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
内容
编辑推荐

闲闲书话是最具影响力的中文社区天涯社区的特色版块,它以“闲”为底色,以“书”为主轴,在不经意间,发展成长为独具风格长盛不衰的网上读书论坛。此间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事关读书与思想的焦点话题和事件发轫于此。

《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全四卷,本书为该丛书之《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书中汇集了天涯社区闲闲书话栏目十年精彩文萃。

内容推荐

闲适,闲趣,闲谈;书人,书事,书单。

“书话”是个宽泛的文体,书评、书论乃至谈书的杂文皆可为书话。书话一体,贵在自由,长篇高论与短小杂感并无高低之分,只要知识得以汇聚,情感得以生发,思想得以交流,言而有物,论而有据,洋洋万言与寥寥数语都是化境。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全四卷,蒐集开版十年的精妙之文,不分类别,以人为本,内容斑斓多姿,形式新颖别致,兼顾各个时段,突出个人特点。书人书事书话书单而外,举凡书评、影评、乐评、画评、淘书访友、游山玩水、饮食男女、花鸟虫鱼……百无禁忌,一概不拘,全面呈现了一场书人书话的饕餮盛宴。

本书为“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之《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目录

寻觅知己(沈昌文)

 35公里/1

 南方物哀笔记(节选2003~2004年)

 青岛的朝九晚九(2005年)

A

 Aaalllal/9

金性尧、顾颉刚及历史和新闻(2006年)

 阿啃1919/13

因为你不知道我的悲伤(2007年)

 安冬霓/16

哈姆雷特的厌女症(2006年)

短章(节选2006~2007年)

 安歌儿/29

草原物语(节选2006年)

 凹凸天空/33

记忆中的尘埃姑娘(2003年)

武侠杂说(2004年)

B

 白沙淡菊/43

忽有故人心上过(节选2007年)

 搬起脚砸石头/47

数得三秋(2003年)

 鲍可庾/53

糕团里的江南(2002年)

 北方影武士/58

我的电影浮生(2004年)

嘲想作业,回想假期(2004年)

 毕明迩/65

《己亥杂诗》里的苏州人(2005年)

 泌之洋洋/70

读书识小录(五十二):沈卫威《大学之大》(2009年)

 别往心里去/75

猪,一只自由的藏香猪(2009年)

 布衣素裙/79

淡墨(节选2009年)

C

 草堂春眠/84

猫(2007年)

 长河饮马/87

水浒悦读之武松杀嫂(2006年)

 长乐老/91

读一篇墓志的三个录文有感(2003年)

《侯鲭录》中一句话三次过录的讹传经过(附跟帖2003年)

 陈村在上海/103

《2003年网络写作年选》序(2003年)

说床(2005年)

 陈愚/109

警惕加尔文(2003年)

 陈远/115

家学的消亡(2003年)

 程蝉/119

射雕之华筝——不如痛哭(2003年)

 崇拜摩罗/121

叛逆的勇士出于人间(2006年)

D

 戴尔戴尔/128

庸常人生的回响(2005年)

 ddrose/133

湘西草堂(2006年)

 地道表达/136

“蛾眉空带九秋霜”——胡兰成的“书袋子”(2008年)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张爱玲的“窘”与“强”(2009年)

 狄马/143

荒谬的苦难美学(2005 F)

宋江为什么要招安(2006年)

 丁巴达吉/155

博尔赫斯的所有故事(节选2009年)

 丁三郎/165

人的心理需求是世上唯一难求的奢侈品(2009年)

 东吴门生/168

一肩风月与四面山窗——读张恨水散文(2007年)

 董小染/172

董桥二题(2008年)

 独狼一笑/177

不合时宜的辛弃疾(2007年)

E

 Earl Nickowl/181

粤语拾遗(2006年)

 emie/186

满眼骊山(2003年)

花田八错,错,错,错(2005年)

F

 范美忠/199

阅读里尔克的感觉(2003年)

 芳杜若/203

关于长江的记忆(2002年)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2002年)

 方连辛/212

小灵通漫游好莱坞(2006年)

 freecloud/219

庞德的中国缘(2002年)

 傅月庵/222

台北旧书街沧桑(2003年)

G

 高卢韦斯/227

我与枫林晚的情仇恩怨(2007年)

 高卧东山/232

失去的微笑(2009年)

周子美与泽存书库(2009年)

 古清生/239

睢有茗者留其名(2004年)

薛正南(2005年)

 顾泄潢/249

重读笑傲话江湖(2004年)

 故园遥望/255

五月槐花香—思念京城的树(2005年)

 孤云/259

情人节读情书(2003年)

漫谈大师兼论张中行先生(2007年)

 管风琴/265

图书馆里听巴赫(2003年)

管风琴上我的弗朗克(2003年)

 观天坏笑/270

进藏手记(2004年)

 gyjyg1212/301

喝茶(2009年)

乡村年事(2009年)

H

 haborZ/307

“下体为他颤响”——比埃尔·路易士的作品(上)(2005年)

《比梨蒂丝歌谣集》——比埃尔·路易士的作品(下)(2005年)

 海边之人/341

北望大海(2003年)

 韩牙/345

Z流水(附跟帖 2003年)

 湖人附近/363

这些我没法写完整的有趣人物(2005年)

 忽如远行客/378

色戒她的激越总是虚幻(2007年)

《诗经·终风》:当爱情遭遇调情(2008年)

 胡淑芬/385

给家乡黼友的信:我在出版界挺好的(2004 E)

科学史话:伟大发明及其意外(2008年)

 淮茗/390

南京街头的旧书店(2004年)

 淮之夷/397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随感三则(2003年)

为了故乡不再沦陷(2004年)

 黄花一把/405

没有脚的雀儿:读杰克·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2009年)

 黄山李平易/410

在鲁院听课的日子(2004年)

 huangyun/41 4

苏青二题(2009年)

 慧远/423

我印象最深的10首老歌(2005年)

闲闲书话:一场虚拟的网友盛会(2006年)

 _惑者/430

生涯一片青山(2003年)

试读章节

南方物哀笔记

(节选2003~2004年)

北面的山

山在北面,你会觉得它格外远。把方向比作四个性格各异的女子,北带着剑气,孤傲而清澈;南蘼芜绚丽,温润而慵懒;东乖巧本分,是小家碧玉;西为异质人,缈若烟尘,不可捉摸。比作四朵花,北是幽兰,南是栀子,东是海棠,西是杜若。我小的时候,把北当作异乡,那是艰难、陌生的地方,带着一种令人敬畏,浸透了悲凉味道的气质,北面来的人也这样,他们有一张狭长的脸,单眼皮,眼睛像剑梢那样长着,他们讲话的语气,就像裹在藏青布里面的铁皮水壶,又像一棵青涩的艾子。我的家乡一年四季刮着北风,河水流向南方,我们的门窗也向南,南边有水波一样的村庄。夏天,我望着那些房瓦出神,北面有一扇小窗,很高,我需要踩着凳子才能爬上去,望那些北面的山。

端午节

一面巨大的牛皮鼓,埋在地下,当它被敲响,听不见声音,空气在震动,光线像水波一样颤抖,天气已经很热了,田野这样寂静,布谷鸟也停止呜叫,一些事情就要发生,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当夜幕降临,你的心会因此空洞而悲凉。采艾子的队伍经过村口,满村都是苦清的味道。我们的村子死去多年了,每年我都是站在麦子地的西面,匆匆看它一眼,那些没有树的房子,就像没有睫毛的眼睛,送盘缠的人披着白布衫列队而行,异乡人停下脚步。这是乡愁泯灭了的年代,喝完了苦艾酒,梵高这样悲伤,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我把眼泪抹到芦苇的叶子上面。

满耳是蝈蝈的田野

我是个探索者,希望发现整个世界的秘密,历史上有无数伟大的旅行家,他们用一双破鞋发现了世界。他们是浪漫的人,用脚写作的诗人,人在十岁以前也是诗人,上帝制造他们的时候,把这一切写在基因里面,我的基因里面也有这样的片段。诗人的一生都在回忆他最初的十年,旅行家用一生去印证那十年的梦。世界之初是这样的,太阳喷出火焰,风在燃烧,植物的枝蔓沿着地面爬行,虫子为了爱情整日整夜地鸣叫。那时我有一匹枣红马,它那样孤独,我们一起行走的时候,它突然撇下我,一个人跑向远方,我沿着长满青草的泥土路追赶,把豆子地、灌木、树林,把水库、向南流的河,把西岭大道和运兵车,把太阳、星星和风,把满耳是蝈蝈的田野统统抛在后面。我们在一片大山面前站住,大山里走出神色凝重的人,他们长着狭长的脸和剑梢一样的眼睛,我向他们问路,他们说,跟着你的马,一直向南走。十岁以前,我做过许多短暂的旅行,最长的一次有十公里,那天夜里我被自己的梦吵醒,一百万只蝈蝈在田野里呜叫,我空荡荡地站着,心里充满悲伤。

梧桐花

四月的雨天看见梧桐花,它们像贫穷一样拥挤。我想起苦啤酒的味道和独自饮酒时暗淡的快意,想起这个清寂的时节,很多花开了,却没有蜜蜂、蝴蝶和飞蛾,风的苦寒中透出半缕温存,我们把这个叫做春天。村子睡了,雨水清泠泠地落下来,我在空荡荡的街上奔跑,地上铺满了梧桐花,这样一种卑微的植物,有灰艳的颜色,拘谨的表情,和苦闷的味道,适合雨天开放,刚刚展露色彩就被风摘掉并在污泥中腐烂。贫穷总是成群结队地来,不是吗,它们占满枝头,脸上挂着善良,对这个伪善的世界毫不知情,这真让人愤怒。竹兰兰死的时候,父亲从南园挑了一棵半大的梧桐树,那口小棺材像一只手提箱那么大。竹兰兰曾教我吸食梧桐的花蜜,她是个奇怪的孩子,把一切可以抓到的东西都放到嘴里尝一尝,她这样发现了童年时期一种伟大的甜食,把梧桐花连同花蕊从花蒂上扯下来,放到舌头上舔,很少有人相信,闻起来带着点臭的梧桐花,有这样一种令人不安的甜味。

清明  三十年前我是个孤僻的孩子,需要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偷享快乐。那天清早,我离开村子,听到有哭泣声从天空坠落,心里充满凄惑的滋味。我看到精灵们列队远行,像云雀那样一耸一耸地飞入天际,我看到温暖的露水和善良的植物。我有二十只雪白的兔子和二十只雪白的鹅,它们靠露水和草叶为生,在小树林的草地上,一个掉队的精灵愁苦地数着脚趾头,我用兔子和鹅把它围在中间,我那么想拥有一个精灵,在我即将捉住它的一瞬,细密的雨丝突然问扯满天地,一种藏青色的气味弥漫了世界。村子里响起了锣鼓声,大人玩的秋千搭好了。我玩过各种各样的秋千,秋千是飞翔的工具,在夜里,人群散去以后,一个人,身体飞起来,一股暖流一直流到脚尖,在无人能到达的最高的地方,我曾想自己就是一个精灵。

谷雨

我家的族谱上有十六个老人,他们在乡间艺人的画笔下,拥有一模一样的表情。父亲和母亲吵架,家里乱作一团的时候,我就去正堂,隔着巨大的八仙桌看他们,人上了族谱才会变得温良。或者,我来到野外,躺在蔓草爬行的空地里,望北半球的天空。天气开始炎热,水蒸气从地面升腾,像舞动的水草,一缕一缕的,我看到它们这样决绝地向天的深处去了,阳光和水让青草疯长,它们簌簌地爬行,穿过我的头发、四肢和衣服的缝隙。无数只身材肥硕的鸟,在我周围踱着步子思索,热乎乎的风像一个罩子,我的耳朵里充满细密的声音,像行走的脚步,像齐刷刷的雨滴,像无数只鸟向宇宙的深处飞行,像草的枝蔓离开大地,像我平生第一次体味到的那种背井离乡的悲愁。

有一种杲鸟,你见到它的时候,就在原地转圈,它会好奇地在边上看,看着看着它就晕倒了,这是父亲讲的稀奇事。那天他在野外找到我并把我喊醒的时候,父亲说,我的周围就有一百只那样的呆鸟。

北面的海

绵延几十公里的黑松林是冬天的发源地,它像一条墨绿色的绸带,镶嵌在海岸上,一年四季,北风掠过渤海的水面,从这里上岸吹向内陆。在我出生以前,那本是一片沙滩,但这里不是城市,沙滩上没有遮阳伞和冷饮摊,金黄色的沙子像水沫那样舔舐长满荒草和蒲公英的土地,人们愁苦地望着北面的海,那是一万里的碧空,没有船,没有海鸟,没有飞机拖着余辉经过。一些神话般的海岛,在遥远的地方若隐若现,人们说那就是日本。

我曾经用两个月的时间筹备一次旅行,徒步穿越那片松树林,那次旅行最终平淡无奇地收场。我用了一天时间,坐在一堆枯草边上打吨,那是去年的打柴人忘在那里的劳动果实,里面搀杂了白色的鸟的羽毛。一个守林人,在小木屋的玻璃窗后,用军用望远镜向我看,海面是那种寂静的颜色,海风让我的全身浸透了冰凉的滋味。我看见一架巨大的飞行器,由钢管构成,就像钻探队的作业台,上面坐着一个面无表情的人,飞行器从海面经过,它那样缓慢,那样沉稳,拖着长长的影子,无声无息,像一只不合时宜的孤单的巨兽一样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滑出我的梦境。

春分

我母亲是个天生的占梦师,每次我把那些稀奇古怪的梦讲给她听,她都掰着手指头给我算,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我一整天都待在家里,不准出门。我家有四间黑洞洞的屋子,其中三间各有一个地窖,说死了你也不会相信,其中一个地窖里,存放着一颗流星,那是一块蜂窝状的石头,一天深夜,我亲眼看见它拖着长长的尾巴坠落到村西的麦田。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齐腰深的麦地里翻找,大人站在村口朝我望,其中一个人对母亲说,你的儿子确确实实是呆了。

那天,白昼和夜晚一样长,我趴在西墙上望西岭大道,墨绿色的卡车遮着帆布呼啸而过,时间缓慢得让我昏昏欲睡。在傍晚即将到来的时候,我翻过西墙,来到田野,到处是麦子、荠菜和苦青稞,那种清越的气味让我迷醉,我感觉很多幸福正从天空降落,像雨滴,像雪花,像飞机上遗落的包裹,像坠落的流星。关于流星,我那早逝的外婆曾这样说,那满天的星星,就像你衣服上的扣子,不管多么结实,早晚有一天,它们会一颗一颗掉下来。

雨水

灶神是个干巴巴的小老头,长着稀稀拉拉的胡子和牙齿,他的眼睛是灰色的,里面始终噙着泪水,那是经年累月烟熏火燎的结果,他的皱纹里藏着污垢,用羊皮袄的袖子擦鼻涕的时候,他的鼻涕至少比我脏十倍。昨天刮了一夜的风,枯树枝呜呜地响,早晨的时候,风停了,空气中有咕咕咕沉闷而细微的声音,就像一颗心脏在村子的外面跳动,树枝和瓦片上挂着水珠,湿润而绵软,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的预感,觉得世界像一棵树被轻轻放倒,果子洒了一地,鸟收起翅膀,在地上奔跑。我清点兔子的时候发现少了一只,便来到村口,看到我们家的灶神,坐在大树底下,那只丢失的兔子撇着腿躺在旁边,把耳朵掰下来,耐心地洗。

大人从村口经过,好奇地看着我们,他们问,这是你蒙古的祖父吗?我轻蔑地摇着头,是我们家的灶神。我认识灶神好几年了,母亲虔诚地敬拜他,初一和十五把面条供奉在灶神的牌位前,每次我都偷偷地把它们吃掉,母亲为此打断了几根木棒。有时候我一整天跪在灶神的牌位前赎罪,怀着满腔的心酸与委屈,饿着肚子,忍受着孤独与无望。很多次,我透过烟雾缭绕的炊台看灶神,他那么和气,卑微,善良,与世无争,温敛厚朴,像一棵老树,在母亲不注意的时候,伸出肮脏的手,悄悄抹去我满脸的泪水。

P1-5

序言

我多年做编辑工作,尤其是三十来年前编《读书》杂志,以及长年主持三联书店的编务,都十分依靠广大读者的信息。由于我们学了苏联当年的出版体制,出版、发行、印刷三者严格分家,在我们这里做编辑出版业务有个怪现象:生产者见不到消费者。我们所知道的市场反应,也就是一个印数。当然还有舆论。但是我们的书评工作多年来是比较落后的,不及时,不真实,反映不了多少读者的心声。这些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当然是大有改进了。但是,另一方面,书的品种却多了许许多多。相对来说,究竟改进了多少,还难说。

所以,我主持出版社的时候,有两个古怪的癖好:第一是喜欢亲自编杂志,因为它回馈读者的需求比较快;第二是愿意亲自拆看每天的读者来信,直接体认读书界的反应。后一个习惯惹起许多猜疑。因为我这个第一把手,居然每天等不及有关部门把读者来信整理上报,而是天天自己上收发室去取读,这至少也说明你这领导做事有点本末倒置了。但是,我自己却由此实在受到了许多教育。特别是,你出书、发文章总要说些皮里阳秋的话,不知道读者懂不懂本意所在。忽而读到一封来信,把你们的用心点出来了,快何如之!这叫什么?这就叫:知己!

以后退出出版工作者舞台,但是贼心不死,作为过时的出版人,还是经常想窥探社会上对书业的反应,以此自娱。也正好,其时也,IT行业大兴,出现许多网站,就中谈书的自然特别中我的意。这中间,号称“最有影响力的中文社区”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栏目,引起我的特别注意。一些具有相同爱好、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互相寻觅,物以类聚,发帖、跟帖,七嘴八舌、真心实意地讨论某书某事,即时交流,激烈碰撞,精彩纷呈,煞是好看。每天,我都要到“闲闲书话”以及类似的三五个板块去盘桓个把两个小时,以为自娱。我不发表言论,仅仅是“潜水”而已。有时遇到某个网站或阅读某篇文章时要求我注册,我就敬谢不敏,不再光顾。有时对方的某文忽而出现“你无权阅读……”字样,我乖乖退出,不复纠缠。我从不登记注册,因为我总觉得,这么一个破老头儿,不值得人们如此注意。幸好,“闲闲书话”有容乃大,没有碰到这情况。如此这般,我就安心潜水,长久地与之纠缠不已,由此大开眼界,获益良多。我还十分关心海外作家的文章。说实话,这不完全是政治上的“异端”,而只是觉得他们的写作有新意,看了有启发。“闲闲书话”里不断更新的陶杰专栏,即是一例。

消息传来,“闲闲书话”开版十年,要出选集了。这我当然拥护。自己虽然天天上网,可是,遇到想保存的文章,还是得收藏或打印。出版选集,蒐集精华,以整体和纪年形式呈现中文网络阅读与写作的风貌、实绩和水准,是一个创举,很有意义,功德无量。

由之要我写篇序。值此“十年文萃”出版之际,为一小文,以答谢“闲闲书话”多年与我结下的缘分,亦为乐事。自然,更要答谢的,是当年在网上为文、现在收入本书的作者们,也就是那些位长期开导我、提示我的知己朋友。

二○一○年四月

书评(媒体评论)

闲闲书话开版十年,出版选集,蔸集精华,以整体和纪年形式呈现中文网络阅读与写作的风貌、实绩和水准,是一个创举,很有意义,功德无量。

——沈昌文序·寻觅知已

《诗经·魏风》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意谓劳作者收工在即,乃形色从容。读书既是件苦事,也是件乐事,书田耕耘,收获的是自己的劳动,自己那方天地,一亩三分也好,“十亩之间”也罢,不管是桑麻瓜豆,不拘多少,无论深浅,所欣慰者正是劳作之后有所会心,有所得意。

——西西弗解题闲闲书话

闲闲书话以“闲”为底色,以“书”为主轴,没走向封闭,不偏执一端,兼收并蓄,姹紫嫣红,不经意间,发展成长为独具风格长盛不衰的网上读书论坛。此间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事关读书与思想的焦点话题和事件发轫于斯。

——梁由之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由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9891
开本 16开
页数 4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