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闲闲书友(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
内容
编辑推荐

闲闲书话是最具影响力的中文社区天涯社区的特色版块,它以“闲”为底色,以“书”为主轴,在不经意间,发展成长为独具风格长盛不衰的网上读书论坛。此间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事关读书与思想的焦点话题和事件发轫于此。

《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全四卷,本书为该丛书之《我的闲闲书友》,书中汇集了天涯社区闲闲书话栏目十年精彩文萃。

内容推荐

闲适,闲趣,闲谈;书人,书事,书单。

“书话”是个宽泛的文体,书评、书论乃至谈书的杂文皆可为书话。书话一体,贵在自由,长篇高论与短小杂感并无高低之分,只要知识得以汇聚,情感得以生发,思想得以交流,言而有物,论而有据,洋洋万言与寥寥数语都是化境。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全四卷,蒐集开版十年的精妙之文,不分类别,以人为本,内容斑斓多姿,形式新颖别致,兼顾各个时段,突出个人特点。书人书事书话书单而外,举凡书评、影评、乐评、画评、淘书访友、游山玩水、饮食男女、花鸟虫鱼……百无禁忌,一概不拘,全面呈现了一场书人书话的饕餮盛宴。

本书为“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之《我的闲闲书友》。

目录

X

 xb278/1

潘家园的传说(二)(2003年)

 西丰客人/6

两声欢呼,一声倒彩——《万历十五年》三十载印象记(2009年)

 西西弗/13

解题“闲闲书话”(附跟帖2000年)

一位吉尔吉斯世界主义知识分子——由柠檬革命想起了艾特马托夫(2005年)

 西域的忧伤/27

真性情与伪君子的职业道德——_{平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2004年)

 夏虫语冰钦/30

无情有恨何人见——浅谈《红楼梦》中的荷花(2005年)

 香笛/34

相忘于江湖(2001年)

谈花说草之三——竹影摇窗(2002年)

 湘南客/41

另一种生活——读韩少功《山南水北》札记(2007年)

 相似的你我/45

契诃夫和契诃夫的小说(2003年)

 象罔与罔象/54

我喜欢他们的书(一)(附跟帖2003年)

 肖毛/60

为快乐而翻译(2007年)

怎样让旧书重返青春——我的旧书修补法(2007年)

 小钗横戴/71

让我们微笑着告别(2007年)

 小凤采薇/74

一身诗意千寻瀑,何人堪比林徽因(2004年)

 小号鲨鱼/78

关于陈家洛的猜想(2007年)

南京,南京(2009年)

 小麦的穗/87

良宵(2009年)

南阳关前(2009年)

 小银鱼/92

拟耕堂书衣文录(2004年)

 小雨藏/98

读得花醇,耐得浮尘——读沈胜衣《满堂花醉>(2005年)

 小转铃/101

这是一场硬仗——《卡帕传>(2005年)

将扔未扔那一刹那,最是动人(2005年)

 心乱他弟/110

电报,以及一种生活方式的消亡(2002年)

 辛夷坞/113

我的妈妈(2005年)

 须弥山主人/125

书摊(2001年)

连环画(2004年)

 许晖/130

语词秘史(节选2009年)

 雪呆子/136

斑竹一枝干滴泪(2002年)

 寻找格非/139

私爱作家之三:格雷厄姆·格林(2003年)

Y

 押沙龙/143

更多的猪死于乱棍(2005年)

不环保的爱情决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爱情(2007年)

 严老哥/151

在声音、图像和文字之间(2005年)

黄色狂想曲(2008年)

 要命一条/158

罗大佑:寂寞而流氓的南方面孔(2009年)

 夜飞雪/164

爱君笔底有烟霞(2003年)

 野夫/167

江上的母亲(2005年)

 也解颐/174

无须吴之须之缶之梅花(2010年)

 易大旗/178

洙泗村拾忆(2005年)

 yiping1914/183

凤凰涅槃,浴血新生——伟大的法兰西(2005年)

 一勺金/188

作家资本家两家亲//有人这样说过吗(2006年)

 一衣风雨/191

丝丝缕缕洋芋丝(2004年)

 雍容/196

小说里的人生(节选2004年)

知否有人楼下过,十年尘土未停车(2004年)

 永远的兵子/213

孙犁《芸斋书简》读后(2005年)

我的初恋没有进城(2005年)

 有时踢球/220

马贡多,马贡多(2004年)

 悠哉/225

我激赏的十篇俄语中篇小说(2006年)

 羽戈/230

饮半寻思谁可语,伤哉高阳旧酒徒(2006年)

索尔仁尼琴二题(2009年)

 愚人/250

瑰丽大观的游记——范成大《吴船录》读后感(2005年)

去岁烹羊曾大雪(2007年)

 余世存/267

作享——序梁由之《百年五牛图》(2008年)

 俞晓群/274

“新世纪万有文库”十年祭(2005年)

让游子的孤魂,牵着亲人的衣襟归来{2007年)

 云水斋主人/284

遥想太祖母(2002年)

莲塘的记忆(2004年)

 云也退/296

《迷惘》:通往自我奴役之路(2002年)

没有被征服的——为马三立老人而作(2003年)

 云一在一青一天/306

人生实难(2001年)

谁能为此曲——向阿炳致敬(2001年)

Z

 在彼/312

少年情事老来悲(2010年)

 章红/316

父亲的村庄(2003年)

 张佳玮/323

《杨家将》们的规律:昏君贤王,打擂撕人,“刀下留人!”(2008年)

 张铃/328

关于迟子建(采访问答/访谈手记)(2005年)

 真是李大嘴/337

《大师谈艺录》所见的学林散叶(2004年)

烟云过眼未能忘:《启功口述历史》读后(2D04年)

 真正易水寒/349

储安平的另一面(2007年)

 指尖微凉/3S3

低眉(2004年)

白露为霜(2004年)

 zhnhh/358

“至情至性”的人生追忆——读张竞生《十年情场》及其他(2009年)

 钟洁玲/363

三见王小波(2007年)

 周六我要休息/370

西游记:琵琶精——世间最毒妇人心(2006年)

 zhoura/377

文明的使者——肖雪慧老师(2D04年)

 朱青桐/381

夏曰展昏(2006年)

老大莫还乡(2007年)

 注注/391

我的闲闲书友(2004年)

 子班/404

望春碎笔一—十二月的读书笔记(2003年)

 紫纯63/409

一部残缺县志的三个秋天(2007年)

 自作多晴/412

我所接触的金性尧先生(2007年)

 左民山人/416

藤本的菜,纸本的书(2002年)

记忆中的大暑处暑间的风声(2007)

 ∑απφω/421

少年十五读书时(2002年)

昆明旧书摊杂忆(2007年)

后记/429

试读章节

潘家园的传说(二)

(2003年)

上回说了些听来的捡漏的故事,那些故事也曾激励过我在一段时间里,每到周六就要和头班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们一起起床,为此还置办了手电之类的工具。身上揣着几千元的现金,朦胧中的潘家园市场里,看到正在解开提包的小贩我也马上冲上前去,翻捡的同时还要时常摸一摸装钱的口袋。热情随着失望而去,漏是一个也没捡到,捡到的是一些新的故事。

一、向达的藏书

读鲁迅的孔乙己知道有往酒里掺水的,看闪闪的红星知道有往米里掺沙子的,来潘家园知道了书也能掺水掺沙子。H和x是两个卖假画的,画虽是假的,可凭着两个人的经营,买卖做得很有声色。卖画的同时,遇到其他能赚钱的东西两人也卖。一次两人收到一批向达的藏书,中有积沙藏一册,明版书两部,清精刻四部,及一些向达的手稿。朋友甲知道后上门去看了,东西真好,只是价钱没有谈拢,转天书在潘家园现身,再看到时,那两尺高的一摞书已化身为两大箱子约四五百册了。所掺进去的是些石印的小说和些平装的文史书,全盖了新刻的觉明藏书之类的图章,价钱又比前日翻了两翻。掺了水的酒无味,掺了沙子的米咯牙,书呢?

二、崇祯后五甲子

一部活字版的家谱,书品宽大,纸白墨黑,最后一叶赫然印着崇祯甲子某某印制。明活字本,这还了得。朋友乙买了,价钱虽然很高,但这可是明活字本呀。有人讲收藏的乐趣都在查资料的过程中,乙也不例外,回家就拿出各种工具书,开始要弄个明白。只第一步就有些蒙,崇祯朝根本就没有甲子年,再看书中竟有清朝年号,再细细地用放大镜看那牌记,才发现崇祯二字的下边有些异样,但崇祯二字绝对没有问题。怀着一肚子的不明白,直到两年后,乙才在一次拍卖会的预展上找到答案。明亡以后,朝鲜一直尊明之正朔,其刻书所用年号则标以崇祯后某某年,乙看到的是一部与其所买相同的家谱,牌记是崇祯后五甲子某某印制,推来已是1924年了。乙的那部被书贩挖去了后五两个字,又将下边甲子某某印制上提,作假的心思是一流的,挖补的技术亦是一流的。

三、王文敏公幼时塾课

来潘家园的外国朋友很多,最有名的就是现在刚出了回忆录的希拉里了。希拉里去潘家园我是见到的,雨后的潘家园,地上很是泥泞,前呼后拥着还要时不时和卖小鞋的妇女们握手,做第一夫人真不容易,记得她好像买了一把民国的小锡壶,不知是否写进了回忆录。常来潘家园的外国人多是些驻华使节、文化参赞之流,也有些留学生,我的朋友丙就是一位常去潘家园的日本留学生。一个周日的下午,丙很兴奋地打电话叫我去看他刚在潘家园捡到的漏,一册薄薄的竹纸抄本,里面抄了些在明明德之类的八股文,封面上殊笔题写着王文敏公幼时塾课,卷端盖着阴文的王懿荣印。丙的兴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为此还去了两趟王府井北面锡拉胡同王懿荣的故居。我没敢告诉他在前一周我看到过这本书,不过那时书上还没有殊笔的题字和阴文的图章。

四、五香茶鸡蛋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诞日,也就是所谓的腊八节,这一天除了吃腊八粥外,还要腌制腊八蒜。把蒜放到醋中,到三十那天蒜已被腌得醋一样的颜色,正好吃饺子。北京的六必届有很出名的酱菜,京米粥佐以黄褐或是黑褐色的酱菜,在吃多了油腻后还是很开胃的,腌酱菜是用黄酱?甜面酱?酱油?还请高人指点。一日在潘家园的门口遇到刚买书出来的丁,他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他的收获,一番寒喧后,丁得意地从包中掏出他高兴的原由:殿版的皇清职贡图,褐黄的书叶显示着年代的久远,折皱书皮上的水晕泛着历史的沧桑。看着他如花的笑容,听着他娓娓动听的买书经历,禁不住把书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刚在早点摊上吃过的五香茶鸡蛋的味道再一次出现,所不同的是,这次的味道有点微酸,看来是佐料里放醋了。

五、光武有知人之哲

光武有知人之哲,以全二十八将之节。二十八将各存捧日之心,以赞光武之兴。张士保的云台二十八将图,画的很有老莲遗意,原版很难得到,民国间影印过数次,陶兰泉影印的喜咏轩本最为常见。潘家园有过一册,民国间影印的,比陶湘印得好,墨色几可乱真,印鉴亦套红印制,版权叶印有民国某某年影印大洋四角。书是好书,要价亦好,故摆了两个月,虽常被翻看,终未卖出去。无数次的翻看加之摆摊收摊的折磨,有版权页的封底终于不知何处去也。戊看到没有封底的此书,掩饰不住心中的狂喜,鼻洼鬓角连带着手心脚心一个劲地冒汗,涨红着脸问道:这这书多多少钱?精明的摊主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把原价翻了一番报出,戊立马掏钱生怕摊主反悔(此书还有后话,以后再说)。

六、我家的厨房

拍卖会上的托已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了,就连天涯书局也有托漏了的事,还有什么马甲论之说。潘家园也不能例外,己是潘家园的老主顾,纵横驰骋十余载,阅书阅人无数,且仕途风顺,官越做越大,目下已有了专车,所买的书交与司机说一句:拿到车上去,很是威风。可怜十年风雨,直到现在己还是分不出木版还是石印,架不住有钱,只要是别人说好的,己就掏钱。一来二去,只要己一出现,书贩就忙着找托,屡试不爽。己所买的书编一本托书偶记,怕也该有十卷之多了。私下与书商聊天,问道:你们所买的房子有多少钱是从己那儿挣的?答El:我家的厨房。

七、乾隆五玺

所谓乾隆五玺是:五福五伥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镒。庚是大款,有的是钱,他们家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的。庚从不在潘家园买书,不屑。庚买书都是在拍卖会上,唐人写经啦,宋版啦,带五玺的啦,总之好的就要,谁让人家有钱呢。其实潘家园也有好书,有位山右书商,。常卖些带五玺的书,都是天禄琳垠庄录的,印玺拿去比对,丝毫不差,但价钱要便宜到拍卖会的十分之一。前日竟拿出晚唐捺印佛像,嘉德七月拍目上估价32000,他的只要600,何以如此不得而知。那天差了一步没买到,不然虽是醋瓶比不过,藏书之白眉定与庚有一拼。

八、称呼

天津人爱叫大姐,北京人爱叫大爷,嘴甜好办事。当兵的爱听别人叫他首长,工人爱听别人叫他师傅,农民惨点听见叫伯伯就乐不可支了。买书的人喜欢听的是叫老师,透着有学问。辛老师喜欢研究易经,钳工出身的他已是著作等身,前些天还在探究新发现的孙子兵法,听说近来又改玩黄帝内经了,学问大了,没法子。辛老师还爱给人讲课,无奈现在的学术体制不好,没有学校请他,只有给买书的小贩讲讲。小贩很爱听辛老师的课,也常拿些书来请教,辛老师毁人不倦,小贩常对辛老师感叹道:还是您廑书,货卖识家,这书只有归了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后的结局就是辛老师把书买回去。幼时曾有一首歌谣:充大辈没好事,×××××××(后半句粗俗不堪入耳)。

九、南屯小民刘后葱

藏书讲究承传有序,最直观的依靠就是藏章,有名人藏章的书价格要高于没有藏章的书,还有就是签名本。藏章多是篆字,签名本也有许多字很潦草,很难认。壬逛潘家园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无大收获,一日徘徊中听到小贩间议论:刘世衍是谁?南屯小民刘后葱又是什么东西?壬过去一看,是部坊刻的四书备旨,嘉道间刻本没有什么意思,只是有两方印,一个是刘世珩印,另一个是南邨小民刘石葱。玉海堂的藏书壬是不会放过的,讨价还价后,书归了壬。卖书的小贩我认得,有些见识,说起精刻本能讲出大字的孔子家语和小字的五代史,如此后葱的印章就有些靠不住了,况且是这种书。

十、传说中的传说

爷爷的爷爷是清宫里的太监,此一类的故事在古玩行里是老掉牙的套路了。与时俱进,故事也要创新,宫里的不行就来民间的。若干年前,癸在潘家园见到半部明套印文致,价钱可观,如遇鸡肋,心有不甘。问小贩能否找全,小贩说能是能,不过要等些日子。因问为何?又说书是我们村某家的,其祖上是前清的进士,现在他家里分家,这半部是阿二卖给我的,那半部在阿大家,你想要全的,得容我去买来。他家这种有红字的书还有一些,你要的话我下次一并与你买来。癸记起千金卖马骨的古训,便照小贩所开的价格买了这半部文致,憧憬着那许多部的闵刻,癸一次次听着那个小贩续讲着阿大阿二的故事,上次见到癸时,问起此事,答说快了,就快买来了。

捡漏是件美事,然而也存在着捡错了的风险,倘是花大价钱捡的,那也是一种危险。

P1-5

后记

网络深刻改变了世界和人生,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它视为精神家园。其中一些人,选择了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

2000年11月10日,西西弗发表《解题“闲闲书话”》,不啻是本版的出生证和宣言书。十年来,无数天南地北素昧平生的人们在此交流互动,相识相知,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妙愉悦的时光,谱写了一篇篇动人心弦的文字和传奇。

闲闲书话以“闲”为底色,以“书”为主轴,没走向封闭,不偏执一端,兼收并蓄,姹紫嫣红,不经意间,发展成长为独具风格长盛不衰的网上读书论坛。此间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事关读书与思想的焦点话题和事件发轫于斯,为传统媒体关注追逐,在华文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时光如电,书话将迎来开版十周年。值此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之际,“出版选集,蒐集精华,以整体和纪年形式呈现中文网络阅读与写作的风貌、实绩和水准”(沈昌文语),留下一份恒久的纪念,同时“示来者以轨则”,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梁某不揣冒昧承乏此事,于2009年11月11日发布“编纂启事”,期望能差强人意,不辱使命。编务之浩繁艰巨,可想而知。在新知旧雨的热心支持和鼎力合作下,、经过半年坚韧不拔的努力,重重困难得以渐次克服,轻舟已过万重山。刻下,“十年文萃”如期完成编纂,即将发排。感谢所有参与的朋友,祝贺所有入选的作者。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全四卷,120余万字,得作者236人,文章308篇。书人书事书话书单而外,举凡书评、影评、乐评、画评、淘书访友、游山玩水、饮食男女、花乌虫鱼……话题不拘,长短随意,百无禁忌,各有千秋。选文时注重内容的斑斓多姿和表现形式的新颖别致,兼顾各个时段,突出个人特点,同时确保整体的质地、平衡和匀称。如谓拙编有其价值和特色,端赖书话家底丰厚。至于其不足之处,除客观限制外,请归咎于在下的眼光和口味罢。

全书不分类别,以人为本,由35公里和∑απφω分居首尾,其他作者从A到Z依次排列。每篇文章均附发表年份。每人文章均附作者各出机杼妙趣横生的自撰简介。每位作者至多选文两篇,以尽量顾及普泛性,俾使更多好文章能够入选。所有入选文章,都在闲闲书话发表过(多系原创主帖,不少且是首发。也酌收了少量由他人代发或作为跟帖的作品,但原作者必须具有天涯ID)。其中八篇文章选录了部分精彩跟帖,借以展现论坛的特色和原生态。四卷文萃的标题《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快乐的行旅》、《这些书您都读过吗》和《我的闲闲书友》皆取自入选文章篇名,对应的关键词分别是岁月、旅行、读书和网缘。

本套丛书由本人和北京文汇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张万文先生(原北京天下书图图书有限公司总编辑)共同策划。万文是我的老朋友,也是夫涯及本版的热心读者和资深潜水员,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

出版界耆宿沈昌文先生赐序,提纲挈领言简意赅,足为文萃点睛生色。沈公曾长期主持三联书店和《读书》杂志编务,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都受过他的沾溉。去秋旅居京华,有幸亲承謦款,没想到沈公居然也是书话的资深潜水员,几乎每天必上,对其间文章、人物和动态了然于胸且多有揄扬。无巧不成书的是,当年“闲闲书话”得名,亦与此老“关系万千重”。这对我是一个及时的鼓励。前辈风范,山高水长。

方连辛、雍容、地道表达、ddrose、白沙淡菊和素情自处分担了部分初选事务,地道、白沙和小方出力尤多。丛书顺利面世,诸位功不可没。

俞晓群先生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ylping1914、朴素、云—在—青—天、慧远、云也退、湖人附近、三十年代、黄山李平易、ernie、zhoura……等人或协助处理事务性问题,或提出建设性意见,或推荐好文,或帮助联系作者,都为成书作出了贡献。

我在第一本书《大汉开国谋士群》出版前夕,曾经写道:“所有作品,最终都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我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半任务,另外的一半,就拜托给与本书有缘的读者诸君了。”

其实,编书何尝不是如此。

二○一○年五月廿四日

改定干深圳天海榉

书评(媒体评论)

闲闲书话开版十年,出版选集,蔸集精华,以整体和纪年形式呈现中文网络阅读与写作的风貌、实绩和水准,是一个创举,很有意义,功德无量。

——沈昌文序·寻觅知已

《诗经·魏风》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意谓劳作者收工在即,乃形色从容。读书既是件苦事,也是件乐事,书田耕耘,收获的是自己的劳动,自己那方天地,一亩三分也好,“十亩之间”也罢,不管是桑麻瓜豆,不拘多少,无论深浅,所欣慰者正是劳作之后有所会心,有所得意。

——西西弗解题闲闲书话

闲闲书话以“闲”为底色,以“书”为主轴,没走向封闭,不偏执一端,兼收并蓄,姹紫嫣红,不经意间,发展成长为独具风格长盛不衰的网上读书论坛。此间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事关读书与思想的焦点话题和事件发轫于斯。

——梁由之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闲闲书友(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由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9877
开本 16开
页数 4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9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