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立群的人生风景(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李立群的人生风景》是演技派演员李立群的第一本书!本书是李立群在《PAR表演艺术》杂志上的专栏结集,书中揭露了李立群多年来奔走两岸的戏剧生涯与感受,还有对周遭家人及朋友的深刻情感,以及自己对生命的点滴体悟。阅读本书,如同一览了李立群丰富的人生风景!

内容推荐

李立群投入表演事业四十年,横跨广告、相声、舞台剧、电影、电视诸领域,是千变万化的多面手,更是公认的实力派全才。长年奔走两岸的表演经历,让他有说不完的库藏记忆。《李立群的人生风景》是他在台湾《PAR表演艺术》杂志上的专栏结集,披露了数十年的戏剧生涯与创作感悟,追忆了六十年人生旅程中难忘的师长、友人与亲情、爱情故事。阅读《李立群的人生风景》,如同一览李立群丰富的人生风景,更可感受到他对表演的深沉热爱,对亲人与师友的深笃情义,对生命及其与戏剧关系的深刻认知。

目录

简体版序

繁体版序

Chapter 1 演员的库藏记忆

 回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赖声川·“二十年一觉飘花梦”

 情绪领导感官

 感官记忆

 欧阳锋是这样演的

 一朵山花,还会开

 没有“规矩”,才天真

 松·开

 如何让你笑

 新闻变成连续剧

 戏梦人生

 说谎的艺术

 演员要怎么干一辈子

 演员,老了

 上海一九七六

 姚老就像一盏灯

 难忘老演员

 春去春又回

 莎士比亚来了

 年轻人的诗

 我与世界

 此刻的形象

 我被莎士比亚杀了

Chapter 2 幕后人生

 老师,真有意思

 练拳,是一辈子的事

 另一种黄昏

 把这篇念给“她”听

 大姐的苹果

 登陆艇中的海军回忆

 愈活愈回去

 上一代的眼神

 台风算什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海上花絮(上)

 海上花絮(下)

Chapter 3 单口相声

 喜马拉雅之旅

 贺兰山下

 回味啊,人生

 台湾怪谭

 春暖花自开

 “疯”与“半疯”

 枫树的春天

 原来我是一个“塔利班”

 我的馄饨摊

 好酒

附录 《南方人物周刊》专访

 我是不是观众叫不出名字的演员?

试读章节

回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九八四年吧!我还在靠全省“走透透”的到处作西餐厅秀为生,同一年认识了从美国学戏剧回来的赖声川,大家一见投缘。

本来,赖声川曾经和兰陵剧坊的金士杰、李国修讨论过一个想法,他觉得“相声”这个文化在台湾好像消失了,或者说“死了”,当时那个十年左右,确实在媒体里,已经极少听得到相声的表演,上一辈精彩的相声演员,去演电影的演电影,开集邮社的开集邮社,到美国移民的移民,其他的相声演员也多半因为生活所迫,为了糊口,能改行也就自然地改行了,所以各种北方相声、南方滑稽、说说唱唱等节目,渐渐地真听不到了,而且有十几年的光景,没了!

我在刚出道的那几年中,二十八岁那年吧!参加一部电影的演出,巧遇了小时候的相声偶像演员,魏龙豪先生。我去跟魏叔打招呼,表示敬爱之意,魏叔也知道我这个新演员,不见外地聊起天来。我当然也像现在有许多人问我一样的问题,我也很关心很期盼地问魏先生:“为什么这些年在收音机里都听不到你们精彩的相声表演了?”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魏先生百感交集的表情……重点就是说,环境不行了,新段子难产,老段子听多了,收入过于微薄,社会地位偏低云云。同时也很感慨地说许多好友也劝过,鼓励过他们继续坚持下去,包括葛小宝先生也曾三番五次地激励过他。但是,他还是不后悔不再讲相声了,所以他们那几位也就各奔东西各自生活去了。

话说当年赖声川与李国修、金士杰在兰陵剧坊相识,合作过,彼此都颇能信任,本来是他们三个人要做一个相声剧,主题是“文化”这个东西,会因为一个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但是不再被需要的时候,“文化”这个东西会自然地悄悄地就跟我们说再见了,“文建会”也好,“文化部”也好,花再多钱想去复兴它,或者挽留它,也未必有用。这个主题不错,换句话说,他们想用一次“相声剧”的演出,来表示对相声在台湾消失作一个哀悼,就是替相声写一个祭文吧!这就更好玩儿了。

可是金士杰当年得到一个基金会的赞助,去美国游学去了,声川和国修就找上了我,一聊,我说好哇!相声我从小就爱听啊!可是爱听不表示就能讲啊!更别提怎么编写怎么创作啦!于是,三个人把当时海峡两岸所有出名的相声演员的录音带,收集了个差不多,开始听,听了又听,记下笔记,讨论,我和声川又去听过一次魏龙豪先生的演讲,谈相声的结构法,最最主要的还是三个人听了很多的录音带,而且还有心、有意地去里面找方法,找为什么。

找了一段时间以后,也不管是否有三年拜师,五年出师,或者什么“说”、“学”、“逗”、“唱”、“捧”等相声的基本动作一定要纯熟啦等等条件,就凭着赖声川,一个让我们俩信得过的一位舞台创作导演,还有国修编、写、演过电视短剧,我也演过不少短剧和两千场左右的西餐厅秀的经验,再加上我们对相声的热爱,就不论成败,也没什么压力的,便开始替相声写起“祭”文来了。

说起祭文这个意思,让人觉得生命这个东西“生与死”的关系,往往透过某一种仪式性的东西,或者说,一篇有感情的祭文,或者说,重新演义出死与生的关系,或者说,就当他还没死,还在活着。这是种虚中带实,实里又带着几分诡异,然后手法上又是寓传统于现代的,以相声的方式说出来的语言戏剧。在我们三人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心态下,该做历史调查的去做历史调查,有感而发就别憋着,每天嘻嘻哈哈地工作到深夜,有的时候愁眉深锁地去设想一个包袱到天明。

由于没人逼着我们硬要做什么,由于票房的压力不存在(那年月舞台剧能演出就不错了,没人去想票房),由于三个人的创作理念接近,也由于三个人都还年轻,我最老,才三十三岁,都还很有闯劲儿,经历里也都有足够的热情,不急不忙,也不浪费时间的,用了半年的时间,删掉了大约四倍的长度,最后变成了我和国修在台上演出的长度。

国修的思想够现代,表演语言非常精准,有我完全没有的一种情绪组合的方法,他在《台北之恋》的段子里述说了一段只有一个钟头的恋爱故事,语气特准、节奏特准(不是一般人的节奏)。在《电视与我》里替我帮腔的表演,更是浑然人里与说者完全合一,我在帮他的《台北之恋》文中,便显得暴躁过多,谛听较少。在那两个段子里,我对国修无形的表现,百听不腻,每每赞赏。

当然,如果没有二十八岁就得到柏克莱戏剧博士的赖声川的旁观、监督、规划,我和国修的表演经验,自创的能力,就不太可能长成如此的形状,我们三个人的幽默感,也未必就能发酵起来,以至于让久违的台湾相声得以复苏吧!

大部分的创作,多半是由逻辑来领导感觉,也有的作品是感觉影响逻辑,我们大概是属于后者,师出无门,自摸自学,勉强算是个“野人献曝”。

大陆近年来的相声创作,也有式微的现象,可能也是过于重视逻辑,不知不觉地埋下了迷失的种子。最近,出现了一位郭德刚先生,表演相声的经历非常丰富,台上的“精、气、神”相当好看,希望他未来能够愈来愈好。

2004年10月

P3-7

序言

台湾有一本《PAR表演艺术》杂志,七八年前约了我写《演员的库藏记忆》专栏,一写就写了四年,停了一年,又写了这一年。我不是一个有文字或写作训练的人,幸好它只是属于个人的一种自传性质的“库藏记忆”,所以就成了我个人的一些生活回忆。累积到了一定字数,承蒙出版社的抬爱,就出版了。内地的朋友,看过这本书的,就算有缘吧!握手。

李立群

2011年11月于陕西

书评(媒体评论)

追求梦想既迷人也费力,我们往往能由追求梦想者的回忆点滴中,嗅到梦想的甜美气息,以及追梦者淋漓的汗水味。李立群先生追求梦想的回忆点滴,既精彩又实在,一定能让有梦的人,见识到为梦想而燃烧的温暖光芒。

——蔡康永

喜欢李老师对“雄浑”二字的体解,正如其人其戏其文,以大雄之志游戏人生,浑然不露锋芒,令晚生叹服渴仰。

——崔永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立群的人生风景(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立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88106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8
15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