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留学史话/近代精神文化系列/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史话》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中国史话》系列丛书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本册为《留学史话》,由刘志强、张学继编著。

内容推荐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文化一直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但自19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历史的进程出现了急剧的变化。欧美各国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近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新兴资产阶级还建立了一整套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欧美诸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而留学的历史亦由此而展开。《留学史话》就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留学为主线,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勾勒出了清末民初留学情况的轨迹。

《留学史话》由刘志强、张学继编著。

目录

一 留学政策的演变

1 清末留学政策

2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学政策

3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政策

二 留学美国一百年

1 第一批官派留美生

2 退还庚款与留美教育的发展

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美学生

三 留学欧洲概况

1 洋务运动与留欧学生的派遣

2 清末新政与留欧学生的派遣

3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4 20年代的留苏热

5 民国时期的其他留欧学生

四 留日运动

1 清末第一次留日高潮

2 民国时期时起时落的留日潮

3 留日教育史上的一个插曲

五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

1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政治

2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

3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外交

4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科学技术

5 留学生与中国文学艺术

6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教育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一留学政策的演变

清末留学政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文化一直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因此,逐渐形成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观念。但自19世纪中叶后,世界历史的进程出现了急剧的变化。欧美各国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近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建立了一整套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欧美诸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与此相反,统治中国的清王朝自雍正年间起,实行彻底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中断。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采取反动的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株连无辜。在清王朝文化专制主义的高压政策下,士大夫们噤若寒蝉,被迫埋首于古典经籍的考订,以至考据学在清代中叶以后异常发达,蔚为大观,这与西方近代科学的日新月异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中国文化已大大落后于世界历史的进程。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1840年,西方第一个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首先向中国挑战,拥有洋枪洋炮的数千英国军队将中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迫使清朝政府于1842年签订城下之盟——《中英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西方列强接踵而至,迫使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中华民族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

民族危亡的命运,牵动着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的心。如何救亡图存,迫使一切爱国者来作出回答。而出国留学,则被朝野有识之士视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之一。留学救国成为忧国忧民之士的共同呼声,他们指出:“惟游学外国者,为今日救吾国惟一之方针。”清朝政府中的一些开明的封疆大吏从“留学救清廷”的角度出发,也极力鼓吹派遣留学生。在这方面,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湖广总督张之洞的言论最具代表性。1898年,张之洞著《劝学篇》,以很大篇幅论述了游学的必要性。他指出:“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接着,他以古今中外的事例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说:

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此赵营平百闻不如一见之说也。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此孟子置之庄岳之说也。游学之益,幼童不如通人,庶僚不如亲贵。尝见古之游历者矣,晋文公在外十九年,遍历诸侯,归国而霸。赵武灵王微服游秦,归国而强。春秋战国,最尚游学,贤如曾子、左丘明,才如吴起、乐羊子,皆以游学闻。其余策士杂家,不能悉举。后世英主名臣,如汉光武学于长安,昭烈周旋于郑康成、陈元方。明孙承宗未达之先,周历边塞,袁崇焕为京官之日.潜历辽东,此往事明效也。请论今事: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梭本、陆奥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洋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不特此也,俄之前主大彼得,愤彼国之不强,亲到英吉利、荷兰两国船厂.为工役十余年,尽得其水师轮机驾驶之法,并学其各厂制造;归国之后,诸事丕变,今日遂为四海第一大国。不特此也,暹罗久为法国涎伺,于光绪二十年,与法有衅,行将吞并矣。暹王感愤,国内毅然变法,一切更始;遣其世子游英国,学水师……暹王亦自通西方西学,各国敬礼有加,暹罗遂以不亡。上为俄,中为日本,下为暹罗。中国独不能比其中者乎?

张之洞的议论,有理有据,深深打动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心。光绪帝谕令军机处,将《劝学篇》“广为刊布”,各省督抚、学政人手一册。张之洞的《劝学篇》成为日后清王朝鼓励留学政策的张本。P1-3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留学史话/近代精神文化系列/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志强//张学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27959
开本 32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8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9.29
丛书名 近代精神文化系列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32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03:49