了这种火暴。“天下收藏”书系在中国收藏市场火暴的大环境下出版,由权威专家主编和撰写,涉及各收藏门类,内容翔实,体例严谨,图文并茂。这套图书立足于精品,向广大收藏爱好者展现精品,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开开启入收藏、发现精品的一扇大门。

本书《钱币收藏入门》就是该套图书之一,介绍了:中国钱币概况,古代钱币,民国至建国前钱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人民币,钱币种类与投资价值,鉴别钱币的真伪,钱币收藏及修复的方法等内容。

《钱币收藏入门》由戴志强主编。

目录

中国钱币概况

何谓历史钱币?/8

古代钱币为什么非常珍贵?/8

中国古钱币是如何演变发展的?/9

为什么称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为“钱”呢?/10

如何合理地分类收藏钱币?/10

如何迅速判断古钱的价值?/11

如何正确阅读汉文钱?/12

中国还有一些民族文字钱,其钱文如何阅读?/14

中国古钱币的形制有何特点?/15

古钱币是不是越古越值钱?/16

如何正确看待钱币投资的增值效益及风险?/16

钱币收藏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技巧?/17

钱币收藏者应该怎样有选择地进行投资?/18

稳健型投资者应选择哪些品种的钱币进行投资?/18

平衡型投资者最好投资哪些钱币?/20

风险型投资者首选的钱币品种有哪些?/20

如何对流通纪念币进行投资?其是否有收藏价值?/21

投资生肖银币是否有很高的升值空间?/21

有哪些窍门可以帮助钱币投资收藏者获得更高的收益?/22

如何正确看待流通币的投资收藏?/23

决定古钱币是否有投资价值的因素有哪些?/23

如何避免古钱币投资的风险?/24

目前,古钱币市场行情怎样?/24

哪些古钱币最值钱?/24

官铸和私铸古钱币是否具有相同的收藏价值?/26

成套的古钱币是否更值钱?/26

投资古钱币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27

为什么投资收藏古钱币要避免“只收藏大钱”的误区?/27

是否越有名的古钱币投资收藏价值越高?/28

是不是铁钱和铅锡钱不如铜钱的价值高?/28

有残缺的古钱币就没有投资收藏价值吗?/28

近几年钱币交易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钱币种类有哪些?/29

专题:2000~2010年钱币拍卖成交排行榜/30

古代钱币

为什么说钱币起源于夏商周时期?/32

为什么最早出现的铜贝却不是中国最早的货币?/33

为什么说先秦时期古钱币难模仿?/34

为什么两汉时期的钱币流通时间短、赝品却多呢?/3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钱币是如何打破了

“铢”“两”相称的习惯的?/35

隋代钱币有何特点?/36

如何借助钱币特征辨识唐宋以后铸币?/37

唐代的古钱币有哪些明显特点?/38

唐朝鼎盛时期钱币有何风格?/38

为什么说看唐朝钱币可见当时的经济发展?/41

为什么五代钱币的铸钱风格会出现明显的精粗差异?/41

宋代钱币在式样上有何改进?/42

辽代钱币有哪些特点?/42

金代钱币有哪些风格、特点?/43

如何通过工艺特点识别元钱真伪?/43

元代钱币主要有哪些种类?/44

明代钱币有几个特点?/45

为什么明代只通行一种货币?/46

“中国式”钱币特指什么时期的钱币?有何特点?/46

清代钱币有哪些特点?/46

为什么说清代币制以银为本?/47

清代银票采取何种防伪手段?/48

清代还有哪些机构允许印发钞票?/48

清代印刷技术是如何发展的?有何创新?/48

清代有哪几种形式的纸币?各有何特点?/50

古今钞票各有何不同?/50

大清宝钞较元明纸币在防伪措施上有哪些改进?/51

清代嘉庆到光绪年问的钱币在防伪上采用了哪些方法?/51

清末纸币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东方特色的钱币有何特点?/52

在清末民初时,与“东方式”相对的“西方式”纸币具有何特点?/54

太平天国钱币有何特点?如何鉴别?/55

民国至建国前钱币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钱币的发展?/56

民国的钱币是如何演变发展的?/56

何谓人民政权货币?其包括哪些货币?/58

北伐战争时期出现的农民协会货币有何特点?/58

何谓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货币?该货币有何特点?/59

何谓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货币?其包括哪些银行币?/60

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发行的货币有何特点?/61

日本在侵略中国期间,设立了哪几家傀儡银行?它们发行的纸币有何特点?/62

如何辨识东方与西方色彩银行的纸币?/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人民币

人民币收藏具有何种意义?/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发行了几套人民币?各有何特点?/64

早期人民币的投资收藏行情如何?/65

为什么会出现早期人民币收藏升温现象?/66

何谓第一套人民币?其有何特点?/66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有何历史背景?/68

历史上第一套人民币的称谓是由何而来的?/68

第一套人民币有何特征?/69

为什么第一套人民币具有收藏价值?/70

有62种的第一套人民币,哪些最具有收藏价值?/70

为什么第一套人民币流通了7年就早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71

如何通过钱币上的暗记辨识第一套人民币?/72

第一套人民币未来的投资前景如何?/74

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套币辨识/75

为什么苏印“三种票”促进了第二套人民币的发展?/76

第二套人民币有何特点?/76

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有何改进?/78

如何区别第三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80

第四套人民币有何特点?/82

第五套人民币是何时发行的?有何意义?/84

专题:2005年版与1999年版的第五套人民币异同比较/84

如何区别第五套人民币与前四套人民币的不同?/85

钱币种类与投资价值

何谓贝币?/86

何谓布币?/86

在历代钱币造假中,布币造假有哪几种情况?/87

何谓刀币?/88

如何借助刀币特征进行断代?/88

为什么圜钱的出现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货币混乱的局面?/89

何谓蚁鼻钱?/89

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指什么?/90

“古代赏钱”与“正用钱”有何差别?/90

近代铜元有什么样的市场投资前景?/91

哪些铜元最有投资收藏价值?/91

投资收藏铜元应注意哪些问题?/92

投资收藏铜元有哪些渠道?/93

何谓金币?其有何特点?/93

如何辨别真伪金货币?/94

银币是如何演变的?/94

交易市场上,金银币的投资表现如何?/96

选择金银币作为投资收藏项目有哪些好处?/96

怎样才能做好金银币的投资收藏?/97

近现代纪念币有什么样的投资收藏价值?/98

工薪阶层收藏者应怎样投资纪念币?/98

纪念币投资应选择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投资?/99

哪些品种的纪念币最适合投资收藏?/100

金银纪念币有什么样的市场行情?/100

如何区别纪念性金币与投资性金币?/101

为什么投资金银币应确立精品概念?/102

伟人题材纪念币的投资收藏情况如何?/103

为什么熊猫金币是投资收藏者的首选?/104

投资者在投资熊猫金币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105

投资收藏金银币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106

对于初入门的金银币投资收藏者来说,怎样做才能躲避投资风险?/106

何谓铁钱?其有何特点?/107

专题:中国近代银币十大珍品/107

铅、锡币有何特点?/108

何谓纸币?/108

何谓流通券和样本票?/109

何谓本票和流通本票?/109

何谓兑换券?其有何特征?/110

何谓法币?如何区别法币和兑换券?/110

官银号、官钱局纸币有何特点?/112

何谓金圆券?/112

为什么国民党政府在撤离大陆前又推行了银元券?其有何特点?/113

何谓军用票?/114

从钱币学角度看军用票,共分哪几类?各有何特点?/114

何谓汇兑券?共流通了几套?各有何特点?/116

何谓苏区币?其有何特点?/116

何谓未完成票?/118

中国成立前流通的未完成票有哪些?/118

何谓地名券?在纸币上加盖的地名有何特征?/119

何谓代用券?/120

何谓庄票和村票?/120

何谓私帖?其产生于何时?/121

如何区分债券和期票?/121

何谓样本券?其式样有几种?/122

何谓黑票?其是否具有收藏价值?/122

为什么要进行纸币的投资和收藏?/123

投资收藏纸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24

哪些人民币纸币最有投资收藏价值?/124

鉴别钱币的真伪

鉴定钱币需要掌握哪些情况?/126

古钱作伪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27

如何通过时代特征鉴定钱币?/128

何谓当代私铸?/130

何谓后人仿铸?/130

如何通过文字时代风格辨伪?/132

如何通过色泽辨伪?/132

如何通过钱币重量、音韵辨伪?/133

如何借助科学方法对古钱进行鉴定?/134

如何通过异常鉴别钱币?/135

如何鉴定存世少见的钱币?/136

如何对实物货币进行鉴定?/137

如何对金属称量货币进行鉴定?/138

如何鉴定机制币?/140

贝币有哪些种类?如何鉴别其真伪?/142

如何通过材质鉴别布币?/143

如何借助锈色鉴别布币?/144

如何通过气味鉴别布币?/145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布币的真伪?/146

通过哪些方面鉴别新翻铸刀币?/148

从哪些方面入手鉴定圜钱?/149

先秦圜钱有几种作伪方法?/150

如何鉴别不同时期的铜质货币?/151

通过哪些方面鉴定银币?/152

如何通过文字图案鉴别银币真伪?/153

如何鉴别高仿珍稀银币?/154

如何通过齿边鉴别银币真伪?/154

如何通过铸币材料辨识铁钱?/155

如何通过锈色辨识铁钱?/156

如何从文字风格上鉴别铅、锡雕母钱?/156

如何根据铜色鉴定古钱币?/158

何谓腐蚀法作旧?其有何特点?/160

纪念币赝品有什么特点?/161

如何辨别同版异底纹纸币?/162

如何鉴定纸币?纸币有何作伪方法?/162

通过哪些方面对纸币进行鉴定?/162

如何鉴别臆造币?/164

如何识别复制币?/165

如何鉴别涂改票?/166

何谓真改假币?/167

何谓专用印钞纸?其在纸币鉴定中起何作用?/168

印钞技术中还有哪些技术?/169

辨识纸币通常用哪些手法?/170

如何通过颜色鉴别真伪纸币?/170

如何借助正背面银行名称进行鉴别?/171

何谓同版异行?其有何特点?/171

同版异厂与同版异色有何不同?/172

如何识别同版异地名与同版异印?/172

如何鉴别同版异码纸币?/172

钱币收藏及修复的方法

为什么有很多收藏者喜好钱币?/174

钱币收藏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175

如何通过品相收藏钱币?/176

为什么纸币的珍稀度决定其收藏价值?/178

如何对纸币进行珍稀度的评定?/178

如何通过历史事件标志评定纸币珍贵程度?/180

标有哪些领袖或名人肖像的纸币具有收藏价值?/181

如何保存钱币?/182

投资收藏金银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83

如何将收藏的古钱币进行系统分类?/184

如何正确整理纸币?/184

如何将纸币进行正确分类收藏?/186

如何为古钱币“安家”?/187

如何在修复前拍摄钱币?/188

通过拓片可以帮助古钱币修复,那么具体的拓法有哪些?/188

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去除古钱币上的铜锈,并且不会破坏其青莹霞翠的美感?/189

试读章节

为什么说先秦时期古钱币难模仿?

先秦时期,货币以刀币、布币、圜钱、蚁鼻钱等为主。大部分的刀币、布币币身极薄,刀币的浇口在首端。刀币、布币的浇口及边缘常有浇铸时挤出范外的铜,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状态。市场上有些伪造的刀币、布币边缘被挫磨光滑,但实际上是画蛇添足,暴露了伪造痕迹。大部分刀币、布币的文字是用刀刻在泥模上铸成的,其笔画是一刀而成,绝不致窜,甚至还看得出落刀与收刀的痕迹。这种战国文字书法流畅隽秀,前后相贯,生动自然,而伪造者由于对这一时期文字缺乏深入研究,故有些伪品刀刻呆滞,笔意全失。由于当时文字较难模仿,因此,伪造者每获真钱,即用以翻铸赝品。

为什么两汉时期的钱币流通时间短、赝品却多呢?

从整体上讲,两汉时期的钱文以悬针篆为主,其笔画之流畅峻削,布局之匀称得体,皆臻上乘。两汉时期三铢通行时间不长,存世也少。伪造者取五铢改刻,但三铢比五铢轻小,“铢”字写法也与五铢有明显不同,易于识别,也有以钱翻铸的伪品,但可乱真者少。汉代的普通半两、五铢钱存世较多,目前所见伪品几乎都是半两、五铢中的特殊品,如“两两”“五五”等。伪造者一般采用真钱改刻的方法,也有翻造而成的,如伪钱“五五”“平平”五铢,但翻造不精,肉质粗糙。新莽时期的铸钱工艺非常讲究,但仔细观察,王莽钱也有精细之分。六泉十布中除大、小泉及大布外,伪品较多。但有些作伪者按旧谱翻造的“幼泉二十”伪钱,制作粗劣,容易识别;也有取旧钱改制的“壮泉四十”伪钱;同时作伪者还有照真钱翻铸的,这种伪钱虽较精致,但与真品相比,文字缺乏生气。新莽时期的“大泉五十”,虽无人作伪,但一些特殊品如“大泉五铢”等亦有伪品。真的“大泉五铢”是当时铸的改范钱,原来的“十”字犹隐约可见。还有一种“大泉五十”背有吉语,如“长乐未央”等,文字书法生动有致,但这种钱币极少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钱币是如何打破“铢”“两"相称的习惯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钱币种类较多,在钱文上已打破了“铢”“两”相称的习惯,出现了一些国号钱、年号钱及古语钱,如“丰货”钱的铸工较差,但文字苍劲古拙,有些作伪者也有制作,伪品貌似而神异,真伪对照便可以辨别。如“汉兴”有直读、横读两种,文字亦有篆隶之分。“永光”“景和”极为少见,新中国成立以来未见有新的出土,且钱小穿大,容易破损毁灭;两者以“永光”尤为难得,伪造者常以六朝五铢改制,但形制、文字面目皆非。“凉造新泉”的文字瘦小端正自成风格,可惜笔画间常残留流铜,钱文不甚清晰。

隋代钱币有何特点?

隋承南北朝战乱之余,货币经济衰退,钱币制度紊乱,建国后不久,北方还流行北周、北齐旧钱。但隋代铸币技术提高,已由范铸改为母钱翻砂铸钱,当时关东通行北齐的常平钱,关中流通北周时期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这些钱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质地低劣,影响了商贸经济。隋建国后沿用汉制,铸新五铢钱。五铢钱发行后,从关外来的钱都须与它勘样,相似者允许入关流通,其余销毁,这项政策促进了商业发展。但当时钱币品类单一,只有4种隋五铢,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581)始铸,有较宽外部,内部边缘中,只有右侧“五”字直划形成一内部线。钱文“五铢”两字瘦长工整,笔画略显粗壮,“五”字有交笔斜直和弯曲两种,但仍不失精良秀美的风格气息。有一种五铢钱色较白,俗称“白钱”。它并非真正白铜所铸,只因青铜合金中锡的比例略大。杨广时曾在扬州鼓铸夹锡五铢,铜色白,称“白钱”;另有铁钱。

隋五铢钱虽是这样单一,但想断定所属炉别,即铸于何地,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杨广、杨谅、杨秀等皇子都曾开炉铸钱,为了加以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隋五铢钱,《隋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九月行五铢钱。”这种钱重四克以上,但以史书载每千文重四斤二两推算。然而陕西成阳大统十年侯义墓出土三十九枚大样五铢,即是隋皇三年置杨五铢者,据侯义墓葬于大统十年,知其系大统六年五铢,定为隋五铢,自难成立。第二,五铢白钱,《唐书·食货志》有“隋末行五铢白钱”的记载,《隋书·食货志》有“见用之钱,皆须和以锡锻”的话,似专言白钱,与《唐书》所记当属一事,然绝非迟至隋末之事。这种钱为隋钱,第一,它的白色与史书所载同;第二,与置样五铢有相似处,如五字左旁直画、阔缘,钱背同置样五铢钱一样都肥些。第三,其他隋五铢,还有一些铸钱比白钱大的五铢,文字同白钱近似,但不及白钱精致,钱背和隋钱极为相像,过去钱币学家定为陈五铢,但它与陈太货铢钱无共同之处。

如何借助钱币特征辨识唐宋以后铸币?

经历了多年的制币,唐高祖武德四年钱制有了大的变革,唐宋以后铸币的特征是:第一,器型以方孔圆钱为主,正背均有内外郭。第二,钱币铸造,均由母钱(钱模)翻砂浇铸,铸钱工艺成熟,因此唐宋以后的古钱,可以注重小版别的区分和研究。清末,也是方孔圆钱的最后阶段,出现了机器打制的圆钱。第三,推行宝货制,钱文不再以重量命名,如武德四年始铸“开元通宝”钱,钱文含义或许是开辟新纪元的通行宝货,此后的制钱,或是以年号冠以宝文,或是以国号冠以宝文,一般称通宝、元宝或重宝。第四,唐钱钱文以隶书为主,宋钱开始承唐制,淳化年间出现真、行、草三种书体的钱文,后来推行对钱制度,钱文或以篆、真对,或以篆、行对,或以篆、隶对。南宋淳熙七年以后,统一为宋体字,并于钱背纪年。元、明、清各朝钱文书法趋于简明划一,以真书体为主。第五,明朝嘉靖以后,钱币的币材开始由青铜向黄铜转化,这个转化到天启年间基本完成,所以明后期和清朝的铜钱,多呈黄色,很少再见到唐宋以前那样的锈色。

P34-37

序言

钱币收藏入门

时下,收藏已很热门,无论是收藏文物,还是其他艺术品。人都说盛世收藏,有人把“收藏”作为高雅的文化生活,有人则把“收藏”作为一种理财手段,一条保值、增值的途径。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时下热衷于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当然也包括对钱币的收藏。

钱币的收藏热推动了钱币市场价格的飞涨,最常见的普通品,从每枚几角钱、几元钱,涨到了几十元、几百元。珍贵的钱币更是屡创天价,从近年来拍卖公司的成交价看,由几万元、几十万元,攀升到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更高的现象也非少见。这些数字对于收藏者、投资者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为了适应这样的形势,满足钱币爱好者、收藏者、投资者的需求,印刷工业出版社酝酿出版了这套《天下收藏》丛书,其中包括钱币系列,有《古钱币鉴藏》、《纸币鉴藏》、《钱币收藏入门》等多部,这些书稿是鉴于收藏形势的变化编撰而成的,因时间紧促,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这里我还想告诉读者的是:

一、钱币拍卖价攀升太快,几乎每年都在变,甚至几个月就有变化,而且涨幅不是几成,而是几倍,有的甚至是加“0”进位,当然也会有起伏的时候,所以,书中的有些数据跟不上变化的形势,读者需要随时关心市场价格,了解实际情况。

二、随着市场价格的攀升,钱币的伪作猖獗,必须引起每一位读者、收藏者、投资者的警惕。这是书本知识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实践去摸索、去积累经验,在开展收藏活动的时候,最好多听听有经验的知情者的意见,这样可以免走弯路、少交学费。

戴志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钱币收藏入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志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201215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6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