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色昙花(日本联合舰队)/大舰队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大舰队丛书编写组编著的《血色昙花(日本联合舰队)》结合大量历史资料,用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介绍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发展历史、编制沿革和涉及的人物、事件、武器等,深入介绍了一个起步较晚的小国舰队如何一跃成为世界一流的海上劲旅,并在世界军事史上“昙花一现”,为读者揭开日本联合舰队的神秘面纱。

内容推荐

大舰队丛书编写组编著的《血色昙花(日本联合舰队)》内容简介:探究日本联合舰队的兴亡史,可以发现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这是一支几乎可以用“疯狂”这个词来形容的带有赌徒性质的军队。赌徒山本五十六,尽管曾坦言联合舰队可以维持两年优势且反对与美国开战,但并未做任何行动以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日本在以国运为赌注的第三场赌局中,输了个彻底,联合舰队也走向末路……

从明治维新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表现出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极强的扩张欲望。日本的强大海上力量——联合舰队成为其实现野心的重要工具。回顾日本帝国主义的海上力量发展史,就是一段扩军备战、巧取豪夺、时刻准备获取全球海上霸权的历史。

日本联合舰队的兴亡史,深刻显现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称霸世界的野心,展现了一个帝国迷梦消亡的经过,昭示强权自亡的道理。

《血色昙花(日本联合舰队)》是一本军事战史。

目录

1 明治天皇的野心:开拓万里波涛

 第一节 黑船来袭,坚船利炮敲开日本国门

 第二节 师夷长技,日本海军从此走来

 第三节 南北扩张——年轻的力量不甘蛰伏

 第四节 远袭丰岛,联合舰队初露锋芒

2 东方日不落的铁血之路

 第一节 喋血黄海,亚洲新霸主自此诞生

 第二节 十年磨一剑,挑战沙俄

 第三节 远东烽烟再起,小麻雀偷袭了北极熊

 第四节 决战对马海峡,国运兴废在此一战

3 野心勃勃,走向日美争霸之路

 第一节 野心膨胀,开启日本的“无畏舰”时代

 第二节 裁军之后,日本海军重整旗鼓

 第三节 军国之路,联合舰队坠入深渊

 第四节 暗潮汹涌,太平洋上的军备竞赛

4 硝烟弥漫,挥军太平洋

 第一节 事起珍珠港,战火弥漫太平洋

 第二节 突入南洋,太阳旗插遍东南亚

 第三节 珊瑚海,联合舰队峰回路转

 第四节 决战中途岛,联合舰队再遭当头棒

5 旭日陨落,海军折戟太平洋

 第一节 瓜岛战役,太平洋战争的缩影

 第二节 左支右绌,败退吉尔伯特群岛

 第三节 马里亚纳群岛海战,日美舰队决战的开始

 第四节 回天无力,惨败莱特湾

 第五节 日落东京湾,联合舰队烟消云散

6 野心不死的新时期日本海军

 第一节 借尸还魂,海上自卫队创建始末

 第二节 冷战产物,日本的建“队”模式

 第三节 死灰复燃,西太平洋上的新“八八舰队”

 第四节 武装到牙齿,自卫队野心勃勃

后记硝烟依旧——军国主义下联合舰队死灰复燃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明治维新,创立新式军队

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设县,以72县代替旧时诸藩,天皇由此拥有了无上权力,这是进行维新的基础。

这一年的明治天皇,年仅19岁。虽然日本已经统一,但面临的问题却不少。和晚清政府一样,幕府和诸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打击日本维新志士的自尊心的同时,也让日本的发展束手束脚。日本的维新志士对外国技术知识的吸取变得更加饥渴,他们深知唯有让日本强大,才可能摆脱列强束缚。和中国相比,日本的维新派比较幸运,因为他们掌握了国家政权。明治天皇发布的施政纲领中明确提出了“求知识于世界”的纲领,以此为国策,新政府成立以后如饥似渴地向外国学习。

1872年,日本派出庞大的使团出使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使团和中国派遣西欧的使团不同,这批使团包括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和伊藤博文等人,这些人皆是日本国策制定者,其主要目的为考察各国制度,以构建未来日本发展的方向。此后的日本,积极向君主立宪制稳步发展,比中国的维新变法早了20多年。

在明治维新的诸多内容中,军制改革也开始展开。参考欧洲诸国的军事制度以及普法战争中德国陆军的杰出表现,日本陆军编制参考德国陆军编制已无异议。海军的发展方向则分成两派,一为采用英国海军编制,二为向荷兰学习。从1869年到1870年,还处于蒙昧阶段的日本海军方面展开了整整一年的讨论,最终决定采用英国海军编制。1869年初,日本海军拥有战舰5艘,分别为“甲铁”号、“富士”号、“阳春”号、“长鲸”号和“千代田形”号。

1872年,明治政府颁发新的征兵令,宣布所有年龄在20岁以上的日本男子都需要服兵役。1872年的兵制改革,还撤销了兵部省,另以陆军省和海军省代之,海军卿(相当于海军大臣)由胜海舟就任。尽管新军制的出台遭到了不少人反对,但征兵制终究在日本建立起来,日本军队的近代化发展如脱笼猛虎。

1872年2月28日,海军省正式成立,治所为东京筑地的五丁目,日本的近代化海军便由五丁目这一原兵部省海军所观舍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日本的内战已然结束,统治阶级的目光也开始发生变化。面对列国侵略,海防成了重点,陆军的任务成了镇压有可能发生反叛的地区。尽管在陆海军孰主孰次的选择中长州藩派系和萨摩藩派系产生了分歧,但日本海军的发展毕竟走上了正轨。

1869年,各藩“版籍奉还”运动中,新政府得到了萨摩、长州、土佐等强藩献纳的军舰。这年3月26日,明治天皇在大阪检阅了各藩献纳的新舰,这成了日本海军史上第一次阅舰式。接受了这些新舰以后,日本帝国海军军舰数量达到了14艘,计1.2万吨。

同一时期,英法两国已经出现万吨级的铁甲舰,新政府在面对国力穷困,民生凋敝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经济,加足马力往“富国强兵”方向发展。

1870年,前原一诚向太政官提交“海军更张建白文书”,在这份海军军备计划中,前原一诚建议将今后7年的岁入之20%用于军费支出,并在20年内打造出一支拥有200艘战舰的大型海军,文书写道:“皇国是一个被分割成数岛的独立于海中的岛国,如不认真发展海军,将无法巩固国防……”

对于该计划,当时的日本财政根本无法承担,但日本已萌发建造强大海军的野心。1873年,海军省已经成立一年,胜海舟提出了一个新的造舰计划。这一相对合乎国情的扩军计划中,胜海舟建议在18年内建造104艘战舰(约之前计划的一半),其中铁甲舰26艘,大、中、小舰各14、32、16艘,另有运输舰8艘。这一计划并未得到通过,原因是当时的兵部大辅山县有朋是长州藩系,重陆轻海,导致当时日本海军军费不足陆军军费的五分之一,胜海舟的计划也被腰斩。但无论如何,日本海军的发展已经步入了正轨。购舰和造舰

在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乃至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日本的战舰多为外国进口;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战舰是清一色的“日本造”,这从侧面展示了日本海军的发展之路。

1871年,日本从英国买进2000吨的、航速仅8节的旧舰“马六甲”号,并改名为“筑波”号,发现诸多不便后,将之改为练习舰。1875年,日本海军一口气从英国订购3艘吨位2000-3000吨的新舰:

“扶桑”号为3717吨,由伦敦萨慕达兄弟船厂所建,装备有240毫米主炮4门,是二等中央炮廓式铁甲舰。

“金刚”号和“比睿”号为2200吨巡洋舰,由米尔福德赫文和厄尔两船厂合建,装备有170毫米炮3门。

此前一年,中日发生台湾事件(将在下文述及),日本海军突然有此大动作,自是以清王朝为假想敌。

除了这3艘新式战舰,日本还买进了“龙骧”号、“虎威”号等11艘炮舰。

日本海军吞并琉球以后,依旧从西方诸国大肆购买军舰,为可能到来的甲午战争做准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1883年,日本海军扩张计划提出后,便从英国买进“阿图罗·普拉特舰长”号巡洋舰,该舰排水量为1350NE,装备2门254毫米主炮、4门120毫米副炮。1884年又购进“浪速”号、“高千穗”号两舰,这两艘新型战舰排水量3650吨,搭载257毫米主炮2门、150毫米副炮4门。

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爆发前夕,日本更是疯狂购舰。

相比于购舰,日本的造舰似乎波澜不惊,但这种波澜不惊让日本的造舰技术稳步发展,真正确立了日本的强军之路。  海军发展之始,日本已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殖产兴业”运动。原幕府建立的横须贺制铁所(1871年改名为横须贺造船所)被改造成了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另外如横滨造船所、石川岛造船所等都成了近代日本军工巨头。

1876年6月21日,横须贺造船所自行建造的“清辉”号铁壳炮舰成功下水,尽管这艘炮舰排水量不到1000吨,航速不及10节,但标志着日本已经可以自行建造现代战舰。自此,横须贺造船所和石川岛造船所的新舰不断下水,如“天城”号、“磐城”号等,这些舰船虽多为木质军舰,但日本造船厂从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日本人对新技术的引进近乎疯狂。从火炮到锅炉皆不断引进,但凡见有新式设备,无不重金买下。结果日本船厂的机器制造商分布欧美诸国十多家公司,火炮种类从英国造到法国造再到德国、意大利造,无所不包。于是有人将日本船厂称为“万国武器博览会”。

靠着这种疯狂,日本造船业渐成系统,打下了自行造舰的良好底子。此外,在购舰和造舰过程中,日本的造船师还师从英法诸国的人,半造半买,购买的战舰往往有不少日本人自己的设计思路,这对日本造船工艺的发展也起了不小的推进作用。人才培养,建立海军基础

“有鉴于皇国精通上述技艺之士甚少,故兴办学校为建设海军之根本。拟在兵库创办学校,以建立海军之基础。”(明治天皇.1868年)

日本在发展造船业的同时,另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兴办海军院校。从改元明治起,创办海军院校培养人才便是日本建设海军之根本,日本人更早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明治天皇还在1869#:的谕示中说道:“海军之事为当务之急,应从速奠定基础。”

1869年11月,日本政府将幕府时期的筑地海军操练所改为海军兵学寮,招收从15岁到25岁的学员,作为未来海军之基础,同时还聘请了34名英国教官为这些学员授课。1876年,兵学寮的名字被改为海军兵学校。

1888年,日本政府将海军兵学校迁往江田岛,这就是著名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后撤销)。除了海军兵学校,日本还先后发展了配套的海军专业学校,比如水雷、财会、炮术、航海、通信等。日本的海军人才培养机构由此自成体系。

为了培养优秀的未来海军士官,日本政府不惜重金,尽力为学员提供远航和留学机会,起源于1870年的日本海军留学制度主要向英国输出留学生,但德国、美国也有不少日本海军留学生的身影。被誉为日本“海军之父”的山本权兵卫和被誉为“军神”的东乡平八郎均曾留学海外。

1874年,日本海军创立了远航制度,这是培养学员实际操纵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每一届海军兵学校的学员都有机会在毕业前后乘坐训练舰远游欧美诸国,远航一般持续数月到半年时间。远航制度的维系需要花费不菲的费用,但可以为行将毕业的学员增长宝贵的实践经验、锻炼稳重性格和开阔视野。受过远航磨炼的学员,多可在日后更受器重,这足见远航制度对学员的素质所起的促进作用。今日之日本海上自卫队,犹自沿袭这一制度。P10-14

序言

来去匆匆——联合舰队的兴衰史

日本联合舰队在短短数十年间就崛起于东半球。成为—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覆亡,从这一点上看,和德国公海舰队颇有类似之处。不同白每是,当最终解散时,这支舰队几乎仅剩下一个头衔,一度庞大的战舰在短短数年间烟消云散,这尤让人唏嘘不已。探究其兴与衰,足以引为后世之鉴。

眼看传统强邻中国被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日本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向西方学习,打造出一支能够保卫国家的舰队。可以想象。日本如果没有开启明治维新的话,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又一块殖民地。须知在当时的太平洋上,从阿拉斯加到夏威夷群岛,从西印度群岛到菲律宾,均被美国囊入怀中。如果能够敲开日本的国门,美国就获得了一个通往东亚的跳板。

探寻其崛起之路,日本和英国有很多类似之处。同为岛国,恪守传统却又能开风气之先,这或许是岛国民族文化的通性。在对外扩张之路上,英日两国不约而同地选择发展大海军,原因不外乎如下:一是国防安全需要;二是海洋民族的天性使然。

海洋民族多积极进取,且敢于拼搏,富于冒险精神,日本的文化正是如此。

简单来说,是岛国的危机感和对弱肉强食的深刻认识使联合舰队这样一个“怪物”出现了。说是怪物,是指这支舰队自成立之初,其背后的支撑就是不可以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力(简单来说是金钱),这就像一个贫穷的武士拿着一柄黄金铸造的剑一般。

俗语说:十年陆军,百年海军。意思是发展海军的消耗是难以想象的。陆军可以十年甚至几年内就能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但海军却需要经过多年积淀。往往一艘大型战舰的造价和维持费用就相当于维持一支上万人的陆军部队所需。这也是为何能取得海上霸主的国家,从西班牙到英国再到今日的美国,无一不是依托强大的国力,即用之不竭的金库。

尽管受限极多,但日本海军还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无到有,再到成为世界前三的海军,不过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兴也勃矣。

日本凭借什么扩建了如此规模的海军呢?是自上而下的扩张之野心。

从建军之日起,日本就已经罔顾国力一再提出疯狂的购舰和造舰计划。除了海陆军之间的分歧,“武断派”和“文正派”间争论不断,有如今日的左右翼之争,这实则是走民主之路还是走军事扩张之路的分歧。

1892年,时值甲午战争前夕,日本第三届国会再次否决了军部的造舰计划,并意图大幅削减官员俸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之际,明治天皇于1893年2月下诏《和衷共同》,诏日:国家军防者事关重大,苟缓一日,或遗百年之悔。他指责国会不该削减政府预定经费之余,表示将在此后6年中,每年从皇室费用中“省”下30万日元用于造舰之用,同时要求各级官员需要在6年间每年将十分之一的俸禄捐出,以资造舰费用。对于打造一支强大海军,改革之初的民心踊跃也得以充分利用,日本海军初建时,造舰费用就有不少是凭借民间捐款拼凑而来。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民众同样踊跃捐款。

尽管国力不足,但军费却未落下。日本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素来高于其余西方诸强,即便在和平年代,也在20%到30%问浮动,19世纪20年代前后和1130年代末的对美军备中,犹有过之。这一数据在今天看来,同样令人咂舌。

当然,关于野心可以用另外两个词来替代,一是进取,二是狂热。凭借前者。日本建立起了健全的军工企业,三菱、长崎、吴港造船厂世界知名,即使在今天,在横须贺港口能容纳8万吨级舰船的船坞也是旧帝国海军的一种见证。除此以外,海军人员的素养同样高于不少国家,在当时的年代——尤其是在日俄战争以后,被视为国家的精英。相比于日本陆军,海军人员自视精英——事实也正是如此,海军人员以质取胜在海军军校中,学员接受的教育更为全面,尤其是素养方面,故海军官兵—向被认为“稳健”有余。相比于山县有朋创建的战争机器陆军来说,海军人员也相对“自由”。太平洋战争中,有人发现在舱房中有舰员在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向舰长告密,舰长把这事压了下去,理由是该舰员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系,他是在进行“专业”研究。类似事情在陆军中几乎不可能出现。至于后者,则为日本海军带来了灭顶之灾。军国主义钓狂热,彻底将这支海军毁掉。其毁灭过程,正是本书所要详述之处。几十年间建立一支海军是奇迹。但这种奇迹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中就彻底化为乌有,这尤让人感慨不已。

今天的日本,依旧有不少人对海军怀同情姿态,认为海军不过是军部牺牲品,“大和”号的“悲壮”覆没,似乎是对这种观点的有力支持。从西乡从道“独走”出兵中国台湾起,军部一次次绕过国会发起军事行动,即使后来的九一八事变亦是19本陆军绕过国会所发起的一次赌博行动。二二六事件,亦是主要陆军“少壮派”发动的。很多人由此指出海军是被绑上陆军战车的。

事实真是如此?以20世纪30年代军部势力壮大时为例,当·个国家的绝大部分民众都陷入战争的狂热中时,日本海军将官同样叫嚷着开战,战争的气氛早已弥漫。再者,日本海军所谓从未战败的骄傲情绪,更是让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赌徒心理,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这是否可以说是岛国文化下的国民的突出心理体现?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日本无一不是在以国运做赌注,胜则立威,败则亡国(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战略之一就是在失去黄海制海权时退守日本近海,以阻挡可能发生的“登陆”行动;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方面的确有登陆日本本土的计划’尽管在现在看来颇为可笑)。作为赌徒的山本,尽管曾坦言联合舰队维持两年优势且反对对美开战,但并未做任何行动以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在日本以国运为赌注的第三局中,日本帝国终于输了个彻底,联合舰队没了.日本帝国也亡了。

探讨联合舰队的败亡远比考究其兴起更有意义。从根本上来讲,日本海军在初建时起就已经埋下败亡之因。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并非彻底的维新。残留有军国主义的余毒,这又未免过于简单。但事实的确如此,日本海军自创建以后便是作为日本天皇的扩张工具,万千民众为之役使。从明治初期到帝国的灭亡,海军数度充当帝国扩张的急先锋。

弹丸之国,背负着庞大的军费开支,这本身就是畸形的发展模式。尽管和西方的英国极为相似,但英国维持一支庞大海军有赖于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日本并无这一优势。日本以蕞尔国土和赢弱国力(相对其余诸强而言)担负着庞大海军,这本身就是不可取之处。在当时的日本,尽管也有不少人洞悉这一点,以加藤友三郎为首的裁军派力主之下,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中做了不少让步。但《五国公约》和《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在后来反而被军国主义者认为是一种妥协,成了二二六事件等一系列惨案发生的导火索之一。日本的海军建设,如以国土防卫为主的话,早已绰绰有余,并有可能成为一股威慑性力量,使日本远离战火——尽管历次战火多由日本挑起。

和美国爆发的战争,毕竟和中国、俄国的战争有根本意义上的不同,尽管从国土、人口和经济支撑力等方面对比来说,均相差无几,不同的是日本需要维系漫长的战线。在整个大洋进行战争,日本国力赢弱的缺陷尽露无遗,曾经叱咤一时的联合舰队如风卷残云般葬身太平洋,其亡也乎矣!

后记

硝烟依旧——国主义下联合舰队死灰复燃

截至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人员有5万人左右,主要舰艇170余艘,计50万吨左右,作战飞机300余架。实力在远东而言,首屈一指。就超过500011屯以上的水面舰艇而言,日本海上自卫队有28艘之多,况且日本有6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宙斯盾驱逐舰。

以军费开支而言,日本近年的军费开支维持在500亿到600亿美元之间,相较于周边各国,日本没有庞大的国土需要保卫,可以免去大量的支出。鉴于“和平宪法”规定日本的军费开支不能高于GDP的1%,日本的军费开支始终维持在1%左右。但从20世纪末苏联解体到21世纪前几年的10多年间,日本是除美国以外军费支出最多的国家。此外,日本还需向美国驻军提供“关怀预算”,数额几乎不低于日本军费预算,这笔支出并不包括在其军费开支上。正是凭借庞大的军费开支,日本才有能力建造并维持数目多达6艘的宙斯盾驱逐舰。

近年来,?“高波”级、“爱宕”级的相继服役以及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令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野心也不断扩大。走向大洋的第一个束缚是日本的“和平宪法”,有鉴于此,。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连年叫嚷着修改宪法。

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的精神,日本战后的安全战略核心为“转为防卫”。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日本最大的军事威胁消失,日本确立了“广域防卫,洋上歼敌”的防御战略,相较而言,前者是被动的消极防御,后者是积极防御(包括“遏制事态发生”或“早日排除事态”)。

2001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指出,一旦国家战略需要,将不惜“对他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这表明日本“和平宪法”已经有如废纸。从21世纪起,日本加快了发展进攻性武器的步骤,并发展先发制人的军事力量,“高波”级和“爱宕”级驱逐舰的诞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

简单来说,进入21世纪后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从近海防御开始向远洋防御发展,打造10支“十十舰队”的计划由此被搬上台面。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日本海军的装备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经过多年发展的常规潜艇,反潜和扫雷等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今日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具备了远洋攻防能力,早已不是一支在近海专职防卫的“自卫队”。

从1991年海湾战争起,日本就开始积极向海外派遣舰艇,淘湾战争期间,日本打着维和旗号,首次派遣扫雷舰进入海湾地区。自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20年间屡屡往海外派兵,伊拉克战争期间,甚至派遣上千名自卫队队员远赴伊拉克。

野心膨胀之余,日本还不断通过立法为驻军海外提供法律依据。1996年,出台了《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一改此前“遭敌入侵后”为“受敌人威胁时。作为动用武力的条件。1997年,新出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将可能发生的台海战事列入可能动武的范畴,悍然干涉中国内政。1999年,通过了《周边事态法》,规定日本可以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援,并可无限制扩大防御范围。

2003年,日本通过了让周边诸国最受冲击的“有事三法案”,即《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改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改案》。凭借这三条法案,日本首相将可在情况紧急时不经国会同意就对敌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从9·11事件起到今日,日本不失时机地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令日本的军舰长期在印度洋游弋,先后有近百艘舰艇、1万多名自卫队队员参与印度洋轮换机制。充分地锻炼了远洋作战能力。早在2007年,就有韩国媒体指出日本的海上自卫队(海军)已经拥有世界第二的实力,表示日本的海上舰队和海上巡逻部队均仅处于美国之后,并表示日本舰队已经不再是一支近海防御的军事力量,而是一支具备了“大洋海军所拥有的战斗力”的军事力量。一如担任过日本防卫厅(现为防卫省)议员的石破茂所言:“在像印度洋这样的大海上,能够既提供如宙斯盾战舰这样强大的防卫能力,又能够为美军战舰提供加油支援的国家好像也就只有日本和英国了。”

在本书末章,笔者对日本的自卫队作战力描述颇多。但文字终究是冷的,一如在真正的战争爆发前,总会有人认为渲染战争可能不过是危言耸听。于此,笔者并非在渲染战争的爆发可能。但如若对一个长期以来受军国主义熏陶的国度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后果总是难以想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岂非在践踏和平法律的基础上一步步实现了扩军备战的可能?今日之日本同样如此,“和平宪法”危若累卵,以现状发展下去,日本右翼势力无须多久便可能成功修改宪法。

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不可怕,但一个强大又嗜血的国家,最是让人心忧。无论扩军,还是修宪,日本右翼的口号总缺不了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化的国家云云。成为一个正常化的国家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呢?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相比,日本并未遭到足够的战争制裁,天皇制度依旧存在,正如那句被说得烂俗的话“德国总理跪下去,德国人民站了起来”所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给世界造成更大灾难的德国成为正常的并受尊重的国家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今日的日本通往正常化国家的道路是修宪,还是扩军,这与希特勒上台时几无二致。

日本自明治以来的对外扩张野心,亦是从未止歇。数次战争中,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是日本壮大的推动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国家一度处于极度衰弱状态,但迅速恢复并强大起来的国力,又让日本重拾骄傲,当国家现状和这种骄傲形成一种落差时,这种骄傲往往会转化为一种激进。这种激进又体现在日本近年来日益高涨的修宪呼声上——有必要引起注意的是,无论是修宪,还是扩充军备,日本的大部分国民多是持拥护态度,在这一层面上,又不得不感叹民众总是无心,却容易成为帮凶,如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民众,他们渴望德国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由此呼应了一些人的激进主张。

回到正题,今日日本海军实力的扩张,亦可视为日本民众渴望以“国富”谋取“国强”地位的普遍心理。但对于邻国来说,日本谋取强军的手段,就像是在东北亚拉上了一层帷幕,将和平的曙光遮挡。如说战争,或许言之过早,但防范和遏制总是必要之手段。若否,历史的教训极有可能再度发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色昙花(日本联合舰队)/大舰队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大舰队丛书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15695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3224311
中图分类号 E313.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9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