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之谜》是《美国奎因悬念小说选》系列之一,所选作品引领世界悬疑小说的潮流,悬念重重,情节紧张生动。本书介绍《木乃伊之谜》、《街角的十二支蜡烛》、《寻找某人女儿的工作》、《谁害怕尼禄·沃尔夫?》等中短篇悬疑小说。
图书 | 木乃伊之谜(美国奎因悬念小说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木乃伊之谜》是《美国奎因悬念小说选》系列之一,所选作品引领世界悬疑小说的潮流,悬念重重,情节紧张生动。本书介绍《木乃伊之谜》、《街角的十二支蜡烛》、《寻找某人女儿的工作》、《谁害怕尼禄·沃尔夫?》等中短篇悬疑小说。 内容推荐 受害者临死前留下一个信息,指出凶手是谁,这种情况实际上很少发生。不过,有时候他们临死前会无意间透露一些信息,为警察破案指明了方向。比如有个受害者曾经说过他当天要在家里约见一个“穿行于日历牌的人”,不久他就被害了。谁是“穿行于日历牌的人”呢?揭开这个谜底,就能找到凶手。” 20世纪50丰代的英国,离婚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向法庭提供其中一方不忠的证据。所以声名狼藉的律师们雇佣了更多声名狼藉的侦探们来制造通奸证据,为那些早已对婚姻生活厌烦了的有钱男女服务。同样,在这个年代,女人作为私人侦探是不被社会接受的,尤其是她还是个未婚妈妈。女侦探洛伊斯在帮助一对男女离婚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当她按照原定计划拿着照相机闯入饭店客房时,看到的却是一具尸体。 昔日好莱坞著名的童星,如今已经成了八十多岁的老人。女儿觊觎他的财产,想把他送到老人院。可怜的老人为了平静地度过自己的余生,不得不向贪婪的女儿让步。但这依旧不能让她满足。她甚至把老人的外孙女——也是她自己的女儿变成了一棵摇钱树,让她拍摄色情广告。因此当她中毒死去的时候,老人毫无疑问地成了警方关注的目标。 目录 心灵的困惑 街角的十二支蜡烛 亨德尔和格莱特 她的名字太聪明 穿行于日历牌的人 吉卜赛人的金矿 伦敦眼谋杀案 幸福将至 遥控 陌生人 木乃伊之谜 活动墙板 终场时间 陶土枕头 场上经纪人 寻找某人女儿的工作 谁害怕尼禄·沃尔夫? 残忍而不同寻常 永不忘记我 最佳报复 身分危机 允许登船 试读章节 凯利整了整摊开在桌子上的那一版报纸,又看了一遍:利特尔伍德足球普尔博彩公司的调查显示,在九十二支联盟球队中最让球迷感到巨大压力的是诺士郡队。诺士郡!凯利在最近看到的英乙联赛排名表中它几乎稳坐中间。既不面临迫在眉睫的降级危险,也没有在扣人心弦的附加赛中胜出而晋级的可能。而查尔顿队排在英超联赛倒数第二名的位置,有二十二次射门的机会球,只射中了四个。凯利就是穿着这支球队的球衣结束了自己短暂、更谈不上辉煌的足球生涯。不仅如此,尽管圣诞节前连续解雇了两名教练,就在刚过去的周六他们在城市球场被诺丁汉森林队以二比零的比分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无缘足总杯。 压力?压力还远着呢。 凯利看了看墙上的钟。 12:09。 早过了早咖啡时间,可还不到午餐时间。从他办公室的窗户可以看到路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在缓缓移动,两辆红色的134路巴士情愿受夹击也互相紧挨着沿肯特城路向西开往市中心。市政回收再生垃圾的卡车开得很慢,挡住了前往拱门路转盘并从那里一直向北开去的司机,上帝保佑他们能早点到。 办公桌上的来件盘里有一封当地法政实验室寄来的账单、皇家全国救生艇协会发来的募捐信、来自英国税务海关总署的一份通知,措辞客气,说明纳税申报归档的最后期限是一月三十一日。税款和罚款的明细详见随函寄上的sA352说明书。 尚未处理完毕的文件,如果非要这么说,将会包括了解高级DNA分析课程的详细情况。自从电视上的《犯罪现场调查》等法政节目泛滥成灾,他就考虑自己是不是该去学习该课程。还有一封出自马斯韦尔希尔区一位家庭主妇手写的信——这种人很少见,但不是没有——她询问如果雇凯利调查她的丈夫是否与女下属私通——他们关系暖昧——要花多少钱。另有一封信,清清楚楚地打印在有抬头的信纸上,是一家知名的保安公司的招聘信息。这家公司是凯利以前在伦敦警察厅的两个同事经营的。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不过,他可不想在去私立学校接朱利安和利伯蒂的路上,或在布伦特十字购物中心轻松购物时,还得向那些开着四轮驱动车、刚从杜特列治及域斯冬的私人住宅出来的人手触帽檐行礼。 不管时间是早是晚,他决定要进午餐。 小餐馆位于福特斯路与莱弗雷大街的拐角处,对于像凯利这样喜欢上好的浓香醇咖啡或者可口的蔬菜汤和三明治套餐的人来说,这家餐馆可谓是上天赐下的好去处。在学年中的早餐时间,当地小学校孩子们的妈妈一来,这里顿时热闹起来,除此之外还算是安静宽敞,如果撇开店主是唯真调频广播电台的忠诚的听众这一点不谈。 “和平时一样吗?”安德鲁问道,看到凯利进来,他朝煮咖啡机转过去。 “来份汤吧,”凯利说。 安德鲁扬起眉头瞥了一眼钟。“请便。” 今天上的是蘑菇马铃薯汤,同时端上来的还有几片黑麦面包,切得厚厚的,颜色很淡。有人留下一份报纸,凯利边吃边翻着报纸看。前任劳动教养部长把自己的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出来,因为在其他学校,她的儿子的各种需求能更好地得到满足。公众呼吁公众保健制度应进一步提高透明度。美国东海岸天气热得反常。一位凯利从没听说过的社会名流气呼呼地走出了真人秀电视节目《老大哥》的演播室。 新闻版面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该消息就登在第六版靠近报纸底端的位置。路边炸弹炸死在巴士拉巡逻的英国士兵……这名死去士兵的姓名尚未公布,他的死使得英军自2003年进驻伊拉克以来的死亡人数升至130人。 伊拉克,阿富汗——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轮到伊朗。 凯利把报纸推到一边,用仅剩的一片面包把碗的里面擦了一圈,很快地把几枚硬币放在柜台上,走出餐馆到了大街上。算不上是适合日光浴的天气,但对这个季节来讲略显温和。天上飘着几朵浅灰色的云彩,看样子不会下雨。回到办公室时,珍妮正在楼梯上坐着;他一眼没认出她来,后来认出来了,却一下子想不起来她的名字。 “你不记得我了吧?” “当然记得。” “真的?”她露出一丝笑容,灰绿色的眼睛的周围起了皱纹,这时他想起来她是谁了。 “珍妮,”他说。“珍妮·考尔德。” 她的头发齐肩长,还是和以前一样带点红色。 珍妮咧开嘴笑了。“你真记得我。” 凯利上次见到她时,她正站在伏尾山一家按摩院外面,短发刚修剪过,手里夹着香烟,正准备上班。那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差不多两年吧。 “小女儿还好吗?” “你是说爱丽丝?她已不是小孩子了。” “我觉得也不是了。” “她上学了。托儿所。” 凯利点点头。上次见到爱丽丝,她紧贴在妈妈身上,尖叫着,惊恐地瞪大眼睛看着凯利揍那两个人,他们是珍妮的前夫派来恐吓这母女俩的。珍妮有着同样的表情。仗着手中那条二四木板和一肚子的义愤,他二话不说就动手了。他深知对付有些人,要先来硬的,等他跪在你面前求饶时,就会有问必答、乖乖地交代了。 “你是怎么找到我的?”他问她。 “电话黄页。”珍妮向他咧嘴一笑。“手指头顺着一个个号码查,就找到了。” 她有……凯利在心里盘算着她的年龄,三十出头!也就是这么大。精心化过妆,以前化的妆没有这么精致;身材看上去也苗条了:穿着一条喇叭裤,灰白色上衣,外面套件紫红色羊毛开衫,没系扣子。 “最好进来谈。” 三楼上的这套公寓的主室被用来作起居室兼办公室:木制写字台是从一个足球队长手中抢救下来的,刚刚能靠窗塞下;转椅,二手货,从布雷克诺克路上的办公家具供应商那里买的,很便宜;一组用金属隔板架做的文件柜,是从原来位于贝尔赛公园的住处运过来的。坐上去能让人感到舒适的家具,就是一把休闲椅,早就被他坐得变了形。几本书、电话号码簿;计算机,传真机,录音电话;一台美国博士牌无线电/CD播放机,边上放着几张激光唱片:罗尼·莱恩,玛莎·瑞博,莫斯·艾利森,加农炮·阿德雷,鲍勃·迪伦的新专辑,滚石乐队的经典老歌。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木乃伊之谜(美国奎因悬念小说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彼得·图恩布尔 |
译者 | 秋海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群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4472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4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0920 |
版权提供者 | ELLERY QUEEN('S)MYSTERY MAGAZINE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